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863节

  刘邦想了想,其实他也不知道到底都有谁啊,于是便说道:“刘庄也见了,刘肇也见了,那就见一见刘肇他爹吧。”

  萧然点了点头,“好,其实刘肇他爹刘炟也称得上是一个明君,就比如在他刚登基的时候,就实行了两个政策,一个是赐爵,赏赐全天下所有男子爵位。”

  “爵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和土地相关,也就是说,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有地可以种了。”

  刘邦说道:“这倒是一个安抚民心的好办法。”

  萧然说道:“他的第二个政策也和民心有关系,毕竟青壮年男子可以种地,但是那些孤寡老人和孤儿不能,于是刘炟便赏赐这些人,每人三斛粮食,这极大的安抚住了百姓,更是让他得到了民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政策,就是宽缓刑罚。”.

  刘炟刚登基的时候,兖、豫、徐等州发生严重的旱灾,赤地千里,饥民遍野。

  刘炟一方面调集国库粮食紧急救援饥饿中的人民,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讨解决办法,按照当时人们流行的看法,水旱荒年是由于阴阳失调,而阴阳失调又与政事有关。

  司徒鲍昱痛陈时弊:“前几年治楚王刘英狱,抓人成百上千。这些人并不是都有罪,受牵连而坐狱的人恐怕有一半是冤枉的。那些判处徒刑的人远离家乡、骨肉分离,死了灵魂也不得安息。

  这就致使阴阳失调、水旱成灾。现今不如赦免这些刑徒,解除监禁,让其回家和亲人团聚,这样也许能致和气,使天降甘露、解除旱情,免除黎民百姓的痛苦。”

  尚书陈宠也上疏说:“治理国家大事就如调整琴瑟的弦一样,弦调得太紧就会崩断,刑罚太严也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建议陛下进一步宽缓刑罚。”刘炟听从他们的建议,大赦天下,宽缓刑罚。

  萧然说道:“刘炟确实为政宽和,废除了不少的酷刑,比如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同时禁用酷刑,据统计,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五十余条。”

  “不过刘炟有的时候宽和的有些过头了,比如说,按照东汉制度,官员贪污要禁锢三世,即三代人都不准为官,这一项就被刘炟给废除了。”

  “而且在废除之后,他对官员和贵族的赏赐,往往超过规定的限额,造成国家财政的困难,且把这些负担都转嫁到人民头上。可见刘炟之宽疏,并非完全建立在原则之上。”

  刘邦说道:“想来他的名声应当不错。”

  萧然笑出了声,“这你还真就说对了,刘炟的名声确实很好。”

  刘邦无奈,“身为皇帝,宽厚仁和是好的,但也不能太大方了,不过好在他没有什么大的过错。”

  说着,刘邦看向萧然,试探着问道:“应当没有什么大的过错?”

  萧然点点头,“确实没有,倒是好事做的不少,就比如他制订了试官制度。”

  汉朝的官员入职,有一条路,那就是举孝廉。

  就是说,你是一个孝顺的人,人品好,就可以找人举荐你,你就能入朝为官了。

  这样的人也许品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才能可不一定。

  于是刘炟就制订了试官制度,凡孝廉举荐入选者,先试以官职,合格者正式授职任用,不合格者淘汰,对孝悌品行特优而不宜试职者,有司另状上疏奏闻,是否任用由天子另行定夺处理。

  相当于现代的试用期。

  而且同时,刘炟还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

  刘炟为解决因不断对匈奴、西域用兵,国家用费不足的问题,商议恢复盐铁官营制度。

  这样一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使豪强势力难以凭借经营盐的收入与朝廷相抗衡。

  在刘炟登基之初,谷价昂贵,县官经费不足,朝廷很担忧。

  尚书张林进言说:“谷价之所以昂贵,是因为货币贬值的原因。可以停发货币,取布帛为租,以通天下的需求。盐是生活必需品,即使昂贵,人们也不得不买。官府可以自卖。同时应该收取交阯、益州市场贸易的利息,再度实行汉武帝时期的均输平准法。”

  刘炟认为这些提议对国家来说确实是便利了,于是就下诏施行。

  刘邦问道:“这‘均输平准法’是什么?”

