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02节

  “也就是说,李固他们觉得刘志不能当这个皇帝,他胜任不了这个位置,这样一来,刘志对李固他们自然心生厌恶,而梁冀也多次污蔑李固,所以才导致了李固的死亡。”

  李固临终时,命子孙以三寸素棺、帛巾束首,入殓葬于汉中的瘠薄之地,不许葬在父亲墓地周围。

  时人崔琦曾作《外戚箴》,规劝他,梁冀无动于衷,后来梁冀一意孤行,继父职作大将军,于是崔琦再做《白鹄赋》以讥讽之。

  梁冀大为恼怒,厉声质问崔琦,崔琦则说得梁冀无言以对,不久,梁冀升他做山东地方临济县令长,崔琦弃官隐居起来,但梁冀的党羽布置严密,崔琦还是被害身死。

  萧然叹息一声,为崔琦觉得可惜,“奸臣当道,死的总是忠臣,可偏偏梁冀害死了一干忠臣,却还能锦衣玉食,耀武扬威。”

  梁冀掌控朝政前后长达近二十年,其幕府配员增至倍于三公,有不少名流出入其幕府,就连梁冀幕府推荐优异者和保荐茂才的名额,梁冀幕府的掾属人数比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府的人数要多一倍。

  每年四方各国进贡方物,皆先把上品进贡到梁冀幕府,然后次品进贡给皇帝。

  借钱求做官或赎罪的人们,都聚集梁冀幕府前,“道路相望”。

  梁冀又派人跨越国境与其他国家交往,广求珍奇异物,每当梁冀出行,就征调大量伎女御者随行,同时,梁冀又在幕府大起第舍,兴建豪宅,而孙寿也在对街修建住宅,穷极当时土木工匠之所能,互相竞争夸耀。

  大堂寝室都有暗道通往内室,各个房间都可相通,柱子墙壁雕镂图案,并镀上铜漆,大小窗户都镂刻成空心花纹,装饰着宫廷式样的青色连环纹饰,并画上云气缭绕的仙灵图案,台阁四通八达,相互呼应,长桥凌空高悬,石阶横跨水上。

  金玉珠宝、四方进献的珍奇怪物,堆满幕府仓库,甚至还有远方送来的汗血宝马,梁冀还广开园林,挖土筑山,在十里之内筑起了九个山坡,模仿东西崤山的走势,大片的森林和险要的山涧,有如天然而成,珍奇的鸟类和驯养的野兽,在其间飞行奔走。

  梁冀和孙寿一同乘坐着辇车,打着羽毛做的伞盖,伞盖用金银加以装饰,在宅第内游玩观光,后面还跟着许多歌妓和舞女,敲着钟吹着管,一路酣歌。

  有时接连几天几夜都在尽情驰骋狂欢,宾客到了幕府门口进不去,都要向看门人求情拜谢,看门人都积攒了大量的财物。

  萧然说道:“除了奢侈之外,梁冀这人冷心冷情,就连对他的弟弟也能下狠手,更别说是百姓了。”

  梁冀广拓林苑,规制与皇家园林完全一样。

  其林苑西至弘农,东面以荥阳为界,南面直通鲁阳,北面到达黄河、淇河,其中有深山,也有丘陵和荒野,林苑所包围的区域,方圆将近千里。

  梁冀的两个弟弟曾私下派人到上党山打猎,梁冀知道这件事后就逮捕了他们的宾客,一下就杀死了三十几个人,没有一个人生还。

  而梁冀又在洛阳城西另外修建了宅第,专门收纳奸诈的亡命之徒,有时也抓良民,全部把他们作为奴婢使唤,达到了几千人,称他们为“自卖人”。

  刘邦心中的怒火止不住的往上涌。

  “这梁冀真乃祸害!”

  萧然说道:“这还没完呢,梁冀当时可以说是,顺他者昌,逆他者亡,就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

  弘农人宰宣生性谄媚邪恶,想讨好梁冀,就上书说大将军有周公那样的功勋,如今他的几个儿子都已经封了侯,那他的妻子也应该封为县君。

  皇帝就下诏封他妻子孙寿为襄城君,同时兼食阳翟的租税,每年进项有五千万,此外还比照长公主的规格,加赐给她赤绂。

  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孙奋只借给他三千万。

  梁冀大怒,向郡县告状,指认孙奋的母亲是他过去守库的奴婢,说她偷了十斛白珠、一千斤紫金,背叛主人,于是就把孙奋兄弟抓起来拷打,打死在狱中,把他们一亿七千多万的财物全部没收了。

  刘邦气的手都在颤抖,“无法无天!这真是无法无天!”.

