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26节

第411章李世民很生气,想大开杀戒了!

  李世民这才没说话,毕竟野史的真假真的很难判断。

  萧然接着说道:“令狐绹这个人,位极宰相,何况当时唐宣宗对他也很好,自然不是个吃亏的性格,于是令狐绹便派了一人去当刘蜕的书吏。”

  “也恰巧,刘蜕把此人当作心腹,毫不怀疑,做什么事也避讳着他,后来就东窗事发了。”

  “东窗事发?”李世民问道:“什么事?”

  “刘蜕帮了一个经业举人中选,而受贿十万。”

  李世民说道:“这也怪不得别人,是他自己不干净。”

  本来李世民还一位这个刘蜕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现在看来,倒也不是那么清正廉洁.

  萧然点了点头,“君子曰,彭城公将欲律人,先须洁己。刘蜕自身都不干净,还要揭发令狐绹的短处呢,也难怪他升不到高位。”

  李世民突然问道:“这令狐绹是后来被李漼贬黜的,按照你的说法,李漼怎么会突然贬黜他呢?”

  “当时令狐在朝中只是单族,他常常想要把令狐家族繁盛起来,好跟崔、卢家族抗衡,因此凡是本家族的人,他都引荐到朝廷,甚至皇族中有未得到官的,想要报名应试,也要给这个人改姓令狐。”

  李世民有些惊讶,“皇族中人他竟然也想让人家改姓?”

  萧然点了点头,“就是这样,虽然不知道李漼罢免他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想来也还是有一点关系的,当然,也有可能李漼就是单纯的想要让白敏中当宰相而已。”

  这时,萧然从自己犄角喀喇的记忆力,翻出来了这么一个人。

  “说起来,虽然说这些宰相,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仅有的记载,要么就是说没有作为,要么就是说贪污受贿,但是其中有一个人,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本来情绪不高的李世民连忙问道:“是谁?”

  天知道,在李世民一直听着萧然说那些官员有多么不作为,甚至还贪污受贿的时候,李世民有多恼火,恨不得把这些人全都杀了。

  而最重要的是,如果只是杀了这些人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话,李世民还不至于如此生气。

  主要就是,整个朝堂上,不管是位极人臣的,还是普通的官员,没有才干反而奢靡成性的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要是全部都杀了的话,到时候朝堂就将面临无人可用的情况。

  这样一来,朝堂必然会动荡不安。

  而此时听萧然竟然说有人还可以,李世民心中自然燃起了一丝希望。

  看着李世民的眼神,萧然也没有卖关子,而是说道:“这个人就是宰相之一的徐商。”

  唐宣宗时期,突厥余部依托特峨山,带领一千帐人众渡过黄河主动归附唐朝,朝廷诏令徐商去使他们安定。

  徐商表请朝廷让他们在山东田多人少的地方安家,组织预备征讨的军队,共一千人,折纸当作铠甲,有力的箭也射不穿。

  调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襄州山里有许多猎户,是轻捷勇武的盗贼,徐商挑选勇武的士卒当捕盗将,单独组成部队,哪里有盗贼出现,就去追捕,只要动手,必然成功,于是成了精锐部队。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来也不是所有人都全无作为。”

  萧然则是说道:“史料上对徐商的记载也不多,甚至除了这件事之外,就是说他在李漼的咸通四年见被任命为宰相,咸通六年的时候又被罢相了,随后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说实话,萧然很怀疑,就是因为徐商多少还是有着自己的见解的,所以自然和其他人没有共同话题,于是才被罢相。

  毕竟之前的那些宰相虽然被罢相了,但是可也还是活跃在朝堂之上的,并没有一贬到底。

  萧然甚至觉得,如果不是白敏中在咸通二年的时候,实在是受不了了,坚决请辞,更是在不就之后就去世了的话,李漼一定会将白敏中一直用下去的。

  毕竟白敏中身体不行,就连进宫面圣的时候,都是被抬着去的,由此可见他的身体究竟有多差了,何况当时白敏中也已经七十岁了。

  李漼在得知白敏中死讯之后,还废朝二日,追赠他为太尉。

  说到这,萧然皱了皱眉头,“白敏中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和评价十分矛盾。”

  李世民喝了口茶,漫不经心的问道:“哦?有什么矛盾的。”

  萧然说道:“历史上记载,白敏中从一开始就没想要这个宰相的位置,更是多次请辞,可是曹邺却说他病不坚退,驱逐谏臣,怙威肆行,还给他定了个谥号为丑。”

  李世民问道:“只有那个曹邺自己这么说吗?”

  萧然摇了摇头,“还有明末清初的一个思想家,王夫之,他对白敏中的评价是,唐之乱以亡也,宰执大臣,实为祸本。大中以来,白敏中、令狐绹始祸者也。”

  “这个评价实在是让人难以看懂。”

  李世民倒是没想那么多,毕竟其实很多历史评价,并不是十分可观的,有的人比较讨厌某个官员身上的某一点,所以自然就会有失偏颇。

  于是李世民并没有纠结这个问题,而是说道:“你刚才说的矛盾,就是指这个吗?”

