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278节

  但事实上,从大唐开国以来,重文却并不轻武。

  文人意气风发,武将地位同样显赫。

  安史之乱后,绝大部分藩镇但求权力父子相承,得到中枢认可,并无推翻朝廷或兼并扩大版图之野心。

  很多节帅还自愿解除权柄,亲身入质长安,但求为一富贵闲人。

  这缘于中央两手抓的措施,一面对军功进行奖励,包括允许藩镇节帅自行委任官吏,赋税留于地方,以显示对忠诚的回报。

  一面倡导以君臣大义为核心的儒家礼法秩序,重塑中央权威。

  大唐是诗歌的江山、诗人的盛世。

  一生穷困潦倒,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杜甫,他的诗歌却一样豪气,哪怕是慨叹自己遭遇,也充满激越的气势。

  中唐以后,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诗人辈出,影响力不逊色于盛唐。

  即使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韦庄等,他们的文化自信从未丧失,不似一个式微而亡的时代韵味。

  听到萧然说,李世民朱元璋几人连连点头。

  李世民这个开创者很多是不知道的。

  “胖虎啊!你推荐颜真卿杜甫,为什么没有李白?”朱元璋问道。

  “李白这是?”李世民好奇询问。

  “杜甫是诗圣,李白是诗仙,可是杜甫很崇拜李白。”朱棣笑了笑。

  “李白是华夏的,他的才气毋庸置疑,不应该在官场,官场束缚诗仙的发挥。”

  李世民颇为意外,“他的地位在诗圣之上吗?”

  “大唐诗人很多很多,最耀眼的应该是诗仙李白...”萧然想了想说道:“后人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世民细细品味,“有意思!”

  萧然继续说道:“李白是盛唐的见证者,他就像是一堵墙,撑起盛唐荣光,但也正是盛唐自信的风气影响,才成就这狂傲,洒脱,飘逸的李白。”

  “盛唐造就很多优秀的诗人,大唐诗坛群星闪耀,但是李白是最闪耀的一颗。”朱棣说道。

  “有机会朕要见见,此等大才!”李世民继续问:“李隆基没有发现吗?”

  “发现了,但是这位诗仙感觉不太适合做官!”朱元璋说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也是对李白最真实写照。”

  “哈哈哈!”李世民忍不住笑了。

  敢这样的可真不多。

  “也就是在大唐,这要是在满清,敢有这样的诗句,最起码也是满门抄斩。”萧然无奈说道。

  在大唐诗人是幸运的,比满清的幸运太多了。

  “他见李隆基了,还给杨玉环写下了著名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朱棣淡淡说道。

  “好诗!”李世民也是诗人,听到这一句也是大为震撼。

  “这句诗让白居易魂牵梦绕,很长一段活在李白的阴影下。”

  “可惜了!”李世民感慨,“要是朕在这个时代就好了!”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116章大唐最强诗人,给长乐准备苏菲!

  “二叔,你是诗人,在历代帝王里面也算是佼佼者,但是你在盛唐真的排不上号。”

  朱元璋赞同点点头,“没错,这倒是真的。”

  “排不上号?”李世民看向萧然。

  “就是排不上号,大唐最不缺的就是诗人。”萧然点点头。

  “在皇帝里面呢?”李世民继续问。

  “曹操也不差吧!”萧然看向李世民。

  “这是自然!”曹操的诗词李世民也是知道的。

  “我觉得最强的应该是李煜,他才是帝王里面最强诗人。”萧然说出自己想法。

  很多皇帝都是文武双全,带兵打仗,治国安邦,诗词歌赋也懂.

  这种皇帝不多,但是也有。

  诗词方面李煜的数量质量都是相当不错的。

  “这个人就是悲剧,他要不是皇帝是个诗人多好。”朱棣摇摇头。

  “李白是不是也想入朝为官?”李世民问萧然。

  “想的,李白也有政治理想,但是只是翰林,后来辞职了。”

  李世民点点头,“那就再给他一个机会。”

  “李白未必适合入朝为官,他生性放荡不羁,不受拘束,这个性格明显就不是混官场的。”朱元璋也不觉得李白合适为官。

  “试试也无伤大雅!”李世民还是想给诗仙一次机会。

  萧然说道:“二叔,你看看全唐诗,看看李白的作品,你可能就改变这个想法了。”

  “朕肯定要去看的。”李世民也是诗词爱好者。

  “大明军队明天可以过来了吧?”朱元璋问道。

  “可以了,就明天吧!”李世民也准备对吐蕃和阿拉伯动手了。

  灭了吐蕃震慑一下其他国家。

  “早就准备好,其他人也想来大唐盛世。”朱棣看向长安城。

  “就是太远了,管理比麻烦!”李世民看向西域方向。

  “这个好办!”朱棣拍了拍萧然肩膀,“胖虎有一个东西,叫电报机,可以让二凤老爷子在长安城和西域对话。”

  李世民皱起眉头,“还能这样?”

  “现代很多通讯设备可以实现全球实时通讯,但是在大唐不能用,只有一种可以用,电报机!”萧然解释一下。

  电报机肯定没有手机电脑这些方便,需要翻译。

  但是也比从西域八百里加急送信回长安城强。

  要是情况紧急,送信过来,这边准备好,那边已经凉了。

  来来回回时间太久了。

  电报机用电问题也很好解决,太阳能发电板。

  电报机的用电足够了。

  大明现在已经开始培训这方面的人才了。

  就是为了以后朝廷能更好的管理边境地区。

  朱元璋的目标是完美的华夏地图,京城到边境还是很远的。

  有了电报朝廷对地方管理就足够了。

  边境有什么问题,可以第一时间通知朝廷,朝廷也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避免了很多问题。

  听到萧然解释,李世民随即大喜,“如果这样节度使的权力就可以极大削弱了!”

  朱元璋点点头,“是啊!之前节度使权力大是为了不限制武将,现在朝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前线的事情,也就没必要给节度使放权了。”

  “此法甚是妙啊!”李世民看向萧然,“胖虎,这个给大唐也多准备点。”

  “给钱就行...只要黄金!”萧然说道。

  “这个好说,这个好说!”李世民也很爽快。

  电报机这种东西,在大唐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要是边境和个州郡都有电报,就不需要八百里加急送信了。

  领土的范围,可以扩大一倍,也能很好的管理。

  没有在唐玄宗一朝待多久,李世民和封常清交代一下,萧然几人离开了。

  暂时回去了。

  现在唐玄宗一朝也不会有问题。

  李世民镇压一切。

  ....

  唐太宗一朝

  萧然把李世民送到带着朱元璋朱棣离开了。

  李世民拿着几本书回到立政殿。

  长孙皇后认真看着书籍。

  长孙皇后现在对程朱理学和心学也是越来越感兴趣。

  “皇后,朕回来了!”李世民笑着说道。

  长孙皇后起身,“陛下,怎么回来这么晚。”

  “在那边看看长安城。”李世民在长孙皇后旁边跪坐下。

  “那边是不是比现在繁华很多?”长孙皇后问道。

  “是,大唐的巅峰盛世。”李世民拿出全唐诗,“皇后,你先别看这些了,看看大唐的诗。”

  长孙皇后放下传习录,接过全唐诗。

  随意翻看一下长孙皇后就被震惊到了。

  长孙皇后也是饱读诗书的人,自然能看得出这些诗词的水平。

  “春江花月夜!写的真美!”长孙皇后第一个看到就是张若虚的杰作。

首节 上一节 278/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