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741节
李绛自己还懵着呢,昨天他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李世民叫人去延英殿议事的时候,也没有叫他。
就连去宗祠的时候也没有叫他,反而是叫了李珏。
所以他应该并没有什么地方能让李世民记住才对,如今李世民命他为宰相,他心中并没有什么高兴的感觉,反倒是十分惶恐。
但这圣旨都下来了,他总不能不要吧。
于是顶着众人的目光,李绛故作镇定的将圣旨给收了起来,看起来好像宠辱不惊的样子。
就连李世民都被他这个样子给骗了过去,心中暗自点头。
不愧是朝中大臣,就是稳重啊。
于是李世民心情尚好的问道:“诸位大臣可还有什么事情要禀报啊?”
李世民不过是按例一问,但还真就有事。
如今三镇反叛,要是没有事才怪了呢。
最重要的是,朝中早就收到了消息,但是除了梁守谦之外,竟然还没有人去阵前。
因为李恒压根就是什么事都不管,大臣们也不能自己下命令调动军队啊。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后说道:“这件事情朕知道了,等稍后朕会和李宰相商议。”
大臣们放下心来。
不管有没有结果,能商量就是好的。
至于为什么要商量一下,大臣们想的也很通透。
这太宗皇帝刚来,可不是得问问都什么人能用么。
这么一想,大臣们看向李绛的目光瞬间就火热起来。
如今太宗皇帝陛下明显就是十分信任李绛,要是李绛能给他们说几句好话,那他们的升官之路岂不是更加容易了?
李世民开口说道:“若是除了这件事情之外再没有别的事情的话,就先退下吧。”
大臣们连忙告退,在路过李绛身边的时候,有的还小声说道:“李宰相,别忘了帮我美言几句啊。”
对此,李绛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全当自己没听见。
等到大臣们全都走光了之后,一个宦官才来到李绛的身边,说道:“李相跟着小人走吧。”
李绛点了点头,一路走到延英殿。
等他进了延英殿之后,发现李昂竟然也在里面。
李昂如今是太子了,他也在的话倒也说的清楚,但是李珏也在,这就让李绛很惊讶了。
难不成太宗皇帝陛下看重的是李珏,只是因为他和李珏有过一些关系,所以才提拔的他?。
如此让他为李珏保驾护航?
尽管心中思绪纷杂,在李绛的脸上依旧看不出一丝一毫,而是十分淡然的走到李世民的面前,冲着李世民行了一礼,说道:“臣来迟了。”
李世民并没有把他的话当回事,只是随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说道:“坐吧。”
李绛也从善如流的坐了下来。
李世民这才开口说道:“关于压制叛军,诸位可有什么人举荐啊?”
见李绛不说话,李珏只能开口说道:“臣以为,定然要选择一个在军中声望高的将领,以此来镇压叛军,也鼓舞我军的士气。”
说出这话的时候,李珏的心中是忐忑的。
毕竟这场内,除了皇帝,就是下一任皇帝,要么就是国师和宰相,就他一个官职小的,和这里简直是格格不入。
他也是本来都跟着大臣们一起离开了,结果在半道上却被一个宦官给拦住了,说太宗皇帝陛下让他过去延英殿。
当时和他一起走的同僚看着他的眼神都变了。
拿眼神中的意味就好像是,我们说好了一起摆烂,结果你偷偷当卷王?
李珏倒是想解释,问题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入了李世民的眼啊,只能顶着这样的眼神,低下头连忙跟着宦官走了。
此时他明明官职最小,却第一个开口,自然有些慌张。
可是他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会叫自己来,他只知道,既然自己得到了李世民的看重,这就是他的机会,他自然要展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才选择了第一个开口。
在李珏说完那句话之后,李绛也点了点头,“臣以为,李拾遗说的有理。”
听见李绛赞同的话,李珏才松了一口气.
第593章李世民的试探!
李世民则是看向了李昂,问道:“你以为呢?”
李昂拱手说道:“孙儿也觉得有理。”
李世民再问:“那你觉得,朝中何人能担此重任?”
这次李昂却有些犹豫了,半晌才有些羞愧的说道:“这...孙儿不知...”
李昂有些忐忑,这分明就是李世民对他的考验,但是他如今的年岁还没有入朝堂,对于朝堂上的人他自然也并不是很清楚。
他怕自己的回答让李世民失望。
却不想李世民竟然笑了出来,“你这样就很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道并不是什么大事,多了解就好了,怕的是明明不知道,却还要逞强。”
李昂连忙说道:“孙儿多谢太宗皇帝陛下教导。”
一旁的李绛也看向李昂,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没有说话,但是看他的表情明显也是满意的.
