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06节

  高太后见司马光没有反驳苏轼的话,心中有些不明所以。

  其实高滔滔根本就不懂什么新法,也不知道新法究竟给百姓带来了什么。

  她只知道,新法是违背祖制的,是许多大臣反对的,所以她自然是要反对的。

  现在,高太后见苏轼似乎是不打算废除新法,而主张废除新法的司马光也不说话了,高太后一时之间倒是有些为难了。

  想了半天,为了不露怯,高太后也只能冲着苏轼说道:“你刚才说的那些弊端,可有解决的办法?”

  苏轼点了点头,说道:“熙宁年间曾实行给田募役法,用官田或免役宽剩钱购买田户来雇人服役,与边境地区弓箭手办法一样。”

  “臣曾在密州推行过此法,效果极好。”

  苏轼自然是知道高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的,所以他说完之后,并没有询问高太后的看法,而是冲着司马光说道:“与其废除免役法,实行差役法,不如在免役法的基础上,恢复给田募役法。”

  司马光自然是不愿意的,毕竟他的目的就只是废除免役法而已。

  于是,司马光便厉声说道:“给田募役法既然会被废除,那就证明他有一定的弊病,你又如何能保证恢复给田募役法就能收到成效呢?”

  司马光可能也是被气糊涂了,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

  他这话一出口,苏轼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好家伙,给田募役法被废除是因为有弊病,那差役法被废除岂不是也因为有弊病了?

  司马光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话语中的漏洞,有些恼羞成怒的说道:“若是给田募役法比之差役法还不如,你要怎么办。”

  苏轼不卑不亢的说道:“每一种法令的更改,都没有能确定结果如何。”

  司马光不满的说道:“难道你要去拿百姓来尝试吗?简直是儿戏!”

  苏轼撇了司马光一眼,笑着说道:“看的出来,司马相公的脾气不太好。”

  司马光被苏轼的这句话说的一愣,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刚想要骂出声,结果就听苏轼说道:“我们大可先在河北、河东、陕西之路试点,然后再推广至全国各地。”

  “这样一来,如果实施顺畅的话,数年之后,全国役人可减少一大半。”

  听着苏轼所说的结果,高太后心里是有些心动的。

  毕竟就这么听起来,这给田募役法还真的有成效啊!

  但是高太后知道,自己对这些法令其实并不是很懂,如果不是苏轼解释的话,可能高太后压根就不知道给田募役法具体都有些什么。

  所以尽管对苏轼构建出来的蓝图很感兴趣,但是她还是看向了司马光。

  在高太后眼里,这个从前朝就带头反对新法的老臣,是绝对值得她信任的。

  司马光察觉到高太后的目光,自然知道高太后是什么意思。

  说实话,司马光压根就没有听进去苏轼的话。

  他并没有觉得苏轼的方法有多好,他只知道,苏轼阻挡了他废除新法的路。

  这让司马光十分反感。

  于是,对于苏轼的话,司马光压根就不回话。

  见司马光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苏轼也觉得气上心头,当下便怒斥道:“司马光!你一定要为了一己私欲置百姓于不顾吗?!”

  听了这话,司马光一慌,下意识的看向高太后。

  随后冷静下来,又惊又怒的说道:“苏轼!你疯了!你竟然敢污蔑于我!”

  苏轼冷笑一声,“你是怎么想的,你自己知道,免役法的优点和弊端,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甚至连解决的办法也已经说了出来,你究竟在想什么!”

  司马光自然是不可能承认自己心中所想的,尽管其实朝堂上的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他不能自己说出去,更不能当着高太后的面说了。

  于是,司马光全当自己没听见苏轼的话,在冷静下来之后,理直气壮的说道:“我自然是一心为国,想要恢复仁宗之治了。”

  苏轼当即就想要吐他一脸!这话说的可真不要脸!谁信谁是傻子!

  苏辙见自己哥哥都快要动手了,连忙上前一步把苏轼给拦住了。

  “哥,你冷静点,冷静点。”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382章苏东坡兄弟的劝说,分歧很大!

  苏轼挣脱着他弟弟的手,“我冷静个屁!我冷静不了!”

  苏辙这下更不敢松手了,这司马光年龄也不小了,他怕苏轼一拳头再给人家打个好歹。

  于是苏辙只能在苏轼的耳边小声说道:“大哥莫慌,傻子才会信他的话呢。”

  见弟弟这是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苏轼也冷静不少。

  “你说的对,他这话也就骗骗傻子了。”

  结果,苏轼的话音刚落,就听高太后说道:“司马相公真乃国之栋梁啊!”

  苏轼和苏辙全都愣了,用一种不敢置信的眼神看向高太后。

  高太后年纪大了,她的座位距离朝臣站着的地方也有点远,压根就没有看清下面人的表情.

