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876节
但阴皇后向来善妒,见到邓绥宠爱颇多,于是想方设法陷害邓绥,而邓绥在后宫的声望日益高涨,阴皇后最终无计可施,就制造祝诅以加害邓绥。
甚至刘肇有一次卧病在床,病情非常危险,阴氏曾秘密地对人说:“我要是执掌大权,决不让邓氏再有一个人活在世上!”
邓绥听说后,便流着眼泪对周围的人说:“我用尽诚意来侍奉皇后阴氏,不料竟得不到她的庇佑,而将获罪于天。
妇人虽然没有从死的道理,然而昔日周武王有病,周公以自身为周武王请命;楚昭王有病,越姬实现昔日心誓,自杀从死。
我惟有一死上以报皇上的恩宠,中以解除我邓氏宗族的灾祸,下不让皇后阴氏蒙受把我弄成人彘的讥讽。”
邓绥立即要饮药自杀,但在宫人赵玉的坚决阻止下才没有自杀。
萧然说道:“后来阴皇后被废,就是因为她行了巫蛊之术。”
刘邦皱起眉头,说道:“身为皇后,怎么能善妒呢!”
这话萧然没办法评价,毕竟在那个时候,身为皇后确实不能善妒,不,应该说是身为女子,嫁给丈夫之后,就不能善妒,甚至还要主动给丈夫送小妾。
就比如邓绥就是,因为刘肇的子嗣凋零,所以邓绥担心继嗣不广,常垂泪叹息,多次挑选才人侍奉刘肇,以应皇帝之爱心并企获得子嗣。
其实要萧然来说,这不是邓绥大方,不过就是邓绥压根就不爱刘肇罢了。
但凡有喜爱之心的,谁也受不了丈夫出轨啊。
邓绥从小熟读历史,还有《诗经》、《老子》、《孟子》等,可以说她的眼界和志向,根本就不是后宅女子可比拟的,她也不甘心于只当一个男人的附属品。
不过是没有办法罢了,所以她压根就不在乎刘肇的想法,她只要做好她自己就够了。
刘邦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转而说道:“你不是说当时各种天灾吗?”
萧然点了点头,“没错,当时可以说是天灾不断,最开始的时候,是有四颗陨石坠地,随后三十七个郡国发生大规模水灾,毁坏庄稼,当时的人认为水灾发生原因是阴气过盛,归罪于邓太后专政。”
“自此,东汉连续六年爆发大规模水灾,由于灾害频发,百姓饥馑,邓太后连续十多年打开帝国粮仓赈济饥民。”
刘邦刚想要张嘴说什么,知道他迷信的萧然就说道:“快收起你的话吧,这跟邓太后有什么关系,就说东汉一开始,刘秀那时候就有一场陨石雨,你想想,那么多陨石,怎么可能不引发灾害。”
“这次也是,天降陨石,落在地上,不引发灾害才怪。”
刘邦想了想,还是问道:“可为何好好的突然会天降陨石?”
萧然说道:“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在地球外面还有许多星球和...你可以理解成石头,他们运行的时候,因为各种碰撞或者其他原因,砸到了地球上,这都是运行现象而已,就说月亮,也就是月球,那上面坑坑洼洼的,不都是被砸出来的么。”
刘邦的申请有些恍惚,这些东西有点超出了他的意料,还有三观。
萧然又说到:“你要是理解不了,那你就记得,反正这些事情和人没有关系就是了。”
这要是换了别人说这话,刘邦还真就不一定信,但这是萧然说的,刘邦也只能接受是自己学的不到位了。
于是刘邦干脆不管什么人不人的了,他问道:“当时的灾害很严重吗?”
提到这个,萧然的表情也严肃起来。
在史书上看,不过寥寥几笔罢了,但是对当时的百姓来说,那都是人命啊!
萧然的声音有些沉重:“确实很严重,当时18个郡国发生地震,41个郡国、315个县发生水灾,四渎,也就是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皆泛滥成灾,冲毁城郭;部分地区山洪暴发,淹没百姓;28个郡国受狂风和冰雹袭击。”
沉默了一会之后,萧然说道:“当时所有人都说是因为邓绥干政的原因。”
萧然冷笑一声,“真是半点脑子都没有,不过好在邓绥顶住了压力,依旧在赈济灾民,并将公田悉数赐予贫民,又派樊准到受灾严重的冀州、吕仓到兗州开仓放粮,使流民都得到了安养休息。”
“同时将灾民迁往了江南一带,官方组织的大量移民涌入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不过灾害到底是还没完。”
永初三年,京师洛阳、并州、凉州爆发大饥荒,人相食。
后来,整个河东池水变为血红色。
南匈奴万氏尸逐鞮单于,以为汉人因天灾而死尽,于是趁机发兵攻汉,乌桓的率众王无何、鲜卑首领丘伦等与南匈奴骨都侯联合入侵,驻守五原郡的汉兵大败,太守战死.
