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39节

  李豫看向李世民,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想了想还是闭上了嘴。

  很快的,就有人将程元振和王仲升拉了下去。

  垂拱殿内只剩下萧然和来瑱等四人。

  这时,李豫说道:“太宗皇帝陛下,程元振到底也是帮扶我上位,如今这样是不是...”

  李世民看了李豫一眼,说道:“李辅国的事情,你可还记得?”

  这李豫自然是记得的,毕竟事情过去也没有多久。

  见李豫还是不明所以的样子,李世民说道:“你以为,你命人扮作盗贼,就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是你做的了吗?!”

  李豫一时无言以对。

  李世民又说到:“你是不是想着,将程元振流放,随后再派人以山贼或仇敌的名义,将他在途中杀害,这样还能显现出你的宽容?”

  这话一出,李豫当即就十分震惊的看向李世民。

  萧然也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说对了。

  历史上李豫可不就是这么做的么。

  当时许多人都让李豫杀了程元振,结果程元振却只是削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家种地,后来程元振不甘心,偷偷潜入长安,想要将李豫。

  结果却被人发现了,然后才被流放。

  在途中的时候,就被仇敌给杀害了。

  当然,这个仇敌是真是假,那就不知道了。

  看着李豫那震惊的眼神,李世民不满的说道:“你是皇帝,做事情为何要如此畏手畏脚!你杀的是奸臣!朝廷百官只有赞扬的份!”

  李豫低下头来,说道:“是。”

  李豫本身就是怕人对他指指点点,所以他不敢直接杀了李辅国,怕人说他忘恩负义,用完就丢,这才想了个所谓的盗贼。

  要不然,天子脚下,那个盗贼那么猖狂,竟然敢杀被皇帝尊称为“尚父”的人,疯了不成。

  所以说,李豫做的这些事情,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相反,还因为他没有及时处置这些人,导致朝堂上也唉声载道的。

  现在来瑱可真是一句话都不敢说,老老实实的跪在那里。

  他看着李世民的态度,觉得自己想要被赦免,意境图无望了。

  他也不奢求别的了,只要能有命回去就行。

  所以现在来瑱只能希望,他别注意到自己,阎王打架,小鬼遭殃。

  他都怕自己听见李世民训斥李豫,而被自己拉下去砍了。

  李世民看见了下面还在跪着的来瑱。

  现在的来瑱可没有一丝猖狂之意,跪的十分老实。

  李世民说道:“来瑱。”

  来瑱连忙回过神来。

  “臣在。”

  李世民看着他说道:“你虽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却张狂拔扈,你可知罪。”

  来瑱连忙说道:“臣知罪。”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既然如此,那朕就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如今吐蕃在边境进攻,朕封你为行军司马,你就先领兵去边境吧。”

  来瑱没想到竟然自己竟然还能有翻盘的机会,于是连忙感恩戴德的说道:“臣遵旨!”

  李世民说道:“下去吧,给你三天时间准备,三天后直接启程。”

  来瑱行了一礼,然后就连忙离开了。

  李世民看向李豫,说道:“你可看见了?来瑱虽然张狂,但是却有本事,这样的人,除非他口出狂言,对你不敬,不然直接安排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岂不是让将士们寒心?”

  李豫有些羞愧的说道:“孙儿受教了。”

  李世民话音一转,说道:“你是皇帝,对于过于张狂的人,不需要隐忍。”.

第431章萧然剧透,送个九族套餐!

  李世民的言外之意就是,像是之前李辅国那种事情,就不要再出现了。

  李豫自然听出来了,于是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这时,萧然突然说到:“如今的宰相,还是元载吗?”

  李豫一愣,然后冲着萧然点了点头,“没错,他怎么了吗?”

  李豫对元载还是十分信任的,毕竟元载帮着他杀了李辅国,而且也一直忠心耿耿。

  此时听萧然提到元载,李豫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就听萧然说道:“如今元载暗中交结宦官董秀,并重金买通中书主书卓英倩,通过他们探听内宫消息、偷探密旨内容,这些事情你知道吗?”.

  李豫一愣,之前顾繇曾经上本参过元载,说的就是这件事情,但是他看过之后,却没有信。

  不过倒也没来得及给顾繇定罪呢。

  看李豫这个样子,萧然自然明白了,于是便说道:“元载也许有些才干,但是人心易变,他如今已经想要独揽大权了,你竟然没有一丝察觉吗?”

