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122节

第163 章 小兕子:阿姐,你的脸怎么红啦?

  侯君集和窦诞刚松一口气,却听李世民厉声道:

  “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顿了顿,他朝殿外大声喝道。

  四名禁卫跨步而入,躬身听命。

  “将侯元礼、窦奉节二人,拖至殿外,重责三十大板!给朕狠狠地打,让他们好好记住今日的教训!”

  “打完之后,拖回各自府中,闭门思过一月,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府门半步!”

  侯元礼和窦奉节顿时吓的面无人色,连求饶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特别是窦奉节,上次他挨了板子至今屁股还隐隐作痛。

  侯君集和窦诞也是心头一紧,但深知这已是李世民开恩,连忙按下心中的不忍,叩首齐声道:“陛下圣明!”

  “侯君集,窦诞,尔等教子(侄)不严,罚俸一年!若有再犯,朕连你们一并处置!”李世民最后冷声道。

  “多谢陛下法外开恩!臣感激不尽,绝不再犯!”两人再次叩首。

  李世民一挥手,四名禁卫便冲了上来将瘫软在地的侯元礼和窦奉节拖了出去。

  很快,殿外便传来了沉闷的杖击声和两人压抑不住的凄厉惨叫。

  “砰砰砰——”

  侯君集和窦诞跪在殿内,听着外面的惨叫声,面色灰白,冷汗涔涔,心中又是心疼又是后怕。

  直到杖刑完毕,惨叫渐歇,李世民才朝两人挥了挥手道:“滚回去吧!好好看着他们,若闭门期间再敢生事,后果自负!”

  “臣等告退!谢陛下天恩!”侯君集和窦诞如蒙大赦,连忙爬起身,躬身退出了甘露殿,叫来家仆找来木板,抬着侯元礼和窦奉节急匆匆的出了宫。

  翌日,清晨,皇宫,太极殿,早朝。

  经过昨日李世民雷霆万钧的震慑,今日的朝堂显得格外风平浪静。

  御史台的官员们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前两日义愤填膺、准备弹劾的不是他们。

  那些平日里喜欢旁敲侧击、暗戳戳搞事的世家官员们,也都老老实实地缩着脖子,奏报的内容不是歌功颂德便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期待着一场激烈辩论、准备大展毒舌的林平安见状,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倍感无趣。

  散朝后,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平安一眼,淡淡道:“小子,随朕来!”

  林平安不情不愿的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立政殿。

  殿内早已备好了精致的早膳,长孙皇后正温柔地陪着小兕子和李治用膳。

  见到林平安进来,两个小家伙眼睛顿时一亮。

  “姐夫!”小兕子李明达第一个跳下凳子,像只欢快的小鹿般跑到林平安身边,仰着小脸,大眼睛里满是崇拜和担忧。

  “你昨天没事吧?听说那些坏蛋好多人围着你!兕子好担心!”她拉着林平安的衣角,精致的小眉头皱得紧紧的。

  李治也放下筷子,虽然努力想保持小王爷的稳重,但语气里的关切却掩饰不住:“姐夫,你可有受伤?”

  他对林平安的种种神奇本事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平安看着面前的两个小家伙,心中暖流涌动。

  他笑着揉了揉小兕子的小脑袋,温和道:“谢两位殿下挂心,我无事!不过是些跳梁小丑,陛下天威一震,他们便作鸟兽散了!”

  长孙皇后也站起身,眼中带着慈和与一丝后怕:“平安来了,快坐下用早膳!昨日真是凶险,日后还需更加谨慎才是!”

  说着,她亲自为林平安盛了一碗小米粥,放到了他的面前。

  林平安能清晰地感受到长孙皇后那对自己发自内心毫无保留的关爱,连忙感激道谢。

  “多谢母后,儿臣往后会小心的!”

  恰在这时,清竹快步走了进来,朝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躬身道:“陛下,皇后娘娘,长乐公主殿下已至殿外!”

  长孙皇后微笑颔首:“快请长乐进来,正好一起用早膳!”

  清竹领命而去。

  不多时,一袭月白袄裙的李丽质袅袅婷婷地步入殿内,当看到林平安也在时,美眸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彩,但随即那光彩又迅速黯淡下去,化作一丝难以掩饰的惭愧和羞涩。

  她欣喜能见到他,安然无恙,却惭愧于昨日他身陷围困时,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不像高阳那般,能披甲执鞭,为他冲锋陷阵。

  她规规矩矩地向父皇,母后行礼。

  又与弟妹打了招呼,轮到林平安时,只是飞快地瞥了他一眼,低声道:“长安伯,有礼了!”便迅速移开目光,耳根却悄悄染上了一层绯红。

  两人之间那若有似无的情愫流转,如何能瞒过在场众人的眼睛?

  李世民脸黑如炭,长孙皇后则是满眼慈爱的看着两人。

  小兕子眨着大眼睛,看看姐姐,又看看林平安,忽然脆声开口:“阿姐,你的脸怎么红啦?是不是看到平安哥哥太开心啦?”

