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788节

  对于那些知晓朝廷政策弊病的人所上表的奏章,朱温也大都亲自翻阅,选择一些有利的建议施行。

  对于权豪横行的现象,朱温也进行压制。

  比如朱温的爱将寇彦卿一次上朝时,途中有人未来得及避让,被他的随从打死,朱温因此严惩了寇彦卿,没有因为寇彦卿功臣的身份而袒护他。

  可能是因为朱温自己就是出身于农家,在他上位之后最先注意到的就是田地问题。

  由于常年的战乱造成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的损失,百姓为躲避战乱以及繁重的赋税徭役,纷纷流离失所,导致大量的农田荒芜,对农业生产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朱温建国之后,狠抓农业生产,奖励农耕,减轻租赋,将耕牛租借给没有耕牛的农民以供生产。

  这一系列的宽容政策,使之成为大梁数十年征战的经济支柱。

  说到这,萧然叹息一声,“其实从政策上来讲,朱温倒也算得上是一个明君,但是奈何他儿子都不争气啊,他生的几个儿子,各个都十分蠢笨,最后甚至杀了朱温,自己继位。”

  “朱温从一个农户,努力了大半辈子打下的江山,就被他的不孝子孙给祸害了。”

  对此,李世民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因为朱温打的就是他们老李家的江山。

  不过好在李晔虽然被杀,也没能守住大唐的基业,但是好歹也算是一个出息的子孙,所以李世民倒也没有特别生气。

  萧然突然灵光一闪,说道:“我这突然想起来一个人。”

  李世民看向萧然,无声的询问。

  萧然说道:“俗话说,男人在外面拼事业,肯定要有一个贤内助,同样的,朱温也有,那就是他的妻子张惠。”

  张惠对朱温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她既有温柔的一面,又有英武的一面,不但内事做主,外事包括作战也常让朱温心服口服。

  有时候朱温已率兵出征,中途却被张惠派的使者赶上,说是奉张夫人之命,战局不利,请他速领兵回营,朱温就立即下令收兵返回。

  这必然影响到内部的团结和战斗力,张惠对此也很明了,就尽最大努力来约束朱温的行为,使朱温集团内部尽可能少地内耗,一致对外。

  但是很可惜,这个女人和朱温共同生活了二十余年,也吃苦吃了二十多年,却在朱温灭唐建后梁前夕染病去世。

  朱温得到张惠病重的消息,急忙赶了回来。

  临终前,张惠还对朱温劝道:“既然你有这种建霸业的大志,我也没法阻止你了。但是上台容易下台难,你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如果真能登基实现大志,我最后还有一言,请你记下。“

  朱温忙说:“有什么尽管说,我一定听从。“

  张惠缓缓说道:“你英武超群,别的事我都放心,但有时冤杀部下、贪恋酒色让人时常担心。所以戒杀远色这四个字,千万要记住!如果你答应,那我也就放心去了。“

  张惠死后,不仅朱温难过流泪,就连众多将士也是悲伤不已。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后说道:“朱元璋和他的皇后不也正是如此吗?”

  萧然点点头,但是却话锋一转,说道:“可惜朱元璋并没有听从张惠最后对他的劝告,相反,他甚至还搞起了乱伦。”

  这回李世民眼中的震惊是丝毫掩盖不住的,简直是睁目结舌。

  “你说什么?那个朱温竟然,乱伦?!”

  身为一个正正经经的古代人,李世民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

  要说父亲去世,儿子娶了父亲的妻子,这样的事情是有的,而且在一些其他民族来讲,都是这样的风俗。

  但是这父亲和自己的儿媳妇...

