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22节
原时空里,初期进攻受挫,伤亡巨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第034章 获得上校职衔,组建特别独立大队
就在这时,张冶中将军话锋一转,从副官手中接过一叠油印的小册子。
他拿起其中一本,高高举起,目光炯炯地看向方默的方向:
“诸位,在总攻发起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扬了扬手中的册子,“此物,名为《简易燃烧瓶(方默鸡尾酒)制作、使用及反坦克作战要点》。是由我们闸北警察分局的方默局长,呕心沥血整理出来的制敌利器。”
刷!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方默身上,惊讶、审视、难以置信。
张将军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
“方局长是柏林军事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不仅精通城市巷战,更心系全局。他深知我军当前反坦克武器匮乏,苦思冥想,结合其在柏林军事学院所学及汉斯部队的实战经验,总结出这套利用简易燃烧瓶配合战术,对付鬼子‘豆丁坦克’的有效方法。其制作简单,原料易得,威力可观,实乃雪中送炭、”
他示意副官将册子分发下去:
“我已命人连夜油印,诸位每人一本。各师主官,回去后立刻组织精干人员,按此方法,发动后方学生、妇女,就地取材,大规模制作燃烧瓶。同时,挑选机灵勇敢的士兵,演练册中所述之反坦克战术。”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厉:“册子里的方法,谁敢轻慢,视为玩忽职守。”
接着,他指向会议室外:
“外边,是方局长自掏腰包,用极其有限的经费,带头赶制出来的六百枚燃烧瓶。数量有限,每个主力师,先分两百枚。带回去,交给你们最精锐的突击队!让他们熟悉手感。”
几位师长和团长们拿到油印册子,迅速翻看。
册子图文并茂,语言精炼,从燃烧瓶的简易制作,到最佳投掷距离、角度,再到如何利用地形掩护接近坦克、佯攻配合等战术配合,写得清清楚楚,一看就懂,极具实战价值!
刚才对方默还有些轻视的军官们,脸色顿时变了。
看向方默的眼神,从审视变成了惊讶,甚至带上了一丝钦佩。
这年轻人,是真有东西。
这册子,简直就是及时雨,尤其是想到自己部队在进攻中即将面对鬼子的坦克反冲击,这燃烧瓶和战术,无疑能大大减少伤亡。
“好东西,方局长,有心了。” 88师孙师长性格直爽,率先开口,对着方默点了点头。
“确实实用,多谢方局长。” 87师王师长也郑重道谢。
36师宋师长虽然没说话,但翻看册子的动作明显认真了许多,看向方默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欣赏。
方默站起身,对着几位师长微微欠身:
“诸位长官言重了,保家卫国,份内之事。只希望这些小东西,能在战场上多烧毁几辆鬼子坦克,多挽救几位兄弟的性命。”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
会议在张冶中将军再次强调时间节点和纪律要求后结束。
军官们纷纷起身,准备回去传达部署。
“方局长,请留步。” 李副官走到方默身边,低声道:“张长官想单独和你谈谈。”
方默心中一动,点点头,跟着李副官走进了张冶中将军旁边的小型会客室。
会客室里只有张冶中一人,他正背着手看着窗外,听到脚步声,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坐,方默。” 张冶中指了指沙发,自己也坐了下来,开门见山:“刚才在会上,我看你似乎有话想说,但又咽回去了?是关于进攻部署的?”
