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889节
邓绥笑了笑,说道:“若是国师大人愿意,我便托大,让您称我一声姨母吧。”
萧然摆了摆手,说道:“不过一个称呼罢了,这样,我管你叫邓姨,你叫我名字就行。”
邓绥点了点头,“可。”
萧然站起身来,说道:“那走吧,邓姨,我带你去楼下看看,顺便和你讲一讲这里的情况。”.
邓绥跟着站起身来,“那就多谢萧然了。”
被留在原地的刘邦:“???就没有人管我了吗?!”
几天后。
萧然瘫在躺椅上,手里拿了个苹果,一边时不时的啃一口,一边看着综艺嘎嘎笑。
刘邦过来的时候还以为萧然突然傻了呢。
萧然斜着眼睛瞥了刘邦一眼,“本国师聪明着呢。”
刘邦坐到萧然旁边,“就你刚刚那个样子,可真是瞧不出来你哪里聪明。”
萧然“哼”了一声,抬手把电视给关上,问道:“那不知道刘叔你,来找我这么个不聪明的国师干嘛啊。”
刘邦说道:“自然是找你去见一见我那后世子孙的。”
萧然不满道:“不是说我不聪明么。”
刘邦巍然不动,“勉强能用。”
气的萧然抬手就将自己身旁的抱枕砸刘邦头上了。
刘邦哈哈大笑,随后笑着说道:“行了,既然如此,你可出气了?”
萧然略带不满的说道:“勉勉强强吧,你这是想要去看谁啊?”
刘邦回答道:“自然是刘保,这次去的时候时间比较早,所以倒是没有见到刘保。”
萧然摸了摸下巴,说道:“刘保啊,说来这刘保和刘祜还挺像的,刘保被废了,刘祜死了之后,阎太后就立了刘懿,结果刘懿就跟刘隆一样,没多久就死了,后来还是宦官们将刘保推上的皇位。”
“所以刘保和刘祜还挺像的,都是太后当政,前面都有一个登基没多久的小皇帝。”
刘邦说道:“这阎氏可比不上邓绥。”
萧然点点头,“那确实,就不说阎太后,纵观历史,也没有几个能比得上我邓姨的。”
眼见着话题要歪了,刘邦连忙出声道:“咱们先说刘保。”
萧然自然是无所谓的,“那就说刘保,刘保的身世我之前说过,他本来是李氏的儿子,但是李氏被当时还是皇后的阎太后给毒死了。”
“而刘保自幼简朴淳厚,厚道诚实,宽仁温惠,六岁时,刘保入小学读书,吟诵《孝经》章句,邓绥对其大加表彰,并认为他能够继承大统,便于立他为皇太子,刘保追随老师接受学业,具备文武全才,敏捷通达。”
“不过后来被废了,这件事我之前也说过,就不再说了,咱们就说刘祜死了之后的事吧。”
刘祜到章陵祭祀,途经叶县时突然病逝,皇后阎姬和兄弟阎显以及江京、樊丰等人谋划说:“如今皇帝在道路上驾崩,济阴王刘保在朝内,万一被公卿知道后立为皇帝,反而成为大害。”
于是假称刘祜患急病,把他的遗体挪到卧车中,所到之处上食询问起居照旧,三月十三日,刘祜的车驾回到皇宫,三月十四日晚上,阎姬等人才为刘祜发丧,从此阎姬升任皇太后,临朝摄政。
阎姬想长期独揽朝政,便与阎显等人在宫中定下计谋,迎立北乡侯刘懿为帝。
不过没过几个月,刘懿病重,阎显兄弟和江京等人都在刘懿身边。
宦官江京将阎显带到没人的地方对他说:“北乡侯一病不起,国家继承人的事应该及时确定。先前没有立济阴王刘保,如果立他,以后必定要怨恨,又为什么不早做准备征调其他王子,从中挑选立为皇帝的人呢?”阎显认为很对。
所以等刘懿去世之后,阎显与宦官江京、刘安、陈达等奏请太后阎姬秘不发丧,征调济北王、河间王的王子,并紧闭宫门,屯兵自守。
然而,在济北王与河间王的儿子还没到洛阳时,刘保的乳母宋娥便与中黄门孙程等人共同商议拥立刘保为帝,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合力斩杀阎太后手下的宦官江京、刘安、陈达等人,史称“西钟政变”,继而迎立刘保继位。
萧然说道:“不过这个时候,这一场政权交接的战役还没完,因为不管是阎太后还是阎显兄弟,都还没死呢,所以刘保即位后,率领近臣与尚书到南宫云台,召集公卿百官,派虎贲军、羽林军驻守南北两宫各个宫门。”
“阎显兄弟听说刘保即位,率兵冲入北宫,与尚书郎郭镇刀剑相向,展开激烈交锋,最终郭镇斩杀阎显和其弟弟卫尉,随后,刘保派使者到阎太后处夺取天子玺绶,继而派侍御史持节收捕阎显及其弟阎耀、阎晏,一并下狱处死。”
刘邦问道:“那阎氏呢?”
