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87节

  “喂,新来的?陆士毕业后第一次上战场吧?”

  一个沙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三好长我转过头,看到一个胡子拉碴、眼神疲惫、军装沾满污渍的老中尉。

  对方递过来一根皱巴巴的香烟。

  三好长我下意识地接过,手指都在微微颤抖。

  “嗨……嗨依,前辈。”

  “哼,一看就知道。” 老中尉给自己也点上一根,深吸了一口,用下巴指了指眼前的尸山血海。

  “别信国内报纸上吹的那些屁话。这里……是真正的地狱。”

  “尤其是我们对面的那支部队……那个叫方默的家伙指挥的独立21旅……”

  老中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他们有一种机枪,射速快得吓人,声音就像……就像撕布一样。‘嗤嗤嗤嗤’,冲锋的士兵们就像割麦子一样,一片一片地倒下去。”

  “他们还有数不清的迫击炮,炸得又准又狠。你以为躲在弹坑里、掩体后面就安全了?他们的迫击炮弹就像长了眼睛,追着你炸。”

  “还有他们的神枪手,专门盯着军官和军曹打。我要是你……” 老中尉瞥了一眼三好长我崭新的少尉领章和精致的尉官军刀,“就赶紧把这显眼的玩意儿摘了,换把普通士兵的步枪,或者至少换把朴素点的军刀。”

  “哦,对了。” 老中尉仿佛想起了什么,补充道,“要是你听到一种很奇怪的、越来越尖利的呼啸声……别犹豫,立刻找个最深的坑把自己埋起来,然后祈祷自己的命够大吧。”

  “那是他们的一种重型火箭炮,一发下来,方圆几十米寸草不生……”

  老中尉每说一句,三好长我的脸色就苍白一分。

  他听着这些闻所未闻的恐怖武器,闻着空气中那令人窒息的尸臭,看着眼前这如同炼狱般的景象,再也忍不住。

  “呕——!”

  他猛地弯下腰,剧烈地呕吐起来,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吐出来。

  鬼子老中尉看着他的狼狈样子,见怪不怪地摇了摇头,吐出一个烟圈。

  “习惯就好……如果,你还能活到习惯的那一天的话。”

  说完,他拍了拍三好长我的后背,叼着烟,晃晃悠悠地走向远处正在集结的队伍,留下三好长我一个人在原地,面对着冰冷残酷的现实,瑟瑟发抖。

  战争的浪漫幻想彻底破灭,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迷茫。

  ------

  发觉方默的部队如同一块啃不动、砸不烂的磐石之后,松井大将立刻调整了沪上派遣军的战略。

  他就像后世考场上的学生,遇到棘手的难题,果断选择跳过,先集中精力解决那些相对容易的部分。

  在他的严令下,新登陆的第9师团和第13师团,向防守刘行一线的大夏第1军发起了连绵不绝的猛攻。

  第1军官兵虽然浴血奋战,给予了鬼子重大杀伤,但自身也伤亡惨重,精锐几乎消耗殆尽。

  面对鬼子绝对优势的火力和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苦苦支撑到9月底,第1军最终被打残,失去了建制战斗力,不得不含恨撤离沪上战区,转往后方休整。

  防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10月1日,鬼子的特设第101师团也在吴淞口登陆。

  手握充足预备队的松井,终于露出了狰狞的獠牙,发起了蓄谋已久的猛烈进攻。

  你方默不是擅长装甲突击,喜欢穿插分割吗?

  这次,松井玩起了更高明的战术。

  他命令第9、第11、第13三个师团的主力,在上百门重炮的持续掩护下,采用“立体滚筒式”的进攻战术。

  部队梯次配置,交替前进,步步为营。

  一个联队进攻时,另一个联队就在后方构筑工事,提供火力支援,并防范可能的突袭。

  整个进攻正面如同一个不断向前滚动的、毫无破绽的钢铁滚筒,根本不給方默任何穿插分割、各个击破的机会。

  方默在指挥部里看着地图,眉头紧锁。

  他只恨自己手头的兵力还是太少。

  虽然经过连续补充和收编,独立21旅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两万三千人,但面对鬼子这种稳扎稳打、毫无破绽的推进方式,他若强行发起装甲突击,很容易陷入鬼子预设的反坦克阵地和步兵包围之中,变成赔本的买卖。

  很可能获得的功勋值,还抵不上损失的宝贵坦克和精锐车组。

  10月3日,噩耗传来。

  经过惨烈争夺,战略要地刘行最终陷落。

第136章 形式急转直下(8.30加更)

  鬼子的部队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地插入了大夏第9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的结合部,将沪上战场的大夏军队割裂开来。

  方默所部驻守的江湾一带,西面和北面已经全部被鬼子占领。

  整整四个鬼子师团——第9、第11、第13、第101师团(第3师团残部仅剩两个联队还有战斗力)从三个方向虎视眈眈,对他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

