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246节

  但由于清朝对后宫严格的管制,这两个太后都比较克制,基本没有出现倚重外戚的事情。

  “满清的情况,可以看看,参考一下,但是没办法照搬的,情况不一样!”萧然笑了笑。

  “大唐现在最好的方针就继续发展科举制度,利用文官集团对抗世家门阀。”朱元璋看向李世民。

  “确实只能如此了!”李世民点点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大明也是只能继续扶持宦官集团,扶持武将武勋集团和文官对峙。

  “大唐的三省六部制,还有大明的内阁,在你们所在时期,是比较好的,算是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所以大方向已经定下来了,也没办法改了。”

  萧然看向几人。

  制度这种东西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选择合适的。

  现代社会的制度很好,但是搬过去,肯定就是天下大乱了。

  一下子得罪所有人。

  历朝历代,但凡是得罪太多人,损害太多人利益的基本上没有好下场。

  变法的那些改革家就是最好的例子,商鞅,张居正这些。

  得罪太多势力,别说是个人,王朝也扛不住,王莽就是例子。

  “大明的科举制度,朕倒是觉得不错,回去朕可以完善一下。”李世民说道。

  八股文李世民肯定是不能用,但是大明科举制确实比大唐成熟很多。

  很多地方是可以借鉴的。

  最大程度削弱世家门阀影响力。

  八股文和清朝制度确实是禁锢思想的,但是这不能说的大明和大清错。

  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封建君主专制的发展,需要禁锢思想。

  这是统治者的需要,这样利于统治,社会稳定。

  这个趋势不以个人或者是国家的意志转移的。

  要巩固统治,就要禁锢思想。

  囚笼治世!

  文人消停了,其他人也就消停了。

  换其他家族当皇帝也是如此。

  不这样坐不稳皇位的。

  朱元璋删孟子,移出孔庙,也是如此。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个在大唐时期可以,到大明不行!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将朱熹的理学作为明朝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加强中央统一集权。

  孔孟的儒家是原始儒家,而宋明理学是吸收了儒、道、佛三家思想,对原始儒家精神进行改造之后的儒家,已经没有多少孔孟儒家的味道了。

  朱熹的理学巧妙地将天理与人间的政治秩序结合起来。

  朱熹认为,天理其实就是人间的三纲五常。

  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这个理论系统之中,皇权被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真理存在,是皇权合法性的最佳阐释。

  这个三纲五常出现,宋朝之后,没有出现李唐皇室那些离谱的事情了。

  至少皇家没有这样离谱的事情传出来了。

  孟子与孔子在精神气质上有很大的不同。

  孔子温文尔雅温柔敦厚,在社会秩序上强调礼,倡导“正名”,虽然对君权偶有微词,但实质上礼起到了很好的维护君权的作用。

  而孟子则是一个在华夏哲学史上少有的极为大胆的思想家,他强调“道尊于势”的理念。

  强调人民在政权之中的作用,他甚至石破天惊地提出,如果君主无道可以换掉。

  甚至可以像杀掉桀纣一样干掉暴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革命思想”。

  在这一点上,孟子可谓是儒家思想家中的异类。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君臣之间的关系,主要看君主的态度,君主要是把臣子当成兄弟,那么君主就是老大,相反,君主要是把臣下当成草芥,那么臣下就要把君主当成是仇人了。

  这在明清时期就是虎狼之词!

  孟子告诉齐宣王,有王室贵族的同姓卿,也有外姓卿,君主有错,同姓卿反复劝谏无效,那就改立新君。

  齐宣王惊出一身冷汗,问孟子,那外姓卿呢?

  孟子说,外姓卿如果反复劝谏君主无效,那就辞职不干。

  这种思想不用明清时期封建专治的皇帝,春秋战国的王就受不了。

  孟子说,只有仁君才是人君,破坏仁义的人叫“贼”,破坏道义的人叫“残”。

  那些残害老百姓利益的国君,不是君而是“独夫”。

  周武王只是杀了一个叫纣的“独夫”,没听说有杀掉国君这回事啊!

  孟子所持的“道尊于势”的立场,是先秦士人的核心精神。

  但是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明朝,先秦的“道尊于势”的思想早已经衰微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君权的极大强化。

  因此,朱元璋看到孟子的这些话,当然要勃然大怒,一度发狠说,要是孟子这个老头还在,早就被拉出去砍了。

  这一点不奇怪。

  每个时期情况不一样。

  几人谈论的时候,小太监走过来,“太祖,皇上收回万家人官职,全部是闲职了!”

  朱元璋听到笑了笑,很满意朱见深和万贞儿的处理。

  “不错!知进退!”李世民点点头。

  现在万家足够了,没必要在锦衣卫了。

  万家太强也不是朱见深想看到的。

  “这是贵妃娘娘...皇后娘娘的主动要求的!”小太监补充一句。

  “得此妻,不错!”朱棣也很满意。

  有没有德,且先不说,至少是贤惠了。

  不给朱见深添堵,为朱见深考虑。

  这比周氏周太后强很多了。

  得到皇后位置,万贵妃也满足了。

  朱元璋朱棣也对万贞儿越来越满意了。

  不要求和长孙皇后马皇后一样,最起码你不能添堵。

  “皇上说他收回孙家兵权!”小太监继续补充。

  朱元璋看向萧然,“胖虎,孙氏那个孙家吗?”

  萧然点点头,“是,天顺一朝之后,大明兵权基本上在孙家手里的,他们勾结文官集团。”

  “告诉见深,让他放心大胆去做,咱给他撑腰。”朱元璋说道:“咱也得回去了,过两天会再来的。”

  “是,太祖!”小太监微微一礼。

  朱元璋朱棣出现的朝代,所有人都要低调做事。

  皇权大了容易犯糊涂,朱元璋朱棣压制文官和宦官同时也是压制皇帝。

  没有人敢胡闹了。

  御书房

  “皇上,太祖和太宗很满意,夸赞皇后娘娘!”小太监跑到朱见深这里说好话了。

  站在朱见深后面的万贞儿也笑了。

  “朕知道了,太祖还说什么没有?”朱见深问道。

  “太祖说他们要回去了,还会来,让皇上想做什么放心大胆去做,太祖给皇上撑腰。”

  朱见深点点头,底气都一下子足了。

  现在的朱见深根本就不把文官集团放在眼里了。

  朱佑樘也交给万贞儿抚养,以后朱见深退位了,万贞儿的位置也不受影响。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100章安史之乱,李世民暴怒,要废了李隆基!

  朱佑樘的能力算是被认可的。..

  只要他别迁就纵容文官就可以了。

  萧然几人回到洪武一朝.

  

  洪武一朝

  朱元璋李世民几人回来了。

  朱见深的成化一朝还算是勉强可以接受。

  朱元璋心情不错。

  朱见深没有太离谱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246/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