  萧然摇了摇头,他倒是也不至于只是因为王夫之的评价就疑惑,毕竟谁能敢保证自己没有一点私心呢,何况评价历史的人,又是后世之人。

  当时很多事情在史料中都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评价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已。

  “其实不只是这样,还有一点就是关于白敏中的人品问题了,他当时做了两件事,其中一件就是他不负至交。”

  当年白敏中参加科举时,主考官王起欲将他取为状元,但却讨厌与他一同应考的好友贺拔惎。

  于是王起暗中命人传话给白敏中,让他与贺拔惎绝交,白敏中予以应允。

  恰巧这时,贺拔惎来访,被人告知白敏中外出,便告辞而去。

  白敏中连忙命人将其追回,以实情相告.

第412章朱元璋看李世民大唐笑话!

  并且说道:“即使不中第又怎样,怎能为此与朋友绝交。”

  王起得知后,叹道:“我本来只想录取白敏中,如今应将贺拔惎一同录取。”

  李世民并没有对这件事情发表什么看法,而是问道:“你说的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萧然摆了摆手,“等我先喝口水。”

  此时茶壶里面正好没水了,于是萧然便想要起身重新烧一壶水。

  结果刚打开门,就看见了朱元璋正站在门口。

  萧然一脸疑惑,“大姨父,你咋来了。”

  朱元璋笑了笑,“我来看看你们在说些什么。”.

  说白了,就是来凑热闹的。

  萧然看了房间内的李世民一眼,心中有数了,干脆直接将门打开。

  “那你先进去吧,大姨父,我去泡壶茶。”

  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大踏步的走了进去。

  李世民看了朱元璋一眼,刚才两人在门口的谈话李世民自然也是听到了的,所以此时见朱元璋进来,也并没有说些什么。

  但是李世民不说,不代表朱元璋也不说话啊。

  朱元璋落座之后,先是轻咳一声,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力,然后笑眯眯的说道:“听说你发了好大的脾气?”

  李世民瞬间了然,这是来看自己的笑话的。

  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毕竟当时李世民也没少笑话朱元璋的不肖子孙。

  其实也不能说是笑话,不过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那种,明着是劝朱元璋不要为了那些不肖子孙生气,但是不过就是在暗中拱火罢了。

  不过这一切的交谈这俩人都是背着人的,毕竟这说出去显得他们多幼稚,都这么大的人了。

  现在见李世民气的直拍桌子,朱元璋不过来凑个热闹才怪呢。

  萧然没一会就回来了,就看见两人各坐一边,谁也不搭理谁。

  萧然一时之间顿住了,看着朱元璋问道:“大姨父,你过来是找我有事吗?”

  朱元璋摇了摇头,“没什么事,不过是闲来无事,出来走走罢了。”

  萧然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李世民问道:“刚才咱们说到哪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白敏中了,该说第二件事了。”

  萧然了然,看了看拿着本书正在偷听的朱元璋。

  “大姨父,你要听就明目张胆的听啊。”

  这下朱元璋才放下了自己手中的书,“那你们说吧,我也来听听。”

  萧然点头,“正好帮我分析分析这个白敏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元璋没成想这里面竟然还有自己的事情,“哦?那你说说他干了什么吧。”

  萧然先是将之前讲过的事情和朱元璋说了一下,然后才说道:“这第二件事,就是和他之前那有情有义的样子,完全相反了。”

  当年李德裕推荐白敏中为翰林学士。

  后来,李漼继位,李德裕失势。

  白敏中却趁机极力排挤李德裕,并指使李咸揭发李德裕的罪行,使得李德裕被贬为闲官。

  当时舆论都对白敏中大加鄙薄,李德裕也在著书时斥责白敏中以怨报德。

  “先是有情有义,后来又以怨报德,也是令人不理解这个人。”萧然说道。

  朱元璋摇了摇头,“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要么就是官场浮沉,导致他变了,要么就是记载的人断章取义,有失偏颇。”

  萧然想了想,好像也就是这样的理由才说的通了。

  李世民则是问道:“你说是白敏中揭发他的罪行?是什么罪行?”

  萧然说道:“其实也算不得是什么罪名,毕竟白敏中其实并没有做什么,不过就是唐宣宗很不喜欢白敏中,在登基的第二天就把他罢相了,他们所谓的罪名,就是说白敏中辅政时的过失。”

  李世民再次问道:“没有什么他收取贿赂一类的事情?”

  萧然摇了摇头,“当然没有,历史上对李德裕的评价也很高,认为他是‘万古之良象’,甚至与商鞅,管仲等人齐名。”

  李世民没有说话,而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朱元璋则是开口说道:“你们在这里猜来猜去的又能知道什么,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李世民点头,认为朱元璋说的有道理,于是便看向了萧然。

  萧然叹了口气,“行吧,等我去换一身衣服。”

  ————————

  唐懿宗一朝

  李漼庙号懿宗!

  大和七年,生于光王府,初封郓王。

首节 上一节 626/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