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573节

  司马光毫不相让,“那有如何!剥削百姓来的钱财,也好意思宣扬!”

  王安石怒极,“什么叫剥削百姓!我那是正经的经商!”

  司马光讽刺的一笑,“给百姓放利钱的经商手段吗?”

  王安石站起身说道:“那又如何!”

  司马光也跟着站起身来,说道:“朝廷应当是百姓的表率,你率先放利钱,到时候百姓也学着如此,又当如何!”

  眼看着两人吵着吵着都要上手了,一旁的章惇又往角落里缩了缩。

  为什么这种场面要让他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御史而已啊!

  赵顼也被他们两个吵得头疼不已。

  只不过还没等他出口叫停,就听见了一声怒喝:“给朕住手!”

  台下的王安石和司马光都开始扯头发了,听到这一声怒喝,还以为是赵顼发出来的,连忙松开了手。

  不过都这样了,他们也没忘了冲着对方哼哼,以表达自己的不屑。

  就在这时,只听章惇十分紧张的说道:“你,你们是何人?!”

  王安石和司马光这才意识到不对劲,连忙朝着赵顼的方向看了过去。

  只见两人身穿龙袍,身旁还站着一个青年。

  没人知道这三个人是怎么进来的。

  赵顼也震惊的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赵顼其实算不上是赵匡胤或者赵光义的子孙,因为他父亲就是因为先皇没有孩子,才当的皇帝。

  而也正是因为赵顼的父亲是被抱养来的,所以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祖归宗”。

  赵顼又因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违祖训,所以更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去宗祠,跪在赵匡胤面前忏悔。

  现在见本来一直在画像上的人,站在了自己的面前,赵顼的心都凉了。

  莫非,太祖和太宗知道了自己做的事情,所以特意从地下上来骂自己?!

  这么一想,赵顼汗毛直立,觉得自己冷汗的都下来了,连忙跪下说道:“不肖子孙赵顼,见过太祖,太宗!”

  下面一群都想着怎么救驾的人,万万没想到事情竟然会是这个发展。

  一旁的王安石是跟在赵顼的身后,去过宗祠的。

  按理来说,这宗祠外人自然是不能随便进去的。

  但是当时王安石为了劝说赵顼推崇新法,于是便去了宗祠,将这件事情当着祖宗的面说了出来,也算是征求同意的意思了。

  所以现在,在认出了赵匡胤等人,又听见了赵顼的称呼之后,王安石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连忙跪了下来。

  “臣,王安石,见过太祖,太宗陛下!”

  司马光和章惇对视一眼,也跟着行了礼。

  虽然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顶头上司都跪下了,你还站着,那像话么。

  看着几人跪倒在地,尤其是神情有些慌张的王安石和赵顼,赵匡胤冷哼一声,做到了刚才赵顼的位置上,也没打算叫他们起来。

  是,他就是小心眼!

  凭什么他当时费劲千辛万苦定下来的制度,他们说推翻就推翻了!

  尤其是,那新法也不是什么万无一失的良策,分明就有很多弊病!竟然还敢说他定下来的东西不好!

  想到这赵匡胤就十分生气。

  看着赵匡胤的样子,萧然轻咳两声,提醒一下赵匡胤,别做的太过。

  赵匡胤也想起来,萧然和赵光义说他气量小的事情了,当下就变了脸色,只好将他们给叫了起来。

  赵顼低眉顺眼的站在赵匡胤面前,看起来十分恭敬。

  赵匡胤冷哼一声,还是没忍住说道:“现在低眉顺眼的,推行新法的时候怎么没想到我?!”

  赵顼身子一缩,没敢说话。

  见赵顼都不敢说话,王安石就更不敢说话了。

  反正这是他们祖孙之间的事情,赵匡胤是肯定不会打死赵顼的,但是要是换了他,那就不一定了。

  只不过可惜,赵匡胤什么都知道。

  【ps:求鲜花月票】.

第333章王安石求教,变法的弊端!

  于是,正默念着“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的王安石,就看见赵匡胤的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

  事到临头,王安石反倒不害怕了,甚至上前一步请罪道:“太祖陛下,是臣的过错。”

  赵匡胤心中满意,看来不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

  要是王安石真的把一切错处都放在赵顼身上,那赵匡胤是肯定不会留着他的了。

  “行了,起来吧。”赵匡胤说道。

  王安石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就过关了,有些不敢置信的站起身来,还没忘了偷偷的看了赵匡胤两眼。

  赵匡胤却没有理会他的小动作,而是说道:“你们刚才不是在聊推行新政吗?怎么不说了?”

