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68节
刘邦颇有些诧异,“这么说来,此人也算得上是有功劳啊。”
萧然说道:“沈庆之当然有功劳了,不然刘骏怎么会信任他呢,而且我刚才不是说了么,当时刘劭让沈庆之杀死刘骏,结果沈庆之却直接选择了帮助刘骏么。”
刘劭篡位后,因刘骏手握重兵,对其非常忌惮,他密谋致信给沈庆之,让沈庆之杀死刘骏,夺其兵权,但沈庆之却根本无意帮助刘劭,他求见刘骏,将刘劭的密信呈上,刘骏误以为沈庆之是要杀死自己,哭着请求在死前能与母亲诀别。
沈庆之向刘骏表明心迹,表示是要“辅顺讨逆”,刘骏连称“家国安危,在于将军”,让沈庆之召集军队,进行军事部署,颜竣得知刘骏欲举兵讨逆,认为此时起兵并非良机,建议先联合四方藩镇,结果遭到沈庆之的厉声呵斥。
刘骏忙斥退颜竣,命沈庆之继续安排起事。沈庆之整备军队,不到十天便将起事之事全部安排妥当,时人都认为是有神兵相助,不久,刘骏率军返回江州,顺江东下,向建康进发,沈庆之亦随大军东讨。
刘骏一路长驱直进,很快便逼近建康,并接受沈庆之、柳元景等诸将的劝进,于新亭称帝。
刘邦说道:“这可算是从龙之功了。”
要只是沈庆之将事情告诉了刘骏,这从龙之功中多少掺杂了一点水分,但是沈庆之不一样,他是真的帮忙起兵啊,而且还起了大作用。
萧然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这么说,而且在刘骏登基之后,沈庆之也帮刘骏平掉了不少的事。”
刘骏登基之后没多久,刘义宣联合江州刺史臧质、豫州刺史鲁爽,起兵叛乱,同攻建康,朝野震动,刘骏忙召沈庆之入朝,让他率部屯驻武帐岗,守御京师六门。
当时,鲁爽驻军大岘,薛安都渡江征讨鲁爽,却因历阳太守张幼绪怯战,失利而回,刘骏遂命沈庆之赶赴江北,统率诸军总督战事,鲁爽本欲与臧质会师,但却一直没有等到臧质,以致粮草匮乏。
他听闻沈庆之北上督战,决定退守根据地寿阳,遂拔营撤退,薛安都率轻骑追击,最终在小岘将鲁爽斩杀,不久,沈庆之督军攻取寿阳,讨灭江北叛军。
刘义宣此时已与臧质联军东进,攻至鹊头,沈庆之将鲁爽首级送到刘义宣军中,极大地打击了叛军的士气,刘义宣、臧质都是骇然失色,就在当年的六月,刘义宣、臧质兵败于梁山洲,相继被杀,声势浩大的刘义宣叛乱至此彻底平定。
说到这,萧然突然意味不明的笑了一下。
刘邦疑惑道:“你笑什么?”
萧然说道:“这个时候沈庆之可以说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刘骏对他也很是信任,在平定了刘义宣之后,刘骏更是加授沈庆之为开府仪同三司,但沈庆之上疏力辞,于是又被改封为始兴郡公。”
看着刘邦不明所以的眼神,萧然说道:“沈庆之这么赤手可热,按理来说不耀武扬威都算好的了,但你猜猜他干了什么?”
刘邦眉头一挑,眼睛一转,“怎么,莫非他辞官了?”
这下轮到萧然惊讶了,“你怎么知道?”
刘邦一笑,“这有什么的,猜也猜出来了,说是赤手可热,但又何尝不是烈火烹油呢?何况听你的语气,必然是和耀武扬威相反的了。”
萧然冲着刘邦竖了个大拇指,“可以啊,猜的很对,平定刘义宣的第二年,沈庆之就辞官了,准确来说,是致仕。”
沈庆之以“年满七十”为由,上表请求致仕,刘骏改授沈庆之为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但沈庆之不肯接受任命,前后数十次上表推辞,都被刘骏拒绝,不久,沈庆之自广陵入朝,向刘骏当面请辞.
第1042章涕泪横流!
