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96节

  她扑在长孙皇后的怀中,泪水早已浸湿了长孙皇后胸前的衣襟。

  她抽噎着将先前在林府那一幕,断断续续说了出来,尤其是李月那近乎宣示主权的言语,字字如针,扎得她心口剧痛。

  “她怎可如此?那般不知羞耻!还有他……他竟真的……”

  李丽质仰起梨花带雨的俏脸,又是伤心又是愤怒。

  “阿娘,那晚在石洞中,情况危急,长乐知晓并非他所愿,可……可他与姑姑如今这般,将我置于何地?将高阳置于何地?”

  后面的话她说不出口,只觉得荒诞又屈辱。

  长孙皇后轻轻抚摸着女儿柔顺的青丝,眼神复杂却无比沉静。

  她没有立刻斥责或安慰,只是待女儿情绪稍缓,才用绢帕温柔地为其拭去泪水。

  “长乐!”长孙皇后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婉,却带着看透世事的通透。

  “你先告诉阿娘,抛开永嘉之事,你对平安,究竟是何心意?”

  李丽质一怔,脸颊微热,眼神躲闪了一下,旋即又被委屈覆盖。

  “我……我不知道,只是那夜他救我于危难,举止守礼,将唯一的解药给了我!”

  “他文采惊世,千古诗篇…张口就来,今早他于朝堂之上为…长乐和永嘉姑姑怒斥禄东赞、辩倒孔师,那般风采,长乐只是觉得,他与寻常男子不同!”

  “守礼?不同?”长孙皇后微微颔首,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那笑里带着些许无奈,却又有着母性的包容。

  “长乐,你自幼端庄娴雅,最重规矩礼法,心中自有沟壑,能让你觉得‘不同’,这本身就已不寻常!”

  她轻轻拉起女儿的手,握在掌心:“母后问你,若此刻让你彻底忘了他,从此婚嫁各不相干,你可能做到?”

  李丽质红唇翕动,想说“能”,可那个字却重如千钧,堵在喉间,怎么也说不出口。

  半晌,她颓然垂首,泪水再次盈眶:“阿娘,长乐也不知道…”

  “这便是了!”长孙皇后叹息一声,语气愈发柔和。

  “情之一字,若是能轻易用规矩礼法束缚,世间又何来那么多痴男怨女?”

  “永嘉性情如火,大胆奔放,她认定了,便不畏人言,敢作敢当,这是她的选择!”

  “而她与平安已有夫妻之实,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难道就因为她大胆,就可以不顾……”

  “并非不顾!”长孙皇后打断她,眸光睿智。

  “阿娘并非赞同她的所作所为,但母后问你,若那夜没有平安,你与永嘉落入长孙冲和窦奉节之手,今日又当如何?”

  李丽质闻言,俏脸煞白,娇躯微颤,那后果,她简直不敢想。

  “平安的出现,保住了你们最珍贵的清白和尊严!世事弄人,阴差阳错,他与永嘉有了肌肤之亲,夫妻之实,这是劫,或许也是缘!”

  长孙皇后语气平和,却字字敲在李丽质心上。

  “你愤怒、委屈,觉得永嘉抢先一步,失了体统,觉得平安他贪心不足。”

  “可你仔细想想,平安他可曾用花言巧语欺骗过你?可曾对你许下过承诺后又去招惹她人?”

  李丽质闻言,顿时愣住了,仔细回想,林平安对她,似乎始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和尊重,甚至有些回避。

  是她自己,因那夜的石洞相伴悄然心动,忍不住关注他,靠近他。

  “他并未欺骗你什么,不是吗?”长孙皇后洞察了女儿的心思。

  “他甚至对阿娘直言不讳,说高阳、永嘉和你,他一个都不会放弃!”

  “他竟如此狂妄!”李丽质清丽的脸上满是惊愕。

  “是狂妄,却也是他的坦诚!”

  长孙皇后眸光深邃,“平安他非池中之物,医术通神,文采惊世,心思机敏更非常人所能及!”

  “这样的人,往往行事出人意料,不能以常理度之!”

  “他既敢对母后说出这话,要么是愚蠢至极,要么…就是他有所倚仗,且心意坚决!”

第123 章 高阳:你就不能收敛点吗?非要这么出风头!

  长孙皇后看着女儿,语气转为郑重:“长乐,母后并非要你立刻接受这惊世骇俗之事!”

  “母后只是希望你明白,你的心,要你自己去看清!”

  “若你无法接受与他人共侍一夫,哪怕那人是你姐妹,那你便需及早抽身,须知,长痛不如短痛!”

  “阿娘与你阿耶,必会为你再择一桩门当户对,一世一双人的良缘!”

  她顿了顿,观察着女儿的神色,继续道:“但若……你心中确有他,割舍不下,那你就需想明白,你要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夫君!”

  “还有高阳的娇纵、永嘉的大胆,以及世人的指指点点!”

  “这条路会很难,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你的端庄,你的坚韧,能否支撑你走下去?!”

  “能否让你在这复杂的情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护住自己的心,甚至……赢得你想要的?!”

  李丽质闻言,顿时沉默了,阿娘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心中被愤怒和委屈封锁的角落。

  她想起母后重病垂危,就连孙神医都束手无策!

