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885节

  这一下在场的几人都有些麻爪了。

  刘胜向来比较内向稳重,哪里会安慰人啊。

  刘邦倒是能说两句,但是这不合适啊!

  至于萧然,萧然就更懵了,只能手忙脚乱的安慰道:“这这...您别哭啊...你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这是好事啊!”

  连“您”都出来了,看得出来是很慌乱了。

  邓绥被他逗的破涕为笑,说道:“是好事,我就是高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死也无憾了!”

  萧然连忙说道:“别死啊!这样,等这里结束之后,我带你去我那,我们那里男女平等,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到时候你大可以施展你的抱负!”

  邓绥一惊,抬起头看向萧然,不可思议的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萧然点了点头,“自然是真的,不信你可以问高祖皇帝,虽然说到了那里你可能有很多东西都不懂,但是你可以学啊!等学会了之后,你想做什么都行!”

  邓绥一听,心中更是激昂澎湃。

  她向来不怕学习,甚至说她很喜欢学习,不然也不会小小年纪就看了那么多的书了.

第853章后世评价认可!

  激动的邓绥连忙冲着萧然行了一礼,说道:“那就先谢过国师大人了。”

  萧然连忙摆手,“不用不用。”

  此时邓绥真的是非常高兴,本来得知了邓骘的死讯,还有家中的下场,她是难过的,但是又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甚至自己还能到一个男女平等的地方去,这让她将之前的难过一扫而尽。

  也正是这个时候,邓绥才注意到自己刚才有些失礼了,于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站起身来,擦了擦眼泪,说道:“那妾就先下去了。”

  刘邦见她不哭了,也是松了口气,“你去吧,这几日可以收拾收拾行李,到时候我们一同离开。”

  刘胜在一旁听着,突然有些慌乱,不是,你们这就不要我了???

  萧然也看向刘胜,咧嘴一笑,“放心,我时不时还是会回来看你的,毕竟你的药可不能断啊。”

  刘胜撇了撇嘴,也行吧。

  萧然说道:“那我们继续说?”

  刘邦自然不会反对,“那就说一说这个杨震吧,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他也是被冤杀的大臣吧?”.

  萧然点点头,“没错,而且杨震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

  杨震少年时即好学,跟随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

  当时的儒生称赞他说:“关西孔子杨伯起。”杨震居住湖城,几十年都不应州郡的礼聘,很多人认为他年纪大了,应该出去做官了,杨震不仕的志概,更加坚决。

  后来有冠雀衔了三条鳣鱼,飞栖在讲堂前面,主讲之人拿着鱼说:“蛇鳣,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三台的意思,先生从此要高升了。”

  杨震直到五十岁时才在州郡任职,邓骘听说杨震是位贤人,于是举其为茂才,四次升迁后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他前往郡里路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县长,去看望杨震,晚上又送给杨震金十斤。

  杨震说:“老朋友知道你,你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

  言下之意就是说,我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怎么能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呢?

  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但杨震却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离开。

  后来,杨震转任涿郡太守。

  他在任内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他的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布置产业,杨震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

  以前的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杨震推举通晓经术的名士陈留人杨伦等,传授学业,受到儒生们的称赞。

  萧然说道:“除此之外,对于朝政时事,杨震也是多次上书,尤其是在邓绥去世之后,刘祜的乳母王圣因为抚养安帝有功,依靠帝恩,无法无天,他的女儿伯荣出入宫中,贪赃枉法,对此,杨震就告发了好多次。”

  杨震上疏说:“臣听说,君主自古以来施政,主要是选用德才兼备的贤能人士治理国家,管理主要是惩治去除违法乱纪行为,所以唐尧虞舜时代,贤能有德的人,都在朝中为官,而恶人则被流放监禁,天下百姓都心悦诚服,国家一派兴旺发达的气象。

  当今之世,古人推崇的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等九种道德,未能发扬光大,而按幸小人却充斥朝廷内外。”

  随后直接指责王圣:“阿母王圣,出身卑微,因遭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奉养圣上。

  虽然有推燥居湿抚养陛下的辛勤劳苦,但陛下对她前后所封赏的财富荣耀,已远远超过了她的功劳。然而她贪得无厌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经常交际朝臣,接受贿赂、请托,扰乱夭下,使朝廷清正的名声受到损毁,如同日月蒙上灰尘一样。”

