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875节
不得不说,刘邦这一点确实是很多人都比不上的,他没有那么要面子,不会觉得这是丢脸。
第五伦表面上十分惶恐,但是心中可太得意了。
他这一生,少时维护乡里,后来竟然同刘秀对答,再后来更是在刘炟时位高权重,甚至现在还给下一任的准皇帝当老师,最重要的是,他不但见到了开国皇帝,竟然还能让刘邦对他行师生礼!
他这一辈子可太值了!
萧然突然说到:“不如,我带你去看看身体吧?”
第五伦一愣,随即说道:“不必麻烦国师大人了,这宫中的太医也看过好多次了,我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无非就是老了而已。”
萧然说道:“还是跟着我去看一看吧,就算没有病,我那还有一些保健品,能增强体质的。”
第五伦虽然不明白萧然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见刘邦和刘炟也都说让自己去看看,便也同意下来。
“那就多谢国师大人了。”
萧然一笑,说道:“不用叫我国师大人,叫我萧然就行。”
说着,他拉住了第五伦的衣袖,说道:“一会见到了什么,您可别太慌张。”
第五伦又疑惑又紧张的点了点头。
随后两人便消失不见。
刘炟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亲眼看见两个大活人消失,对他的震撼还是很大的。
刘邦拍了他一下,“回神了!”
刘炟看向刘邦,指着刚才第五伦和萧然站着的地方,语无伦次的说道:“这这,他,他们,我..”
刘邦无奈扶额,“都多大的人了,遇事竟然还如此慌乱!”
刘炟心说,这是我慌乱么?换了谁谁能不慌啊!
看着刘炟这没有出息的样子,刘邦只觉得头疼,他之前还觉得,刘炟是一个明君,是他出息的子孙,但是现在看他这样子,刘邦突然觉得,这刘炟也没有那么让他欣慰了。
既然大号废了,刘邦决定练一个小号。
于是他冲着刘炟说道:“去将刘肇叫过来,朕要考校他一番。”
听此,刘炟也正色起来,让人将刘肇给叫了过来。
也就是这个时候,刘炟才想起来,刘肇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呢,还有梁家,也应当为他们平反了。
没过一会,刘肇就走了进来。
刘邦打量了他一番,说实话,和他之前见到的那个刘肇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毕竟一共也没差了多少年。
刘炟冲着刘肇说道:“这是咱们的高祖皇帝陛下。”.
第833章刘邦的考校!
刘肇连忙见礼。
刘邦也没有说什么,反倒是直接开始考校起刘肇来。
好在刘肇的学识还不错,两人一问一答,也算是有来有往,一旁的刘炟也跟着不住的点头。
等到刘肇走了之后,萧然才带着神情恍惚的第五伦回来了。
刚一回来,刘炟的目光就看向了第五伦,只见第五伦手里拿着一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刘邦则是问道:“怎么样?”
萧然说道:“放心吧,没有什么问题,确实就是因为老了,不过拿了许多保健品,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刘炟则是将第五伦拉了过去,问第五伦去了哪。
想到自己刚才见过的东西,第五伦还是惊魂未定.
他根本冷静不起来啊!那些东西对于他的认知来讲,实在是太超前了。
刘炟听完第五伦说的话之后,也愣在了原地。
然后视线看向了第五伦手里的东西,指了指,说道:“分给朕一点?”
第五伦看向刘炟,想了想,“分陛下一罐?”
刘炟满意了,点了点头。
他以为是一样分给他一罐,但是没想到第五伦只给了他一罐钙片!
他去问的时候,第五伦还振振有词的说道:“国师大人说了,这东西不能乱吃,也不能让人延年益寿,只不过是维护人都身体不变差罢了,生病了还是要吃药的,而且每个人吃的都不一样。”
刘炟不信,“那你怎么还给了朕那个什么钙片?”
第五伦说道:“因为只有那个都能吃。”
刘炟一脸怀疑的看向第五伦,但是偏偏他想要跟萧然和刘邦取证都没办法,因为这俩人早就已经走了。
————————
现代。
萧然悠哉悠滋的坐在沙发上,看着刘邦,说道:“你也想吃药?”
刘邦说道:“药?你不是说是保健品,对人体没有伤害,反而有好处吗?”
萧然无奈:“话是这么说,但也不代表那能随便吃啊!你现在身体好好的,吃什么药啊。”
刘邦皱了皱眉,“不能延年益寿?”
萧然翻了个白眼,“还延年益寿,你没见我们这的人也是会生老病死的吗?要是能延年益寿的话,怎么可能还往外卖。”
刘邦听此,也知道是自己误会了,只能叹息一声,选择作罢。
看来长生不老是真的不可能了。
萧然突然拿出来一本《汉书》,“啪”的一声放在了刘邦的面前,说道:“来吧,我们选一选,下一个去谁那?”