他援引张良退隐的例子,再三要求致仕,情绪激动时更是涕泪横流,刘骏无奈,只得免去沈庆之的所有官职,以郡公的身份还居私第。
萧然说道:“沈庆之才致仕两年,刘骏又想要启用他,但沈庆之依旧选择了拒绝,一直到讨伐刘诞的时候,刘骏起复沈庆之,沈庆之才答应,在讨伐刘诞的时候,沈庆之一直没动手,给出的理由是当时正逢雨季,每日阴雨不断。”
“所以沈庆之直到当年七月方才组织起攻势,率诸军攻破了广陵城,将刘诞杀死,只不过到底是因为下雨不方便,还是在等刘骏收回成命,就不好说了。”
刘邦沉默了一会,说道:“也许吧,可能他也没想到刘骏会对自己的兄弟动手,不过事情都已经这样了,刘骏又怎么会罢手呢,他本就对刘诞如临大敌,如今有了正当理由,又怎么会放过刘诞。”
萧然说道:“其实当时刘诞写过函表,想让沈庆之交给刘骏,但是沈庆之拒绝了,毕竟他是奉命讨伐,他要是同意了,在刘骏那里,肯定会怀疑沈庆之的忠心,只不过要说这事刘骏不知道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前线的消息,就算沈庆之不主动说,也肯定会有人报告给刘骏,所以沈庆之迟迟不动手,也未必没有在等刘骏收到消息的想法,毕竟刘诞的举动也算是投降。”
刘邦摇了摇头,“天家无情啊...”
萧然说道:“其实沈庆之还算是聪明,虽然一开始刘骏很信任他,但他依旧选择了急流勇退,不在朝堂上,但是邓刘诞需要他的时候,他又挺身而出,只有这样他才能长久。”
说到这,萧然突然又否定道:“不对,沈庆之....倒也不算是长久。”.
这话就让刘邦有些疑惑了,“为何这么说?难道刘骏连沈庆之这样的人都容不下吗?那以后还有谁会为他卖命,搞不好沈庆之就是知道刘骏是个什么样的人,才会连忙请求致仕。”
看着刘邦愤怒的神情,萧然有些好笑,“刘叔,你别急啊,你现在都快赶上愤怒的小鸟了。”
刘邦皱起眉头,“什么小鸟,我可不是鸟。”
萧然没忍住,笑出了声,“哈哈哈,没说你是鸟。”
见刘邦越来越疑惑,萧然摆了摆手,“等我哪天再告诉你吧,咱们还是先说沈庆之,我说他不长久,不是刘骏干的,而是刘骏他儿子干的。”
刘骏去世之后,命沈庆之与柳元景等担任顾命大臣,并留遗言道:“如果有大型军事征讨之事,都要交托给沈庆之。”太子刘子业继位后,赐沈庆之几案、手杖、三望车,他都推辞不肯接受。
不过刘子业登基没多久,柳元景等人因刘子业继残暴昏庸,密谋废黜刘子业,改立刘义恭为帝,并将此事告诉沈庆之,沈庆之与刘义恭素来不和,便向刘子业告发。
刘子业诛杀刘义恭、柳元景等人,进封沈庆之为侍中、太尉,同年九月,刘子业亲自渡江征讨义阳王刘昶,并命沈庆之统领众军。
起初,沈庆之因告发柳元景等人有功,很得刘子业信任,但是后来,沈庆之多次进言劝谏,刘子业很不高兴,沈庆之担心祸事,便闭门在家,不见宾客。
后来,蔡兴宗劝沈庆之废帝,沈庆之回答道:“这种大事不是我所能干的。”沈庆之的侄子沈文秀也进行劝说,沈庆之仍然不肯,后来刘子业诛杀宁朔将军何迈,知道沈庆之会前来劝谏,便关闭清溪诸桥,不让他进宫。
沈庆之得知此事,果然前来,无法进宫后只好作罢,当日,刘子业命沈庆之之侄沈攸之送药赐死沈庆之,沈庆之不肯服药,沈攸之便用被子将他闷死。
刘邦人都傻了,“这刘子业是什么情况!刘义隆、刘骏疑心病重,对兄弟下狠手,很是薄情,但好歹在政事上也还算是做的可以,虽说后期也糊涂,但也没有这么糊涂啊!这刘子业是一点好的都没继承到是吧!”
萧然耸了耸肩,说道:“那你说的可太对了。”
刘子业从小很偏激,时常被刘骏训斥,有一次,刘骏西巡,刘子业报告起居情况,笔迹很不严谨,刘骏斥责他:“书不长进,这是你的一条过错。听说你一向懈怠,偏急暴戾一天比一天厉害,为何顽固如此?”
