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11节

  这五千万钱确实不少,但同时也表明了,这就是一桩生意,钱货两讫,不存在什么人情往来。

  而且在他恢复之后,他觉得这不是王甫的功劳,所以就不给他钱,可以看得出来,刘悝不是那种能吃亏的人。

  刘邦问道:“可这和治理国家有什么关系。”

  萧然说道:“这就证明,刘悝至少不会像刘志一样,因为宦官和自己的感情,就偏袒宦官,一旦他将他自己的利益和国家挂钩,那他肯定就不会允许有人来损害自己的利益。”

  “就比如收取贿赂这件事,在刘悝看来,你得到了钱,他得到了官,可他却得到了一个废材,这他不是亏了么。”.

第910章分清好坏!

  最主要的是,刘悝他能分清好坏啊!

  刘邦想了想,说道:“那就派人将他叫过来吧,从他那到这里应当要等一阵子吧。”

  萧然点了点头,“那肯定的。”

  刘邦说道:“那就来继续说张奂。”

  “行。”萧然说道:“那就继续说张奂,张奂班师回朝的时候,刘志就已经快死了。”

  刘志听了之后悚然一惊,也顾不得许多了,连忙问道:“我死了?我是什么时候死的?!”

  萧然看了刘志一样,决定当一个好心的人,告诉他,于是便说道:“约莫着距离现在还有两年不到。”.

  刘志瞬间瞪大了眼睛,“什么?!两年?这,这怎么可能呢...”

  说实话,萧然也没想到,他一开始都没注意这件事。

  刘邦也有些惊讶,但是很快就平静下来,因为在他眼里,刘志和死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于是刘邦也没管正慌乱的刘志,而是说道:“刘志死了之后呢?”

  萧然说道:“刘志死了之后,继位的自然就是汉灵帝了,还记得窦武他们诛杀宦官的事情泄露之后,宦官曹节等人矫诏,杀了窦武,其中张奂就是当时刚班师回朝,被诓骗的那个。”

  刘邦瞬间了然,“原来如此,我就说我好似有印象,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

  萧然点了点头“对,当时曹节等人是矫诏,但是张奂不知道啊,当时公卿以下凡为陈蕃、窦武所举者及门生故吏,都免官禁锢,张奂却任少府,又拜大司农,以功封侯。”

  “这个功劳对张奂来说,没有让他有一丝一毫的高兴,相反,张奂生气于自己为曹节所欺骗,上书坚决辞让封侯。”

  任哪个人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奸臣手中杀害忠臣的刀,都不会高兴,不只是因为自己害了忠臣,更是因为这岂不是将他同那些奸臣打成了一派么。

  所以张奂压根就不想要这些赏赐。

  后来张奂也想着为窦武和陈蕃等人平反。

  当时张奂借出现大风雨雹灾情,上疏灵帝说:“臣听说风是号令,动物通气,木生于火,风火相互作用,发生光明,蛇能屈能伸,配合龙的腾蛰。顺至是好的征象,逆来是祸害,阴气专用,就凝精为雹。

  已故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或者志在安宁国家,或者方正刚直,之前因奸人说坏话,都被诛杀,海内默默,不敢说话,人怀震愤,从前周公葬不合礼,老天爷因此动威,现在窦武、陈蕃忠贞被杀,没有昭雪,妖祸的产生,都是为了这个呀。

  应当赶快改葬,把他们家属迁回原籍,因他们关系牵连获罪而被禁锢的人,都要平反,推翻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又皇太后虽然居在南宫,但对她恩礼不接,朝廷里的臣子不敢说话,远近的人大为失望。

  要思念父母生我鞠我的恩情,应该有所报答的大义。”

  虽然说这话有点太迷信了,但是灵帝深为赞许此言,可被宦官劝止,张奂也因而遭到宦官的怨恨。

  这时张奂又与尚书刘猛、刁韪、韦良等共向朝廷推荐王畅、李膺可参三公之选,又遭曹节等人的反对,灵帝只得下诏对张奂等进行切责,张奂等只得自囚数日于廷荐举,并罚三个月俸赎罪。

  司隶校尉王寓为宦官党羽,想让大臣们举荐他,百官畏惮,没有不答应的,惟独张奂拒绝了他的请求,王寓怒,于是诬陷张奂结党营私,张奂便以结党罪免官回家。

  萧然说道:“这简直太荒谬了!几乎所有被害的人,都是一个罪名,结党营私,我真是!”

  真是越想越气,萧然看向一旁的刘志,恨不得再给他一下。

  刘邦拦住了萧然,说道:“算了,张奂呢?可被再次启用?”