  萧然看着李世民不敢置信的眼神,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就是你想的那样。”

  在张惠病死之后,朱温开始纵情于声色,朱温诸子常年在外统兵,朱温常常召自己的儿媳们入宫,与之私通。

  后来朱温兵败蓨县,在行军途中得病,回到洛阳,在张全义家的会节园避暑,逗留了数日,张全义的妻女都被朱温所奸淫,张全义之子愤极要手刃朱温,为张全义苦苦劝止。

  而朱温的儿子就更加奇葩了。

  朱温有一个养子叫朱友文,他的妻子王氏长相很美,朱温尤其宠爱她,并时常想以朱友文为太子。

  更让人吃惊的是,朱温的儿子们对父亲的乱伦行为不但不愤恨,反而不知廉耻地利用妻子在父亲床前争宠,千方百计地讨好朱温,博取欢心,以求将来能继承皇位。

  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我本以为他朱温好歹是一介枭雄,如今看来,怕不是一个淫虫入脑的匹夫!”

  萧然摆了摆手,反驳道:“倒也不能这么说,那曹老板不是还爱人妻么。”

  李世民张了张嘴,一时哽咽,过了好一会才说道:“那能一样么,寡妇和有夫之妇怎么能一样,而且还是自己儿子的妻子!”

  想到这件事情,李世民只觉得反胃.

第679章李世民要杀朱温!

  这种为老不尊的事情,萧然自然也是极其不赞同的。

  朱温都已经是皇帝了,要什么样的美人没有,偏偏就喜欢他那几个儿媳妇,这不是纯纯的心理变态么。

  李世民开口说道:“我本想着这朱温是个可用之人,如今看来,没有留着他的必要了。”

  萧然对此并没有说什么,反正他和朱温又没有什么关系,是死是活都无所谓。

  于是萧然只是略过这个话题说道:“其实最先建国的人,并不是朱温,而是董昌。”.

  李世民看向萧然,说到:“我大唐还未亡,便有人建国?”

  萧然点点头,“也不是所有人都非要当正统的,当时的时局已经十分混乱了,就说朱温和李克用等人,他们和自己建国也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就是还挂着个名头罢了。”

  所以这个时候有人干脆宣布建国,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董昌就是一个。

  其实董昌最开始倒也并非是什么歹人,他之所以能够发家,靠的是讨好皇室。

  当年黄巢起义军退出长安后,唐僖宗从蜀中回到长安,董昌取越民裴氏的藏书入献,补秘书之缺,唐僖宗任命董昌兼任诸道采访图籍使。

  身为义胜军节度使的董昌在最开始为政廉正公平,百姓安居乐业。

  对待朝廷也是忠心耿耿的做派。

  当时,藩镇割据,天下的贡奉不入唐室,只有董昌坚持向朝廷大量进贡珍宝,他每十天派人向百姓征收一次,而且每次派遣五百士卒押送,如有差错,全体处死,因此朝廷对董昌特别厚待,先后多次加封。

  不过就在朝廷将他封爵陇西郡王之后,董昌就变了。

  他看完朝廷诏书,赏使者每字一匹缣,即依制设官。

  董昌小人得志,逐渐自高自大,竟然假托神灵以欺骗众人。

  为自己立生祠,用香木雕刻自己的像,内部挖空,用金玉丝绸做内脏,穿着冕服坐着,又做妻妾塑像在旁边侍候,各种优倡在前面鼓吹,又有属兵排列守护在门阶两旁。

  在其属州做土马献到祠里,摆上供品祈福,编出话说什么祭祀后,土马若嘶鸣且流汗,就能得赏赐。

  董昌则说:“有人来祭供酒菜,我就会感应而醉。”

  那年蝗虫飞集祠旁,董昌派人捕捉后将它们沉入镜湖,并对它们说:“不为灾。”也就是不要成为灾祸的意思。

  董昌似乎真的把自己当成了神仙,对着蝗虫说人话,也不管蝗虫能不能听得懂。

  为了维护自己身为“神仙”的尊严,董昌也是不择手段。

  他有个门客曾说:“我曾到吴隐之的祠堂里去游览过,只有一个木头人。”董昌听说后,生气地说:“怎么能把我和吴隐之相提并论。”就将那门客在祠前杀害并分尸。

  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他如此行事,究竟是意欲何为?”

