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84节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想要捡着好的说,但是偏偏萧然总是拆台,给李世民气的要打他。

  朱元璋在一旁看了一出好戏,笑呵呵的说道:“你怎么还跟一个孩子计较。”

  李世民被这话起了个倒仰,咬牙切齿的看着朱元璋说道:“我当初就应该跟你一起去看看你那些不肖子孙!”

  朱元璋摸了摸鼻子,有点心虚的看向萧然,说道:“你也是,怎么能这么欺负你李二叔呢。”

  萧然一脸震惊而瞪大了自己眼睛,“大姨父啊,你这就反叛了?”

  朱元璋轻咳两声,起身道:“我煮的茶好了,我先走了。”

  萧然看着朱元璋的背影翻了个白眼。

  李世民突然问道:“我记得你对刘禹锡和柳宗元也很是推崇,怎么就只给韩愈留了印章?”

  萧然说道:“刘禹锡也好,柳宗元也好,他们被贬是因为变革失败,被奸臣所害,这样的人,我觉得可惜,也欣赏刘禹锡的豁达乐观,但是韩愈不一样。”

  “他乐观,可也不只是乐观,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是一个很冲突的人,是一个让你难以形容的人。”

  说到这,萧然叹了口气,然后看向李世民一副鄙视的样子说道:“你是不会懂的。”

  说完,萧然起身就走。

  李世民在原地怀疑自己的耳朵。

  “我不懂?!萧然!你有胆子给我回来!”

  萧然一听,走的更快了,直到进入茶室,看见朱元璋在那里才松了一口气。

  看着萧然像是被狼撵了一样,朱元璋嘲笑道:“你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么,还在一开始就敢和朱棣叫嚣。”

  萧然嘿嘿一笑,“此一时,彼一时嘛。”

  这时,李世民也走了进来,说道:“你们两个倒是悠闲。”

  朱元璋笑着看向他,“行了,快坐下吧。”

  李世民坐到萧然身边,端着朱元璋给他斟的茶,轻轻的抿了一口,说道:“好茶。”

  朱元璋笑了笑,“当然是好茶,赵匡胤带来的,据说是哪个后辈孝敬给他的。”.

第501章小太宗之称的宣宗皇帝!

  萧然十分疑惑,“我怎么不知道。”

  李世民看着萧然,哼了一声,“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

  萧然撇了撇嘴,不说话了。

  朱元璋十分无奈,只好打岔问道:“你们打算休息多久?”

  萧然看着李世民,“这就要看他了。”

  李世民头顶问号,“什么就看我呢?于我而言都是一样的。”

  萧然站起身来,“行吧,那我们现在就走。”.

  朱元璋一把将萧然给拉了下来,“先坐下,你现在就有决断了?”

  萧然点点头,说道:“有这么一个人,可是被称为‘小太宗’,自然要让真正的太宗去看看了。”

  李世民也是头一次听说这件事,有些好奇的问道:“还有这样的事情?”

  对于积极上进,政治清明的小辈他向来十分有好感。

  萧然说道:“自然,那就是唐宣宗,李忱。”

  李世民想了想,“我好像是有些印象。”

  萧然点头,“之前确实提到过,称得上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在民间的评价也算是高。”

  这下李世民放下心来,看来他这次过去不用做什么事情了。

  萧然说道:“李忱在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孜孜求治,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贬谪李德裕,抑制宦官的发展,还为死在甘露之变中的人平反。”

  李世民眯起了眼睛,“甘露之变啊...那些人死的确实是冤枉的,他能记得这些人,这很好。”

  萧然说道:“你可能想不到,他最喜欢读的就是《贞观政要》,甚至秀在了屏风上,天天看。”

  不知道为什么,听萧然这么说,李世民竟然还有点骄傲,还用眼睛撇了一眼朱元璋,意思是看看我的后辈,多崇拜我。

  对于他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朱元璋简直没眼看。

  看了一眼手里的茶杯,本来清香的茶水突然就变得不堪入口起来。

  于是朱元璋干脆站起身来,“行了,你俩自己聊吧,我要回去找皇后去了。”

  萧然致命吐槽:“李二叔,你好幼稚啊。”

  李世民一瞪眼睛,“呸!分明是他嫉妒我。”

  萧然都懒得争辩,“好好好,对对对,我还是说李忱吧。”

  “李忱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使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局面。”

  “也因此被称为‘小太宗’。”

  其实萧然觉得,这个称呼多少是有一些夸大的成分,但是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李忱在位的时候,确实忧勤无怠,任用贤明,唯一的一点就是,这人运气不太好,自他登基以来,天下常发生水旱灾害。

