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40节
第432章大唐忠臣,颜真卿!
不是所有人都能面对权利的时候无动于衷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一直忠心耿耿。
李豫的行为,已经把他们的心养大了。
不过好在李豫自己现在也已经明白过来了,而且,他还是一个能知错就改的人,这让李世民满意不少。
第二天。
依旧是垂拱殿。
大臣们还没明白李豫叫他们过来是干什么呢,结果就被一连串的贬黜和抄家给弄傻了。
偏偏这些被抄家和贬黜的人,还都是他们看不过眼的.
颜真卿等一干忠心为国的人,更是十分激动的说圣上英明。
李豫在上面观察着他们的反应,发现还真就没有人出来说,他对待老臣刻薄,让人寒心一类的话。
由此可见,这几个人是有多不得人心。
李豫突然叹息一声,冲着朝臣说道:“是朕的过错,之前手段过于温和,让有些人钻了空子。”
这话大臣们哪里敢表现出赞同之意啊,自然都是说些什么“小人作祟,与陛下无关”一类的话。
但还真就有一个人胆子大,那就是李嗣业。
只听李嗣业说道:“亡羊补牢,尚不晚。”
李豫听了之后也没有生气,反而说道:“李卿说的在理。”
他这个人可以说是脾气很好了,只要没有太过嚣张,说出一些僭越的话来,对他的批评,他是虚心接受的。
这也算是他的一个优点了。
这时,萧然突然笑着看向李豫,说道:“可还记得我昨天说的话?”
李豫一时间愣住了,没明白萧然说的是什么意思。
萧然伸手一指外面,说道:“殿外有些吵闹,应该是抄家的人回来了。”
李豫这才反应过来,萧然说的是抄家的时候,会给他惊喜。
虽然萧然已经解释过了,他不是仙师,但是李豫却并不相信,甚至还要给萧然塑金身,吓得萧然连忙给拒绝了。
不过萧然在李豫这里的可信度还是十分高的,因此也对这所谓的惊喜期待起来,更是站起身说道:“国师大人昨日和朕说,抄家的时候会有惊喜,诸位随着朕一起去看看吧。”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将视线放到了萧然的身上。
萧然淡然一笑,跟在李豫的身后走了出去。
众人来到殿外,只见那金银珠宝,正在被一抬抬的送到了空地上。
说实话,这么多东西,除非是视金钱为粪土的人,不然谁看着不心动啊。
包括李豫自己也十分心动。
李豫看向萧然,说道:“这就是国师大人说的惊喜吗?”
萧然一笑,“这不算惊喜吗?”
李豫瞬间反应过来,大笑着说道:“算,怎么不算!”
要知道,安史之乱刚过去没多久,现在吐蕃更是在蠢蠢欲动,眼看着就又有一场硬仗要打,最缺少的就是这些金银了。
现在搜刮出来的这些,可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一想到国库充盈的样子,李豫心中就高兴,甚至说道:“这也算是替朕存钱了?”
萧然笑着说道:“自然,这些钱财都是他们收取的贿赂,又不是搜刮百姓得来的,只不过是将那些宗室和富人的钱拿了过来而已。”
本来这些钱,就是下面的官员孝敬和那些想要通过程元振等人为官的宗室子弟,送给他们的。
现在这一抄家,也就相当于他们的钱给了李豫了。
这么一想,李豫的心情就更好了,当即就说道;“金银之物不能动,但是这些奇珍异宝,诸位一人挑一件拿回去吧。”
反正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他留着除了赏赐也没有什么用了。
而且,这些东西肯定没有他宫里的好,还不如干脆就做个人情,送给在场的大臣,也算是安了他们的心。
大臣们虽然激动,但是也都要风度,所以就按照官职的大小排队领取,拿什么东西也都是随机的。
不过颜真卿却仔细的看了看,然后挑了一个女人用的金簪,那簪子看起来倒是好看,但是比起其他人手中的珊瑚,珍珠一类的东西,就不够看了。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却没有说什么。
知道事情结束之后,李世民才问道:“刚才我看有人只拿了一个金钗,那是何人?”
李豫也没注意看,他光顾着高兴了。
于是这两人的目光就看向了萧然。
萧然回想了一下,说道:“是今天在朝堂上,第一个站出来陈述元载罪状的人吗?”