  “兕子!休得胡言!”李丽质顿时大窘,脸颊腾地一下红透了,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下意识地轻斥了妹妹一句,却更显欲盖弥彰。

  “咳咳咳……”

  林平安也是老脸一热,干咳两声,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好啦!兕子,乖乖用膳!”长孙皇后忍俊不禁,连忙出来打圆场,慈爱地给小女儿夹了一块点心,成功转移了话题。

  气氛重新缓和下来,众人开始用膳。

  李世民喝了一口羹汤,状似无意地开口问道:“小子,再过半月,你便该离开户部了吧?下一站,你欲往何处?”

  他放下汤匙,目光带着几分探究看向林平安:“朕记得,你先前在朝堂上,扬言要去兵部?可是故意吓唬张亮和侯君集的?”

  林平安闻言,放下筷子回道。

  “陛下圣明,臣那点小心思,果然瞒不过陛下!”

  “兵部…时机未至,去吓唬吓唬人还行,真去了,怕是侯大将军真要寝食难安了!”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认真,目光清亮:“臣下一站,想去——司农寺!”

  “司农寺?”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果然!与他猜想的丝毫不差!

  就连长孙皇后也停下了动作,凤眸中流露出赞赏与期待之色。

  李丽质抬起头,不着痕迹的瞟了林平安一眼,有些惊讶,但随即了然。

  小兕子歪着头不解问道:“司农寺?是种很多很多好吃的地方吗?”

  林平安笑着对她点点头:“兕子说得对,就是能让天下人都种出很多很多好吃的地方!”

  接着,他看向李世民说道:“陛下,司农寺掌仓储,管苑囿,劝课农桑,虽不在六部之列,却实为社稷根基之所在!”

  “臣之所学,于诗词歌赋乃是娱情,于医术乃是救人,然于此农事稼穑之道,或可真正泽被苍生,夯实我大唐万世之基业!”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殿内所有人都瞬间听懂了他的潜台词——去司农寺,就是为了将那亩产千斤的“祥瑞”,将那能令土地增产的神物“化肥”,顺理成章、名正言顺地推行天下!

  李世民闻言,抚掌笑道:“好!好一个泽被苍生,夯实根基!朕准了!”

  “半月之后,你便去司农寺上任!朕倒要看看,你能在司农寺,给朕,给这天下,种出怎样的惊喜来!”

  林平安神色一肃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望!”

  “嗯,如此甚好!”李世民满意点头。

第164 章李丽质的主动

  用罢早膳,立政殿内的气氛温馨却暗流涌动。

  长孙皇后眸光慈爱地掠过女儿李丽质那欲言又止、不时偷偷瞥向林平安的羞涩模样,心中了然。

  她微微一笑,温声道:“平安今日还要去户部点卯吧?长乐,你正好也要出宫回府,便与平安一同走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李世民闻言,眉头就是一皱,但看到女儿那瞬间亮起却又强自压抑的眸光,终究是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是淡淡“嗯”了一声,算是默许。

  他深知自己这个嫡长女的性子,能让她主动一步已是难得。

  小兕子李明达眨着大眼睛,似乎想说什么,却被李治悄悄拉了一下衣袖。

  李治虽年幼,却更早慧敏感,他隐约感觉到阿姐和林平安之间有种不同于他人的气氛,乖巧地没有像往常一样缠着林平安问东问西。

  李丽质的心跳骤然加速,脸颊微热。

  光天化日之下,与男子并肩同行出宫,这于她恪守多年的礼法而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大胆行为。

  若是往日,她定会婉拒,但昨日高阳那袭红甲、一往无前的身影,像一团火烙印在她心底,灼得她坐立难安。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羞怯与忐忑,起身盈盈一礼:“是,母后,儿臣便与长安伯同行!”

  林平安也起身朝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拱手道:“陛下,母后,那我们就先走了!”

  而后又跟李明达和李治打了声招呼,两人便一起出了立政殿。

  于是,在无数宫女、太监以及巡逻禁军惊愕的目光注视下,大唐最端庄守礼的嫡长公主长乐殿下,竟与一男子并肩而行,缓缓走向宫门。

  所过之处,众人皆垂首避让,但眼角余光与内心的震惊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

  李丽质能感受到那些目光,如同细针般扎在背上,让她脊背僵硬,脸颊滚烫,她努力维持着公主的仪态,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却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终于,两人走出了承天门,那辆属于长乐公主府的华丽马车早已等候在旁。

  白芷见两人并肩而来,微微一愣,随即慌忙低头,恭敬地掀开车帘。

  上了马车,放下车帘,李丽质一直紧绷的心弦才逐渐松弛下来。

  马车缓缓启动,车厢内一片寂静,只有车轮碾过青石路的辘辘声。

  忽然,李丽质抬起头,凤眸微微泛红,看向林平安,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和难以抑制的自责:“平安,我....我是不是很没用?”

  林平安闻言一怔:“殿下何出此言?”

  “每一次你有事的时候....”李丽质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

  “我都只能在一旁看着,干着急,什么忙都帮不上!”

  “不像高阳,她可以不管不顾地冲进长安县衙为你怒斥国公,她可以穿上盔甲、骑着马去为你直面外邦使者!”

  “而我....我却只能守着这些该死的规矩,什么都做不了....”

  她越说越伤心,平日里那份端庄娴静此刻全然被一种脆弱和自卑取代。

首节 上一节 12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