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753节

  等到萧然将碗筷都收拾好之后才说道:“今日我们又去哪里?”

  萧然一屁股坐到李世民的身边,说道:“我还真就已经有了打算。”

  李世民疑惑的看向萧然。

  萧然笑呵呵的说道:“其实也没有几个地方要去了,这次就去李炎那里吧。”

  李世民问道:“这李炎是?”

  萧然回答道:“就是李昂的弟弟,也是李恒的儿子。”

  听到李炎是李恒的儿子,李世民倒是来了兴趣,问到:“那这李炎比起李昂如何?”

  萧然说道:“李炎自然也不是什么差劲的皇帝,对于朝政上更是兢兢业业,不过就有一点不大行,那就是吃仙丹。”

  听到这,李世民是真的无语。

  “他爹,他祖父,都是吃仙丹死的,怎么,难道他觉得李恒他们吃的都是假的,只有他吃的才是真的?”

  提到这件事情萧然也很是无奈。

  真就是每个朝代都要几个皇帝是吃仙丹吃死的,但是偏偏总有人不信邪。

  明明自己眼睁睁看着自己亲爹因为吃仙丹而被毒死了,等到了自己身上的时候,却将那些事情全都给抛到脑后,仿佛失忆了一样.

第613章猝死的大唐皇帝!

  萧然对此也很是无奈。

  李世民也突然想到了什么,出声问道:“李昂不会也吃了那什么仙丹吧?”

  萧然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那倒没有,他就纯粹是病死的。”

  说完,萧然话锋一转,突然问道:“我记得我们之前去见过李昂,难道李二叔你忘了?”

  李世民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他还真就给忘了,实在是这一天天的事情太多了,他想要全都记着也是不容易啊。

  见李世民这个样子,萧然就知道,他一定是忘了。

  其实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偏偏谁让之前萧然说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总说他没到爱忘事的年龄,说他自己记忆力好呢。

  如今可不就让萧然给找到了可以嘲讽的地方吗?

  于是萧然便毫不客气的说道:“李二叔啊,前一阵子你还和我说,你记忆力好,拐着弯的说我记性不行,如今可算是风水轮流转了,现在你的记忆力还好吗?”.

  李世民不慌不忙的说道:“这有什么的,我的年龄至少有你两倍还要多,何况每次你说些什么的时候,总是要闲聊几句,我忘了不也正常?”

  萧然的笑声一顿,有些奇怪的看向李世民。

  这要是换做之前,李世民早就那羞成怒了,今天竟然这么淡定?

  于是萧然便说道:“李二叔,你今日竟然如此淡然,有些不像你啊。”

  对此,李世民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都是昨天朱元璋教给他的,只要他不生气,等到对方生气的时候,他自然就赢了。

  所以李世民只是说道:“俗话说修身养性,不外乎如是,你还是说说李炎吧。”

  见李世民真的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只好顺着李世民的话说了下去。

  “李炎是李昂的弟弟,本来李昂是想要立他兄长,也就是李湛的儿子为太子的,但是无奈他立一个就死一个,最后只好选了自己的儿子。”

  李世民突然出声打断道:“等一会,什么叫做立一个死一个?”

  萧然解释道:“一开始,李昂想要立李湛的儿子李普为嗣,可是李普于五岁时夭折,随后李昂又立了自己的儿子鲁王李永为太子,结果过了几年之后,李永突然也暴毙了。”

  李世民出声问道:“这二人真的都是患病暴毙吗?”