  萧然说道:“他小人得志,自然十分猖狂,觉得自己才是世间第一人,至于他为什么要装神弄鬼的,神仙才是凌驾于凡人之上的。”

  “不过这也都是我的猜测,说不定他是哪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是神仙了也说不定。”

  其实这件事情倒是很好理解,无非就是因为董昌他自己自信心膨胀,觉得凡间已经留不住他了,再也是为了让百姓信奉他。

  这样他不管说什么话,都不会再有人质疑。

  萧然说道:“董昌这个人,本来就是及其霸道的一个人,他喜爱掌控所有人的感觉不喜欢别人忤逆他。”

  最初,董昌取消盐的专卖取悦百姓,使百姓能丰衣足食。

  后来法规日渐严酷,笞刑往往达到百千下,或是有小过错就杀全家,刑场上血流成河,地都染成赤色。

  据他的刑律,有五千多姓的人家要遭灭族,董昌说:“谁能孝顺我,就免谁死。”大家都说愿意效忠。

  董昌用优厚的待遇养着他们,称之为“感恩都”,在他们手臂上刻上这三字然后宣誓,亲属们都号哭着与他们作别。

  凡有人告状,董昌从不审查案情,而是与他们赌博,输了的就死,他所用的人也都取赌博中的得胜者。

  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治理一方的事情,怎能如此儿戏!”

  萧然说道:“就像我之前说的,董昌本来就是一个掌控欲很强的人,他享受权利在自己手里的感觉,在他的领地,他自然就相当于是皇帝,百姓自然要听他的,所以他肯定是怎么高兴就怎么来。”

  说到这,萧然看了李世民一眼,叹息一声,“不是所有的统治者都有责任心的,有的人更觉得,自己是最高统治者,所有人都听自己的话,所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李世民没有说话,就像萧然说的那样,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责任心的,他这样没有责任心的子孙后代也不少,不过就是没有董昌残暴而已。

  见李世民不说话,萧然便继续说道:“得到了权利的董昌自然不会就此满足,他的野心越来越大,光是统领这么个小地方怎么能够呢?于是他向朝廷请求进封越王。”

  董昌之所以发家,单纯的就是因为他讨好了朝廷而已,若论功劳,还真的就看不见什么。

  就他残暴不仁的做法,也就是当时朝廷没有时间管理,不然早就将他给砍了。

  不过要求成为越王的董昌,得知朝廷没有同意自己的请求之后,十分不满的说道:“朝廷有负于我,我奉献的财物数不清,为什么还舍不得把越王给我?你不给,我就自己去取。”

  言语间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要自立为王。

  李世民嗤笑一声,说道:“他那点斤两,还妄想称帝?”

  萧然说道:“别看人家能力不行,但是他有野心啊,而且你别说,他还真就称帝了。”

  在口出狂言之后,他的下属们自然也发现了董昌的野心,先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反正明面上肯定都是好一番夸奖,比如说什么您就应该是帝王,您早就该称帝了一类的话.

第680章奇葩皇帝登基了!

  附近的几个县也喧闹着呼喊要他称帝。

  反正董昌本来就相当于土皇帝,称不称帝和他们也没关系。

  何况就董昌的作风,谁敢在这个时候和他别苗头啊,相反,他们这么支持董昌,说不定还能有点好处呢。

  就在这种情况下,董昌下令说:“时机到了,我一定应天顺人即帝位。”

  当时董昌大部分的下属都同意董昌的想法,不是因为董昌有多厉害,单纯的就是因为害怕惹怒董昌。

  到也有真心实意觉得董昌不应该称帝,不然会被朝廷讨伐的,于是就提出了反对意见,结果就被董昌给杀了.

  这下就更没有敢反对了。

  甚至还有一个老人向他献假民谣:“欲知天子名,日从日上生。”

首节 上一节 788/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