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17节

  见武则天和李世民的情绪渐渐平稳下来,萧然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生气的,反正李显的下场也不怎么好。”

  武则天说道:“是被凌迟了,还是被五马分尸了啊?”

  萧然到了嘴边的话一下子咽了回去,他知道武则天生气,但是也没想到能这么生气。

  “咳咳,那还不至于,但是据说是被毒死的,还是被韦皇后给毒死的。”

  武则天不解到:“李显就差把她当成祖宗了,她好端端的毒他干什么。”

  萧然说道:“其实这件事情说来也是有原因的,当时有个地方小官,叫,燕钦融状告皇后淫乱,公主、驸马和大臣谋逆。”

  “李显当然要当面盘问,面对李显声色俱厉的盘问,燕钦融大义凛然。”

  说到这,萧然听了一下才说道:“其实,中宗对妻子和女儿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见,现在这些丑事连地方小官都知道了,那他多没面子啊,然后他就把燕钦融给放了。”

  武则天不解到:“放了?为什么不杀人灭口。”

  萧然其实也不是很理解,既然不想让人家知道,那干脆直接杀了,燕钦融不就没办法说出去了吗?

  “可能是觉得,他如果杀了燕钦融,会有此地无银的嫌疑吧。”萧然也只能这么理解。

  武则天点了点头,“这么说来,这燕钦融还算是捡了一条命。”

  萧然摇了摇头,“不不不,他还是死了,是被韦皇后杀了的,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韦皇后决定把李显也弄死。”

  “韦皇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和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韦皇后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几方势力都觉得李显碍手碍脚,于是,就合起伙来把李显给害死了。”

  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这李显是傻的不成,再说怎么说他也是在皇宫内,怎么可能就这么被毒死呢?”

  萧然叹了口气,说道:“要么怎么说红粉骷髅呢,韦皇后知道李显喜欢吃饼,于是命令情夫马秦客配置了毒药,她亲自将毒药拌入饼中,蒸熟,给让宫女给李显送了过去。”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398章李世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李显怎么可能怀疑韦皇后,于是想也没想的就吃了,然后就被毒死了。”

  对此,李世民说道:“活该!”

  看着李世民那生气的样子,萧然则是摇头说道:“其实后世对李显的死还是有争论的,也有人觉得当时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羽翼未丰,不可能这么做。”

  “再加上李隆基政变的时候,打着的旗号就是韦皇后毒死了李显,所以也有说李显是自己猝死的,只不过为了有个名头,就说是韦皇后把李显给毒死的,这样他们政变就是名正言顺了。”.

  毕竟造反和为君报仇可是两回事。

  武则天可懒得管他是怎么死的。

  “死都死了,管他做什么,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喝喝茶,看看花呢。”

  说完,武则天便转身走了。

  萧然和李世民面面相觑。

  最终,还是李世民说道:“李显此人配不上这个皇位。”

  言下之意就是要把李显给废了。

  萧然自然不会不同意,因为他也是这么想的。

  要说李显可不可悲,那确实有一点。

  他的一生几乎都是操控在三个女人的手中。

  当时武则天垂帘听政,所以他想要抬举韦元贞。

  但是千不该万不该,他不应该说那句话。

  皇位都要给出去了,武则天自然不可能再留着他,于是他被废了。

  可是后来的事情就全是他自找的了。

  是他自己对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十分放纵,导致被把持朝政的。

  不过反正他也只顾着奢靡享乐,应该也是不想管朝政的。

  于是萧然便说道:“废了李显倒也正常,,要是另立的话,可能李隆基可以。”

  虽然说李隆基后期有些昏庸之相,但是在刚登基的时候也是开创了盛世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转而说道:“李显不理政事,朝政也在韦皇后的手中和武三思的手中,这两人又关系暧昧,恐怕朝堂上也是一片混乱吧。”

  萧然却摇了摇头。

  “也不能说是十分混乱,毕竟他们都不在乎朝政,朝堂上的运行也是依靠着之前的政策,武三思也并没有要发号施令。”

  “简而言之,就是这些人,他们只不过是想着位高权重,就可以随意的吃喝玩乐,至于那些忠臣,像是张柬之一类的已经被贬,剩下的也懒得去管,干脆随波逐流。”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这国库空虚,一旦有了什么大灾难,百姓岂不是要流离失所,连赈灾的钱也没有了?”

  萧然嗤笑一声,“还赈灾的钱?他们不欺压百姓都算是不错了,要我说,还好武则天没有立武三思为皇帝。”

  李世民疑惑,“还有这回事?”

  萧然点了点头。

  “武三思也是武则天的侄子,所以武则天本来打算让自己娘家人当皇帝,还是狄仁杰劝武则天立自己的儿子,于是就立了李显。”

  李世民说道:“可这李显也不怎么样。”

  萧然点头,“确实,但是比起武三思来说,李显多少还是要好一些的。”

  “这话怎么讲?李显如此昏庸,武三思如何?”

