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171节
现在想回去都难了。
“是啊!奸臣全部被杀,还有太祖高皇帝和太宗皇帝在,大明必将再创辉煌。”杨慎也充满向往。
杨慎是想大展拳脚,有政治抱负的人。
杨慎希望做出一藩事业来。
“大明整顿的事情很多,但是太祖高皇帝和太宗皇帝在,这些都不是问题了。”杨廷和也想回去当官了。
“王阳明,此人居然是圣人,之前倒是没想到。”杨廷和很羡慕。
现在朱元璋说了,首辅是王阳明,那杨廷和肯定是没机会了。
朱元璋这样说,朱瞻基也不能改。
杨慎和张璁这些人,只能努力进内阁了。
...
“嘉靖一朝还有几个不错的人。”萧然说道;“这些都可以用。”
“张经是浙直总督,抗倭名将,后因调狼士兵抵御倭寇而导致战机延误,被严党分子赵文华上述陷害而处死。”
“胡宗宪也是浙直总督,依附严嵩、赵文华,而被严嵩提携成为东南封疆大吏。”
“任职后一心抗倭,知人善任,提携俞大猷、戚继光、王崇古等名将,杀徐海、陈东、麻叶、汪直等倭寇首领,为平息东南倭乱立下巨大的功劳。”
“后因严党身份遭弹劾下狱,最终在狱中自尽而亡。”
“唐顺之是大明代著名学者,军事家,文学家,也是著名抗倭英雄,曾帮助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创立新战法。”
“还有之前的曾铣,这些都是可以重用的武将,武将集团有这些人,觉得可以对抗文官集团了。”
这些人能力都是非常不错的。
胡宗宪虽然和严嵩有关系,但是这个人功绩足够了。
加上这个人对俞大猷,戚继光有知遇之恩,朱元璋倒是不会再追究什么责任了。
朱元璋也理解胡宗宪。
这个人虽然依附严嵩,但是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些都很不错,以后和瞻基说一下。”朱元璋很满意。
嘉靖一朝这个阵容要是不能打造一个盛世就说不过去了。
至少在人员配置上可以说是顶级了。
六边形皇帝朱瞻基,加上王阳明这个圣人。
还有这么多有能力的人。
“我们先回去,把瞻基带来吧!”朱元璋提议。
这件事还没有和朱瞻基说过。
“好!”萧然带着朱元璋朱棣二虎离开嘉靖一朝。
...
洪熙一朝
萧然朱元璋朱棣几人到了文渊阁。
“百姓生命安全是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从四周调集物资过去,不得有失...”
朱高炽突然停下来了,看到文渊阁出现几个熟悉身影。
朱高炽严肃的脸上露出笑意。
三杨于谦和六部尚书转身,看到朱元璋几人。
朱瞻基也在人群中。
众人很熟悉了。
连忙行礼,“臣见过太祖,太宗,国师...”
朱元璋微微颔首,“不用多礼。”
“谢太祖!”
“高炽,你的身体怎么样?”朱元璋关切看向朱高炽。
“爷爷,越来越好了,现在多活动一下也不累了。”朱高炽现在看起来瘦了很多。
但是也健康了很多。
朱棣倍感欣慰。
朱高炽身体越来越好了。
“那就好,咱来有件事要说。”朱元璋看向众人。
“爷爷你有什么事情吩咐?”朱高炽问道。
“咱要带走瞻基。”朱元璋开门见山说道。
“带走我?”朱瞻基指了指自己,“太爷爷,去哪里?”
“后面出了一个不肖子孙,实在太不像话了,被咱赐死了..”
朱元璋把嘉靖一朝的事情大概说了一下。
听完朱高炽三杨于谦这些人都傻眼了。
居然还有二十四年不上朝,还有嘉靖一朝的破事,听得众人都怀疑人生了。
刷新众人三观。
“咱要让瞻基去嘉靖一朝,现在洪熙一朝高炽在就行。”朱元璋说道。
“爷爷,孙儿没意见,听爷爷安排。”朱高炽说道。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数据.
第64章朱瞻基降临,大明最嚣张外戚!
“太爷爷,我去倒是没问题,但是嘉靖一朝烂摊子...我一个人可能也是有心无力。”
朱瞻基觉得有点难。
明白土木堡之战之后大明会是什么情况。
“瞻基放心,咱给你把奸臣都杀了,挑选好了合适的人选,这些都是胖虎挑选的。”朱元璋笑着说道。
嘉靖一朝有不少奸臣,但是全部被扼杀在摇篮里面了。
“还有一个叫王阳明的,是大明唯一一个圣人,在华夏几千年封建史,也就两个,另一个是孔夫子。”
朱元璋很自豪,虽然没见过,但是感觉这是大明时期的圣人,就是自豪.
听到圣人,朱瞻基朱高炽还有于谦三杨等人也是被吓一跳。
“圣人?”朱高炽觉得难以置信,感觉这个是很遥远的事情。
能成为圣人,条件太苛刻了。
这不是一般的难。
“没错,胖虎说的,自然是错不了。”朱元璋拍了拍萧然肩膀。
“是,太爷爷,我去准备一下,这就出发。”朱瞻基也来兴趣了。
在洪熙一朝以后也要接皇位,去嘉靖一朝也可以。
现在朱瞻基对这个圣人王阳明也感兴趣。
之前觉得圣人太遥远,现在可以近距离接触了。
“去吧!”朱元璋点点头。
“爷爷,嘉靖一朝那边怎么样?”朱高炽问道。
“总体来说已经千疮百孔了,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开始走下坡路了。”
朱元璋也知道大明问题一大堆。
很多问题是之前留下的。
朱元璋和众人大概说了一下嘉靖一朝的事情。
“还好,是嘉靖三年,很多事情没有发生。”朱高炽听到都觉得头疼。
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好的。
文官集团,宦官集团,还有军队的腐败,想想都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没办法和土木堡之变前相提并论。
感觉已经是两个极端了。
“高炽,很多问题是土木堡之变才引起的,但是在此之前也开始了,你也得注意。”
朱元璋提醒一下朱高炽。
朱高炽这个仁宗对文官集团太好了。
文官集团开始发展就是在朱高炽时期。
除了一个朱元璋之外。
在朱元璋之后,明朝的皇帝们或多或少都需要和官僚集团,特别是文官集团配合执政。
即使是永乐大帝朱棣,也需要时不时安抚文官集团,毕竟他得位不那么正。
其余皇帝别说独裁了,很多连搞些娱乐活动都被盯得死死的。
明朝的文官集团势力正式崛起到可以和皇权分庭抗礼始于明仁宗朱高炽执政时期。
土木堡之变后基本完成在朝堂上独大的局面,武勋、武将集团开始没落。
这个期间,明朝的皇帝也开始了扶持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抗衡的新局面。
明宣宗朱瞻基要给予宦官们教育权,给予他们帮助执政的权力。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