第835章刘邦心情沉重!
于是邓绥派何熙、庞雄、耿夔、梁慬等将领共同讨击,最终于次年三月大破敌军,南匈奴单于脱帽光脚请罪并入质汉朝,乌桓降附,鲜卑王亲自来朝,遣120余部入质汉朝,汉军为此作“通湖山摩崖石刻”以示纪念.
永初四年,东汉沿海地区遭海盗袭击,邓绥派王宗、法雄等将领率兵前往山东海域讨伐海盗,连战皆捷,大破海贼,被斩首以及坠海溺死的海贼有数百人,余众皆逃遁。
永初六年,去除蝗虫的地方又有蝗子生出,十个州同时蝗灾,要知道,当时东汉一共也就十三个州。
次年八月,京师大风,蝗虫飞过洛阳,邓绥诏令免除受蝗灾严重地区的租税,九月,邓绥将粮食充足的地区的租米调往受灾严重的地区,以赈济饥民。
这一年年,写的是百姓受过的困苦,写的是被天灾夺去的人命!
刘邦的心情十分沉重。
面对天灾,人类的力量永远是弱小的,是无法抵抗的。
遇见英明的皇帝,也许会开仓放粮,会想办法救济灾民。
但要是遇见只会吃喝玩乐的皇帝,那就更加悲惨了。
令刘邦惊讶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邓绥不但稳固住了朝堂,安抚了百姓,竟然还能派人守住地盘,甚至还让鲜卑等族臣服,打跑了海盗。
刘邦说道:“我现在开始敬佩这个女子了。”
萧然说道:“她本就值得敬佩,在那样的情况下,依旧没有退缩,就这样的勇气都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更何况,她还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当时朝堂上的人都说这些天灾是因为她,可想而知她的心里压力。”
刘邦想了想,问道:“那她为何不把朝政归还?听你之前说的,刘祜应当也不是一事无成的人。”
萧然讽刺一笑,“他还就真是,别看他小时候好好的,但是人都会变的,刘祜虽然年少聪明,但长大后多有不德,听信谗言,杀了许多忠臣,还宠信奸佞,大汉由盛转衰,就是因为他。”
“就这样的一个人,邓绥怎么可能将朝政给他。”
刘邦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萧然说道:“我这么说吧,邓绥的功绩是板上钉钉的,在天灾好不容易好些了之后,邓绥就诏令北方各地修理水渠,通利水运,灌溉农田,还讨伐羌乱并安置难民。”
“派虞诩到武都郡讨伐羌乱并安置难民,虞诩以不足三千的兵力大破羌人万余,继而招回流民,赈济贫民,开通水运,使米价、盐价大幅下降,三年内户籍增长三万,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全郡安宁。”
刘邦震惊出声:“三年?!”
萧然点点头,“没错,只有三年!”
