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587节
所以说,拿自己的命去做个外人看,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
不过张邦昌也确实挺聪明的,在还政当天,伏地恸哭请死。
他自己请求赐死,那赵构肯定就不能这么做了,毕竟张邦昌也不过是被迫的罢了,何况人家还把政权二话不说的就还给你了呢。
张邦昌没有惺惺作态,觊觎皇位,他把政权还给赵构,是因为他真的不想当这个皇帝,他知道自己的职责在哪里。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命。
不过很可惜的是,张邦昌最后还是被赵构找了个理由给赐死了。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张邦昌被贬到平楚楼,等他看见“平楚”二字的时候,长叹一口气,就自缢了。
赵匡胤叹了口气,“当时没有直接斩杀他,不过是因为赵构碍于颜面吧。”
萧然点头,“可不就是么,但是其实我不是很理解,不过是被迫登基,甚至归还政权的时候也很干脆,在位的时候也没有一点皇帝的样子,为什么容不下他呢?”
赵光义想了想说道:“大概是因为,这人是耻辱的象征吧。”
萧然默然,好像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清了。
而且在那种封建政权下,在金军想要扶持张邦昌时,张邦昌没有一头撞死,就是张邦昌的错了吧。
可他只是想要活着又有什么错呢?
只能说那个时候的人命不值钱吧。
这时,赵光义的话打断了萧然内心的感慨。
“不是都已经答应了金兵的条件吗?为什么开封还会失守呢?”
还没等萧然说话,赵匡胤就说道:“和那群人达成协议,无异于与虎谋皮。”
萧然点了点头,“没错,虽然赵桓答应了金兵的条件,金兵也退出了京师,但是人家没说放过你整个大宋啊!”
说到这,萧然一下子想起来一个人,有些好笑的说道:“说起来,当时有一个叫郭京的人,可演了一出好戏。”
赵匡胤疑惑的看向萧然,“这郭京又是谁?”
萧然想了想自己该怎么形容,最终只说道:“可能是一个江湖骗子吧。”
这郭京说他会法术,能用七千多人就击败金兵。
但是,令人震惊的是,朝廷竟然相信了!
就这种听起来就匪夷所思的话,朝廷上的大臣信了!
还让他和张叔夜一起守卫开封。
结果见宋军死了大半,郭京就对张叔夜说:“我得自己下去做法”。
但下城后,他就带着残兵向南逃跑。
金兵登上空无一人的城墙,势不可挡,尽管张叔夜等拼死抵抗,但是开封城还是于当天就被攻陷。
赵匡胤皱着眉头说道:“这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真是荒唐!”
萧然笑了一下,“说来你可能不信,郭京之所以会被委以重任,是因为孙博,他仅凭一句“郭京杨适刘无忌”的诗句就在近卫中访得一位郭京。”
赵光义也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竟然如此草率?”
萧然点头,“就是如此草率。”
茶室内一时间静默下来,显然是都被无语到了。
见此,萧然干脆说道:“我还是和你们说一说李邦彦吧。”
赵光义有些迟疑的说道:“是不是一直劝赵桓同意金军条件的那人?”
萧然点了点头,“对,就是他,这人还是宰相呢。”
李邦彦这人,在政事上毫无建树,只不过阿谀顺承谄媚充位而已。
而且这人在民间长大,熟习猥鄙之事,对答敏捷;擅长戏谑,能踢蹴鞠,常常把街市俗语编为词曲,人们争相传播,他还自号李浪子。
李邦彦与王黼不和,于是暗中与蔡攸、梁师成等人勾结,诬陷王黼使他被罢免。
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其庸缪不才、忌疾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之徒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
赵匡胤听到其中一个人名之后,问道:“这个白时中可是你刚才说,和李邦彦一起主张割地赔款的那人?”
萧然点了点头,“对,就是他,他更是在靖康之变的时候,疯狂劝说赵桓逃跑。”
赵匡胤听了之后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但是萧然知道,赵匡胤这是已经将这人给记住了,就打算等过去之后直接把人砍了呢。
这时,赵光义说道:“当时开封失守之后,赵恒呢?”
萧然扯了扯嘴角,说道:“我说出来你们可别生气。”
赵匡胤疑惑的看向萧然,“我们不是已经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么,那还有什么好生气的。”
萧然挑了挑眉,好,不生气就好。
见萧然这个表情,赵匡胤突然觉得那不详的预感又来了。
只不过还没等他说话,就听萧然说道:“因为他被俘虏了!”
赵光义不解,“难道是金兵撕毁条约,打进了京师?”
话音刚落,还没等萧然反驳,赵光义自己就说道:“那也不对啊,如果这样的话,宋朝应该到此为止就没有了才对。”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生数据支持!】.