  继而说道:“因此,应当迅速送阿母出宫,让她居住在外面,同时还要阻断她女儿同宫内的往来,这样就能使恩情和德行都继续保持下来,对陛下和阿母都是好事。”

  最后劝谏道:“请陛下舍弃有碍大局的儿女私情,割除有害国家的仁爱优柔之心,把精力集中在日理万机的朝政上,谨慎使用封赏拜爵的权力,减少下面的贡奉,减少百姓的赋役征发,使天下德能兼备的‘鹤鸣之士’都群集在陛下周围,为朝廷出力。

  让正在朝廷做官的士大夫莫因朝政不清而懊悔出仕,对诸侯国不要横征暴敛,使他们心存不满,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抱怨朝廷。要循着先朝英明皇帝的治国法则而行,与英明伟大的哲王比德,这岂不是很美好的事吗!”

  萧然说道:“杨震都这么说了,你就是个傻子也知道该怎么办了吧,但是刘祜没有,他非但没有听杨震的话,甚至还把奏疏给王圣母女看,这让她们怎么能不恨杨震,这也是后来杨震被枉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尤其是杨震上书告发她们母女,还不止一两次。”

  乳母王圣的女儿伯荣,与已故的朝阳侯刘护的远房堂兄刘瑰勾搭成奸,刘瑰为趋炎附势,遂娶伯荣为妻,刘祜因此而让刘瑰承袭了刘护的爵位,官至侍中。

  对此,杨震坚决反对,再次向刘祜上书说:“臣听说过去高祖皇帝执政时曾与群臣相约,不是有功之臣不得封侯拜爵,在爵位的继承上,自古以来都是父死子继,兄亡弟及,以防别人篡夺爵位。

  臣见诏书赐刘护的远房堂兄刘瑰承袭刘护爵位为侯,而刘护的同胞弟弟刘威如今还健在,为什么不让刘威袭其胞兄刘护的爵位而让刘瑰承袭呢?”

  刘邦突然打断说道:“等等,你是说那刘护还有同胞兄弟健在?”

  萧然点了点头,“可不是么!结果就因为刘瑰娶了王圣的女儿,一个乳母的女儿,刘护的爵位就是他的了!”.

第854章刘邦学萧然!

  这种事,但凡不是脑子有病,绝对干不出来.

  刘邦说道:“刘祜真是个废物!他的脑子是进了水吗?!”这话还是他和萧然学的。

  萧然摊手说道:“可能真的进了水吧,不然他的脑子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杨震也觉得他脑子有病,对于他的做法非常不满。”

  杨震上书道:“臣听说,天子只封有功之臣,诸侯靠德行获得爵位,在刘瑰没有任何功劳和德行,仅仅以匹配阿母之女的缘故一时间就位至侍中,又得以封侯,这既不符合高祖定下的老制度,又不合乎道义,以致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百姓迷惑不解。

  请陛下以历史为镜鉴,按照帝王应该遵循的规则办事,得人心,安天下。”

  但是奈何刘祜不听啊!

  当时刘祜下诏让使者为乳母王圣大肆建造房屋,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鼓动,扰乱朝廷。

  杨震再次上疏说:“臣听说耕种九年必有三年的储备积蓄,所以尧帝遇到洪水灾害时,人民照样有饭吃,有衣穿,不受饥俄折磨。

  臣思虑,如今灾害发生,且日见扩大,百姓储备空虚,不能自足,再加上蝗虫成灾,羌虏侵掠,边关震扰,战事连年不息,兵马粮草难以供应,大司农主管的国库资财匮乏,恐怕国家到了难以安定的时候了。”

  杨震就差扯着刘祜的耳朵说:“国库没钱了你知不知道!百姓都要饿死了你知不知道!”

  随后又说道:“臣适才看到陛下下诏为阿母在津城门内大建府第,合两坊为一坊,将街道都占完了,雕刻装饰极其精致。

  如今盛夏,正是草木旺长农业生产大忙的时候,在自然灾害严重、国库空虚、农业大忙的情况下,动用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开山取石,修建府第,不是很不合时宜吗?

  特别是动用大匠、左校以及其它官员,建造衙门官署几十处,相互攀比,费用过亿,耗资特别巨大。”

  这回刘胜忍不住了,出声说道:“百姓因为天灾,不但流离失所,甚至饿死的也不在少数,他竟然去动用如此多的钱财,去给他那个乳母修建所谓的宅邸?!”

  “刘祜他,他怎么敢的!!”