萧然说道:“刘保倒是没有处死阎氏,但是他将太后阎姬迁到离宫居住,其家属全部发配到边疆比景县,阎氏外戚全部伏诛后,刘保才下令打开宫门,撤回屯兵。”
“至此,刘保才算是坐稳了这个皇位。”
继而对司隶校尉下诏说:“只有阎显、江京的近亲伏诛即刻,其余人都务从宽恕。”
而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因拥立有功,均被封侯,史称“十九侯”。
萧然说道:“而且刘保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恢复邓骘的宗亲的朝见,并任命邓骘亲属十二人为郎中,同时为杨震平反。”
刘邦问道:“等会,你先说,刘保这个皇帝当的如何?”
萧然说道:“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在位期间勤理国政,纪纲四方,使天下获安,而且对外也十分强硬,收复了西域。”.
第862章改革察举制!
萧然话锋一转,又说到:“不过他也不是没有做过错事。”
张防滥用权势,收受贿赂,虞诩依法追究,但奏章往往遭到扣压,不得上报,虞诩愤慨之至,于是捆绑自己去见廷尉。
而张防在刘保面前流泪为自己申诉,导致虞诩被罚去左校服役。
宦官孙程、张贤、孟叔、马国等十九侯得知虞诩因忠获罪,便怀表上殿为虞诩伸冤,并大声斥责张防,刘保见状大怒,当即革除了孙程等十九侯的官职,并以“怀表上殿争功”为罪名,将十九侯全部逐出京师洛阳,徙往偏远的地区。
后来虞诩的儿子虞凯与太学生一百多人,都举着旗帜,到另一位中常侍高梵跟前,向他叩头流血,申诉虞诩的冤情,高梵于是向刘保说明此事,刘保幡然醒悟,便将张防流放边疆,并将其党羽贾朗等六处死或罢黜,当天就释放了虞诩。
司徒朱伥就孙程等宦官十九侯被放逐一事,上表进谏说:“如果没有孙程等人,陛下就难以即位,如今陛下却忘却孙程等人的大功德,抓住他们一点小过失就革职放逐,如果孙程在放逐的路上死去,陛下将会蒙受诛杀功臣的讥讽。”
刘保听后,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十九侯召回京师洛阳。
刘邦说道:“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一意孤行,好在他及时醒悟。”
萧然说道:“确实,不过在某一方面来说,其实刘保也是一个很坚持独断的人。”.
刘保采纳尚书令左雄提出的“阳嘉新制”,对察举制进行改革,建立了考试制度,当时,该提议遭到了尚书仆射胡广、尚书史敞和郭虔等一干大臣上书反对,但刘保并不采纳反对派的建议,坚持推行阳嘉新制。
萧然说道:“不过这个新制确实是很好的。”
阳嘉新制,其实就是察举制的改革。
主要就是两点,一是设定年龄限制,察举对象一般要年满四十,如确实“有茂才异行”,也可破格察举,二是建立考试制度,“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意即儒生察举要考试经学,文吏则考试奏章律令方面的技能。
左雄提出这条制度,并且将其确立为成法,极大增加了操作上的确定性与规则性,使大家都能遵照一个相对明确的规则进行竞争,这一条防范的就是豪强世家互相勾连请托。
在阳嘉新制施行后,左雄亲自把关查验各郡执行情况,因为济阴郡贸然推荐一名年未及四十的孝廉,左雄发起一次查核整治,将违制察举的济阴太守胡广等十余名官员罢免黜退,此后十余年间各地无不敬之畏之,汉朝的察举风气为之一正。
萧然说道:“因为刘保是靠着宦官和他乳母宋娥才登上的皇位,所以他对宦官和刘娥都大加封赏,又赶上当时发生地震、山崩、火灾,刘保询问朝臣对策,李固上疏劝刘保遣送宋娥出宫回宅,权去外戚,罢退宦官,去其权重,裁置常侍两人,选用正直有德的宦官伴君左右。”
“这件事刘保也答应了,先说宋娥,宋娥初封山阳君时,能够躬行节俭,以身作则,为天下臣民做出表率,于是百官万民,无不仰慕,但后来宋娥与李刚等九名宦官贿赂财物,求升官增邑,又诬陷宦官曹腾、孟贲等人,事情被察觉后,宋娥被夺爵归田。”
本来宋娥能有着很好的未来,这可是扶持皇帝上位的人,而刘保对她也确实很好,可惜人到底是贪心的。
而对于外戚,梁商虽然是外戚,但他认为自己因为是外戚才能位居大将军之职,所以常常谦恭温和,虚心荐贤。
他前后举荐了汉阳人巨览、上党人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京师雒阳内都齐声叫好,称赞梁商为“贤辅”,刘保也让他参与国家重务。
每次遇到灾荒年岁,梁商就把自家收取的稻谷运到城门处,赈济那些无粮的灾民,并且不说是大将军的恩惠,只说是国家的救助,他还严格约束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不曾凭借权势为非作歹。
刘邦说道:“若是所有外戚都是如此,我们又何须对外戚如此防备!”
