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90节

  李信毛遂自荐请命出城,朱棣虽然爱惜将才但还是允之,随即李友和李牟两兄弟也跟了出来,护卫左右。

  三人与其他两组信使分道出发。

  三人仍然是昼伏夜出,准备躲过东虏的哨探,哪知快天亮时被蒙古游骑发现,一路追踪到此。

  三人虽然都有双马,但是骑术终究不敌蒙古鞑子。

  被追的近了,鞑子立即马上弯弓搭箭,箭借马速,飞得更远。

  结果李信的马就中招了,好在他武艺高强,几个翻滚,就卸力站稳了身形,跑是跑不掉了,李信抽刀迎战。

  眼见前面三个明军居然敢迎战。

  蒙古百夫长哨呼一声,命令另外两骑与他配合,斩杀落马的明军,其他十骑向两翼散开迎战明军骑兵。

  两名蒙古骑兵,左边的使一柄弯刀,右边的操一把钩镰枪,两相夹击李信。

  后面的蒙古百夫长则弯弓搭箭以策万全。

  骑兵打步兵本就大占优势,蒙古三骑相互配合,可谓万无一失。

  因此其他骑兵放心的向前直扑反身而战的李友和李牟。

  好一个李信,于枪尖及鼻间不容发之际,突然向左一扑,躲过了钩镰枪和随后的弯刀。

  在地上翻滚之际刀交左手,轻轻地划过右边骑兵的马蹄,这战马一阵哀鸣就向右边翻倒,将使枪骑兵摔在地上。

  没有想到眼前的明军如此的扎手,百夫长刚准备拉弓,就见一个身影从侧面扑来。

  人未至而刀光先到,百夫长惊惶之下,只好拿工挡一下,哪知一刀掠过,弓断头落。

  马向前跑了两步,尸体才从马侧滑落。

  待使弯刀的蒙古骑兵调转马头返身,就见李信骑着百夫长的马极速冲刺而来。

  刀借马速,如闪电雷鸣劈下,这骑兵立即身首异处。

  待招呼李友和李牟的蒙古骑兵与两人错锋而过。

  也有两名骑兵被刺下马,再一看就连百夫长也死了,顿时惊恐而不敢上前。

  两边气喘吁吁的对峙,蒙古兵这边震惊于明兵超级强悍的战斗力。

  几乎是一个回合之间,他们就战死了四个,其中一个还是他们的百夫长。

  而对面的明军连个带伤的都没有。

  李信喘着粗气让狂跳的心脏逐渐平静下来,刚才电光火石之间他兔起雀落的斩杀两人。

  几乎是把速度发挥到极致,但凡慢了一分就会被斩杀。

  眼见对面蒙古人还有八人,面对面厮杀他们兄弟三人倒是不惧怕。

  很有信心将这八个鞑子全部斩杀,怕就怕蒙古人利用骑术吊着他们兄弟。

  然后在召集大队来围攻,那他们兄弟就算都是三头六臂也才能杀几人啊!

  正好这时,刚刚摔下马被马尸体压住的使枪骑兵艰难的想要挣脱出来。

  李信心思一动,跳下马走上前去一刀砍下这鞑子的头颅。

  脚尖一挑抄在手上,然后解下披风包起人头。

  随即又割下百夫长的人头也包起来,大有一副在对面八个鞑子眼皮子底下割走人头回营领赏的意思。

  鞑子骑兵果然暴怒,从未见过如此胆大妄为的明军。

  当即挺枪操刀策马猛冲过来,李友和李牟立即明白了李信的计谋,拍马冲杀上去。

  李信则左手枪右手刀,跟在后面步战厮杀。

  李氏兄弟武艺高强身着铁甲,双方混战正是如鱼得水,凡一刀一枪下去总能带走一条性命。

  蒙古游骑没有着甲,面对出乎意料的强悍的明军,越打越是心悸,越打越没有信心。

  等待三个交错战死了五名同伴之后,剩下的三名蒙古游骑再也不敢打下去,拨马就马跑。

  李氏兄弟骑术不及,只好下马割取十个蒙古游骑的人头。

  收拢了十余匹战马,弓箭、兵器等装备,连续击杀了十个蒙古游骑。

  第一次打了胜仗,苦练十余年的武艺有了用武之地,兄弟三人格外的兴奋。

  仍然驻马山岗的巴达尔,已经是出离的愤怒,自己麾下十几个精锐游骑,居然被三个明军砍杀殆尽。

  这让他难以置信,直到看到三个游骑逃跑,他才确定这一切都是真的。

  “杀了他们!”巴达尔喝令道。

  其麾下亲卫骑兵留下一个十人队护卫,其他的骑兵纷纷整理装备,在百夫长哨呼一声,从山岗上冲下来。

  李氏兄弟一看又有数十骑冲来,血战之余哪里还能再战,只好收拢战马向北而逃。

  总算马匹众多,三人不惜马力之下。

  于午时抵达巨鹿城下,跟在其后的数十蒙古骑兵见状无可奈何。

  尝试着冲过来,却被城头的排枪和弓箭打死数骑。

  只好骂骂咧咧的反身回转,当然临走之前不忘用钩镰枪勾住战死同伴的尸体,扔在备用马上带走。

  蒙古军有一项约定俗成的规则:

  若是战场上战友遇险,某人前往救之,那么回到草原之后,被救之人当敞开自己所有,任凭救人者挑走,战马、铠甲、金银甚至女人,任凭救命恩人拿走。

  如果战场上队友战死了,只要带着他的尸体回到草原,同样能够获得战死者的部分家产。

  虽然数百年来,蒙古军战力退化,成吉思汗时期严苛的军法渐渐松弛,但是这项奖励救助战友鼓励抢回战死战友尸体的措施一直保留了下来。

  友尸体的措施一直保留了下来。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231章大明vs大清,明军和清军的交锋!

  同时派出自己的嫡系骑军童猛和孙德才两部,从南北两翼侧面冲锋。

  终于阻截住东虏骑兵的冲锋,两军形成混战局面。

  整整近三千骑兵完全挤满了整个战场,明军、东虏挤在了一起,镶红旗马甲兵也就失去了失去了速度,只能仰仗厚甲和强力向前突击。

  明军将士,无论是之前的官军还是投降流寇,从未跟东虏这样强力的对手对战过。

  东虏人人有甲,前列的两百多名巴牙喇精兵更是个个套着三层甲.

  里面穿一层锁子甲,中间穿一层内侧以铆钉镶嵌铁片的棉甲,最外面再套一层山纹铁甲。

  再加上脑袋上的篼胄,整个一个人形铁罐头,明军将士的腰刀几乎完全起不到作用。

  即使是普通的东虏官兵,也能做到人人有甲,最起码有棉甲,甚至双层甲。

  这些年来,大明与东虏大战数场,数次大败,遗留给东虏的兵器、甲胄数以万计。

  再加上东虏本就十分重视军工生产,所以,虽然从综合国力是落后的一方。

  但是战场上,东虏往往具有装备优势。

  “呼哧!”

  杨承恩终于觑准一个空档,从河沟里爬出来,然后拉住一匹失去主人的战马。

  战马上还挂着一把腰刀,看形制应当是明军样式。

  杨承恩拔出腰刀,策马冲向一个东虏。

  这个东虏看起来很是矮小,正在与一个明军拼刀。

  个头虽然矮小却甚是凶悍,一刀接着一刀劈下。

  对面的明军在马上左支右拙全无还手之力。

  高速从旁边掠过,这东虏似有所觉,转过头来查看。

  就见白光闪过,一刀砍过自己脖颈。

  然后就感觉自己越飞越高,居然还能看到自己的脖颈飚出鲜血。

  错马之际,杨承恩终于发现,这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娃娃。

  再往前放眼看去,大有很多同样的娃娃和四五十岁的老人。

  果然,东虏即使再强也不可能都是之前遇到的精锐,当即重新恢复信心。

  “唿呵!”

  刚刚砍死一个东虏,杨承恩不禁挥刀纵声高呼。

  汇拢几个明军骑兵随即向纵深杀去。

  越来越多越的明军躲过了巴牙喇兵的砍杀之后,与普通东虏士兵对垒,尚有一拼之力。

  这才稍稍恢复一点儿信心。

  刚才,巴牙喇兵的凶悍攻击确是太过惊人。

  仅仅刚才一个冲锋,估摸着就有两三百明军骑兵被砍落马下。

  “缠住他们,缠住他们!”

  在不远处后方的金声桓指挥从两侧杀入战场的童猛和孙德才两部。

  侧面猛击东虏的突击矛头巴牙喇。

  迫使其分出力量向两翼展开。

  正面突击的力量一下子削弱了一半。

  张秀道部这才能及时的占据有利地形发起冲锋。

  总算顶住了东虏的锋芒,让战线稳固下来。

  两军骑兵搅成一团,逐渐,两军都没了阵型失去了指挥。

  全凭官兵的血气之勇,相互厮杀。

  清军留着鼠尾小辫,大都戴着皮帽子,穿棉甲或者铁甲。

首节 上一节 490/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