等到登基之后,刘子业悖然变色,面无哀容。刘子业起初还害怕戴法兴等大臣,戴法兴被杀后,再没人能够震慑刘子业,朝廷内外百官,性命不保。
甚至皇太后病重,派人呼唤刘子业相见,刘子业却说:“病人间多鬼,可畏,不能去。”太后大怒,对侍者说:“拿刀来,剖开我的肚子,怎么会生这种儿子。”
刘邦目瞪口呆,“此人真是不孝不悌!”
萧然说道:“何止啊,他还残暴不仁呢。”
当时,刘子业日益凶残暴虐,不断杀人,朝廷内外百官,性命不保,起先有传言说,湘中出天子,刘子业将要南巡荆州和湘州,以肃清流言。
而刘子业想的办法,就是首先杀了他的各位叔叔,也可以说是很可笑了。
萧然说道:“问题是,你要说杀,那也行,你偷偷的啊!他倒好,恨不得昭告天下,其余人也不是傻的,等他来杀自己,那自然是要反抗了,所以刘子业这个皇帝最终还是被废了。”
刘子业的叔叔湘东王刘彧与亲信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儿暗地与刘子业的亲信寿寂之、姜产之等十一人联络谋划共同废掉刘子业。
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巫师诱骗刘子业说,华林园竹堂有鬼,所以刘子业亲自到华林园竹林堂射鬼,他的亲信寿寂之带刀冲进去,姜产之作为寿寂之的帮手,刘子业想逃走,寿寂之追赶并杀了他。
刘邦恨不得拍手称快,“杀的好!这样的人万万不能留!不然还不知道他要祸害多少人!”.
第1043章死心眼!
好不容易,他刘家的江山也算是得到了继承,虽然说中间断了,但好歹也是一家人不是,要真是让刘子业继续做这个位置,恐怕这次又要完了。
不过想到这,刘邦又想起沈庆之来,“这么看来,沈庆之当真是胆小,若他和柳元景等一起废帝,他也不会死了。”
萧然说道:“沈庆之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倒不是胆小,若是胆小,他就不会劝谏刘子业了,他就是非常恪守臣子的职责,他觉得这种事,身为臣子,他不应该做,所以他便拒绝。”
“刘湛曾欲拉拢沈庆之,和他说‘你在台阁任职已经这么久了,我一定要推荐你,让你得到提拔’,但沈庆之却十分严肃,说‘下官在台省十年,自然应该有所调动,不敢因此劳烦您’,这就能看的出来,沈庆之就是死心眼。”
蔡东藩曾评价沈庆之,说:沈庆之以累朝元老,不能行伊、霍事,反害义恭及柳元景,寻亦被杀,愚忠若此,何足道焉!
他称沈庆之为“愚忠”,其实这么说也没错。
刘邦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又问:“他和刘义恭又有什么仇怨?”
萧然说道:“沈庆之一直受到颜师伯的排挤,本就怀恨在心,而且他和刘义恭不和实在是太正常了,刘义恭自从刘骏登基之后,就疯狂献一些祥瑞,而且刘义恭很是奢侈。”
刘义恭奢侈,在其出任荆州刺史时,刘义隆就因而特别下诏告诫他要戒掉骄奢之性,不要过分赏赐身边宠臣,节制嬉戏游乐以及少纳女嫔,不过,刘义恭回朝后,相府二千万钱的年俸义恭亦常常不够用,还要刘义隆每年额外给他一千万钱。
而且刘义恭心意不定,嗜好常转,屡屡迁宅,亦赏赐过度,臣下只要得宠,一日甚至能取得一两百万钱,刘骏晚年对义恭的给俸已经十分丰厚,但刘义恭还是不够用,常在民间赊数,百姓写书求还钱时只在信背写“原”字.
若说他如此是为了让刘骏放下戒心,可他后来做的事是真的说不过去。
孔子旧居前有柏树二十四株,粗壮挺拔,历经秦、汉、魏、晋数百年,深受士人崇敬,刘义恭出镇彭城时,命人前往鲁郡,将这二十四株柏树全部伐取,当地父老无不叹息。
萧然说道:“沈庆之一个死心眼,遇见这么个人,他俩关系能好才怪了。”
刘邦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随后,刘邦又问道:“那沈庆之和颜师伯的恩怨又从何而来?”