刘邦靠在椅背上,心中的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萧然说道:“邓绥的政绩实在是太多了,就说察举制度吧,最开始就是邓绥弄出来的,这一举动让许多有技术的人才被发掘,毕竟有的人偏科,但是他有别的技能啊。”
而且,要按照现在的目光来看,邓绥最突出的一点,也是所有皇帝都达不到的一点,那就是解放女性。
她掌权后并未同吕后一般对昔日的妃嫔怨恨相加,而是感念旧情,对守园的诸贵人赏赐不断,并组织放免了部分掖庭宫人。
在放免制度中,一般都是男性实施的,女性实施放免较少,吕后当政时更是将汉高祖宠爱的妃嫔全部禁锢不得出京,但邓太后时期却难得的实行了颇具规模的放免,展现了女性对女性的同情与哀怜。
邓绥本就读了许多书,她的思想是很超前的,从她举办了男女同校的学校就能看出来,她的脑海中,男女就应当是平等的。
于是在邓绥掌权之后,她开创了许多先河,就比如释放宫女回家结婚嫁人。
只有女子才最懂女子的痛楚。
东汉自开国至殇帝八十多年中,宫女入宫不绝如缕。
于是邓绥便下令:宗室成员因罪被罚入宫的奴婢、未被御幸或无位份的宫人姬妾,一律赦免为平民,准其回乡,化解她们的思乡郁闷之苦。
各官府、郡国、王侯家的奴婢,有生病或年迈的,也都一并遵照实行。
这使得掖庭女子不必被禁锢在宫中或园陵中郁郁而终,可以成为普通人自由婚嫁。
自东汉开国以来从未有如此大规模放免宫人的记录,反倒是奉陵制度一直兴盛不衰,邓太后此举突破旧典藩篱,为后世的放免提供了范本。
萧然说道:“而且更难得的是,她还能抑制外戚。”
绝大多数临朝的太后都放纵外戚,专权弄势,不仅对国家毫无建树,反而会为害一时,唯有邓绥,对外戚严加管束。
当时,邓氏外戚宗族主要分布在老家南阳与京师洛阳,邓绥便颁布《检敕外戚诏》,诏告司隶校尉等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说邓骘等人虽安分守己,但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难免有人会违法犯禁,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严惩,不留情面。
从此以后,邓氏亲属有犯罪的,从不宽恕。
在邓绥的约束教育下,邓氏子弟都比较守法。
她哥哥邓骘的儿子邓凤接受贿赂的事情被揭露后,邓骘就将妻子和儿子头发剃光,以谢罪天下。
这在封建社会中是极其罕见的事,与邓绥严格约束是分不开的。
朱宠评价道,邓绥有圣善之德,是大汉的文母。她的兄弟们忠孝两全,忧国忧民,“历世外戚,无与为比”。
为什么外戚总是为非作歹,还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背后有人,所以放纵的原因,若是严加管束,肯定不会都想窦宪一样。
萧然说道:“有此可见,太后临朝称制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反响,就说最开始的时候,他们非说一切都是因为邓绥,但是到后来,不还是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吗?”
“甚至对她多有称赞,说邓绥‘兴灭国,继绝世,录功臣,复宗室。弘德洋溢,充塞宇宙。巍巍之业,可闻而不可及;荡荡之勋,可诵而不可名’。”.
第836章大汉奇女子!
还说邓绥有“大圣”的风范,古往今来没有内遭家难、外遇灾害、总揽万机,经营天地万物、功德高大如邓太后的。
刘邦难得的赞同道:“确实如此,此乃奇女子也!”.
萧然说道:“自从邓绥掌权以来,先是赈灾,后来又发展经济,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在其中还将趁火打劫的匈奴等又打了回去,甚至在后期还向南扩张领土,就不说是太后,你就说皇帝,有几个能比得上她?”
“而且除了政治和军事之外,她还鼓励改造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就是她发掘了张衡,才让张衡有机会研究出来的,还有蔡伦也是,蔡伦能改进造纸术,也是因为她的支持和资金援助。”
刘邦打断道:“等会!这浑天仪和地动仪是?”
虽然刘邦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他听名字也能猜出来一二,所以他的语气中还充满了惊讶。
萧然肯定到:“就是你想的那样,邓绥的功绩是不但有利于当时的,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她在发掘人才的方面,张衡就是其中一个。”
张衡的家族世代为当地的大姓,他的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曾把家传余财数百万让给他的侄子。
刘秀登基后,张堪被任命为蜀郡太守,随大司马吴汉讨伐割据益州的公孙述,立有大功。
其后又领兵抗击匈奴有功,被拜为渔阳太守。
曾以数千骑兵击破匈奴来犯的一万骑兵。
此后在他的任期内匈奴再也没有敢来侵扰。
他又教人民耕种,开稻田八千顷,人民由此致富。
所以,有民谣歌颂他说:“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为官清廉,伐蜀时他是首先攻入成都的,但他对公孙述留下的堆积如山的珍宝毫无所取。
蜀郡号称天府,但张堪在奉调离蜀郡太守任时乘的是一辆破车,携带的只有一卷布被囊。
萧然说道:“而张衡像他的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少年时便会做文章,在青年时期,他的志趣大半还在诗歌、辞赋、散文上,尽管他才高于世,却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喜欢与俗人相交。”
“张衡兴趣广泛,自学《五经》,贯通了六艺的道理,而且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所以在后来才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首先就是地动仪,只听这个名字,应当就能猜出来它的作用了吧。”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