  各藩镇也相继发生叛乱,不过好在都很好的解决了。

  李世民则是说道:“这种天灾也是人不能预料的,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萧然说道:“李忱在民间的声望非常好,他处理天下事务,明察果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其大中年间所施之政,直到唐亡,仍受到人们的称颂。”

  唐朝都没了,还在称赞他,由此可见这人的声望。

  李世民对此倒是满意极了,这也算是给他长脸了。

  萧然说道:“李忱的性格比较内敛沉默,与众人在一起时,从不多言,武宗为人豪气,尤为瞧不起李怡,对他不甚礼遇,直到武宗病重,李忱监国,众人才知道他隐藏起来的德行。”

  武宗在位时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大举灭佛,李忱在位后,纠正武宗时期矫枉过正的灭佛弊端,使其得到了适当的恢复。

  他以牺牲政府夺取寺院经济之利,争取信仰佛教的朝臣以及广大民众的支持。

  从表面看来,李忱此举似乎是让国库的开支减少了,但是于政治而言,他这可是得到了信仰佛教的朝臣以及广大民众的支持啊。

  这可能也是他在民间的名声很好的原因之一。

  萧然说道:“其实我觉得,李忱能保持住自己贤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允许自己身边的人干政,不管是宦官还是什么,而且用法极为严格。”

  他曾说:“违犯朕的法律,即使是我的子弟,一样不宽赦。”

  曾经有一个优人,叫祝汉贞,以滑稽著称,反应敏捷,能当场应景出语,且诙谐无比。

  李忱认为他能为自己解闷,很是宠信。

  有一日,祝汉贞说着说着,触及了政事。

  李忱立即板了脸,说:“朕养着你是为了娱乐,你怎么能干预朝政呢?”从此便疏远了他,并在其子贪赃事发后,杖死其子,将他处以流放。

  李世民挑眉说道:“这样的人倒是难得。”

  见多了那些包庇宦官的,能如此果断的人倒是少了。

  萧然说道:“可不是么,李忱可以说是一个极其清醒的人,他从来不会沉迷玩乐,更是善于纳谏,不论是谏官论事,还是门下省的封驳,他大多能够顺从。”

  “他曾想到唐玄宗所修的华清宫去放松一下,谏官纷纷上谏,谏得极为激烈,他便取消了行程。”

  李世民说道:“能够做到这样的人确实不多啊。”

  萧然说道:“确实不多,不过听从劝谏是好事,但是他自己的心里也有自己的决断,而不是听之信之。”

  曾经有地方献给李忱一支女子组成的歌舞乐队,其中有位绝色佳丽被李忱收入后宫加意宠幸,一段时间之后,李忱认为这样下去有可能会重现玄宗朝之故事。

  于是把这名女子召到跟前,对她说:“我留你不得。”

  左右奏道:“可以将她放出宫。”

  李忱却说:“放她回去,我就会想念她,不如赐她毒酒一杯。”

  说实话,李忱能够自己警醒,这很好,但是人家好好的一个歌姬,却就因此被赐死,也太冤枉了一些,这岂不是不把人家的命当成命么。

  因为不能解决问题,便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确实干脆,可也确实不人道.

第502章大唐皇帝的奇葩爱好,李世民无语了!

  他这种行为,称一句恐怖也不为过。

  李世民对此倒是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在现代来看,他这种做法就是不人道的,可是按照古代来讲,就说杀人取乐的也不是没有,李忱这样有理有据,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杀人,在他们眼里顶多就是皱一皱眉头的事。

  说不定遇见那冷血一些的,还要说李忱做得好呢。

  知道自己和李世民他们的思想不同,萧然也并不过度的强求。

  时代不同而想法不同,这再正常不过李,他只是换了个话题,继续说道:“李忱极度礼遇大臣,施之以情待之以礼,非常的恭敬,可是在讨论政事的时候,也十分威严。”

  “如此一来,恩威并重,以威权驾驭大臣,被称之为智术治国。”

  李世民赞扬道:“好一个智术治国,这才是为君者应该做到的事情啊。”.

  看看之前的那些,要么就是没有脑子,偏听偏信,要么就是啥也不听,真是想起来就生气。

  萧然突然话锋一转,说道:“说起来,李忱有一个极大的爱好,你可以猜一猜。”

  李世民下意识就想到他回复佛寺的事情,突然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不会也供奉佛骨吧?”

  萧然摇摇头,“那到没有。”

  李世民松了口气,“那还能有什么,他也不沉迷玩乐,难道是喜欢出去游玩?”

  毕竟之前就说过他想要去玩,结果被劝谏回来的事情。

  萧然再次摇头,说道:“其实算是一个好的爱好吧,他及其喜爱科举。”

  李世民满头问号,“你说他喜欢读书,我都认了,可是这喜爱科举是个什么意思?”

首节 上一节 684/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