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742节
李昂想了想,说道:“一击必中,直捣黄龙,陈光洽是吴秀琳的主人,将陈光洽捉住,吴秀琳自然投降。”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言语虽然稚嫩,但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按照你这个年纪,已经算是不错了。”
得到了夸奖,李昂自然十分高兴。
李世民则是看向萧然,示意他继续说,萧然也就继续说道:“李愬最擅长的就是以少打多,能做到这样的将领其实并不少,但是李愬神奇就神奇在,他的以少打多,是带着少量的人去,打着打着就变多了。”
“噗嗤!”不知道从哪突然传来一阵笑声.
第594章李世民的指责!
几人转头一看,竟然是李恒!
李世民沉下脸,呵斥道:“你的规矩都学到狗肚子里了吗?!”
李恒也知道这件事情是自己的不对,没有让人通传就进来了。
不管怎么说,李恒之前也是皇帝,再加上李世民也没有特意吩咐过不让李恒进来,门口的侍卫自然不敢拦着他。
李恒被李世民的冷脸吓了一跳,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李绛和李珏对视一眼,也知道了李世民对于李恒是个什么态度,更是不敢说话。
李世民十分不满的说道:“你刚才在笑什么,说出来让朕听听。”
李恒犹豫半天才说道:“刚才国师大人不是说,人越打越多么,我就寻思,这不是阎王爷么,才能手底下人越来越多...”
毕竟不管敌军有多少,死了之后肯定都归阎王爷管了。
李世民以手扶额,十分无奈,他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子孙.
萧然听着李恒的话,笑出了声,“别说,这话说的还有点道理。”
听萧然这么说,本来十分不安的李恒也放下心来。
李世民叹了口气,问道:“你过来是干什么来了?”
本来李恒是得知李绛被任命成宰相,所以才过来的。
当然,不是因为他觉得李绛这个人不能担任宰相,毕竟他对李绛也并没有多了解,只不过他想着,现在宰相换了,他再去请求李世民收回让自己去种地的命令。
万一这个宰相能帮着他说话呢,那岂不是皆大欢喜。
结果没想到他刚到这里,就听见那么一番话,还没忍住笑出了声。
此时看着明显就是惹了李世民不快,他哪里还敢说这件事情,只能说道:“这不是昨日太宗皇帝陛下说让孙儿去种地么,孙儿是来问什么时候出发的。”
李世民眯起了眼睛,昨天还要死要活的就是不去呢,今天就变了性子了?
“你确定你今日过来是说这件事情的?”
李恒连连点头。
他确实是不想去,但是现在也只能拿这件事情出来解决他出现在这里的事情来,不让肯定又要挨打。
反正现在无论如何他去种地的事情都已经定了下来,拿这件事情当一下挡箭牌,说不定还能让太宗皇帝陛下对他的态度好一点。
要说李恒蠢笨,那还真就不至于,就说现在的这件事情,就足以证明他其实还挺聪明的,就是这聪明全用在发明怎么吃喝玩乐上了。
李湛和他简直是一模一样。
而见李恒十分肯定的点头,李世民也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只是说道:“既然如此,那你现在就出发吧。”
李恒低着头,应了一声。
李世民则是看向萧然,问道:“你也要现在就跟着他们一起走?”
萧然摇了摇头,“事情还没说完呢,又不是我种地,我着什么急啊。”
李世民便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来人,将段文昌叫来。”
一旁的内侍收到命令,快步走了出去。
至于李世民,则是和萧然继续谈论李愬。
他们的时间宝贵着呢,没空等着段文昌过来。
李绛和李珏自然是不知道什么种不种地的事情的,但是见萧然明显就是要开口继续说的样子,也都摆正了态度,认认真真的听了起来。
毕竟军报只会说是输是赢,可不会将将领是怎么赢的说出来,没有那个时间。
萧然说道:“李愬对待投降的将领,那都是能用就用,也愿意给他们一定的权利,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投降的将领可以说是对他全心全意的效忠。”
李愬每当得到淮西归降的士兵,一定要亲自领来询问淮西的底细,因此他对敌方的地形和兵力分布都了解的十分清楚。
他想要谋取蔡州,便问计于吴秀琳。
吴秀琳以为欲攻取蔡州,非骁将李祐不可。
李愬设计生擒李祐,并力排众议,免其一死,加以优待。
当时,李愬准备掩袭蔡州,谋划更为隐秘,他就单独叫来李祐和李忠义,屏退外人后才进行交谈,有时谈话一直延续到夜半,别人都不能够参与商议。
众将担心李祐制造变故,往往规劝李愬,但李愬待李祐更为优厚。
不过这样也有不好的地方,因为李愬对待敌军如此,士兵们也不高兴,各军每天都有文书声称李祐是淮西的内应,而且说是听敌方奸细讲的。
李愬担心诽谤事先传到朝廷,自己来不及搭救李祐,便握着李祐的手哭泣着说:“难道是上天不愿意平定这伙贼人吗?为什么你我二人相互了解得如此深切,但就是不能够制服众人的议论呢?”
因而,李愬对大家说:“既然诸位怀疑李祐,请大家让他到天子那里接受死刑吧!”