  萧然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实在是他们的年龄都不算是很大,历史上也并没有什么记载。”

  至于李昂这立一个死一个的原因,萧然也不是很清楚。

  但是自从这之后,李昂就病重了。

  再加上当时因为甘露之变,所以李昂被囚禁起来了,更是抑郁成疾。

  在太子的位置上,李昂在病重之后,秘密召集了刘弘逸与当时已经是宰相的李珏等人,让他们奉命辅佐太子监国。

  但是当时仇士良和鱼弘志贪图拥立之功,以太子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重立皇太子。

  李珏据理力争,奈何手握神策军的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将李炎立为皇太弟。

  当天夜间,仇士良便统兵从十六宅迎李炎赴大明宫少阳院,百官则在东宫思贤殿谒见李炎。

  随后李炎便登基了。

  李炎读书虽然不如文宗,但更能知人善任。在即位当年,就召素有干才的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朝。

  他有志于革除弊政,因此对李德裕极其倚重。

  君臣二人在会昌年间内忧外患交织的时刻,能够沉着应对,度过难关。

  李世民突然开口说道:“我记得你曾说过李德裕这个人。”

  萧然点点头,“当时说的时候也就是他和牛僧孺等人之间的党争,而李德裕也确实是在这个时候才得到的重用。”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那你继续说吧。”

  萧然便继续说道:“后来没过多久,李珏、杨嗣复被罢相贬往外地,李炎本来已经下诏将二人处死,但在李德裕的强烈请求下,将二人赦免。”

  “不过李德裕如此,倒是让仇士良的心中有了危机感,按照他的想法,是他拥护李炎登基的,不然这个皇位不可能是李炎的,但是现在看着李炎对李德裕这么信任,他就想要煽动禁军驱逐李德裕。”

  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不过一个宦官,竟然还敢有如此野心!”

  萧然说道:“他可不是有野心,他是确实是这么做了,毕竟在他将李昂软禁起来之后,那朝堂上可真就是他和鱼朝恩的一言堂了。”

  见李世民还想要生气骂人,萧然便直接说道:“不过李炎也并不是是非不分的人,他将仇士良如此,便将他训斥了一顿,仇士良也没想到自己明明是有着从龙之功,结果李炎竟然会这么对他。”

  “仇士良惶惑不自安,便以老病为由提出退职,李炎顺势解除了仇士良的军权,仇士良在退职不久,就在自己的府邸死去。”

  这个死去,也许是真的生病死了,也不排除是李炎干的,但是没有证据,没办法。

  李世民听到这里才算是满意。

  “还好李炎没有被这些宦官拿捏!”

  说到这,李世民突然拍了自己脑门一下,说道:“坏了,你说道这里我才想起来李昂,之前竟然忘了告诉他那些宦官的事情!”

  对此,萧然十分淡定的摆摆手,说道:“这件事情不着急,仇士良他们能得到那么大的权利,只不过是李昂因为想要对宦官下手,过于心急了,计谋也太粗糙了而已。”

  “如今距离甘露之变也还有好长时间,所以倒也不急。”

  李世民一听,也是,李昂如今也不过十一岁,有什么好急的,于是便淡定下来,看着萧然说道:“那李炎呢?他对宦官如何?”

  萧然说道:“就从他对仇士良的态度来看,就能知道他对宦官怎么样了,虽然说李炎没有大规模的对宦官下手,但是好歹把仇士良的兵权给收了回来,这也算是好事了。”

  李世民点点头,“倒也是,何况刚经历了甘露之变,那些宦官应该也十分警惕。”.

第614章李唐的又一个不肖子孙!

  萧然点点头,“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这一点李炎做的就很好,不过李炎从某一个方面来说,也是继承了李恒和李湛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爱玩。”

  这回李世民倒是没有急着生气,以为从萧然的语气中就能听出来,肯定还有转折。

  果不其然,只听萧然说道:“不过李炎比他们听话。”

  李炎性喜行猎游宴,与武士角力,允许五坊小儿让其出入宫禁。

  有一天,他问候祖母郭太皇太后起居之状,并从容请教说:“怎样做才能成为盛德天子呢?”