第354章赵匡胤很生气,丧权辱国!
萧然拍了拍赵光义的肩膀说道:“怎么可能呢,他被俘虏全是以为他自己傻啊!”
金军在攻下开封外城后,并未急于要立即攻下内城,只是占领外城四壁,不断进行佯攻恫吓,并假惺惺地宣布议和退兵。
赵桓居然信以为真,急忙派宰相何栗和齐王赵栩到金营求和。
但是完颜宗望对何栗说:“自古以来,有南就有北,两者不可缺。只要答应割地,就可以议和,不过必须请太上皇亲自前来商议。”
但是当时的太上皇赵佶没有这份胆量,赵桓不得已,无奈痛哭一场,只好以太上皇受惊过度、痼疾缠身为由,由自己代为前往。
赵桓到金营后,金军统帅却不与他相见,只是派人索要降表。
赵桓不敢违背,慌忙令人写降表献上。
而金人却不满意,并命令须用四六对偶句写降表。
钦宗迫于无奈,说事已至此,其他就不必计较了。
大臣孙觌反复斟酌,改易四遍,方才令金人满意.
降表大意不过就是向金俯首称臣,乞求宽恕,极尽奴颜婢膝之态。
呈上降表后,金人又提出要太上皇前来,钦宗苦苦恳求,金人方才不再坚持。
接着,金人在斋宫里向北设香案,令宋朝君臣面北而拜,以尽臣礼,宣读降表。
赵匡胤十分生气,“这种侮辱他们竟然接受了?!”
萧然撇了撇嘴,“可不是么,可以说只要能活着,赵桓是什么也不顾了,压根就不在意什么尊严。”
说到这,萧然顿了一下,然后说道:“也不能说是完全不在意尊严,毕竟当时被凌辱举行招降仪式,要宋朝做金人臣子的时候,赵桓还哭的挺伤心的。”
只能说尊严比不上性命。
当赵桓刚回朝廷,金人就来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
当时开封搜刮已尽,根本无法凑齐。
然而,赵桓已被金人吓破了胆,一意屈辱退让,不管金人要什么,他都尽量满足。
甚至为此不顾百姓的死活。
在给了金人银钱之后,赵桓深感府库不足,遂令权贵、富室、商民出资犒军。
而这所谓出资,其实就是抢夺。
对于反抗者,动辄枷项,连郑皇后娘家也未幸免。
即便如此,金银仍不足数,负责搜刮金银的梅执礼等四位大臣也因此被金人处死,其他被杖责的官员比比皆是,百姓被逼自尽者甚众,开封城内一片狼藉萧条。
赵匡胤冷哼一声,“他这皇帝当的还真是好啊!”
赵光义的目光也十分寒凉,“置百姓于不顾,置国家于不顾!此人不配称为大宋人!”
萧然叹了口气说道:“赵桓真的就是被吓破了胆,只要金人说要纵兵入城,赵恒就被吓得浑身冷汗,金兵要求他去金人的营帐商谈。赵恒怕得要死,却不敢违背,真是窝囊至极!”
赵匡胤在这时说道:“也就是这次,他被人家给囚禁起来了吧。”
萧然点了点头。
当赵桓到达金营后,受到无比的冷遇,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根本不与他见面,还把他安置到军营斋宫西厢房的三间小屋内。
屋内陈设极其简陋,除桌椅外,只有可供睡觉的一个土炕,毛毡两席。
屋外有金兵严密把守,黄昏时屋门也被金兵用铁链锁住,赵桓完全失去了活动自由。
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开封一带雨雪连绵,天气冷得出奇。
赵桓除了白天要忍受饥饿的折磨外,晚上还得忍受刺骨的寒风,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想着眼前这一切,心如刀割,泪如泉涌。
转瞬之间,赵桓从贵不可及的皇帝沦落为金人的阶下囚,的确令人同情。
然而,这一切都是他与其父徽宗一手造成的。
但凡他们两个能硬气一点,也不至于如此。
被囚禁的赵桓度日如年,思归之情溢于言表。
宋朝官员多次请求金人放回赵桓,金人却不予理睬。
靖康二年二月五日,赵桓不得不强颜欢笑地接受金人的邀请去看球赛。
球赛结束后,钦宗哀求金帅放自己回去,结果遭到完颜宗翰厉声斥责,钦宗吓得毛骨悚然,遂不敢再提此事。
赵匡胤现在已经对赵恒没脾气了。
“人家不过一句呵斥,就把他吓成这样?”赵匡胤不屑的说道。
萧然点头,“可不是么,不是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么,宋徽宗的胆子也没大到哪里去。”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