萧然咂了咂嘴,“难!自己的女儿是皇后,女婿是皇帝,面对这样鲜花着锦的局势,能够稳住自己,甚至约束族人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大多都是因为自己身后有了靠山,而行事更加无所畏惧。”
刘邦摇了摇头,没说话。
萧然说道:“其实刘保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你看,宋娥犯了罪,所以他就收回了宋娥手中的爵位和田地,这起码证明他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最起码和刘祜不一样。”
想到刘祜,刘邦点了点头,“确实,都是对待乳母,但是态度倒是天差地别。”
萧然猜测到:“可能也是因为有刘祜的例子在前面吧,给了刘保一些警醒,而除了对待乳母,对待那些宦官,刘保的态度也是,你于我有功,所以我对你多加嘉奖,但你要是敢放肆,那他也绝对不会手软。”
当时中常侍张逵、蘧政与石光、傅福、杜永等宦官合谋诬陷梁商以及与梁商交好的曹腾、孟贲等人谋反,刘保完全不信,并谴责这些宦官善妒。
于是张逵等宦官便假传圣旨,逮捕并监禁曹腾与孟贲,刘保大怒,下令释放曹腾与孟贲,并逮捕张逵、蘧政、石光、傅福、杜永等宦官,将其全部处死。
刘邦对刘保还算是满意,“能如此做,可见他不是个糊涂的。”
有了刘祜在前面,刘邦现在对能对乳母下手的刘保要求低了很多。
萧然说道:“除此之外,要说刘保做的最大的事,就是查惩贪官污吏了。”
在梁商死后,刘保便改任其子梁冀为大将军,梁冀和梁商完全不一样,他成为大将军后,便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引起刘保不满。
于是,刘保派出八使分行全国各个州郡.
第863章君明臣直!
令其表彰贤良,彰显忠正勤劳。
若发现贪污有罪的官员,如果是刺史和二千石长官,就用驿马将其送往京城论罪,如果是千石以下的官员,可以就地逮捕监禁。
八使奉命出发后,侍御史张纲联想起梁冀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的现状,愤怒地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于是返回朝中,弹劾梁冀贪赃枉法,京师震竦。
刘保虽然知道张纲言论公正,但由于当时皇后梁妠宠爱方盛,梁氏戚族遍布朝堂,刘保并没有直接采用其建议,而是在八使到达各州各郡后,弹劾了诸多梁冀与宦官亲党,于是他们相互呼救,但都没有成功。
于是刘保便毅然采纳吴雄、李固等人“八使所纠,宜急诛罚”的建议,将八使弹劾的不称职的官员全部革职查办,“朝廷称善”。
李固又进言说,地方选举的牧守,有很多不称职的,行为无道,欺压百姓。
同时劝刘保不要出游,要专心政务。
刘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下诏让全国各州检举那些不称职的地方官员,凡是“政有乖枉,遇人无惠”的官吏,免除他们一切职务。对于那些犯有罪行的官吏,即刻逮捕入狱。
萧然总结道:“所以说,其实刘保这个皇帝当的还是很好的,而且当时朝中的正直的官员还是很多的,就比如被梁商举荐的周举,周举身材短小,容貌丑陋,但博学多闻,被儒家崇仰。”.
那个时候京师流行这样一句话:“五经纵横周宣光。”
后来周举被辟司徒李膺府。
当时宦官孙程等已立顺帝,诛灭所有闫氏,议郎陈禅认为阎太后与帝没有母子的恩情,应该徙居别馆,断绝朝见。
朝廷里的臣子,都认为合适。周举不同意,对李膺说:“从前郑武姜谋杀严公,严公发誓与她在地下相见;秦始皇抱怨他母亲行为不好,与他母亲隔绝好久,不相往来,后来感于颍考叔和茅焦的话,再恢复了儿子之道,书传称赞他们。
如今诸阎刚刚伏罪,太后幽禁离宫,如果悲痛忧愁生病,一旦死去,皇上将怎样号令天下呢?如果依从陈禅的话,后世把罪责推到您的身上。应该秘密上表朝廷,尊奉太后,率领群臣,朝见如旧,以足天心,以答百姓的希望。”
李膺听从于是上疏陈述了这件事。
萧然说道:“后来周举上书说当世的得失,词甚激切正直,尚书郭虔、应贺等看了赞叹不止,共同上书举周举忠直,请帝把周举上书放在帝坐之旁,做为规诫,自此周举正直的名声就传了出去。”
“同时,周举也确实是一个好官。”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