  情况已经变得极其不利。

  10月7日,鬼子得势不饶人,从刘行南下,猛攻江湾左翼的重镇——大场。

  此时驻守大场的是以装备精良、待遇优厚著称的税警总团,以及第61师。

  图为后来换装美械的税警总团。此时总团整个部队3万余人,到达淞沪战场的只是第2支队

  战斗异常激烈。

  税警总团的官兵虽然训练有素,装备了大量进口的自动武器,但依然严重缺乏重型火炮和防空火炮。

  即便方默的炮兵团和几个中央军直属的独立炮兵团不顾损失,疯狂开火支援,炮弹如同泼水般砸向鬼子的进攻队列,也依然难以完全遏制鬼子在绝对炮火优势下的猛烈攻势。

  大场防线岌岌可危。

  方默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深知,战前鬼子虽然只有17个常设师团,但其得益于完善的预备役制度,战争潜力极其可怕。

  开战后,鬼子几乎立刻就组建了第13、第18、第26三个新师团。

  9月份又紧急组建了第101、第108、第109三个特设师团。

  虽然他不清楚历史上这些新编师团组建时间等的具体细节,但他很清楚,即便前期他利用系统和穿越者的优势,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给鬼子造成了远超历史的损失。

  但随着鬼子后方援兵源源不断地登陆上岸,而大夏方面却只能像添油一样,将各地赶来的杂牌部队一批批填入这个无底洞般的血肉磨盘,整体的崩溃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10月10日,一支意想不到的援军出现了。

  来自天府之国的川军第20军,穿着草鞋,背着老套筒和大刀,一路急行军,终于赶到了炮火连天的沪上战场。

  出川壮士的死字旗

  他们几乎没有休整,到达指定位置的当天,就向进攻大场侧翼的鬼子第101师团一部发起了决死冲锋。

  “格老子的,龟儿子的小鬼子,老子日你先人。”

  “弟兄们,冲啊,杀鬼子啊。”

  川军将士们喊着浓重的川音,冒着鬼子密集的炮火,前仆后继,硬是用血肉之躯和悍不畏死的气势,一举夺回了战略要点陈家塘一带,暂时缓解了大场方向的压力,也间接解除了方默部队被彻底合围的危险。

  方默得知消息后,长长舒了一口气,对这支装备低劣但斗志昂扬的部队肃然起敬。

  然而,还没等他缓过劲来,金陵方面一道越级指挥的“微操”命令,就直接发到了他的旅部。

  命令竟然越过了前线总指挥张冶中将军,直接要求方默的独立第21旅“抓住战机”,立刻加入反攻,协同其他部队——“一举收复刘行”。

  方默看着这份不切实际的命令,气得差点骂娘。

  上边的老爷远在金陵,根本不清楚前线的实际情况。

  现在大夏军队能勉强顶住鬼子的进攻就已经是极限了,还要顶着鬼子的飞机、重炮和严阵以待的防线去反攻?那根本不是打仗,是送死,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填无底洞。

  但他又不能公然抗命。

  只能一边回电“遵命”,一边尽可能拖延时间,集结部队,做做样子,心里则将那纸上谈兵的蠢货骂了无数遍。

  10月20日,被寄予厚望的桂军第21集团军精锐终于抵达沪上。

  金陵方面似乎又看到了反攻的希望,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划大规模反击。

  然而,鬼子的援军来得更快。

  就在桂军到达的几乎同一时间,鬼子第16师团也在狮子林、川沙口一带登陆。

  至此,涌入沪上战场的鬼子兵力已经高达5个师团又1个旅团外加数支重炮联队和战车大队,总兵力超过十万人。

  在金陵方面的严令和不断催促下,大夏军队在沪上战场发起了最后一次大规模反击。

  最后一支生力军,桂军第21集团军的精锐。

  连同中央军最宝贵的家底,第2、第3、第4、第10、第16独立炮兵团,以及教导总队直属炮兵营,甚至中央军校炮兵练习队的学员们,全都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场注定惨烈的进攻。

  炮火准备前所未有的猛烈,几乎将所有库存的炮弹都倾泻到了鬼子的阵地上。

  方默也没有丝毫保留,出动561团、562团主力以及装甲突击团,近万人的精锐部队从侧翼对鬼子发起了猛攻,试图配合正面攻势,撕开鬼子的防线。

  刹那间,整个战场化作了真正的熔炉。

  双方数以万计的士兵在狭窄的地域内疯狂对射、搏杀,炮弹如同雨点般落下,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惊人的伤亡。

  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全线猛攻打懵了,前沿阵地一度动摇。

  但很快,他们就展现出了其丧心病狂的一面。

  面对大夏军队决死般的冲锋,狗急跳墙的鬼子指挥官竟然悍然下令,使用了国际公约明令禁止的化学武器——毒气弹。

  一时间,阵地上空响起了不同于普通炮弹的、更加沉闷的爆炸声。

  一团团黄绿色的、带着浓烈刺激性气味的烟雾迅速弥漫开来,顺着风向,向着进攻中的大夏军队飘去。

  “毒气!快戴防毒面具!”

  幸运的是,方默对此早有准备。

  之前数百次的初级抽奖中,他早已获得了数千具防毒面具,并优先配发给了麾下的一线官兵,防的就是鬼子狗急跳墙的这一手。

  独立21旅的官兵们立刻停止前进,迅速从挎包里取出防毒面具戴上,动作还算娴熟。

  虽然视野和呼吸受到影响,但至少避免了大规模的中毒伤亡。

首节 上一节 87/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唐朝当神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