  萧然想了想,“他就是个墙头草啊,之前武则天当政的时候,他就讨好武则天,李显登基了,他就讨好李显。”

  “武三思可以说是在朝堂上独揽大权了,他本就野心勃勃,又勾搭上了韦皇后,在朝堂上排除异己,但凡是他觉得会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就全都排挤出去,就比如张柬之等人。”

  李世民冷哼一声,“他能做到如此,恐怕也是结党营私吧。”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就连监察御史中都有他的人,被称为‘三思五狗’。”

  “三思自然就是武三思,五狗指的就是武三思的耳目,侍御史周利用、冉祖雍,太仆丞李悛、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等五人。”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说道:“除了秽乱后宫和把持朝政之外,这武三思应该还做了其他的事情吧,你不是说他排挤朝臣吗,我倒是想知道知道,他是怎么排挤的。”

  “害,还能怎么排挤,无非就是诬告呗。”

  当时安定公主的驸马王同皎,对李显至为忠诚。

  他不忍心看到武三思淫乱后宫,挟制李显,危害社稷,便联络张仲之、祖延庆、周憬等人,暗中召集壮士,准备劫杀武三思,除掉这个众人愤恨的祸害。

  诗人宋之问因诌事张宗昌兄弟,以诗文作过二人的帮闲,当张宗昌兄弟被杀后,被流放到岭南,潜逃回到洛阳。

  王同皎怜惜他是个诗人,人品虽不高,也没有什么大过错,牵连受祸,便将宋之问收留在家中,由此宋之问知道了王同皎等人谋杀武三思的计划。

  这宋之问虽遭人生挫折,低劣的本性不改,为立功赎罪,不惜恩将仇报,指使他的侄子宋昙暗中向武三思告密。

  武三思就指使宋之问的外甥李悛上书李显,诬告王同皎等人“谋杀武三思后,将拥兵至皇宫,废黜皇后”。

  李显一向昏庸,不辨是非,便下令将王同皎、张仲之逮捕下狱,定成死罪。

  李世民冷笑,“看来这朝堂上,竟然有这么多吃里扒外的东西!”

  萧然摇了摇头,“其实也正常,人心本来就经不起考验,在奸臣当道的时候,朝堂上的人,只要不想死,那就只能要么助纣为虐,要么随波逐流,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见李世民的脸色十分不好,萧然叹了口气,安慰道:“其实在这种时候,还能有像是王同皎他们这样的人,就已经是令人欣慰的了。”

  听了这话,李世民想了想,觉得也有些道理。

  能有人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已经很不容易了。

  “是啊,王同皎既然在这个时候都敢去清君侧,也是个很有胆识的人了。”

  可不就是有胆识么,可惜还是逃不过一死啊,甚至历史上也没有过多的记载。

  只是说道:王同皎临刑时,意气自如,神色不变,大义凛然。张仲之在被审讯时昂然不屈,手臂都被打断。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399章李世民很失望,烂泥扶不上墙!

  与王同皎一同被周憬闻知谋泄,于是便跑到了比干庙中。

  对人说道:“比干,古之忠臣,知道我周憬的忠心。三思与韦后淫乱,危害国家,不久就会斩首弃市。可把我的头悬挂在城门上,看到他们身首分离,抬出城门。”

  说毕自杀而死。

  反而是宋之问因告密有功,武三思赏给了他一顶纱帽。

  奸臣当道,忠臣总是不得善终的.

  而且一提起这个,萧然就生气。

  李世民见萧然脸色不好,有些好笑的问道:“我现在都没有那么生气了,怎么你又开始生气了?”

  萧然摆了摆手,“我生气的不只是这个,我是生气张柬之和敬晖,这俩人可能脑子不大好。”

  李世民问道:“这二人又怎么了?”

  萧然解释道:“张柬之和敬晖都是当时出兵,逼迫武则天传位的人,但是在李显登基之后,就有人劝他们除掉武三思,因为看出来这人不是好人。”

  李世民说道:“他们没听?为什么?”

  萧然略带薄怒的说道:“要不怎么说他们脑子不好呢,人家都劝了好几次,赶紧趁着现在除掉武三思,结果,他俩说现在大事已定,武三思不过是案板上的肉,不足为惧。”

  “这只能说他们太过于相信李显了,这也值得你这么生气?”李世民问道。

  萧然摇了摇头,“如果只是如此的话,不过就是证明他们一时大意,可是他们之所以不杀掉武三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已经杀得很多了,不必要再增加。”

  这件事萧然是真的不理解。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谁都知道。

  既然他们都已经起兵逼迫武则天退位了,已经杀了那么多人了,反倒是在武三思这里,觉得应该放他一马了。

  已经杀了上千人,现在这一个就觉得下不了手,觉得是杀孽了?

  真是可笑。

  尤其是后来刘幽求也劝他们杀掉武三思。

  说道:“武三思还在,只怕你们将来没有葬身之地。若不早日下手,将来后悔就来不及了。”

  可他们就是不听。

首节 上一节 617/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