  刘胜气的呼吸急促,满脸通红。

  萧然一看,连忙扶住了刘胜,“别急别急,深呼吸,深呼吸,别生气,这事不是还没发生呢么,而且刘祜现在也已经被关起来了,一会咱们就去打他一顿。”

  刘胜咬牙切齿的说道:“两顿!”

  萧然简直哭笑不得,“行行行,别说两顿,三顿都行。”

  经过这么一打岔,刘胜的情绪可算是平复了不少。

  刘邦破有些责怪道:“你的身子本就不好,还是不要动气的好。”

  刘胜低下头来,说道:“我只是太生气了,百姓如此困苦,但是他不但不管,反倒是拿这些钱来给他的乳母盖房子,我实在是气不过。”

  萧然说道:“你现在就气成这样,以后要是遇见了更让你生气的事情,你可怎么办啊?”

  说完,萧然又问道:“你的胸口可有不舒服?”

  刘胜摇了摇头,“刚才有些疼,现在没有了。”

  萧然放下心来,“那就好,不然你回去休息一会?”

  刘胜摇了摇头,拒绝了,“我想听。”

  萧然说道:“既然想听,那可就不能再生气了。”

  刘胜连忙答应下来。

  刘邦说道:“你刚才说的杨震上书的内容,恐怕还没说完吧?”

  萧然点点头,“没错,既然要弹劾,那肯定不只是弹劾这一件事的。”

  杨震的奏疏中,自然也是提到了其他事情的。

  “周广、谢恽兄弟,既不是皇上重要亲戚,又不是皇室枝叶贵属,仅仅依附皇上周围亲幸的奸债小人,与樊丰、王永等人共分权力,嘱托遍布州郡,威势动摇大臣,宰相衙府想征召人材,大多都要看他们的眼色行事。

  被招来的人差不多都是通过行贿买官的无能之辈,甚至一些过去因贪污纳贿被禁锢不许做官的人,一些放浪形骸、胡作非为的人,也都通过行贿重新得到了高官显位,以致黑白混淆,清浊不分,天下舆论哗然,都说上流地位是用金钱买来的,使朝廷招来无数讽刺漫骂。”

  然后苦口婆心的劝说道:“臣曾听老师说过:‘国家向人民征用赋役太多的话,百姓财尽就会埋怨,力尽就会叛乱。百姓同朝廷离心离德了,朝廷怎么去依靠百姓?’所以,孔子说:‘百姓不富足,君王又怎能富足呢?’请陛下斟酌考虑。”

  但是刘祜就和没有脑子一样,一句话都没听。

  樊丰、谢挥等人见安帝不听杨震接二连三的苦谏,便更加肆无忌惮,进而假造诏书,调拨大司农所管国库钱粮、将作大匠所管众多现成材木,各自大肆建造家舍、园地、庐观,花费人力、财力不计其数。

  后来,杨震因为发生地震,又上疏说:“一些谄媚之徒,不能与陛下同心,骄奢越法,浪用劳役,大修房屋,作威作福,道路议论纷纷,大家耳闻目睹。

  地动的异变,就在京城附近,大概就是因此发生,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官焦急,而修建不止,真是致旱的先兆。

  《尚书》说:‘僭恒阳若,臣无作威作福玉公。’就是说:只有君王得专威福,为美食。请陛下发扬刚健中正的精神,抛弃那些骄奢之徒,杜塞妖言的来源,秉承皇天的警戒,莫令威福久移在下,大权旁落。”

  杨震每一次上书,都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但是刘祜一概不理,甚至因此对杨震十分不满。

  不久,河间郡有一名叫赵腾的男子到宫门上书,批评朝政。刘祜阅后非常生气,竟然下诏将赵腾收捕人狱,严刑拷问,最后以诬惘刘祜的罪名结案。

  刘胜的胸口快速的起伏了两下,不过好在这么多年过来,刘胜已经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所以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第855章刘邦忍无可忍!

  刘邦也十分生气,他看向萧然,忍着怒气说道:“继续,朕倒要看看他到底有多荒唐!”

  萧然说道:“刘祜这样的行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杨震也再次上书劝说。”.

  他说:“臣听说尧舜时代,在朝廷置放敢于直谏的鼓,标立敢于诽谛的木,用以鼓励官吏和百姓给皇帝提批评意见;殷周时代的英明君主,特别注意倾听百姓的怨愤谩骂和不满,用以修正自己治国中的缺点和错误,用德行去教育感化人民。

首节 上一节 885/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