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866节

  萧然说道:“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提甘英了。”

  甘英本来是到了安息西界的西海沿岸的,这个地方有说是如今的地中海,也有说波斯湾是波斯湾的。

  刘邦问道:“他既然都已经到达了海岸,为何却没有过去呢?”

  萧然说道:“是因为当地的神话传说。”

  这个传说,就是海妖塞壬。

  古希腊神话中有海妖塞壬,人面鸟身,生活在海上,徘徊于礁石与船舶之间。

  塞壬善于用醉人心魄的歌声迷惑在海上航行的水手,使他们沉溺在幻象当中,无法正常航行:或是触礁,船毁人亡;或是徘徊不前,痴傻而死。

  再加上当时安息国王一口咬定,说到罗马必须渡海而且正常出海要坐三年船并且各种危险。所以甘英听罢放弃西行。

  刘邦了然,“原来如此啊,倒是可惜了。”

  萧然也觉得可惜,要是真的去了,说不定在后世考古的时候,在罗马那边也能挖到属于我们的东西呢。

  不过当时的出海条件确实简陋,要是甘英真的不顾一切的过去了,那能不能回来还两码事呢。

  萧然说道:“不过我觉得,更可能是安息国故意来吓唬甘英的,为的就是让他知难而退。”

  刘邦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萧然说道:“从西方历史上来看罗马历朝历代和安息之间的战争就没停过,罗马帝国曾三次攻陷安息首都泰西封,在与安息帝国的战争中占据完全上风。”

  “而甘英出使罗马时期,安息又正好处于衰弱时期,罗马则进入了最强盛的五贤帝时期,安息忧虑罗马联合汉朝发生直接关系,害怕两个强大的邻居左右夹击自己,所以不想让甘英和罗马有交集。”

  “不过就在甘英离开之后不久,罗马帝国的皇帝图拉真就对安息发动了战争。”

  刘邦沉吟了一会,说道:“若是这么说的话,还真有可能就是安息国自己的私心。”

  萧然点了点头,“我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刘邦又想了想,干脆一挥手,说道:“算了,不去想这件事,咱们继续说咱们的朝廷。”

  “啊...”萧然摸了摸下巴,问道:“那你想知道什么啊?”

  刘邦捋了一下萧然说过的话,说道:“不论是班超,还是刚才耿恭和马防,这说的都是武将,我大汉的武将自然是勇猛的,但是有没有文官比较出众的?”

  萧然说道:“那当然有了,怎么可能只有武将而没有文官呢,要说当时的文官有一部分是刘庄给刘炟留得,都是前朝大臣,还有就是刘炟自己找来的了。”

  刘邦想了想,问道:“这留下来的人,是以为身份地位而得到重用,还是因为才干?”

  萧然说道:“这你可就说反了,正是因为刘庄留下来的人有才干,但是是寒门子弟出身,镇不住场子,所以刘炟才又开始求贤的。”

  刘邦了然,“原来如此,留下来的人是谁?你可曾和我说过?”

  萧然回想了一下,“好像还真就没有,这两人,一个叫宋均,一个叫钟离意,我同你说过吗?”

  刘邦也仔细的想了想,但是想了半天,一拍脑门,说道:“不行,岁数大了,实在是想不起来这些了。”

  萧然说道:“既然你也想不起来,我也想不起来,不管说没说过,咱们就当作没说过,我先来说一说这个钟离意吧,钟离意年轻时在郡中做督邮,太守认为他很贤能,于是让他在县里做事。”

  “后来钟离意被推荐为孝廉,第二次提升,被征召入大司徒侯霸府中,朝廷诏令他负责押送囚犯到河内府,时逢冬天寒冷,犯人染病不能前进,而钟离意是一个善良的人。”

  所以在路过弘农时,钟离意转移到属县让其为犯人制作衣服,属县不得已把衣服交给他,却上书汇报了事情的经过,钟离意也详细汇报了事情的经过。

  光武帝得到汇报后,把它拿给侯霸看,并说,“你任用的属下用心怎么这么仁慈!果真是位良吏呀!”钟离意竟然在道路上除去了犯人的枷锁,放纵他们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与他们约定日期,他们按时到达,没有一个人违期。

  刘邦有些惊讶,说道:“这钟离意竟然是历经三朝吗?”

