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314节

  李世民翻身上马,“出发!”

  李世民带着玄甲军护送老兵回长安城。

  所有人身上都带着骨灰,把这些战死的安西军将士全部带回去。

  走出龟兹城,一群老天停下脚步,转身看了看龟兹城。

  郭昕抱紧了骨灰,“兄弟们,我们回家了!”

  一群老兵喜极而泣,没想到还能回去。

  李世民的玄甲军在西域完全可以横行霸道。

  遇到吐蕃军也是屠杀。

  大唐神兵天降的事情很快就在西域传开了。

  十万吐蕃大军被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率领的玄甲军击溃。

  这件事也传出去了。

  刚开始是不信的,但是看到龟兹城的侯君集大军,就信了。

  大唐是真的回来了。

  身穿胡服的大唐商人也不需要假扮胡商夹缝求生了。

  可以挺起胸膛骄傲的说自己是大唐商人了。

  从另一方面来说震慑西域诸国的不是两万安西军,而是安西军后面的大唐帝国。

  李世民带着玄甲军,一路过关斩将,都是碾压。

  把西域这条丝绸之路打通了一遍。

  很多人闻讯而来,想跟着李世民回大唐。

  很多人之前是回不去,现在可以跟着回去了。

  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唐子民和商人追随,李世民故意放慢了速度。

  “二叔,要放慢速度,那就派人回去和朝廷说一声,让他们准备一下。”萧然看向李世民。

  “其他人不太方便,郭将军比较合适。”旁边的尉迟敬德说道。

  “好!”李世民看向郭昕,“老将军,马上进入大唐了,朕给你一千五百玄甲军,你先回去吧!”

  李世民要放慢速度等其他大唐百姓和商人。

  一千五百玄甲军,也足够了。

  自保是没问题了。

  “臣领旨!”郭昕连忙说道。

  “李勣你也跟着一起回去吧!”李世民不太放心。

  “是,陛下!”

  两个人加快速度离开,李世民带着剩下玄甲军和老兵的速度并不快。

  “胖虎,和朕说说现在的皇帝吧!”李世民想起来还不知道现在的皇帝怎么样。

  一点都不了解。

  老兵也不知道,只有萧然知道。

  “好!”萧然拿出新唐书。

  “唐宪宗李纯,大唐的第十二个皇帝,年号元和!”

  萧然才开始,李世民就问道:“胖虎啊!这个李纯总体评价怎么样?”

  李世民想知道李纯的大概评价。

  “李纯是安史之乱以后最有作为的几个大唐皇帝之一,这个时期成为元和中兴!”

  听到萧然的话,李世民很满意。

  安史之乱以后烂摊子到这里被收拾差不多了。

  不可能恢复之前盛世,也是算是暂时稳住了。

  “贞元四年,李纯册封广陵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立为太子,监国理政。”

  “同年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拥立。”

  李世民皱起眉头,“宦官拥立?”

  “是的,这个时期的宦官很吓人,他们很大程度是左右皇帝继承人,甚至是生死。”萧然说道。

  这可比大明的宦官恐怖太多了。

  大明的王振臭名远播,也只是怂恿朱祁镇,远远不能影响皇帝继承和生死。

  “混账东西!”李世民很恼火宦官的所作所为,“胖虎先说说这个宦官,朕要知道这个混账东西做的事情。”

  萧然翻找一下新唐书,“俱文珍颇识义理,曾任宣武军监军。”

  “贞元末期,成为宦官首领,笼络握有兵权的宦官。”

  李世民眼神充满杀意,“他可以去死了!”

  俱文珍已经触碰李世民底线了,李世民不会容忍这些宦官的。

  要是和张居正一样的文臣,李世民都愿意忍受贪污,毕竟人家是实打实做出成绩了。

  宦官李世民不能忍!

  “唐顺宗即位后,翰林学士王叔文领导永贞革新,触及宦官势力。”

  “俱文珍联合守旧大臣和宦官,胁迫唐顺宗内禅于太子,放逐革新派集团,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顺宗刚刚登基称帝一年,忧虑而死,革新失败。”

  李世民更加恼火了,大唐皇帝居然如此不堪,被宦官左右了。

  “混账东西,朕绝不轻饶!”李世民很恼火。

  “唐宪宗即位,拜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

  “擅杀东川节度使李康,同神策军护军中尉不合,激发宦官众怒,渐失皇帝恩宠。”

  “元和八年,自愿离宫因病而死,赠开府仪同三司。”

  “俱文珍破坏永贞革新的成果,破灭了大唐王朝的复兴希望,继安史之乱以后再一次坠入深渊。”

  “这个狗东西,他该死啊!”李世民越听越气,“千刀万剐都不能解恨!”

  安史之乱时,唐德宗李适是一个少年,他随他的爷爷唐玄宗出逃,经历了许多磨难。

  所以他即位后,开始励精图治,疏远宦官,任用贤才。

  然而,好景不长,唐德宗很快又开始重用宦官。

  禁军不可靠,使得唐德宗不敢再信任禁军了,为唐德宗重用宦官创造了机会。

  皇帝也不傻,但是还是重要宦官,只能是其他更大问题。

  其他问题危害比重用宦官还大。

  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了,但是唐朝的节度使的权力并没有削弱。

  因此在唐德宗时期,发生了泾原兵变,导致唐德宗仓皇出逃。

  唐德宗出逃时,是需要有禁军来保护的,可此时宫中没有一个禁军将士出现,使得唐德宗很无助,对禁军也很失望,从此唐德宗不敢再相信禁军中的任何人。

  宦官的“忠心”,让唐德宗觉得只有宦官是可靠的,可以信赖的。

  当禁军无一人保护唐德宗时,只有宦官陪伴在唐德宗身边,这使得唐德宗感慨万千,并认为只有宦官可以任用。

  于是宦官纷纷参与到朝政中来,从此宦官的权力逐渐扩大,导致了宦官专权。

  宦官也不是真的忠心于唐德宗。

  宦官当时无权,所以他们只能依靠皇帝,当然就要陪在皇帝身边,这就给了唐德宗一个错觉,认为宦官很忠心。

  从李隆基开始宦官乱政,宦官做大做强就是后面两个皇帝开始的。

  归根结底用宦官也是无奈之举,是也其他问题太棘手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大唐在安史之乱以后问题实在太大了!”

  “是,之前的问题全部爆发了!”

  “胖虎,你继续说李纯吧!”李世民说道。

  萧然点点头

  “李纯尽废顺宗朝政,贬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为远方司马。”

  “这个柳宗元很了不起,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萧然特地补充了一句。

  “唐宋八大家?”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这是什么?”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大唐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萧然给李世民解释。

  “我大唐几个?”李世民好奇问了一句。

  “两个!”

  李世民皱起眉头,“我大唐文化繁荣,为什么才两个?”

  “宋朝可是文人士大夫的天下,天子和士大夫共天下,这一点大唐的文人士大夫就没办法比。”萧然看向李世民,“这一点是不是?”

  “确实,现在大唐主流还是世家门阀,文人士大夫还势弱。”李世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很巧,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也在唐宪宗时期,那个更了不起。”

  “说来听听!”李世民对韩愈感兴趣。

  “韩愈是大唐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李世民有些惊讶,这么多名头,就不简单了。

  这个人精通的不少。

首节 上一节 314/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