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787节

  萧然也没有管李世民的反应,自顾自的说道:“据说在朱温出生的那天晚上,天显异象,“所居庐舍之上,赤气上腾”,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一片红光。”

  “邻居都以为朱家失火了,纷纷提着水桶,端着脸盆,赶到朱家救火。谁知跑到朱家门口一看,一切平静如常,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李世民说道:“这无非就是他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话罢了,以此来证明他是上天选中的人。”

  萧然笑嘻嘻的说道:“我当然知道了,我记得李二叔出生的时候...”

  “咳咳咳!!”李世民装作自己嗓子难受,疯狂咳嗽。

  萧然端起一杯茶,假惺惺的关心到:“李二叔,你没事吧,快喝口茶顺一顺。”

  见李世民见茶杯接过去喝了一口茶水,萧然故意说道:“现在李二叔应该没事了吧?那我就继续说了,我记得李二叔出生的时候,可是...”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萧然的后背上,这回和之前可不一样,这回可是用了力气的,萧然被拍的龇牙咧嘴的。

  “少在这种事情上给我耽误时间,继续说朱温。”李世民板着脸说道。

  这倒霉孩子,净掀人老底。

  见李世民恼羞成怒,萧然只好撇了撇嘴,选择放过李世民这一次。

  不放过也不行啊,他又打不过。

  在李世民催促的目光下,萧然说道:“朱温的成名之路是不可复制的,在他讨伐完蔡州之后,他又去平定郓兖两州,这两州的节度使朱瑄和朱瑾,在朱温平定蔡州的时候,都去帮过忙。”

  “再加上朱温觉得这两人和自己是同一姓氏,搞不好往上数多少辈就是一家人,于是在蔡州平定之后,就给他们两个送上了厚礼,可谁知道,朱瑄、朱瑾因为朱温的军士们勇敢强悍,竟然偷偷的悬赏重金布帛来招诱他们。”

  “军士们为了财货之利而离开的人很多,朱温立即传送檄文去谴责他们,朱瑄的回话很无礼,朱温与他们的矛盾便因此产生了,也因此,朱温选择讨伐这两人。”

  亲征的朱温并没有一开始就一路高歌,毕竟生活不是爽文。

  他先是派遣朱友裕在斗门屯驻军队,这天晚上,朱瑄率领一万步兵、骑兵在斗门击败朱友裕,朱友裕向南方撤退。

  第二天,朱温于早晨援救斗门,不知道朱友裕已经撤走,先到斗门的人都被郓州兵所杀,朱温追赶郓州兵,没有追上,于是在村落间暂时停驻军队。

  这时朱瑄还在同州,又过了两天,朱温才率领军队返回郓州,却遭到朱瑄部队的攻击,朱温驾马向南奔逃,这才摆脱了敌军的追击。

  不过朱温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计划,他可是想要坐上皇位的人,怎么可能遇到点困难就放弃。

  在两年后,朱温亲自率领大军从郓州东路向北到达鱼山。

  朱瑄侦察到后,同样领兵直奔鱼山,两军在此地相遇,立即展开激战。朱瑄兵败,被杀死一万多人,残兵拥挤着进入清河城,朱温在鱼山下收聚敌尸筑起高大的坟墓以记战功,驻军几天后返回。

  郓州朱瑄兵败后,朱温就将矛头对准了兖州。

  他派朱友恭率领军队攻伐兖州,挖成堑壕围住兖城。

  不久,朱瑄从郓州率领步卒骑兵运送支援的粮食想进入兖州,朱友恭埋下伏兵击败了他们,在高吴将他们的军粮全部夺过来,趁机俘虏了蕃将安福顺、安福庆。

  李世民突然打断道:“你莫不是说错了?这朱瑄不是已经兵败了吗?”