  萧然点了点头,“没错,他确实算得上是历经三朝,不过就是在这次押送之后,他却生病了,所以就被免官了。”

  刘邦沉吟了一会,说道:“他这放开犯人枷锁一事做的确实太过大胆了些,不排除有人会冒名顶替,到底还是太过年轻了些。”.

第817章心慈手软的人!

  确实,不说别的,这些犯人,既然是犯人,那就是犯了罪的,他自作主张的将枷锁松开,万一要是有人逃跑了呢?

  若是单单的放开枷锁也就罢了,可他还放任他们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虽然说结果是一个犯人都没少.

  但是究竟有没有顶替了别人的身份,这还真就不好说。

  毕竟就算是有,钟离意也总不能主动说出来吧,那不是找死么。

  而且钟离意在回来之后就因病被罢免,到底是真的病了,还是有其他的原因,也不好说。

  萧然说道:“钟离意确实是一个很善良,也很心软的人,就算有人犯了错,他也不忍心用刑。”

  钟离意后又被任命为瑕丘县令,有一个叫檀建的小吏,在县中盗窃,钟离意屏退众人,向他询问实际情况,檀建叩头服罪,钟离意不忍施加刑罚,就让他长期休假。

  檀建的父亲听说此事后,为儿子备下酒,对他说:“我听说无道之君用刀杀人,有道之君以义杀人,你有罪,这是命呀!”于是令檀建服药而死。

  刘邦叹息一声,说道:“按照律例来讲,他不应当死的。”

  萧然也说道:“确实,也不知道钟离意知道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感觉。”

  刘邦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萧然继续说道:“不过,那些被钟离意施以善意的人,倒确实没有恩将仇报的。”

  后来钟离意改任堂邑县令,县里人防广,为父亲报仇,被送入监狱,他的母亲又病死,防广哭泣不吃饭,钟离意同情他,于是允许防广回家,使他能够殡殓母亲。

  县丞及其他属吏都争论以为不可,钟离意说:“如果获罪,归于我一人,决不连累大家。”于是将防广放走,防广殡殓母亲后,果然回来人狱,钟离意暗中向上级汇报,防广最终得以减免死罪。

  刘邦突然说道:“他是不是就是你们所说的那什么圣母?”

  在刘邦所理解当中,圣母,是圣人的母亲,这应当是十分令人敬佩的人,才能得到的称呼才对,但每次萧然提到这个词的时候,脸色都不怎么好,看起来好像十分厌恶一样,这就让刘邦看不懂了。

  萧然想了想,没说是不是,而是说道:“我们现在说圣母的时候,总是很排斥这样的人,那是因为许多所谓的‘圣母’,都是慷他人之慨的人,比如你被一个人伤害了,他会要你大度,让你去原谅他。”

  “他会劝你善良,仿佛在教化众人一样,但是轮到他自己的时候就不一定是这样了,但是钟离意不一样,他的善良,不会牵扯到其他人,是他自己付出,这样的圣母,也是我们所敬佩的人。”

  在汉明帝,也就是刘庄在位期间,当时,刘庄下诏赐予投降的胡人后代细绢,负责文案的尚书把细绢数量的十误写为百,刘庄看到司农呈上的文章,大怒,召来尚书郎,准备杖打他。

  这时,钟离意于是进来叩头说:“失误,常人都能够容忍,如果把懒散大意当作过失,那么我的职位高,罪责应较重;尚书郎职位低,罪责应轻一些,错误全在我一人,我应当首先被定罪,”于是脱去衣服接受杖打。

  因此,刘庄怒意消除,让钟离意戴好帽子并赦免了尚书郎。

  刘邦说道:“若是玩忽职守,所以出错,确实应当处罚,不过如果真的只是一时疏忽的话,倒也不用太过苛责。”

