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872节
刘邦没说同不同意,而是看向萧然,说道:“那你先给我说一说这个第五伦吧。”
萧然说道:“第五伦可不是一般人,在新莽末年的时候,盗贼四起,还是少年的第五伦就已经开始展现自己的才能了。”
第五伦少年时耿介而好义气,所以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宗族乡亲争着依附第五伦。
第五伦于是在险要之处修筑堡垒,贼人来后,他便率众引弓持矛坚守自卫。
先后有铜马、赤眉的军兵数十部围攻他们,都无法攻克。
第五伦开始以营垒首领去见郡尹鲜于褒,鲜于褒见到他后,很欣赏他的才干,征为自己的属吏。
后来鲜于褒因过失降职为高唐县令,临行时,握着第五伦的手告别说:“只恨与你相知太晚。”
后来,第五伦任乡里啬夫,均平徭役,调解怨忿,很得乡里人欢心,但是他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他自认为长久任此官不能升迁,于是带着家人迁居河东郡,改名变姓,自称王伯齐。
载盐来往于太原、上党之间.
第827章刘邦的点评!
所过之处,都把粪便打扫干净才离去,路人都称他为有道之士。
亲友和过去的熟人却不知他在哪里。
多年以后,鲜于褒把他推荐给京兆尹阎兴,阎兴当即征召他为主簿.
当时长安铸钱的官吏多耍奸弄巧,阎兴任命第五伦为督铸钱掾,管理长安的市场。
第五伦统一衡器,纠正斗斛,市场上再没有弄虚作假,欺骗买主之事,百姓欢悦叹服。
他每次读光武帝刘秀的诏书,常常叹息说:“这是圣明的君主,见他一面,便可以解决大事。”同僚们笑他说:“你连州将都无法说服,怎么能说动万乘的君王呢?”
第五伦说:“那是因为没有遇到知己,道不同的缘故。”
刘邦说道:“他倒是有些洒脱的意味。”
凡事凭借心意而行,却偏偏又有善心。
萧然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而且第五伦后来也确实见到了刘秀,更是得到了赏识。”
后来,第五伦被举为孝廉,补任淮阳国的医工长,随同淮阳王到他的封国。
刘秀召见他,深感他与众不同。
有一年,第五轮随从淮阳王至京城,与其他官属一同被接见,刘秀向他询问政事,第五伦趁机对奏为政之道,刘秀非常高兴。
第二天,又特地召见他入宫,和他一直谈到天黑。
刘秀和第五伦开玩笑说:“听说爱卿曾殴打岳父,不让兄长和你一起吃饭,有这种事吗?”第五伦回答说:“臣三次娶妻,她们都没有父亲。少年时曾遭饥荒之苦,实在不敢随便请人吃饭。”
既回答了刘秀的话,言语中也颇为幽默。
刘邦想了想,说道:“这就是你说那个什么情商?”
萧然打了个响指,“没错,而且第五伦为政有方,深受百姓爱戴。”
在第五伦被任命为会稽太守时期,他虽然身为二千石一级的官员,仍然亲自锄草喂马,妻子下炊作饭。
所得到的俸禄,也只留下一个月的口粮,其余的都低价卖给贫苦百姓。
会稽地区风俗,多滥设祀庙,喜欢占卜。
民众常常杀牛祭神,百姓的财产因此困乏,那些自己食用祭祀牛肉的人,发病将死时,先作出牛鸣。
先后几任郡长官都不敢禁止杀牛祭祀的作法,第五伦到任以后,给各属县发布文书,晓谕百姓,凡是巫祝有依托鬼神以诈术恐吓愚昧百姓者,都要捉拿问罪,胡乱杀牛的人,官吏都必须给予处罚。
民众开始时都很恐惧,有的巫祝胡言乱语地加以诅咒,第五伦却追查得更紧,以后便逐渐绝灭了,百姓得以安定。
刘邦皱起眉头,“耕牛价贵,且于百姓耕种十分重要,他们随意斩杀,自然贫困!”