第890章贪得无厌!

  萧然说道:“但凡梁冀要是有一点良心,那他就不是梁冀了,而且在刘志登基之后,曾给梁冀许多嘉奖和特例,这都是当时有官员为了巴结梁冀而上奏的,但是梁冀还觉得他们奏请的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他专横行事,玩弄权势,一天比一天凶残放纵,各种大小的机要事务,没有一件不是先征询他的意见才做出决定的,宫中的卫士侍从,都是他亲自安置的,宫中的起居生活,每一个细节他都能了解清楚。

  “甚至就连百官升迁,都要带着笺记书札先到梁冀幕府谢恩,然后才敢去尚书省。”

  下邳人吴树出任宛县县令,上任之前向梁冀辞行,梁冀的亲戚朋友有很多在宛县境内,梁冀便为他们说情,托吴树关照。

  吴树回答说:“小人干坏事,都应该杀掉。将军您凭借皇后的尊威,担任大将军的职务,应当奖掖贤良,裨补朝廷的缺失。宛县是个大都会,士人荟萃的地方,自从我侍坐聆教以来,没有听您称赞过一位忠厚的长者,而托我照应那些不该照应的人,我委实不敢听命。”

  梁冀听了默不作声,心里很不高兴,吴树到达宛县,就杀掉了危害百姓的梁冀门客数十人。梁冀从此深恨吴树。

  后来,吴树调任荆州刺史,行前向梁冀辞行,梁冀设宴为他饯行,暗中在酒里下了毒药,吴树一出门便死在车上.

  辽东太守侯猛刚接到任命时,未去拜见梁冀,梁冀怀恨在心,借口别的事将其腰斩杀害。

  郎中袁著看到梁冀凶残放纵,压制不住内心的怒火,就向上书说:“现在大将军的位置已高到极点,大功已经告成,理应警诫自己,遵循悬车引退的礼节,高枕无忧地去闭目养神了。

  《左传》说:‘果实长得过于繁盛,就会压断树枝,损害主干。’如果不及时抑制权势,那就难以保全他自身。梁冀左右的人听到我的话,肯定会怒目而视,咬牙切齿,我只因为年幼无知而受到提拔,所以才敢不顾忌讳说这样的话。

  从前,禹劝舜帝不要像丹朱那样傲慢,周公劝诫成王不要像殷纣那样迷乱,希望皇上能废除诽谤之罪,让天下的人都能开口说话。”

  梁冀听说后就秘密派人去捉拿袁著。袁著就更名改姓,后来又假托病死,用蒲草编个假人,买来棺材殡葬了。梁冀查问得知其中的伪诈,暗查找到了他,用竹板把他打死了,并把这件事隐瞒了起来。

  刘邦沉声道:“他梁冀这是在朝堂上要只手遮天啊!”

  萧然说道:“而且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说他当时只手遮天也没错。”

  太学生刘常,是当世的名儒,和袁著向来要好,梁冀就召他来补令史的缺额,令史就是一种小吏,可以说极其卑微,梁冀给他这个名额,就是为了侮辱他。

  当时太原人郝薭、胡武都爱发表正直的言论和高深的见解,他们都和袁著友善。

  原先是郝薭等联名上书三公府,推荐天下志行高洁之士,而不向大将军推荐。

  梁冀想起这件事来,大为恼怒;又怀疑郝薭等人是袁著的同党,于是他命令中都官发公文捕捉那些向三公府上书荐贤的人,把他们都杀了,还杀害了胡武一家,共杀死了六十多人。

  郝薭以前逃走时,知道不免于祸,就用车子拉着棺材到梁冀家上书,书信送进去后,他就服毒自杀了,这样才保全了他的一家,等到梁冀被处死后,朝廷下诏以礼祭奠袁著等人。

  在梁冀专权的日子里,吹牛拍马的佞人升官,直言极谏的勇者遭害。与以上两种人不同的,还有第三种人,他们既不吹拍,也不硬顶,“明哲保身”,以求避免杀身之祸,就比如名士杨震子杨秉。

  刘邦皱起眉头,虽然说这样明哲保身才是上上之举,但是身为皇帝,他自然最希望大臣们能为了朝廷发光发热,不顾自身的那种。

  于是刘邦略有些不满的说道:“他们这样是为了躲避祸害,可身为朝中大臣,这岂不是置朝堂于不顾吗?”