  王安石几人对视一眼,最终还是王安石站出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道:“太祖陛下!新法富国强兵才是能改变我们现状的方法啊!”

  司马光则是说道:“新法弊端太大!根本无法实施!”.

  王安石却十分不服气的说道:“还没实施,你怎么就知道不行!”

  司马光差点没被他气死,这人是真的犟啊!

  萧然也没忍住翻了个白眼,这人是真的不听劝!

  大家都觉得不行,你非要实施,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

  这时,只听赵匡胤说道:“行了,都别吵了。”

  见他们停下来,赵匡胤才冲着萧然说道:“国师大人怎么看啊?”

  萧然没好气的说道:“用眼睛看。”

  赵匡胤一噎,不就是忘了让人给他拿凳子么。

  这宫里的内侍也是,怎么一点眼力价都没有呢!

  想到这,赵匡胤不悦的说道:“还不快来人,给国师大人赐座?!”

  这下子内侍才反应过来,连忙搬了个凳子过来。

  萧然坐在凳子上,才开口说道:“新法的富国强兵的政策,确实是可行的。”

  一听这话,王安石瞬间喜上眉梢。

  他刚才可是听见了,太祖说着这人是国师,而且看起来,太祖也很敬重这个国师。

  现在连国师都赞同了新法,还愁新法无法推行吗?

  一想到自己的愿望即将成真,王安石就十分激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却听见萧然说道:“但是,同时,变法的弊端也很多。”

  本来正在笑着的王安石,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萧然。

  只听萧然说道:“你的新法,本应由三司来负责推行,但三司是有赵顼负责的,于是你便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名义上仅是制定条例,实际上是主持新法的新的权力机构。”

  王安石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可,臣这也是没有办法啊。”

  萧然确摆手说道:“没有怪你的意思,只不过我接下来说的话,你可要听好了。”

  王安石神情严肃起来,“臣洗耳恭听。”

  只听萧然说道:“草创伊始,百废待兴,行政运作却不容许有走上正轨的准备期。”

  于是,熙宁二年二月,制置三司条例成立,四月即派遣刘彝、谢卿材等八人巡行全国,考察农田水利、赋役,企求事繁而速成。

  于是大批新锐之士纷纷加入执行新法的队伍,不得不依靠原有的地方行政管理机器,却又未经整顿和训练,官吏差役上下其手,因缘为奸,弊端丛生。

  王安石张了张嘴,却没说话。

  见他这个样子,萧然便说道:“我知道,你不服气,那我们就来说说你的青苗法。”

  地方州县以多散为功,有钱者不愿借而“抑配”强借,无钱者患其无力偿还而拒贷,偶获贷款,又在城中挥霍一空。

  难怪苏轼要写诗加以讥讽:“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听到这,王安石无话可说。

  萧然叹了口气说道:“你的想法是好的,富国强兵也是对的,但是你用错了方法。”

  王安石收起了心中对萧然的轻蔑,十分恭敬的说道:“还望国师大人解惑!”

  自从王安石推出新法,也深得赵顼的信任之后,王安石就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他看不上任何对新法做出批判的人。

  所以,萧然自然也是在此行列的。

  尤其是萧然还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人,王安石心中自然轻视。

  但是刚刚萧然的一番话,却让他收起了轻视之心。

  萧然自然是能看出来王安石的想法的,但是他并没有理会的想法,只是开始解释新法。

  “新法引起了朝堂的动荡,一些重臣反对激烈,但是,他们和你纯属政见不同的君子之争,忠君体国,不谋私利,对吧?”萧然问道。

  王安石也点了点头。

  见他点头,萧然便说道:“可你是怎么做的呢?”

  反对派中的人,不少是庆历、嘉祐时期主张或参与改革的中坚人物,并非顽固颟顸之徒。

  他们都能接受甚至主动参与庆历改革,怎么可能就因为新法违背的祖宗之法就不顾一切的反对呢?

  不过是觉得新法弊端太大罢了。

  而同时,这些反对派的人中,还有不少人都和王安石交好。

  欧阳修甚至把王安石视作文坛盟主的接班人,期许很高。

首节 上一节 573/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