  这话一出,李豫就更加尴尬了,最终只能说道:“还望仙师赐教。”

  萧然被“仙师”这个名头哽了一下,他本来就是胡扯的,谁成想李豫竟然信了啊。

  萧然摸了摸鼻子说道:“你不必如此,叫我国师就好。”

  李豫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缘由,但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萧然说道:“你可知,元载因为害怕百官上奏揭露他私揽大权,所以借你的名义告诫百官,还称颜真卿诽谤宰相,将他贬为峡州别驾?”

  要说李豫一点都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就是因为信任元载,所以没有仔细去问罢了。

  萧然叹了口气,“元载是宰相,于是他便请奏说:‘百官如果有事论奏,都应当先告诉部门长官,由各长官告诉宰相,然后再奏报陛下’,到时候谁说的什么,还不是要他先看过,你才能知道。”

  李豫的脸色有些不大好。

  萧然继续说道:“而且,他以你的名义,告诫百官,说:‘近日各司奏事繁多,所说的多是谗言诋毁之词,所以宰相、诸长官要先确定所说的事是否可以上奏’。”

  “刑部尚书颜真卿上疏驳斥,元载怀恨在心,称颜真卿诽谤宰相,将他贬为峡州别驾。”

  李豫说道:“他这也太过放肆了!终究是朕给他的权利太大了!”

  萧然则是说道:“不光如此,元载甚至贪财纳贿,他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亲信赠送厚礼才行。”

  “他在京城南北修建两座府邸,豪华宏丽,冠绝百官,而城南的别墅更是规模宏大,仆婢众多,歌姬成群,这你应当是知道的。”

  李豫叹息一声,“我确实有所耳闻,但毕竟是朝中老臣。”

  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那又如何,难道朝中还找不到一个能当宰相的人吗?”

  萧然突然灵光一闪,说道:“其实刘晏就很不错。”

  刘晏此人幼年时就才华横溢,号称神童。

  后来更是改革榷盐法,改革漕运,又改革常平法。

  当时大战之后,京城米价每斗一千钱,皇宫厨房没有一个季度的积蓄,靠京城郊区和附近的郡县农民磨制谷穗来供应,刘晏就亲自巡视。

  观察三门渠道渡口的遗址,观察李杰修建的新堤,从而提出改正。

  刘晏担心漕运受制于人,就发函给宰相元载,元载由于忙于朝中专权,收到信函后,就将漕运事务全部交给刘晏,因此刘晏能完全发挥才干。

  总计每年运粮四十万斛。

  萧然想了想,说道:“现在刘晏应该正在想办法改革漕运呢,也快要见到成效了。”

  李豫当即便十分高兴。

  “等他回来,我一定要封他做宰相!”

  萧然笑了一下,“我觉得可以,刘晏是能够担当的起宰相的,毕竟他在用人的方面也很出众。”

  当初刘晏分派各道租庸使,慎重选择朝中官吏专管。

  当时因经费不充裕,停止任用全国的一切辅佐官,只有租庸使能补充官员,增加到几百人,都是资历浅、有才干的一代英才,刘晏对他们十分重用。

  即使有权势的人要求想为人求职,刘晏只会给予高薪,而不让他们掌权,因此人人办事勤勉。

  他曾说“:官员有爵位俸禄,因此对于官员而言名誉重于利益。小吏没有地位且不能升迁,因此对于小吏而言利益重于名誉。”

  因此审查出纳情况的工作,只能任用官员,小吏只需按吩咐办事。

  刘晏任用的人,即是在几千里外,听从命令像在刘晏眼前,偷懒和不务正业根本瞒不住刘晏。

  看着明显有些激动的李豫,萧然笑着说道:“怎么样,心动吗?”

  李豫虽然不知道这个心动是什么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

  萧然又说到:“这不比元载好吗?”

  李豫再次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元载还是回家养老比较好。”

  萧然看着李豫,摇了摇头,在李豫不解的目光中说道:“养老?还是回家种田吧,等你抄了他的家,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来。”

  李豫想到刚才萧然说,元载在朝堂中受贿和独揽大权的事情,心中有了猜测。

  但随即便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是,我该如何名正言顺的抄家呢?”

  李世民只恨李豫脑子不开窍。

  “都说了,他独揽大权,窥探帝踪,甚至收取贿赂,蒙蔽圣听,这哪一个不是要诛九族的大罪!?”

  李豫只觉得自己脑子一晃,然后突然清明起来。

  对啊,这不就是罪名么。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你就是手段太过温和,虽然不能残暴不仁,但是也不要总是顾及一些没有用的情谊,有些人,可以赏赐金银珠宝,但是不能掌权。”

  李豫点了点头。

  这回他是真的明白了。

  像是李辅国,确实是帮助他登基了,但是给个闲散王爷的称号也就足够了,再赏赐一些东西,以表恩宠就可以了.

首节 上一节 639/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