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91节
自己兴师动众,连护卫都出动了,摆出一副为他拼命的架势,结果他好像根本不需要。
自己那番“霸气护夫”倒显得像个自作多情的笑话!
两人走出大门,来到拴马石旁,气氛一时间有些微妙的凝滞,跟在两人身后的护卫都识趣地退开稍许。
高阳绞着手指,偷瞄了一眼林平安那俊朗侧脸,见他神色平静,似乎完全没有要主动开口的意思,她心里更气了,又有点慌。
她抿了抿娇艳欲滴的红唇,决定主动打破沉默,但她又不想把姿态放的太低,因为那样太跌份了。
“没想到你还有这般本事,倒是省得本宫再多费唇舌了!”
她扬起雪白尖翘下巴,试图维持骄傲的姿态,但闪烁的眼神却出卖了她的心虚。
林平安停下脚步,侧过头看她,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语气平淡却意味深长。
“哦?如此说来,倒是要多谢公主殿下今日仗义执言了?”
他特意在“仗义执言”四个字上微微加重了语气,仿佛在调侃她方才那番近乎撒泼的维护。
高阳被他这话语一噎,俏丽脸颊微微泛红,又气又羞。
她听出了他话里的调侃,小脚直跺:“你!你这是什么语气?本宫难道不该来吗?若不是本宫及时赶到,镇住场面,那老匹夫岂会那么容易服软?!”
她试图强调自己的重要性,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
林平安从善如流地点点头,眼神却带着一丝戏谑:“是!是!是!殿下威风八面,一出场便吓得郧国公肝胆俱裂,实在是功不可没!”
“你…你明知我不是那个意思!”高阳气得脸颊鼓鼓的,像只被惹恼了的猫咪。
“林平安!你别不识好人心!我…我那是担心你!”
情急之下,她忘了自称“本宫”,那句“担心你”脱口而出,声音却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带着一丝委屈。
林平安看着她这模样,心中微微一动,知道她是真急了。
但他并不打算就此轻易和解,他故意叹了口气说道。
“劳殿下挂心了,只是些跳梁小丑的手段,我自有办法应付!”
“殿下金枝玉叶,实在不必为这些琐事动气,更不必兴师动众,免得落人口实,于殿下声誉有碍!”
高阳一听,心顿时凉了半截,那股委屈和失落瞬间放大。
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借机和好,却被他这不软不硬的钉子碰了回来。
她又羞又怒,一双如水杏眸,瞬间泛红:“林平安!你混蛋!我好心好意来帮你,你不但不领情,还这样说!”
“是!是我多余!是我多管闲事行了吧!”
她的声音带着哽咽,转身就想翻身上马离开这个让她难堪的地方。
看到她真的快要哭了,林平安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再逗下去,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他伸手轻轻拉住了她的嫩白滑腻小手。
她背对着他,香肩微微抽动,却没有甩开他的手。
林平安的声音放缓了些,不再带有调侃,而是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温和:“好了,刚刚是我失言,今日…多谢你了!”
他没有过多解释,也没有立刻承诺和好,但这句简单的道歉和感谢,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让高阳觉得受用。
高阳依旧背对着他,但紧绷的娇躯却微微放松了一些,小声嘟囔了一句,带着浓浓的鼻音:“谁要你谢…”
林平安松开手说道:“好了,天色不早了,殿下还是赶紧回去吧!”
高阳心里虽然还有气,但心中的委屈已然消散大半。
她也知道眼下不是纠缠的时候,更拉不下脸来继续纠缠。
她“嗯”了一声,算是回应,翻身上马,大长腿猛地一夹马腹,疾驰而去。
她自始至终没再回头看林平安,但嘴角却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极其细微地向上弯了一下。
林平安看着纵马疾驰而去的高阳,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十月的长安,秋意渐浓,仲秋已至,鸿胪寺客馆内,吐蕃大相禄东赞正对着一卷羊皮地图凝神,眉头紧锁。
来大唐两天了,求亲之事却毫无进展,大唐皇帝的态度依旧暧昧不明,仿佛吐蕃的诚意与高原的冰雪一样,难以融化长安宫殿的绿瓦。
“大相!大相!”
就在这时,一名随从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压低声音道:“天大的好消息!”
禄东赞抬起头,眼神锐利:“讲!”
“大唐的嫡长公主,皇后所出的长乐公主,还有那位永嘉公主,就在不久前,竟都与她们的驸马和离了!” 随从语速极快,生怕这消息飞走一般。
“什么?!” 禄东赞猛地站起身,身后的胡凳因他剧烈的动作而发出“吱呀”一声。
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和离?两位公主?你确定消息无误?!”
随从一脸认真地回道:“千真万确!此事已人尽皆知,据说与那位新晋长安县伯提出的近亲三代不可成婚有关,大唐的皇帝陛下下了旨意,两位公主已与驸马和离!”
一瞬间,禄东赞脸上的阴霾被一种近乎狂喜的光芒所取代。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眼中闪烁着精明与野性的光芒,在房间内来回踱步。
“天神庇佑!天神庇佑我吐蕃!”
他几乎要大笑出声,却又强行压抑住,化作几声低沉而兴奋的喘息。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赞普梦寐以求的大唐公主,而且一次出现了两位合适的人选!还是身份如此尊贵、正值婚龄的公主!”