李世民点了点头,“是他,尚书右丞。”
萧然了然,“是颜真卿。”
这时,李豫说道:“颜真卿可是老臣了。”
萧然点头,“他从开元年间,就开始为官了,学问渊博,尤其擅长写文章。”
李世民问道:“为官多载,他可有什么政绩?”
还没等萧然说话,李豫就说道:“自然是有的,当年安史之乱的,为了稳定军心,他将自己的儿子,送去做了质子。”
说到这,李豫沉重的叹息了一声。
将自己的儿子当成质子,哪个父亲能狠的下心啊,可是颜真卿他没办法啊。
李世民也愣了一下,说道:“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么。”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史思明围攻饶阳,派游军截断了平原郡的救兵,颜真卿害怕打不过敌军,便写信请贺兰进明,把河北招讨使让给他。贺兰进明在信都作战失败。”
“恰逢平卢将领刘正臣据渔阳起义,颜真卿想坚定他的信心,派贾载渡海送去十多万军费,并用自己十岁的儿子颜颇做为人质。”
李世民说道:“能做到如此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萧然继续说道:“确实,只不过因为杨国忠十分厌恶他,便把他排挤了出朝廷。”
说到这,萧然突然看了李豫一眼,那意味不明的眼神看的李豫汗毛直立。
“国师大人,你怎么这么看着我?”
萧然笑了笑,“没什么,就是觉得你的运气很好。”
“运气好?”李豫一脸的不明所以,显然是不知道自己的运气好在了哪里。
萧然却并没有解释的意思。
李豫可不就是运气好么.
第433章越想越气,不得好死!
如果不是因为萧然,让他发现了程元振知情不报的事情,过一阵吐蕃直接冲入关中,李豫就应该躲在山沟沟里面逃命了。
萧然将这件事情说了之后,李豫满脸震惊。
但是仔细一想,好像这种状况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李豫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说道:“尽管已经定了程元振的罪,朕还是不解气。”
说罢,他便抬手唤来两个内侍,说道:“去大牢里吩咐一声,别让他这么容易就死了。”
两人秒懂。
有的时候,生不如死才是最痛苦的。
萧然看了李豫一眼,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的李豫,才有了点那杀伐果断的感觉.
好歹也是从战场上厮杀下来的,也不知道性格为什么会那么温和。
萧然说道:“在躲到陕州之后,颜真卿请求让自己奉诏召仆固怀恩回朝,但是你没有同意。”萧然看向李豫。
李豫想了想,说道:“如果是在那种情况下的话,我确实不会同意,那不是去宣读诏书,是去送命。”
萧然叹了口气,“颜真卿忠义,他的兄长也忠义。”
颜常山,颜真卿的兄长,安禄山反叛时,首先起义兵抵抗,后来即使被俘了,他也不住口地骂叛贼。
“可也正是因为这份忠义,导致颜真卿在七十六岁的时候,被当时的叛军杀死。”
李豫感慨的说道:“若我朝廷上都是这样的人,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李世民却冷哼一声,“那你想的倒是挺开心的,我都不敢做这样的梦。”
李豫冲着李世民说道:“太宗皇帝陛下,孙儿知道不可能,不过,哪怕不是都像颜真卿这样忠义,只要能各司其职,不偷奸耍滑我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李世民说道:“这就要看你自己了,用人唯贤,不要优柔寡断,朝堂上领头的官员作风清正,朝堂上的风气自然一清,如此才能欣欣向荣。”
李豫连忙说道:“孙儿受教了。”
随后,李豫又说到:“吐蕃和仆固怀恩想要里应外合来攻打我们,应该派谁去应对呢?”
李世民却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何必事事问我,你自己心里不是有数吗?”
李豫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话,下意识的看向了萧然。
萧然说道:“不必因为我们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除了在处理李辅国等人的手段上,其他的地方你做的并没有什么不好,就比如程元振。”
“哪怕我们不说,你也会自己废了他的。”
李豫那失去的自信心突然又找了回来。
因为李世民对他的批判,再加上程元振和元载等人的事情,李豫总觉得是不是自己看人有问题。
虽然说他看人确实稍微有点问题。
但是现在听萧然这么说,李豫瞬间便自信起来,一道道命令从宫中下发下去,战士们连忙整装待命。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