刘邦懒得看,直接说到:“你自己选就是了。”
萧然说道:“那就去邓太后,邓绥那里吧。”
之前萧然就说过这个邓绥,但是也没有详细的说过,此时听萧然再次提起,刘邦还真就来了兴趣。
“我觉得可行,倒是你给我说说,这个邓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会是她临朝称制?皇帝呢?”
萧然说道:“我之前不是说过一嘴,刘肇的孩子生一个死一个,最后还是把他最后的一个小儿子送到了宫外,才勉强活了下来吗?等到刘肇死的时候,那小孩才不过百日,能干什么啊,所以只能让邓绥临朝称制了。”
刘邦了然。
萧然又说到:“不过这个小皇帝登基没多久,就也去世了,当时也不过才生下来三百多天,还没到一周岁呢。”
刘邦皱起眉头,“那后来呢?下一个皇帝是谁?”
萧然说道:“小皇帝死了之后,邓绥就立了刘祜为新帝,这刘祜也不是刘肇的儿子,而是刘庆的儿子。”
刘邦倒没觉得有什么,兄弟的儿子,也是他们刘家人,甚至都是刘炟的孙子,没差别。
萧然继续说道:“刘祜十岁便善于史书典籍,所以刘肇非常喜爱并器重他,常召其入宫,赏赐冠绝诸王子,由此可见,刘肇对他哥哥这个儿子是真不错,后来等刘肇死了,小皇帝也死了,邓绥就立了刘祜。”
“不过刘祜刚登基的时候,情况是真的不好,不是说朝堂上的情况不好,是百姓的情况不好,刘祜即位之初,天灾不断、四夷入侵、盗贼肆虐,还是邓绥躬行节俭,安民救灾,平定四夷、剿灭海盗,才复平天下。”
刘邦这时对邓绥的好奇达到了顶峰,如此女子,自然是叫人敬佩的。
于是刘邦便催促到:“快说说这个邓绥。”
萧然说道:“邓绥可太厉害了,那都不是说跟不跟男人比较,不论男女,能比得上邓绥的都十分罕见,她是从小就非常好学的一个人。”
邓绥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
每当她的哥哥们读起经传,邓绥就虚心向他们提问。
她的志向在于读书,而不问居家之事。
她的母亲经常批评她,说:“你不习女工以供服饰之用,却一心向学,难道你要当博士吗?”邓绥难违母亲的训诫,于是白天缝纫衣物,晚上就私买蜡烛诵读经典,宗族内外都称她为“诸生”。
萧然说道:“还记得班昭吧?”
刘邦点了点头。
萧然说道:“我之前说过,班昭和邓绥一起处理朝政,这二人还是好闺蜜,那也是因为邓绥好学的原因。”
当时,班昭正在洛阳南宫东观藏书阁续写《汉书》,此时邓绥仍是家人子的身份,她便跟随班昭,学习经书,兼及天文、算数。
邓绥还博览五经传记、百家图谶、风雨占候,以及《老子》《孟子》《礼记·月令》《法言》等书,而从不看浮华无用之书。
就说这么一个自律又好学的人,她做什么能不能成功啊!
在后来邓绥被选入宫之后,她也是恭谦肃穆,小心谨慎,一举一动,有规有矩。
与同列的妃嫔应接慰藉,常常克己体下,即使是宫人仆役,都加恩施惠。
后来邓绥患病,汉和帝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服侍医药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宫的日数。
邓绥对刘肇说:“宫中禁地至为重要,若让外戚久留宫禁,会让陛下背负偏袒私幸的讥讽,也会让贱妾遭受不知足的诽谤。上下两相受损,不是臣妾愿意看到的。”.
第834章谨慎的聪明人!
刘肇说:“别人都以经常能到禁宫走动为光荣,而你却反以为忧虑,深深地自我抑制、宁愿吃亏,真是难能可贵而为人们所做不到的啊!”
说邓绥胆小也好,说她谨慎也罢,但是不得不说,这确实是聪明人的做法。
而且就像是刘肇说的,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就像是大家都知道要急流勇退,可是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刘邦点评道:“确实是个聪明人。”
萧然说道:“而且她对当时的皇后阴皇后也是十分恭敬。”
阴皇后身高较低,举止时有失仪,旁边的侍从都捂嘴嬉笑,而只有邓绥却表现得很悲伤,帮助阴皇后遮掩,就好像是自己的过失一样。
从此每当邓绥与阴皇后共同进见刘肇时,邓绥便弯下腰行走。
刘肇每次询问后妃们对政事的见解,邓绥都谦逊退让,让阴皇后先进言。
阴皇后的回答对刘肇没有帮助和收获时,邓绥才不得已回答他的问题.
萧然说道:“而且同邓绥相反的就是阴皇后了。”
阴氏在少年时就聪明颖慧,喜好书法技艺。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