李世民看向萧然,问道:“你呢,有什么人推荐吗?”
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萧然的身上。
李昂有些疑惑的想到,这不是国师大人吗?怎么也要被考校呢?
萧然摸了摸下巴,一笑,“别说,我这还真就有一个人。”
李世民问道:“是谁?”
萧然说道:“自然是李光颜。”
还没等李世民问,李绛就说道:“臣觉得此人可用。”
李珏也在一旁点头。
李世民说道:“你们都如此推崇一个人,看来这人确实可用啊。”
萧然点点头,“那是当然,李光颜可以说是要声名有声名,作战也是有勇有谋,十分勇猛。”
李世民看着萧然说道:“详细说说。”
萧然便说道:“李光颜从小跟随姐夫练骑射,武艺过人,在宪宗的时候,李光颜为大将,奉命讨伐淮西叛军,率兵进军溵水,列营时曲。”
“淮西军在凌晨的时候包围了李光颜的营寨,但李光颜丝毫不惧,直接将栏栅毁坏,就冲了出去,率领骑兵冲入敌人阵营,往来数次,身上被箭射的如刺猬一般。”
李世民说道:“确实是勇猛。”
萧然点点头,“可不就是勇猛么,这何止是勇猛,简直是不要命,给他儿子吓了一跳,按住李光颜的马鞍,想要让他离开,结果却被李光颜骂了一顿,骂完之后,李光颜就又冲进了敌军。”
“将士们见李光颜如此不要命的打法,心中自然激动,个个争先恐后,英勇杀敌,要说振奋士气,就李光颜这个不要命,身先士卒的打法,那可太合适了,最重要的是,李光颜还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莽夫。”
“他不仅身先士卒,英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指挥若定。”
一次,宰相裴度亲临前沿观察敌情,被敌围困,危在旦夕。李光颜料敌如神,先派部将田布率200骑兵赶埋伏于沟中,自己率骑兵出其不意,正面迎敌,前后夹击,大败敌军,解救了裴度。
李世民点点头,“如此看来,此人确实是一员大将啊。”
萧然则是因此又想起来了另一个人,便说道:“其实还有一个人可以用。”
李世民问道:“是谁?”
萧然一笑,“这人说起来也姓李,叫李愬。”
李世民突然有一种骄傲的感觉。
这同一个姓氏的,又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往前数一数,大多都是一个祖辈,也相当于是自己人了。
李绛和李珏也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身板。
萧然说道:“和李光颜不一样的是,李愬打仗大多靠的是脑子。”
和李愬对战的将领,大多都是被李愬活捉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李愬还能将这些策反,然后为自己所用。
当时吴元济拥兵自立,朝廷派了许多人去讨伐,却一直都没成功,两边就这么耗着。
甚至唐军还战败的时候更多。
等李愬到任之后,他就策划想要袭击蔡州,先是派兵活捉了吴元济手底下的丁士良。
丁士良是吴元济手下骁将,经常危害唐州、邓州等地。
大家请求将其丁士良剜心处死,李愬答应了。
不久,李愬把丁士良叫来,当面责问他,但丁士良却并没有恐惧的神色,于是李愬便说到:“丁士良真是一位大丈夫!”随后命令人为他松绑。
丁士良心生感动,主动请求为李愬效力,于是便被任命为捉生将,丁士良大为感激,遂向李愬献计,想要擒获文城栅当守将吴秀琳的谋主陈光洽,来逼吴秀琳就降。
李愬听从了他的建议,丁士良果然将陈光洽生擒而归。
不久,吴秀琳就率文城栅军队向李愬投降。
由此也证明,丁士良的想法并没有错。
抓了陈光洽,吴秀琳自然会投降。
不过在李愬带兵来到城下的时候,城中箭石密集如雨,大家无法上前。
李进诚回来后报告认为吴秀琳是诈降。
李愬说:“这是等候我前去哩。”便立即来到城下,吴秀琳收起兵器,一头伏在李愬的马前,李愬抚摩着他的脊背,好言安慰,收降了吴秀琳的三千人马。
李世民说道:“这丁士良倒也是个人才,到时候可让李愬带着他一起上阵。”
说完,李世民又看向李昂,说道;“通过这件事情,你可明白了什么道理?”
李昂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孙儿明白了,为君者,攻心为上,对于投降的将领,想要让他们为自己做事,自然要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
李世民又问道:“还有呢?”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