  萧然摇了摇头,“没有了,他这次是真的回家了,本来之前张奂任度辽将军时,为攻击羌人曾与段颎相争,互不相服,等段颎任司隶校尉时,想逐张奂回敦煌,将其杀害,但张奂给他写了封信。”

  张奂忧惧,便写信给段颎谢错:“小人愚昧无知,得罪州将,千里托命,以情相见,您仁爱笃实,看我辛苦,我打发去您那儿的人还没有回来,又接了您的信,恩诏很清楚,前已写明。

  只是州里限期切促,郡县惶恐。我延颈企足,忧心惶惶地等待着去人的报命。我父母的骨虽已腐朽,而孤魂相托,如果蒙您怜悯我,为我说说话,那您的恩泽流于黄泉,及于后者,这不是我张奂生死所能报答的。

  没有毛发的微劳,却想求人丘山之用,这是淳于髡所以拍着大腿仰天大笑的啊,确实晓得所说的话,一定要为您所讥笑,但是,还是寄以希望,为什么呢?

  朽骨对人本来已没有什么用处了,文王却把他用棺埋葬;死马已再没有什么用了,但燕昭王以为是宝,党同文王、燕昭王的德,难道不伟大吗?大凡人之常情,受了冤枉就喊天,在困穷之际,就槌心。

  现在喊天天不应,槌心也无益,真正伤痛到了极点。我同您都生在圣世,我独为人所不理的人。孤独微贱,无人可与告诉。您如果不哀怜我,我便为鱼肉。企心东望,没有别的话可说了。”

  段颎虽然性格刚猛,但见到信中所写情真意切,也不忍加害张奂。

  刘邦总结道:“心眼小,记仇,但是心软。”

  萧然一拍手,“没错!说的太对了。”

  刘邦又问道:“那自从这之后,张奂就彻底脱离了朝廷吗?”

  萧然点了点头,“对,张奂回到弘农,闭门不出,与弟子千人,讲诵儒经,他的《尚书记难》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就看这名字,就能知道张奂内心的想法了。”

  张奂年轻时便有志向和节操,常对朋友说:“大丈夫处世,应当为国家立功边境。”后来担任将帅,确实立有功名,后来董卓想与其交好,让其兄赠张奂缣百匹,可张奂讨厌董卓为人,拒而不受.

第911章清流名士!

  张奂本来就是清流名士,可惜生错了时候。

  张奂临终前,遗命说:“我前后仕宦,屡任高官,不能同流合污,被坏人忌妒,一个人的富贵与穷困,这是命中注定的,一个人的生死,这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

  但是地底下黑暗,永远没有天亮的时候,却用纩帛缠身,还在棺材上密密麻麻钉着钉子,这是我所不喜欢的,以前准备了窟穴,这就很好,早上死了,晚上就埋葬,把尸体放在灵床上,用幅巾盖着就算了。

  奢侈不学晋文,简朴不学王孙,顺乎人情,按自己的意思,或许可以没有罪咎了。”

  萧然叹息一声,说道:“张奂当时是真的厌恶了朝堂,像是他这样的人可太多了。”

  刘邦现在都懒得骂刘志了,只等着一会说完之后,让刘志知道他都做了什么孽,然后就把人给关起来。

  萧然说道:“就比如刘祐就是其中一个。”

  “刘祐?”刘邦听着这个名字有些疑惑.

  萧然也疑惑,他没明白刘邦是什么意思,“这个名字怎么了吗?”

  刘邦摇了摇头,又问道:“可是我刘氏子孙?”

  萧然说道:“应当不是,刘祐是举孝廉出身,他熟悉史事,文书尤为所善长,平常奏议,应对敏捷,被同事们所赞赏,所以才能入朝为官,而且刘祐为官不惧强权,不畏权贵。”

  梁旻是大将军梁冀的从弟,刘祐揭发他的罪行,梁旻因此被征召。

  刘祐所属县令长大多是宦官子弟,危害百姓。刘祐到任,把那些权势强暴之徒,该撤职的撤职,该判刑的判刑,平反冤假错案,政治为河东、河内、河南“三河”的模范。

  当时刘祐到了什么地步呢?刘祐上任司隶校尉,权势富贵子弟听说他的威名,从州郡罢退回京师的,一到边境,这些人就改换服装,把财宝隐藏起来。

  能有这样的官员,应当是朝廷和百姓的幸事,但是奈何皇帝是刘志呢。

  宦官苏康、管霸在朝廷内掌权,占天下良田美业,山林湖泽,百姓穷困,州郡不敢吭声。刘祐发文到他们所占的地区,依法按类没收。

  但没想到刘志竟然因此大怒,判刘祐送左校劳改,后来刘祐赦罪出来,再历三卿,但这个时候他已经心灰意冷,往往托病辞却,请求归田里。

  刘邦问道:“就没有没收到党锢之祸牵连的吗?”

  萧然说道:“有啊,皇甫规不就是么。”

  想起皇甫规是骚操作,刘邦陷入了深思。

  萧然说道:“其实张奂他们也不能说是因为党锢之祸,毕竟党锢之祸中,党人的‘罪名’都是结党营私,而张奂他们,则是被泼脏水污蔑的。”

  刘邦大手一挥,盖棺定论道:“总归都是那些宦官的构陷!”