说着,刘邦的眉头又缓和起来。
“不过第五伦也是心智坚定之人,不会被外物所影响,不错。”
之前的官员不禁止,不是因为害怕百姓群起而攻之,毕竟百姓轻易是不会对他们这些官员所出手的,他们怕的是那些巫祝所谓的诅咒。
虽然说不知道是真是假,可是万一是真的呢?
人都是怕死的,更怕这种未知的东西。
刘炟在一旁静静的听着,此时突然开口说道:“我记得,第五伦入过大牢,后来在被放出来之后,他就不再与官宦来往了。”
在永平五年的时候,第五伦因触犯法令被征召,郡中的老少百姓攀住他的车子,拉着马,啼哭着跟随,每天只能走几里路,无法赶路。
第五伦于是假装住在亭舍里,却暗中乘船离去了。
众人知道后,又前来追赶,及至被送到廷尉,官民到京城上书为他求情的有千余人。
当时汉明帝刘庄正审理梁松的案子,也有很多人为梁松申冤,因此刘庄深为不安,干脆下诏给公车司马令,令其不要再接收为梁松和会稽太守申诉的上书。
后碰巧刘庄巡查廷尉监狱,审录囚犯,第五伦得以免罪,放归田里,之后他便亲自下田耕种,不与官宦来往。
听刘炟说道这个,萧然也有些好奇的问道:“你可知道他触犯了什么法令?”
刘炟摇了摇头,“我那时也不过一个幼童,所以不是很清楚,不过想来应该不是什么大错,不然父皇也不会又免了他的罪。”
还有一句话刘炟没说的话,那就是这件事情搞不好其中还有冤情,更甚者还可能是别人的栽赃陷害,或者故意曲解。
刘邦也想到了这点,说道:“那看来此事究竟如何,还有待商榷啊。”
萧然说道:“不过好在几年之后,第五伦又被任用起来了。”
数年之后,第五伦又被任为宕渠县令,第五伦任职四年,升任蜀郡太守。
蜀郡田地肥沃,官民富裕,掾史家中的资财多至千万,都乘坐漂亮的车子,以高头大马驾车,很多人因为有财产得以担任官职。
第五伦把家境丰足的官吏全部精简掉遣送回家,改选孤弱贫寒有节操的人担任属吏,从此争相贿赂之风便被禁绝了,官员的职守得到整饬。
他所举荐的人多官至九卿或二千石级的官,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善于识别人才。
一直到刘炟登基的时候,第五伦又被从远郡调入朝廷,接替牟融任司空。
萧然说道:“其实牟融也很好,就是可惜已经死了。”
刘炟叹息一声,“是啊...”
刘邦却并不在意,人死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像是第五伦一般,活到八十多岁的能有几个。
“斯人已去,那就说说还活着的,既然第五伦已经成了司空,他的影响应当更加深远才对。”
毕竟在他只治理一个州郡的时候,他也只能影响到这个州郡,但是在朝廷,那影响的可就是整个天下百姓了。
萧然说道:“治理国家是皇帝事,臣子也不过只能提供建议罢了,而第五伦还真就多次上书讨论政事,尤其是在帮助皇帝坐稳皇位,抑制外戚的问题上。”
刘炟想到第五伦曾经上过的奏疏,摸了摸鼻子.
第828章抑制外戚!
刘邦的视线瞬间看向刘炟,眯了眯眼睛,“你这是什么表情?”
刘炟轻咳两声,没有说话。
萧然倒是知道他为什么是这个表情,于是便说道:“可能是怕你骂他?”
刘邦眉头一皱,要是好好的,为什么会害怕心虚?.
他看向刘炟,说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朕?”