  郭氏说:“谏臣所上章疏应当留心阅览,觉得可行的就采用,如有不妥之处,可以征询宰相的意见。不得拒受直言,不要听信谗言,要以忠良之士作为心腹。这样就能成为盛德天子。”

  李炎再拜致谢,还宫后索取大臣谏章阅览,多是劝谏游猎之事,从此后便很少出游行猎,五坊小儿与角力武士等人不再享受大量赏赐。

  另一次,李炎前往泾阳县围猎。

  不久后,谏议大夫高少逸、郑朗在紫宸殿劝阻说:“陛下近来游猎逐渐频繁,出离京城也太远,早出晚归,荒废了朝政。”

  李炎脸色一变,承认错误.

  等高少逸等人退出后,李炎对宰相们说:“朝廷设置谏官的本意,就是让他们直言朝政得失,朕愿常常听到。”李德裕等宰相齐声祝贺。

  数日后,李炎擢拔高少逸为给事中,郑郎为左谏议大夫。

  “不过在沉迷道术上的事情,李炎却是少有的固执,不管谏官怎么劝说都不听,甚至在他继位之后,马上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在三殿修建金箓道场。”

  “李炎还亲自前往三殿,在九天坛亲受法箓,即使臣下上疏劝谏,他也置于一旁,不予理会。”

  李世民开口说道:“大概是因为在他心中以为,这是他的信仰,和朝政无瓜吧。”

  说到这,李世民突然嗤笑一声,说道:“我竟然觉得,他没有供奉佛骨,劳民伤财就已经不错了。”

  萧然却摇了摇头,“虽然他没有供奉佛骨,但是他下令拆毁全国佛寺,没收大量良田和寺院财产,最重要的是,在李漼继任之后,又开始大肆的兴起佛教,这一来一往,可废了不少钱。”

  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我记得这个李漼,哼!又是一个废物!”

  萧然想了想,好像李世民这么说也没错。

  李世民又开口说道:“凡事过犹不及,李炎对佛家如此苛刻,恐怕也要被骂上一段时间了。”

  萧然点点头,“各个地方都有佛教的信徒,他自然要被骂,不过好在除了这一点之外,李炎也没有什么那其他能指摘的地方了,就比如说藩镇。”

  “藩镇自然一直以来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处于一个想要收回,但是又没办法下手的状态,但是李炎处理的就很好,虽然说不至于让所有藩镇都收归中央,但是他的处理方法很不错。”

  在李炎才登基没多久,卢龙就发生了军乱,牙将陈行泰杀节度使史元忠,自主留后,派监军以军中大将名义上表朝廷求节钺。

  李德裕不允,他对李炎说:“河朔事势,臣所熟谙。比来朝廷遣使赐诏常太速,故军情遂固。若置之数月不问,必自生变。今请留监军傔,勿遣使以观之。”

  果然不出李德裕所料,军中起兵杀了陈行泰,该立张绛,再求节钺,朝廷仍故意拖延。

  后来雄武军使张仲武请发兵进击张绛,李炎恩准,遂以张仲武知卢龙留后。

  李炎如此做法的目的非常明显,你们不是都要反叛吗?全都打完了,才来和朝廷说你们想要立谁,那李炎自然是不允许的。

  所以不管他们如何内斗,李炎一概不管,直到张仲武主动请求发兵,朝廷才同意,更是任命他为卢龙节度使。

  这个态度就已经摆放的十分明显了,听朝廷话,有什么事先和朝廷请示,朝廷才会让你如愿,要不然你自己累死也没有用。

  李世民则是说道:“李德裕的劝谏之言也确实没错,这个时候就显现出一个谋士的重要性了。”

  毕竟不管是什么样的明君,他都还是一个人,总有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有没有人出谋划策就十分重要了。

  萧然开口说道:“李德裕在这种问题上处理的也确实很好,而且他完全就是一个主战派,在会昌三年的时候,刚平定了卢龙的事情没多久,又发生了昭义镇对抗朝廷的事件。”

首节 上一节 753/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