  只不过见没有人反驳自己,自然就认为自己是对的了。

  司马光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真的如此让高太后信任。

  小赵煦在他们的身后,就这么默默的看着他们讨论政事,而把自己抛到脑后。

  期间他不是没有试图出声过。

  在苏轼说出那一番免役法的利弊的时候,赵煦就曾开口,想让苏轼好好解释一番。

  结果他的话才刚说出口,就被司马光给截住了。

  他是皇帝,自然不可能在大殿内大呼小叫。

  看着这群忽略自己的人,小赵煦抿了抿嘴。

  等到他执政那天,一定要这些人好看!

  正当赵煦这么想着的时候,就见前面又争执起来了。

  但是这次不是司马光主动开口的,而是高太后。

  因为见苏轼是真的反对,于是高太后便开口问道:除了苏卿,诸位还有什么看法啊?”

  司马光连忙说道:“臣自然是主张废除新法的,新法分明就是毒瘤啊,各位大人还是想好了再说罢。”

  苏轼都无语了,这司马光竟然还开始明目张胆的威胁人了!

  只不过高太后身为掌权人都不管,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自然也没办法开口了。

  苏轼就搞不明白了,要说新法不好,司马光想要废除新法,那大家都可以理解。

  可他完全就是把新法的弊端都推到了王安石的身上,然后对王安石这个人不满,要全面废除新法,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司马光可没有管周边的人是什么表情,他深知高太后有多信任他,所以他全然不惧,只是自顾自的说着自己的看法。

  “臣以为,王安石变差役法以前,上等人户虽然轮流差充去服差役,有赔偿官物的危险,但服完差役后有几年时间可以休养生息,营治家产,为今后的差役负担作预备工作。”

  “而王安石变法后,上等户每年都要交纳免役钱,毫无休养生息的机会,有的人甚至所纳免役钱多于原来赔偿官物的费用。”

  “还有交纳免役钱,这是对上等户的照顾,而下等人户则困苦不堪啊!”

  司马光一副十分难过的样子,说道:“臣在执政后,已有各地老百姓上书诉说免役之苦,共有数千封这样的信函,全部是谈免役法弊病的。”

  司马光进而说道:“免役法为天下之公害啊!”

  说到这,司马光擦了擦眼泪,说道:“因此,臣建议立即废罢免役法,按照五等丁户簿依旧恢复差役法。”

  这次站出来反驳的人不是苏轼了,而是章惇。

  章惇是一直主张新法的,现在高太后当政,所以章惇很少再开口说话了。

  因为他知道高太后看自己不顺眼。

  但是现在他不说也不行了。

  看司马光这样子,分明就是没有理智了啊!

  但是章惇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直接问出口。

  于是,章惇便开口问道:“司马相公有何高见啊?”

  见说话的是章惇,司马光本来是不想理会的。

  但是转念一想,这章惇都想要听自己的看法,那自己岂不是压了王安石一头?

  这么一想,司马光自然高兴的说道:“高见谈不上,不过是有些看法罢了。”

  章惇似笑非笑的说道:“臣洗耳恭听。”

  只听司马光说道:“臣以为,在恢复差役法的同时,还应该按照熙丰时期交纳役钱的办法扩大役钱征收的范围,让田地收入一般年景在一百石左右的农户和城市中每天有一定收入的坊廓户也交纳役钱。”

  “这样也避免了国库空虚。”

  司马光继而说道:“臣建议,各地地方官应该立即实施差役法,各县应在颁布差役命令后五天将本县差役情况呈报到州,各州根据各县申报情况,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一个月内迅速上报转运司,具体执行。”

  “以此来保证差役法的施行。”

  司马光的话音刚落,苏轼就翻了个白眼。

  现在连免役法到底要不要废除的事情还没有考虑好呢,就开始让人家在一个月之内就弄完?

  想的还挺多,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章惇则是突然站出来说道:“司马相公可还记得你半个月前上的第一份奏折?”

  司马光一愣,“这我当然记得,我还记得我昨日刚上疏了第二封请求废除免役法的奏折,这有什么问题吗?”

  章惇冷哼一声,“问题大了!当时你的第一份奏折我可是看过的。”

  司马光突然觉得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向自己袭来。

  果不其然,就听见章惇继续说道:“司马相公的前后两道奏札分明就是自相矛盾。”

  “你在前一道札子里说免役法对上等户极为有害,因而上等户坚决要求恢复差役法;而在后一道札子中则说免役法是对上等户的照顾,下等户对免役法苦不堪言。”

  章惇冷笑道:“半个月时间内,你的两道札子漏洞百出,恐怕你根本就不了解实际情况吧!”

  司马光有些心虚的说道:“你,你分明就是在瞎说!不说其他,只说我收到那数千人的上书,这事情只要一查就能知道,你如何说我骗人!”司马光越说越理直气壮起来。

首节 上一节 606/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