  萧然点了点头,“那确实,所以这些宦官留不得!最起码,那些犯了错,沾染了权利的宦官留不得。”

  刘邦赞同道:“正是如此。”

  眼看着气氛再次沉重下来,萧然说道:“不过其实还有一个人,也算是躲过了党锢之祸。”

  刘邦升起了好奇心,问道:“是谁?”

  萧然说道:“那就是冯绲,霍谞是因为他上书救他舅舅而闻名的,那冯绲就是因为救他爹。”

  冯绲的父亲冯焕,在汉安帝时任幽州刺史,冯焕素来痛恨奸恶之徒,并多次责罚他们。

  素来怨恨冯焕他们的人,伪造玺书谴责冯焕与姚光,并赐他们欧刀,又下诏给辽东都尉庞奋让他迅速执刑,庞奋斩杀了姚光,并将冯焕扣押。

  冯焕想要自杀,而当时年少的冯绲怀疑诏书有假,便阻止冯焕道:“大人在州里时,志向就是除去奸恶,实在没有别的原故能被谴责,这次一定是凶人进行讹诈,施展毒计。我想要把事情向朝廷反映,如果是真的,甘心服罪也不晚。”

  冯焕听从冯绲的话,上书陈述事情原委,核实后发现果然是有人刻意所为,安帝立即召庞奋抵罪,此时恰逢冯焕在狱中去世,安帝很同情他,于是赐冯焕、姚光钱各十万,授冯绲为郎中,冯绲由此而闻名。

  刘邦皱起眉头,“这庞奋分明就是被骗,他不去怪那些造假的人,反倒是让庞奋抵罪?这是什么道理?”

  萧然叹息一声,说道:“可能是找不到人吧,或许也已经将那些人都治罪了也说不定,毕竟伪造诏书,这是能诛九族的大罪了。”

  刘邦这时眉头才缓缓松开。

  “你说的有理,那继续说吧。”

  萧然点了点头,说道:“那我继续说,冯绲后来回到郡里,他家富又好施舍,屡次赈救穷急之人,因而被州里人所爱戴,后来被任命为蜀郡广都县长,任职四年,颇有政绩,升职为武阳县令后,诛杀犯法的豪强,因公事而离职。”

  后来冯绲出任陇西太守,在任内,冯绲用恩信晓谕羌人投降,羌人都停止活动各自散归原处,因事被免职,后因羌人暴动,复任陇西太守。

  冯绲担任过许多官职,所在之处都树立了威刑。

  一直到延熹五年的时候,长沙叛军在此前进犯益阳,并屯聚许久,到这年,部众更加强盛,而零陵的叛军也与他们勾结,合军共二万余人,攻烧城郭,杀伤长吏。

  而武陵蛮夷也趁机反叛,抢掠江陵一带,荆州刺史刘度、南郡太守李肃都弃官而逃,荆南全都陷于敌手。

  朝廷派冯绲领兵十余万讨伐他们,下诏给冯绲:“蛮夷进犯中国,已经很久不能征讨摄服,使他们各自焚毁城池,践踏官民。州郡的将吏,死职的大臣,相互逃窜,都没有回头,这多么让人感到惭愧。将军素有威猛之名,因此提拔授予你六军之师。

  进退之事,权时之策,都由将军专管,出郊之事,不再由内管理。”

  最后还说了一句“将军加油哦!”

  冯绲性情刚烈正直,当时天下饥荒,国库空虚,每次出兵打仗,常常削减公卿的俸禄,并且向王侯借租赋.

第912章刚正不阿!

  前后派遣的将帅,常被宦官诬赖他们折耗军资,往往因此而抵罪。

  冯绲性情刚烈正直,不行贿赂,所以害怕被宦官们中伤,于是上疏道:“如果听信谗言,就是伯夷也可以怀疑,如果不被猜疑,那即使是盗跖也属可信。所以乐羊子立了阵功,魏文侯拿给一筐谤书。现在愿请中常侍一人监督军中的财费。”

  冯绲的军队抵达长沙郡,叛军闻讯后,都到营中求降,冯绲采用了应奉的许多方略,又趁机率兵进击仍然还在作乱的武陵蛮夷,共斩得四千多颗首级,受降十多万人,荆州得以平定,朝廷下诏赐冯绲钱一亿,但冯绲坚决推辞不接受。

  萧然说道:“不只是钱财,就连这功劳他都不想要,全都推给了应奉,只说都是应奉的功劳,而且还举荐了应奉,至于他自己,则是选择了辞职,但是冯绲多次辞职,朝廷都没有解释。”

  说着,萧然突然话锋一转,“而这个时候,离谱的来了,之前因为冯绲出兵之前的那一番话,宦官们没有办法弹劾他了,而冯绲回来是钱也没要,功劳也没要,他们就更没办法下手了。”

首节 上一节 911/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