  萧然翻了个白眼,说道:“刘志身为皇帝都不管,他们一个臣子还管什么,那当然是保全自己跟重要啊,而且人家也不是没劝过,但是刘志不听啊。”

  有一次,刘志曾身穿便服去走访梁冀儿子梁胤家,在那个封建时代,皇帝私访臣下之家,这是很不正常的事,杨秉为此上疏,但刘志不理。

  毕竟就刘志这个态度,明显就是站在年梁冀那一边的,他怎么可能还上杆子找死。

  于是杨秉就称病辞官,太尉黄琼力劝刘志召杨秉回宫,这时梁冀已掌握大权,杨秉知道回宫不得要称病避祸。

  又如,名儒马融的从妹夫赵歧在梁冀当权时,故意改名“避难”,他卑视马融无士人气节,马融曾到赵歧家,赵歧拒不见,他死时年三十七,墓碑刻字曰:“汉有逸人,姓赵名嘉,有志无时,命也奈何!”

  再如,名士周举的儿子周勰,被梁冀召了三次,他都不去,梁冀不甘心,又举周勰为贤良方正,仍不去,梁冀又备厚礼用公车迎接他,还是托病坚持不去,后来,他干脆隐居起来,杜门谢客十余年,住处都长满了荆棘。

  梁冀掌权二十多年,骄横气盛到了极点,他横行宫廷内外,百官不敢正视他,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刘志大权旁落,什么事都不能亲自过问,因而对梁冀日益不满。

  萧然说道:“不过就这样的梁冀,他竟然是个妻管严,也是稀奇。”

  刘邦本来还怒气冲冲的,听萧然这么一说,心中的怒火突然就被压下去了。

  他有些惊奇的问道:“梁冀竟然惧内?”

  萧然点了点头,“对,不过也不能说是惧内,只能说他妻子会把握人心,而且梁冀的妻子孙寿,那可也不是什么好人啊,仗着梁冀没少为非作歹。”.

第891章东汉女魔头!

  梁冀的妻子孙寿貌美又善于做出妖媚姿态,描着细长曲折的眉毛,弄出副愁眉不展的样子,眼下略施粉黛,故意搞得像刚哭过的样子,发髻斜歪一侧,走起路来扭着腰肢,笑起来故意如牙痛一般,以此来媚惑人。

  孙寿生性忌刻,能够控制驾驭梁冀,梁冀非常娇宠惧怕她,有着东汉“女魔头”和“美妆一姐”之称。

  梁冀听从孙寿的话,剥夺了许多梁家人的职权,对外给人一种谦让的感觉,实际上抬高了孙氏宗亲的地位,他们当中假托他人名义担任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等官职的有十几个人。

  这些人都十分贪婪残忍、凶暴荒淫,各自派遣自己的宾客去登记属县富人的名单,然后给这些人安上其他的罪名,把他们抓到监狱严刑拷打,让他们出钱赎出自己,给钱物少的人甚至被处死或流放。

  梁冀为了讨好妻子孙寿,便改变车乘服饰,制作带帷障的平顶车,把头巾扎得很低,并带上狭小的帽子,把头巾上角折叠起来,用大扇障身,夹着狐狸尾巴,穿着单薄的衣服。

  刘邦沉默了,嘴开开合合了半天,才吐出一句:“真是丢脸!”

  本身他们就是大男子主义,要说梁冀对孙寿言听计从,还可以说是孙寿手段高超,梁冀爱护妻子,但是这还夹着狐狸尾巴诱惑人家..

  对此,萧然只能说,他们玩的挺花的.