  萧然说道:“所谓均输平准法,就是指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处贩卖,从而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商人垄断市场,从而使物价稳定。”

  “这才是利国利民,又增加了国库的收入,还能让物价稳定,让百姓能吃得上饭。”

  刘邦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不错,这个不错。”

  萧然说道:“而除了这些之外,要说刘炟做的事情,最让人记住的,还是营救汉将的事。”

  刘炟即位之际,北匈奴单于派兵进攻车师,杀死车师后王,转而攻打耿恭驻地,将其围入城中。

  此时正值汉明帝已死,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

  汉兵粮尽,陷入困境。

  他们煮铠弩食其筋革,拒绝匈奴的招降,坚守城池,直至汉章帝继位,才出兵战败匈奴。

  当援兵来到耿恭守城时,城中仅余二十六人,待随汉军回至玉门关时,仅剩了十三人,而且衣服洞破褴褛,形容憔悴枯槁。玉门关守将感动得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

  要知道,当时耿恭本来也不过只带了三百人过去。

  仅凭着三百人,硬生生守住了几万大军的围攻啊!

  刘邦有些被震撼到了,问道:“这耿恭是何许人也?竟然有这样的本领!”

  萧然说道:“其实也是被逼的,耿恭年幼丧父,但为人慷慨多谋略,有将帅的才能,对了,刘叔,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耿秉吗?”.

第811章征战西域的功臣!

  刘邦点了点头,“自然是记得的。”

  萧然说道:“这耿恭,就是耿秉的堂兄。”

  刘邦笑了笑,“他们这一家子倒是出将才啊。”

  萧然点点头,“可不是么,之前耿恭担任司马,和窦固还有耿秉打败并使车师投降。东汉朝廷开始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于是任命耿恭为戊己校尉,屯兵几百于后王部金蒲城。”

  “后来守城的人,就是这几百人当中的三百人。”

  永平十八年,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领两万骑兵攻打车师。耿恭派司马领兵三百人前往援救车师,途中遭遇北匈奴大军,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于是北匈奴打败并杀死车师后王安得,继而攻打金蒲城.

  由于城中兵少,形势危急,耿恭便亲自登城与北匈奴人交战。

  耿恭把毒药涂在箭上,传话给北匈奴人说:“这是汉朝神箭,中箭者必出怪事。”于是用硬弓射箭。

  中箭的北匈奴人,看到伤口处血水沸涌,大为惊慌。

  当时正好出现狂风暴雨,耿恭军乘雨攻打北匈奴,杀伤众多北匈奴人。

  北匈奴人十分震恐,相互说道:“汉军有神力,真可怕啊!”于是解围撤退。

  耿恭因疏勒城边有溪流可以固守,便率军占据该城。

  耿恭招募先锋几千人直奔北匈奴,北匈奴骑兵逃散,在城下堵绝溪流。

  水源被截断了,耿恭没办法,只能想办法挖井。

  耿恭在城中掘井十五丈,仍然没有出水。

  官兵焦渴困乏,甚至挤榨马粪汁来饮用。

  耿恭仰头叹息说:“听说从前贰师将军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从山中喷出;如今汉室恩德神圣,怎么可能走投无路呢?”于是整理衣服向井拜了两拜,替将士祈祷。过了一会儿,水柱喷出,众人齐呼万岁。

  随后耿恭命人在城上泼水给北匈奴人看,北匈奴人感到意外,以为有神明在帮助汉军,于是领兵撤退。

  刘邦沉默了一会,说道:“匈奴人对天神向来是敬畏的。”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他们那边的信仰要比中原纯粹许多。”

  刘邦摆了摆手,说道:“你给我说一说这个围城的事情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匈奴人既然有了畏惧,应该会有退缩之意才对,而且朝廷就没有派兵去营救吗?”