刘炟连忙说道:“没有没有。”
萧然在一旁欣赏够了刘炟紧张的样子,才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就是他没有同意第五伦的奏疏而已。”
刘炟在登基之后,因为马太后的缘故,对尊崇皇舅马廖,让他们兄弟都居于要职。马廖倾心与达官显贵交往,官员士大夫争相前往依附,第五伦认为后族势力太盛,便想让朝廷压抑削减他们的权力。
于是便上书说:“我听说卫尉马廖以三千匹布,城门校尉马防以三百万钱,私下送给三辅的士大夫,不论是否相识,无不赠送。
还听说在腊祭之日,又送给洛阳每个士人五千钱,越骑校尉马光,曾在腊祭时用羊三百头,米四百斜,油五千斤。臣认为这不符合经义,心中惶恐得不敢不向陛下报告。陛下本心是厚待他们,但也应设法保证他们的安全。”
并且还引经据典:《尚书》说:臣下不应作威作福,否则将使自家受害,国家也会受损。《谷梁传》说:大夫不应在境外与人交往,不应接受一束肉的馈赠。
同时还将光烈皇后,也就是刘秀的原配妻子阴丽华的所作所为作为举例。
第五伦说道:“光烈皇后虽然非常亲爱自己的家人,但终于让兄弟阴就回到自己的封国,流徙和赶走阴兴的宾客。此后梁家和窦家,都有人犯法,明帝即位之后,多加以诛杀,自此以后洛阳城中不再有手握大权的外戚,通过书信请托的事也都没有了。”
同时也借用了光烈皇后的话:辛苦交结士人,不如一心报效国家,既戴上盆子,又要望天,事情无法两全。
刘邦说道:“原来如此,不过是第五伦要抑制外戚,而你不愿意。”刘邦看向刘炟。
刘炟点了点头,说道:“我只是认为,既然他是有才能之人,为何要因为是外戚就不能重用呢?”
其实他的想法也不能说是错的,但也不能说第五伦是错的。
而且第五伦之所以想要抑制外戚的权利,也是有着他自己的想法的。
他觉得“外戚可以封侯使他们富贵,不应当任命官职,委以重任”,因为“对他们绳之以法则损伤恩德,因私人感情思宠他们又违背国家法令”。
说白了,就是你任用他们做重要的事情,那如果他们犯了错,但是他们是太后的亲人,身为皇帝,你是不是就要对他们宽容一些?
这不就是违反了国家的法律么。
就说杜笃,马防请杜笃为从事中郎,赐给他很多钱财绢帛。
杜笃在乡里为人们所不耻,寄居在美阳,妹妹是马氏的妻子,依凭这种关系与马家来往,他们所在的县令深为他的不守法令所苦,将其收捕论罪。
当时正是马防任车骑将军,准备出兵征讨西羌时,所以第五伦说:“如今到了马防那里,议论的人都有怀疑,觉得奇怪,何况又以他为从事,臣恐怕将会因此议论朝廷。如今应该选拔贤德有能力的人辅助马防,不应让他自己请人,有损于他的事业和前途。”
说白了,第五伦怕的不是外戚要造反,而是因为他们是外戚,哪怕是犯了法,你都要网开一面。
而且他们一家的亲人,在地方为非作歹的话,天高皇帝远,如果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是不可能让皇帝知道的,那么当地的官员也不敢对他们下手,所以最后苦的就是百姓。
这才是第五伦不愿意让外戚担任重要职责的原因。
刘炟听后一愣,他一直以为,第五伦不愿意让马防等马家人担承担重任,是因为觉得他们是外戚,不安好心,会想要掌控朝政。
毕竟当年吕雉不就是这么做的么。
但是没想到竟然是这个原因。
这么一来,刘炟也开始思考起来,自己用马防等人,究竟是对还是错。
刘邦看向刘炟,说道:“何必自寻苦恼?世间哪里有那么多惊才艳艳的人物,也许这人政绩不错,但是谁也说不好,若是没有他,会不会再有另一个人会做的更好。”
“外戚的抑制是必然的,朕也不怕告诉你,就你的皇后窦氏,在你死后,刘肇登基,她便掌控刘肇,窦氏一族在朝廷独大,政事几乎都是要经过窦宪的手才行。”
“如此一来,你还觉得外戚担任要职是一件没有什么过错的事情吗?”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