  萧然摇了摇头,“没说错,他是兵败了,但是不代表他死了啊。”

  李世民想了想,发现好像有点道理,于是便不说话了。

  萧然这才继续说道:“朱瑄派部将贺瑰、柳存以及蕃将何怀宝等一万多人袭击曹州,想借此解除兖州的围困,朱温闻讯后,从兖州带领军队策马飞奔到钜野南边,击败了他们,活捉了何怀宝三人,以及残余的三千多人。”

  不过朱温并没有就此罢休,本来他都已经放过了郓州,但是朱瑄这么一来,他便又率领洹水的军队大举攻伐郓州。

  他们在济水旁边安营扎寨,庞师古命令诸将撤下各种树木搭起桥梁,等桥建好之后,庞师古率领中军先渡过济水,呐喊声震撼郓城,朱瑄听到后,弃城夜逃。

  葛从周追到中都北面,抓住了朱瑄和他的妻子儿女献上,立即被诛杀在汴桥下面,郓州平定。

  随后朱温进入郓城,任命朱友裕为郓州兵马留后。

  这时朱温听说朱瑾与史俨儿在丰、沛一带搜括军粮,只留下康怀英据守兖州,朱温因而乘胜派遣葛从周带领大军袭击兖州。

  康怀英听说郓城失守,接着又有葛从周大军来临,就出城投降,朱瑾、史俨儿便逃奔淮南,至此,郓州和兖州就都是朱温的囊中之物了。

  说到这,萧然突然笑了一下,在李世民疑惑不解的眼神中说道:“说起来,这个庞师古也是个奇人。”

  李世民疑惑的问道:“怎么个奇人?”

  萧然说道:“此人自贫寒的时候就跟着朱温,曾多次立下战功,所到之处战无不克,对朱温那更是忠心耿耿,就是有点死心眼。”

  庞师古死心眼到什么地步,不管他率领了多少人,凡是率兵出征,一定要朱温指示方略然后出发,军中除了朱温的命令不肯妄动。

  要说这也就是表明了他对朱温的忠心,是好事,可过于执着,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在攻伐杨行密的时候,他率兵扎营清口,因为这个地方地势低下,所以就有人建议在高处立栅,但是庞师古认为这不是朱温的意思,就没有听.

第677章大唐的倒霉皇帝!

  等到杨行密率领的吴军决堤放水来淹他,此人告诉他说:“吴军决堤放水,河水马上流到了!”

  结果庞师古说他动摇军心,立即就给人斩了。

  很快水就到了,士兵们在水里没办法作战,而吴军乘机攻袭,他们就这么被打败了,庞师古也死于战阵之中.

  萧然笑着说道:“怎么样,是不是奇人?”

  李世民一边摇头一边感叹道:“确实是个‘奇人’啊!”

  一般说奇人,大多是指有着些不为人知的本领的人,但是像庞师古这样的,只能称为奇怪的人吧。

  萧然说道:“接下来就是朱温在杀了李晔之后,建立后梁的事情了,其中就涉及到了大唐的最后一个皇帝,李柷。”

  “他本身就是朱温立起来的傀儡皇帝,更是在位不到三年就被迫将皇位让给了朱温,所以说不提也罢。”

  李世民点点头,“那就继续说朱温。”

  萧然说道:“其实李晔被朱温拿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当时朱温想要将李晔接到自己的地盘——洛阳的时候,他就担心过唐室大臣反对,毕竟虽说大家都想各立为王,但是朝堂上的宰相一类人,还是对李晔忠心耿耿的。

  他们要是死活就是反对,传出去也对朱温的名声不好。

  于是朱温便假借李晔的诏令,诛杀了丞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等人,再上奏表坚决请求李晔到洛阳,如此一来,坚决拥护自己的人都死了,李晔不得已听从了。

  后来因为李克用三人的结盟,以兴复唐室讨伐朱温为名,倡议天下共伐之。

  朱温决定举兵西讨,又担心李晔会有所举动,于是决定杀死他,另立新君。

  就这样,唐朝末年少有的一个英明的皇帝,就这么死了。

  随后就是唐哀帝继位了。

  他继位的时候才十三岁,如此一来,大唐说起来还是李家的大唐,但是实际的掌权人已经变成了朱温。

  朱温这个人有着自己的思想,曾经他和自己的幕僚及游客坐在大柳下,自言自语地说:“这棵树应该做车毂。”大家都不做声。

  有几个游客起身回答说:“应该做车毂。”朱温勃然大怒,大声说:“书生们喜欢顺口玩弄别人,你们都是这一类的人!车毂必须用榆木制作,柳木岂能做!”