萧然摸了摸下巴,说道:“颜师伯这人吧,也算是有功有过吧,他父亲颜邵与谢晦在元嘉初年,密谋和起兵反抗刘义隆失败,饮药自尽,所以颜师伯自幼丧父,家中很是贫寒。”
“但他广泛涉猎书籍史传,相当精通音乐声律,稍长大后开始涉猎《书》、《传》,尤其对声乐造诣较深,颜师伯虽出身次等的琅琊颜氏的偏支,但他这一支在晋宋之际便已沦落,尤其是他父亲造反被杀,那就更贫穷了。”
不过颜师伯的弟妻为臧质的女儿,这臧质的父亲,是刘裕发妻的弟弟,那个时候臧质正受到重用,等他被刘义季取代徐州刺史时,臧质便向刘义季举荐颜师伯。
后来刘义宾代刘义季,刘骏又代义宾为徐州刺史,这时颜师伯仍为辅国安北行参军。王景文时为咨议参军,因爱其办事敏捷,又举荐给了刘骏。
刘骏镇守寻阳,因赏识颜师伯之才,多次报请刘义隆任命颜师伯为南中郎府主簿,刘义隆鉴于颜师伯出身低贱,未准许,并对典签官说:“中郎府主簿怎么能用颜师伯这样的人?”。
后来刘骏又上奏请任命他为长流正式佐吏,刘义隆又说:“朝廷不能任命他,你可自行委任,但也不应署长流。”刘骏于是任命他为参军事,掌管刑狱。
刘邦说道:“他的父亲造了刘义隆的反,刘义隆能用他才怪了。”
毕竟刘义隆本身也不是什么宽容的人,他那心眼和针尖也没什么区别,还密密麻麻跟筛子似的。
萧然说道:“所以他一直到刘骏登基之后才被重用,而且刘骏对他很是信任。”
在先后平定北魏和刘诞之后,颜师伯之子举荐寒门士人张奇为公车令,刘骏认为张奇资历不够,使张奇任兼市买丞,以蔡道惠为公车令。
但令史潘道栖、颜祎之等人却扣压蔡道惠的敕文,使张奇先至公车,不去任兼市买丞职务。
这事很快就被刘骏知晓,颜师伯因为他儿子干预政事被连累,降为太子中庶子,谢庄、昙生被免官,潘道栖、诸道惠被弃市,颜祎之等六人被鞭杖一百,不过不久,颜师伯又领太子中庶子,他虽然被贬受挫,但刘骏对他的信任依然如故。
等到刘子业登基之后,颜师伯居权日久,渐渐专权骄奢,天下寒门士子都仰慕他,在他门下的人,都获得本来不能得到的官职,他广收财物,家产丰厚,歌伎侍妾,声色音乐都是天下第一等的,园池第宅,在当时是最好的,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起初,颜师伯专断朝廷事务,事事自作主张,不与同为辅政大臣的沈庆之商量,更对令史说:“沈公不过是皇上的爪牙,怎么能参与政治事务呢?”沈庆之听说后切齿痛恨。
萧然说道:“两人的恩怨就此而来。”
刘邦皱起眉头,“怪不得这颜师伯和刘义恭能相处到一块,原来都是一类人。”
萧然点了点头,“这么说的话也没错,在颜师伯位极人臣之后,他干了两件事,一是大肆收受贿赂,家累千金,二是找机会和刘骏赌钱,再把钱巧妙地输给刘骏。”
一次,与刘骏玩樗蒲,这樗蒲有点像掷骰子。
骰子分黑犊、雉、卢几种,卢最大,刘骏掷得雉,自谓必胜,没想到颜师伯手气更好,掷得卢,刘骏的脸色当下就变了.
第1044章意外的延续
颜师伯赶忙将骰子抓在手里,说:以为是卢!这天,颜师伯一输百万钱.
萧然说道:“就按照他这个性格,沈庆之能和他合得来才怪了。”
刘邦也赞同道:“你说的没错,这么说来,这沈庆之只不过是死板了一些,不过倒是一个正直之人,这样的人遇见一个好的君主必然大有所为,那个刘子业当真乃废材也!”
萧然安抚道:“别急,总有见到他的时候不是。”
刘邦点了点头,换做之前,他还不知道要怎么生气呢,但是现在他却平静不少,说到底,这个刘宋虽说也姓刘,往上数到祖辈也确实和他有渊源,但到底时间太久远了些。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