于是,李愬给李祐加上枷锁,将他送往京城,事先暗中上表说明情况,并说:“如果杀了李祐,就无法成功。”
宪宗便颁诏释放李祐。李愬见到李祐后,非常高兴,任他为散兵马使,让他带着佩刀,巡视警戒,在自己的帐中往来。
有时,李愬与他一同就寝,秘密交谈,直到透出曙色也不入睡,有人在帐外暗中偷听,只能听到李祐感动的哭泣声。
李世民说道:“能对敌军来投降的将领如此放心的人,确实是少见,他就不怕对方真的是奸细吗?”
这回萧然没有回答李世民的问题,毕竟李绛和李珏都在下面的,总得给人家一点表现的机会不是。
果不其然,之间李绛想了一会之后说道:“臣不知他是如何分辨人的好坏的,但是在臣看来,李愬对于自己明显是十分自信的。”
李珏也开口说道:“正是如此,与其说他是相信对方绝对不是奸细,不如说他是相信自己绝对不会看走眼,或者说,相信经过自己的感化,敌军一定会诚心诚意的投靠。”
他们说的也正是萧然的想法,于是萧然便也跟着点头,“说实话,我也是这么以为的。”
李世民说道:“自信却不自大,这倒是大将之风。”.
第595章年纪小的皇帝,心智成熟!
萧然则是继续说道:“李愬非常了解人的心理,原先的军令规定,对留宿敌方奸细的人,要屠杀他的全家。李愬除去这一军令,让人们优待敌人的奸细,奸细因此反而将实情报告给李愬,李愬愈发了解敌人的情况。”.
“这也算是怀柔政策了。”李世民笑着说道。
萧然点点头,“确实,李愬明于知人,敢于重用降将,因此能得敌情,更是见机能断,敢于抓住蔡州空虚的时机,实施奇袭。”
李愬先后出兵攻取蔡州以西和西北的城池,最终建立了接近蔡州的奇袭基地。
李祐见奇袭的条件已经成熟,向李愬进言说,淮西精兵都在洄曲和边境,守卫蔡州的全是老弱,可以乘虚直捣其城,出其不意,一举擒吴元济。
李愬深以为然,派人赴郾城将奇袭计划密呈裴度。裴度十分赞赏,同意出兵。
当时风雪交加,叛军放松警戒。
李愬利用了这有利于奇袭的天气,命史旻留镇文城,命李祐等率训练有素的敢死队三千人为前锋,自己与监军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城率三千人殿后。
军队的行动十分秘密,除个别将领外,全军上下均不知行军的目的地和部队的任务。
李愬只下令说向东,在东行三十里后,唐军在夜间抵达张柴村,乘守军不备,全歼包括负责烽燧报警士卒在内的守军。
待全军稍事休整和进食后,李愬留五百人守城栅,防备朗山方向之敌,另以五百人切断通往洄曲和其他方向的桥梁,并下令全军立即开拔。
诸将问军队开往何处,李愬才宣布说,入蔡州直取吴元济。
李昂突然问道:“国师大人,李愬为何不将目的地说出来呢,如此士兵和将领们岂不是一头雾水吗?”
萧然看向了李绛,说道:“这件事情你可以问一问李相。”
于是李昂便疑惑的看向李绛。
李绛开口说道:“殿下可以想一想,当时我军胜利的场次可多?”
李昂摇了摇头,“之前国师大人说过,输的时候更多。”
李绛又问到:“那殿下觉得,一直在输,我军的士气如何?”
李昂皱起眉头,说道:“恐怕将士们并不想打仗。”
李绛这才说道;“正是因此,李愬才没有将自己的目的告诉诸位将士啊。”
这回李昂明白了,“我明白了,是否因为直接告诉士兵们要去攻打吴元济,士兵们会因为之前战败而胆怯,所以不敢上前?”
李绛笑的十分欣慰的点了点头,“正是这个道理。”
李世民看着李昂也是十分满意。
毕竟还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虽然说皇家的孩子早熟,但也不至于个个都是少年老成。
不然也不会有那些因为皇帝年龄小,所以外戚趁机把握朝政的事情发生了。
得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李昂心中更是高兴。
他知道自己年龄还小,而且又不是长子,所以之前学习的不过都是一些文章罢了,至于其他的,太傅还没有教到那里呢。
何况李恒年龄也不大,皇子们自然不着急学这些,他们正是学习四书五经的时候。
不然也不会在李恒突然暴毙之后,登基的李湛却什么都不懂,要人把话说清楚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如今李昂十一岁,在经过李绛的循循诱导之后,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已经很好了。
李世民开口问李昂:“你今天的表现很好,朕要给你嘉奖,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李昂想了想,看了眼一旁的李恒,说道:“能不能请太宗皇帝陛下,让父亲少种一点地?我去皇庄看过,那里面的地好多,如果都让父亲来种的话,恐怕种到明年也种不完。”
李昂是真心实意为李恒求情的,他知道,自己想要让太宗皇帝陛下放过自己父亲,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少种一点是一点吧。
不过听了这话的萧然,却不知道该说李昂孝顺还是不孝了。
他倒是敢想,那皇庄里面几千倾地,全让李恒自己种,累死他也种不完。
平常都是佃农们去种的,都是好几家,好几户一起种的。
但是你说他不孝顺吧,人家还想着给自己爹减轻点负担。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