  和萧然相处了这么久,有一句话刘邦听到了很多次,那就是:谁都不是圣人,犯错太正常了。

  所以久而久之,刘邦也是这么觉得的。

  若不是什么大的错误,也不是经常犯错,那么只要给予告诫就可以了。

  可以说,现如今刘邦的心态更加宽和了。

  萧然看向刘邦,突然一笑。

  他之前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刘邦,但是如今倒是看来,他心中的不喜倒是渐渐消散了不少。

  见萧然看着自己突然笑了,刘邦突然有一种慎得慌的感觉,于是连忙问道:“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萧然翻了个白眼,随口敷衍道:“没事,瞎看而已。”

  他这一看说的就是假话!刘邦一个字都不信。

  但是刘邦也不想去探究萧然刚才究竟是在想什么,因为他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便干脆说道:“还是继续说钟离意吧,他为人和善,但也不能只有和善啊。”

  萧然说道:“其实钟离意的性格挺耿直的,他的确是善良,不忍见人受苦,但却不代表他是个老好人,他只是不忍看别人受苦,但绝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那种人。”

  刘邦点点头,“那就好。”

  萧然说道:“而且钟离意除了仁善之外,还是一个清廉的人。”

  刘炟即位之后,钟离意被征拜为尚书。

  当时,交阯太守张恢贪赃枉法,被召回洛阳处死,他的家庭财产也被全部没收充公。

  不久,刘炟下令将这批赃款赃物赐给群臣。

  没想到,轮到钟离意领这批珠宝的时候,他竟坚决不要。

  刘炟感到奇怪,询问原因,钟离意回答说:“我听说,孔子忍受着口渴的痛苦,也不喝盗泉之水,曾参情愿回车绕道,也要避开胜母的家门附近。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厌恶这些地方的坏名声。你赐给我的这些珠宝都是不干净的赃款赃物,我确实不敢接受。”

  刘炟因此觉得钟离意确实是一个清廉之人,于是调升他为尚书仆射。

  钟离意性格耿直,年轻时在郡中任督邮这种位轻权重的官职,主要负责监察官吏、传达政令等事。

  汉建武十四年,会稽郡突然发生大瘟疫,几天之内,被感染而死亡的百姓人数过万。

  钟离意此时任会稽县令,他冒着被感染的危险,独自一人四处奔走调查疫情,抚恤灾民,并想方设法招募医生,研制药物,抗击瘟疫。

  新药研制出来之后,人们都不敢喝,怕有问题,钟离意知道后,以身试药,伸手夺过药就喝了下去.

第818章大汉圣母!

  瘟疫终于被控制,百姓的性命得以保全。

  刘邦沉思了一会,说道:“我好像知道你们所敬佩的‘圣母’是什么样的人了。”

  萧然一笑,说道:“大公无私的人,自然值得人敬佩,钟离意做官五年,用仁爱感化人,百姓多富足,后因长久得病死于任职期间。”

  刘邦又问道:“那你说的那个宋均呢?又是什么样的人?”.

  萧然说道:“宋均啊,他早年凭借父亲的官职,被任命为郎官,当年正好十五岁。”

  宋均喜好儒家经典,每当到了休假的日子,跟从博学之人学习经传。

  他通晓《诗经》、《礼》,擅长论辩和质疑。

  二十岁的时候,被调任辰阳做长官,那里的风俗是很少有求学的人却相信巫术和鬼神,宋均给百姓建立了学校,禁止和杜绝一切过分的不合理的祭祀,百姓们都平静地接受了他的这些做法,后来,他因祖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客居颖川教授学生。

  刘邦说道:“看来是博学多才的人啊。”

  有人依靠人品,那自然有人依靠才华。

  萧然点了点头,“没错,宋均是一个读书人,而且思维灵活,但是他最开始扬名,却是在军队。”

  宋均担任谒者的时候,正遇上武陵蛮夷反叛,他们包围了武威将军刘尚。

  当时的皇帝下诏宋均出使传令江夏迅速带三千人马前去救援。

  等他们到达时,刘尚已经战死,还遇上伏波将军马援到达,皇帝下诏命令宋均监督军队,与各位将领一起前进,贼兵负隅顽抗,军队人马不能顺利推进。

  等到马援在战斗中死去时,军士中许多人得了温湿疾病,死去的人有一大半。

首节 上一节 866/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