  而他一出手,便将折磨阿娘几十年的旧疾给治愈了。

  想起他中秋诗会上挥洒自如的惊世才华,想象今早他在朝堂上为护自己和姑姑那锋芒毕露的凌厉身影,也想起那夜石洞中他克制而温暖的眼神。

  是啊,他从未承诺过自己什么,是自己的心先一步陷落了。

  而要收回这颗心,如今竟是如此之难。

  见她神色变幻,挣扎不已,长孙皇后知道她听进去了,便不再多言,只是轻轻将女儿揽入怀中,柔声道。

  “长乐,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尤其是我们女子,很多时候命运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阿娘希望,在可能的情况下,你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无论选哪条路,都要想清楚后果,并且有能力承担!”

  “记住,阿娘和你阿耶,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李丽质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里,混乱的心绪渐渐平复。

  愤怒未消,委屈仍在,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重的思考。

  她天性中的坚韧和理性开始抬头,压过了感性的冲动。

  “阿娘!”良久,她轻声开口,声音还有些沙哑,却平静了许多。

  “长乐需要些时间…好好想一想!”

  长孙皇后雍容秀丽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女儿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好!好好想!无论你作何决定,阿娘和你阿耶都支持你!”

  李丽质抬起头,美眸中虽还有泪光,却已多了几分清明和坚定,她看着母亲,轻轻点了点头。

  那份属于大唐嫡长公主的端庄与娴静似乎又回来了,但内里,一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夕阳的余晖将门前青石台阶染成暖金色,一辆华丽马车缓缓停在了门前,车帘掀开,高阳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赴一场生死之战般,跳下了马车。

  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不算过分张扬的鹅黄色宫裙,略施粉黛,试图掩盖连日来的憔悴,但微微泛红的眼角还是泄露了几分心事。

  她站在朱漆大门前,手心微微出汗,往日里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刁蛮劲儿,此刻竟有些提不起来。

  “殿下,相信自己,你可以的!”画屏看出了她的紧张,连忙为她加油打气。

  “嗯!”高阳重重点头,缓步踏上了台阶。

  门房早已看见公主仪驾,慌忙打开中门,躬身迎接。

  “见过高阳公主殿下!”

  “你们伯爷呢?”高阳微微颔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甚至带着点惯有的颐指气使,但尾音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还是出卖了她此刻内心的忐忑与紧张。

  “回公主殿下,伯爷他在书房!”门房恭敬回道。

  “引路!”高阳也没废话,直接开口说道。

  门房连忙在前为其引路,来到书房外,门房朝其躬了躬身,悄然退去。

  书房的门虚掩着,她停下脚步,犹豫了片刻,再次深吸一口气,然后,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气,推开了那扇门。

  林平安正坐在书案前,似乎正在写些什么,听到动静,他抬头朝门口看去。

  空气仿佛凝固了,没有预想中的冷嘲热讽,也没有刻意的回避,一种微妙而紧绷的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高阳原本准备好的那些或质问或撒娇的话,一下子全都卡在了喉咙里。

  她看着他似乎清瘦了些的脸颊,想起他今日早朝,在朝堂上为了维护李月和李丽质而舌战吐蕃使臣,和直面当世鸿儒的锋芒。

  想起他面对张亮诬陷时的从容反击,也想起…自己不顾一切冲进长安县衙时,他看向自己那复杂难辨的一瞥。

  最终,还是她先败下阵来,有些仓促地挪开视线,语气硬邦邦地开口,试图用骄傲掩盖心虚:“你…你没事吧?今早朝堂上的事,我都听说了…”

  林平安放下笔,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他自然知道她为何而来。

  上次她闯县衙的举动,确实在他意料之外,也让他的心防裂开了一丝细缝。

  “有劳殿下挂心,无事!”他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不过是些口舌之争罢了!”

  这混蛋又是这种不咸不淡的态度!

  高阳心头莫名窜起一股火气,那点小女儿的扭捏瞬间被烧得一干二净。

  她柳眉一竖,刁蛮劲儿终于回来了几分:“口舌之争?你说得轻巧!孔颖达那是当世鸿儒,门生故旧遍布天下!”

  “禄东赞是吐蕃大相,你一下子把两个都气晕了,满长安都传遍了!你就不能收敛点吗?非要这么出风头!”

  这话听起来像是责备,但仔细品味,里面藏着的分明是担忧和后怕。

  林平安看着她气鼓鼓的样子,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语气却依旧平淡:“殿下今日过来,就是为了教训我收敛些?”

  “我……”高阳被他一噎,顿时语塞。

  她总不能说,我是因为听说你为了别的女人在朝堂上大杀四方,心里酸得难受,又忍不住为你骄傲,纠结了半天才跑过来的吧?

第124 章 谢谢你,肯信我!谢谢你,为我出头!

  她眸光游移,瞥见他书案上似乎摆着几样精致的点心,那赤金食盒莫名的熟悉,心头猛地一刺,脱口而出。

  “谁稀罕教训你!我就是来问问,张亮赔了那么多钱帛、田庄,你……你和卢国公的生意,是不是该分我一些?若不是我及时赶到,震住了场面,你能那么快脱身…”

  这话越说越没底气,甚至有点胡搅蛮缠,连她自己都觉得这借口找得拙劣至极。

首节 上一节 96/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