  随后他便对左右的人说:“还等什么!”左右数十人,将说“适宜做车毂”的门客拉出来,全部打死。

  萧然说道:“朱温生气于这些人不顾事情的真假,只顺应别的话,由此可见,他是有着自己的主意的。”

  李世民点头说道:“确实如此,附炎趋势之辈,自然令人不喜。”

  虽然说朱温可以说是他们老李家的敌人了,但是就凭借这一点,李世民就高看他一眼。

  萧然继续说道:“而且朱温是一个心狠的人。”

  在朱温实际掌权之后,他又命人将李晔除了唐哀帝之外的九个儿子,全给杀了,并且,朱温认为唐朝的朝臣中还有不少人忠于李唐皇室,是自己建立新王朝的障碍,必须彻底铲除,才能顺利达到目的。

  而朱温的得力谋士李振,早年屡试进士不中,因而对这些所谓衣冠大族非常痛恨,同时也痛恨科举出身的朝士,也极力主张将这些人全部杀掉。

  于是朱温在滑州白马驿一举屠杀裴枢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李振意犹未尽,对朱温说:“此辈常自称是清流,应当投入黄河,使之变为浊流!”朱温大笑,立即命人把这些尸体投入滚滚黄河。

  朱温心狠是心狠,但是也由此反映出当时的朝堂状况。

  自称清流的读书人相互勾结,互相都有利益的牵扯,甚至收取贿赂。

  学子十年的寒窗苦读,反倒是成了笑话。

  也不怪朱温不喜。

  更何况如此一来,朝堂上没有了旧臣,那剩下的自然都是朱温的人,此时哪怕唐哀帝再想要东山再起,也不可能了。

  不过因为朱温太急于登基,他们的内部反倒是出了问题,也就此埋下了隐患。

  如今实权已经到手了,朱温自然是迫不及待的,这就好像,你手里已经有了一张必然会中奖的彩票号码,你能忍得住不立刻去买一张彩票吗?

  根本就忍不住一点。

  当时朱温的心腹都觉得,如今天下未平,不可太急,这令朱温很不高兴,也不接受他们提出的封大国、加九锡、加殊礼这些受禅改朝换代的预备程序。

  在进封朱温为魏王,仍加九锡时,朱温即怒而不受。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到朱温的心腹之一——刘璨了。

  刘璨这个人自小的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因为他得到了李晔的赏识,所以升迁的很快,不过这就导致和他同等的大臣看他不顺眼,排挤他。

  在朱温要杀了那些唐朝旧臣的时候,柳璨趁机把排斥自己的三十多位大臣列成名单呈献给朱温。

  不过这种大屠杀的事情,自然是不得人心,要引起舆论的。

  朱温这样的人,肯定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于是他开始对上交名单的刘璨不满了。

  而刘璨见朱温是打定了主意要登基,也是为了给自己谋划一份前程,便劝哀帝禅位并奉哀帝命去汴州表达禅位之意,却被朱温拒绝。

  朱温急于称帝,自然是拒绝加九锡的。

  就在柳璨、蒋玄晖等日夜筹谋改朝换代之际,何太后也派宫女向蒋玄晖,也就是朱温的另一个心腹,乞求禅让后放过自己母子。

  但是当时的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嫉恨蒋玄晖,趁机诬陷蒋玄晖私通何太后、意图拖延时间等候时机复唐。

  朱温相信王殷、赵殷衡的说辞,便命人杀了蒋玄晖,还密令王殷、赵殷衡去积善宫将何太后缢杀,再贬杀柳璨、张廷范。

  直到天祐四年,朱温在表面上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接受唐哀帝禅位,正式即皇帝位,废17岁的唐哀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次年二月,将其杀害.

第678章朱温的强势崛起!

  说到这的时候,萧然看向李世民,“其实我有一点搞不懂,为什么刘璨都已经劝说了唐哀帝禅位,朱温还是不同意?就因为他不想要加九锡吗?”

  李世民解释到:“这九锡,本来指的就是九种赏赐给诸侯或者重要大臣的九种器具,但是在后来,曹操,王莽等人都被加授过九锡,所以在后来,也有谋反的意思。”

  萧然了然,虽然说这不过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名头,但是朱温显然是不愿意的。

  不过朱温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萧然无从猜测,干脆就略过不提,而是说道:“除开这些事情之外,在登基之后,朱温也是想当一个好皇帝的。”.

  朱温特别珍爱人才,而且他这种求贤若渴的心态非常急切。

  他才刚刚接受唐帝的禅让,就立刻遣官臣去民间搜寻贤良之人,特别针对身居下位有能力但没地方施展的人才,如有找到,朱温往往都特加擢拔任用。

首节 上一节 787/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