  萧然说道:“哪里是朝廷不想派兵啊,实在是赶的时间不太好,当时正好赶上刘庄去世。”

  皇帝去世,朝廷正是大丧之机,没有派出救兵。

  于是车师再度反叛,和北匈奴一道进攻耿恭。

  耿恭激励士兵进行抵抗。

  车师后王夫人的祖先是汉人,经常暗中把敌情告诉耿恭,又供给他粮食军饷。

  几个月后,汉军粮食耗尽,便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兽筋皮革。

  耿恭和士兵以诚相待,同生共死,所以众人全无二心,但死者日渐增多,只剩下了数十人。

  北匈奴单于知道耿恭已身陷绝境,定要让他投降,便派使者去招降耿恭说:“你如果投降,单于就封你做白屋王,给你女子为妻。”

  耿恭引诱使者登城,亲手将他杀死,在城头用火炙烤北匈奴使者尸体,北匈奴单于大为愤怒,又增派援兵围困耿恭,但仍不能攻破城池。

  在这个时间段,刘炟已经登基了,所以连忙派人去支援耿恭。

  这时,关宠已经去世,王蒙等人打算引兵东归。

  耿恭的一位军吏范羌当时正在王蒙军中,他坚持要求去援救耿恭。

  将领们不敢前往,便分出两千救兵交给范羌。

  范羌经由山北之路去接耿恭,途中曾遇到一丈多深的积雪,援军精疲力尽,仅能勉强到达。

  耿恭等人夜间在城中听到兵马之声,以为北匈奴来了援军,大为震惊。

  范羌从远处喊道:“我是范羌。朝廷派部队迎接校尉了!”城中的人齐呼万岁,于是打开城门,众人互相拥抱,痛哭流涕。

  次日,他们便同救兵一道返回。

  北匈奴派兵追击,汉军边战边走。官兵饥饿已久,从疏勒城出发时,还有二十六人,沿途不断死亡,到三月抵达玉门时,只剩下了十三人。

  刘邦沉默了半晌,说道:“这都是我大汉的好儿郎啊!”

  萧然叹息一声,说道:“这十三人衣衫褴褛,鞋履洞穿,面容憔悴,形销骨立,郑众为耿恭及其部下安排洗浴,更换衣帽,同时上书朝廷。”

  说:“耿恭以微弱的兵力固守孤城,抵抗匈奴数万大军,经年累月,耗尽了全部心力,凿山打井,煮食弓弩,先后杀伤敌人数以千计,忠勇俱全,没有使汉朝蒙羞。应当赐给他荣耀的官爵,以激励将帅。”

  耿恭到达洛阳后,鲍昱上奏称耿恭的节操超过苏武,应当封爵受赏。

  萧然说道:“看见这样的一幕,没有人能不为之动容!”

  刘邦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应当大加嘉奖,加官进爵!”

  萧然沉默了一下,说道:“不过...耿恭的结局,却并非如此。”

  刘邦看向萧然,有些惊讶的说道:“难不成还有什么波折?”

  萧然点了点头,“建初二年的时候,金城和陇西的羌人反叛,耿恭上书谈论对付羌人的策略,刘炟召耿恭进宫询问详情,随后派马防和耿恭等五校兵以及各郡的弓弩射手,共三万人,讨伐羌人。”

  “建初三年,马防率军攻打羌人烧当部落首领布桥,布桥大败,率领部众一万余人投降。汉章帝下诏,命令马防回朝。耿恭留下来攻打各处没有投降的羌人部落,斩杀、俘虏一千多人。于是,羌人勒姐部落、烧何部落等十三个部落共数万羌人,全部向耿恭投降。”

  刘邦说道:“这样的功绩,他应当受到嘉奖才对,为何你会说并非如此?”

  提到这件事情,萧然也十分无奈,“朝廷之上嘛,总是这样的,除了论功行赏,也会有利益冲突。”

  这件事情其实说起来还和马防有关系.

首节 上一节 863/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