  不过萧然话锋一转,说道:“其实要说梁冀对孙寿情根深种,那倒也不是。”

  梁冀的父亲梁商,曾献上美女友通期为汉顺帝妃嫔。

  后来友通期犯下一些小过错,触怒了汉顺帝,友通期便被废出后宫,归返梁商。

  梁商不敢留她,就把她嫁了,正碰上梁商去世了,梁冀就派人把她抢了回来。

  梁冀在守孝期间,和友通期偷偷地在城西同居,孙寿探知梁冀外出,就带了许多奴仆,把友通期抢回家来,剪去头发,划破脸皮,痛加笞打,并要上书给皇帝告发这件事,梁冀非常害怕,向孙寿的母亲叩头,请求她要孙寿别这样做。

  孙寿也因不得已而作罢,可是梁冀还是和友通期私通,生了个儿子取名梁伯玉,把他藏着不敢让他出来。孙寿不久知道了这件事,就派儿子梁胤把友氏一家杀光了。梁冀担心孙寿杀害伯玉,就经常把他藏在夹壁之中。

  而且要说孙寿对梁冀有多深的感情,那就更不可能了。

  梁冀很喜欢嬖奴秦宫,让他当官直到太仓令,可以自由出入孙寿的住所,孙寿一见到秦宫,就把待从全部支开,以有要事要说为借口,就和他私通起来。

  秦宫内外都受到宠幸,威名权力大增,刺史、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就任前都要向他晋谒辞行。

  萧然神秘兮兮的说道:“据说这秦宫有龙阳、文信之资。”

  刘邦斜着眼睛看向萧然,想起来之前萧然怼自己的话,于是故意说到:“怎么,难不成你还有兴趣?”

  萧然人都傻了,连忙摆手,“我可没有这种癖好!虽然说恋爱是自由的,但是我可是直的。”

  刘邦不解其意,“什么直的,不然你还是弯的吗?”

  萧然一看就知道刘邦是没明白自己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也懒得解释,不然的话又要解释一堆,比如为什么这么形容一类的,所以萧然便干脆直接说到:“我的意思是,我对男人没有兴趣。”

  说完,萧然怕刘邦继续抓着这件事不放,那他可就真是一口老血吐出去三米远,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于是萧然连忙将话题又扯到了梁冀的身上。

  只见萧然脸色一板,说道:“梁冀干的缺德事可太多了,甚至能因为一只兔子就杀十好几人。”

  梁冀曾在洛阳城西兴建了兔苑,纵横数十里,调集了各属县的工匠,修缮楼观,几年才修好,又下文书到各属县调集活兔,把这些兔子毛上刻字做记号,谁触犯了这些兔子,就要犯下死罪。

  曾有一个西域来经商的胡人,不了解禁忌,误杀了一只兔子,此事辗转互相牵连,因此被处死罪的人有十几个。

  梁冀的弟弟梁不疑喜爱经书,礼贤下士,梁冀暗中嫉妒他,就通过中常侍转告刘志,调任他为光禄勋,又暗示众臣共同推荐自己的儿子梁胤任河南尹。

  梁胤这时才十六岁,容貌丑陋,官衣官帽都穿戴不了,路上见到他的人,没有不嗤笑的,而梁不疑自以为与兄弟有隔阂而感到羞耻,于是辞官回家,和弟弟梁蒙关起门来不问外事。

  梁冀不想让梁不疑与宾客往来,暗中派人化装守候在他的门前,有人来往便记下来,当时的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刚任职时,曾去拜访梁不疑,梁冀便暗示州郡官员寻别的事来陷害他们,把他们都处以剃光头发和鞭打的刑罚,充军到朔方。

  马融自杀未遂,田明死在路上。

  萧然说道:“这马融刚才提到过一嘴,也是明哲保身那一类的,不过他和杨秉不一样,他是为人所不齿的,虽然也是名儒,但是做的事可不怎么风光霁月。”

  这位东汉经学家的马融,门生遍天下,不少名士贵人都出自他门下,他本人也很自负,自认为注疏经书,贾逵“精而不博”,郑众“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只有他马融。

  最初,他也恃才自傲,与梁冀等外戚顶撞,但是吃了几次苦头就软下来,上奏处死李固就是梁冀要他写的,他也为梁冀写《西第颂》,因而马融在这一方面为人所不齿的。

  刘邦了然,“怪不得,你先前说他的妹夫为他所不齿,不愿意同他来往,我还以为是因为他不愿意同梁冀所对抗的缘故,原来竟然是这么回事。”

  其实在面对梁冀这种情况的时候,明哲保身并不是什么错误的做法,但是同流合污未免就让人看不起了。

  尤其是马融之前还那么自负.

首节 上一节 902/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