之前他向李世民提出和亲时,李世民以无适婚年龄的公主为由拒绝了他。
他猛地停下脚步,眼中精光四射:“尤其是长乐公主,嫡长公主,身份尊贵无比!若赞普能娶到她,那嫁妆……永嘉公主虽稍逊,但亦是上上之选!好,好啊!”
之前的挫败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绝佳的计划在他脑中飞速成形。
他不再是无的放矢的求亲者,而是手握明确目标的猎人。
他迅速冷静下来,恢复了应有的沉稳,但眼底的炽热却丝毫未减,他沉声对随从下令。
“立刻去办几件事:第一,不惜重金,详细打探两位公主的性情、喜好,越详细越好!”
“第二,去查清楚那位长安县伯的底细,他一句话竟能引得大唐皇帝下旨,令公主和离,此人绝不简单!”
“第三!” 他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准备好更丰厚的礼物,这次不止献给大唐皇帝,还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能投两位公主所好的珍玩!”
“另外,将我带来的吐蕃最上等的宝石、麝香、氆氇重新整理,以备进献!”
随从领命,正要离去,禄东赞又补充道:“且慢!让我们的人,在长安的茶楼酒肆、文人聚会中,可以‘无意’间散播一些言论!”
“内容嘛……就是赞叹咱们赞普的年轻英勇、雄才大略,以及吐蕃百姓对迎娶大唐公主的殷切期盼,强调此番和亲对两国边境永续和平的莫大好处!”
“记住,一定要做得巧妙,如同水滴入海,无声却可渐起涟漪!”
他要先造势,让吐蕃求娶一位合适的公主,这个概念渗透进大唐人的谈论中,特别是要让那些朝臣们觉得,此事并非突兀之举,而是有现实基础和民意。
随从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禄东赞走到窗边,望向不远处巍峨的太极宫方向,目光灼灼。
“大唐皇帝陛下!” 禄东赞低声自语,仿佛在与宫殿中的李世民隔空对话。
“您最珍爱的女儿既然已恢复自由身,何不给予她一段更为广阔、更能彰显大唐威仪的姻缘?嫁往吐蕃,成为一国之母,岂不远胜于困于长安方寸之间?”
秋风吹过庭院,卷起几片枯黄落叶,却吹不散禄东赞心中已然熊熊燃烧的野望之火。
第116 章 林平安VS长孙皇后
翌日,林平安照例去度支司衙署点卯上值,一个时辰之后,他离开了度支司衙署来到了皇宫凤阳阁。
“长安伯,皇后娘娘有请!”他刚为李明达把完脉,清竹便快步走了进来,朝他拂身一礼说道。
“姐夫,是阿娘,兕子也要去找阿娘!”小兕子说着,便拉着林平安的手朝殿外走去。
清竹见状,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
一行三人来到了立政殿。
“阿娘!”小兕子松开林平安的手,如乳燕投林般扑到了长孙皇后的怀中。
“兕子真乖!”长孙皇后宠爱的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
“儿臣见过母后!”林平安上前见礼。
“平安不必多礼!”长孙皇后微笑摆手。
随即,她朝怀中的小兕子柔声道。
“兕子,去跟新城玩好不好?”
小兕子点头,她虽年纪小但也看出来了,阿娘和姐夫有正事要谈。
随后,清竹带着小兕子去了侧殿。
长孙皇后指了指对面的圆凳看向林平安,温声道:“平安,快过来坐,不必拘谨!”
林平安点了点头,走了过去,坐在了长孙皇后的下首。
“母后知你不喜茶汤,便喝水吧!”长孙皇后说着,拿起桌上的茶壶,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
看来等到明年春,这炒茶是得弄大规模了!林平安微笑接过,暗暗想道。
眼下早已过了采茶的季节,所以他手上的炒茶并不多。
长孙皇后一双凤眸落在了他的身上,声音温和带着赞赏:“平安,张亮之事,让你受委屈了,你能从容应对,反制其人,保全自身与朝廷体面,甚好!”
林平安微笑摆手:“多谢母后关怀,些许风波,不足挂齿!”
长孙皇后轻轻颔首,步入正题,语气愈发温和:“漱儿那孩子,性子是急躁了些,听闻你被带走,竟不管不顾地去闯公堂,实在有失体统!”
“但其心可鉴,她对你的维护之情,却是真切无比!”
“平安,你与漱儿的婚事乃陛下钦定,代表着天家颜面!”
“少年人相处,摩擦在所难免,还需互相体谅,多多包容,母后希望你们能早日冰释前嫌,和睦相处!”
林平安点头道:“母后教诲的是,儿臣明白公主殿下心意,日后自当尽力与公主殿下好好相处!”
长孙皇后凝视着他,静默片刻,阳光下的尘埃在空气中缓缓浮动。
她语气微沉,带上了一丝凝重:“平安,你是聪明人,当知人言可畏,更应知晓分寸与界限!”
“有些事,阴差阳错,情非得已,过去了便当如云烟散去,不可留恋,更不可再提!”
“有些人,身份尊贵,经历变故,心绪敏感,你于她们有恩,感念即可,过从甚密,非但其清誉有损,于你亦是灭顶之灾!”
上一篇: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