方默心中微凛,这位老将的观察力果然敏锐。
他略一沉吟,决定干脆赌一把,坦诚相告:“报告长官,职部确实有些担忧。”
“哦?说来听听。” 张冶中端起茶杯,示意他继续。
“长官部署周密,各部队士气高昂,优势在我。但卑职担忧的是…巷战。” 方默组织着语言,“鬼子在虹口经营多年,其据点多为钢筋水泥建筑,工事坚固,火力点预设巧妙。我军87、88师虽为精锐,但长期训练侧重野战攻坚,对复杂街巷环境下的逐屋争夺、小分队渗透、反狙击、反埋伏等巷战科目,恐…缺乏经验。”
他看着张冶中的眼睛,直言不讳:
“燃烧瓶和册子里的方法,更适合防守反击或小范围突击时对付坦克。若用于大规模进攻,部队建制易被打散,通讯困难,燃烧瓶投掷手能否在混乱中有效接近坦克,并得到掩护配合,存在很大变数。
进攻,尤其是在开阔地带进攻,终究需要更可靠的反坦克武器,比如战防炮、反坦克枪,或者……我们自己的坦克来进行反坦克作战。”
方默一口气说完,心中也有些忐忑。
他这番话,等于委婉地指出了主攻部队的短板和潜在风险,甚至有点质疑张将军部署的意思。
出乎意料,张冶中并没有动怒,反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放下茶杯,缓缓道:“你能想到这些,很好。不盲从,不阿谀,敢于直言,这才是真正的大夏军人,是为将者应有的担当。”
他叹了口气:“你的担忧,我何尝不知?巷战,确实是我军的短板。但战机当前,容不得犹豫。至于反坦克武器……” 张冶中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已电告金陵,紧急调拨金陵坦克团,他们装备的是约翰制威克斯E型轻型坦克(Vickers 6-Ton),虽然装甲薄、火力弱(47mm炮或机枪),但数量尚可,对付鬼子的豆丁坦克和步兵,总比没有强,不日即可抵达沪上。”
方默听到“威克斯E型”和“坦克团”,眼睛一亮,但随即眉头又皱了起来:“长官,坦克是好。但步坦协同,是门大学问。需要步兵与坦克手长期磨合演练,熟悉彼此信号、速度、火力掩护范围。”
“仓促上阵,坦克极易脱离步兵掩护,成为鬼子反坦克火力的活靶子。”方默干脆把历史上坦克团所遭遇的情况指出来了,“步兵也可能被己方坦克火力误伤,或跟不上坦克节奏,导致脱节,各自为战,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
张冶中盯着方默,目光如炬:“听你这意思,你对步坦协同,很懂?”
方默心中一凛,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挺直腰板:
“报告长官。在柏林军事学院宪兵科时,曾系统学习过城市作战理论,其中就包括步坦协同在巷战中的应用,并参与过相关演习推演。回国后,虽在警察系统,但也一直关注各国战法,略有研究。不敢说精通,但…略知一二。”
方默说的这些当然都是编的,但既然系统给他生成的档案是这么写的,他前世作为军人又专门研究过这个,当然要毛遂自荐。
“略知一二?” 张冶中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这时候倒知道谦虚了?看来在柏林没少下苦功啊!”
他站起身,踱了两步,突然转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方默:
“方默,你心思缜密,敢想敢干,更难得的是有实战眼光。
这样,沪上警察总队第六大队(沈国柱部),加上你闸北分局原有的力量,人数也有近两千余。我意,将其合并整编,授予‘沪上警察特别独立大队’临时番号,由你担任大队长,授予你上校职衔,全权负责整编训练。”
大夏军队的职务军衔都是跟着部队走的,只有铨叙军衔才是跟着人走的。
要是部队打光了,或者调离了,那这上校衔就没了。
但独立番号,上校军衔,依旧意味着他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不再仅仅是分局局长,而是一支独立作战部队的主官!
张冶中走到方默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带着期许:
“好好整编他们,把你在柏林学的本事,都给我用上。把闸北给我守住了,金陵坦克团一到,我会视情况,让你部配合甚至参与步坦协同作战。到时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让我看看,你到底是不是纸上谈兵。”
他盯着方默的眼睛:“方默,有没有信心,带好这支‘特别独立大队’,打好这一仗?!”
方默深吸一口气,胸中热血激荡,他猛地立正,抬手敬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声音斩钉截铁,带着无比的自信:
“报告长官,有!我方默,誓死完成任务!”
第035章 实弹打靶训练,每人80发,土豪行为吓傻王德发
会议结束后,其他精锐中央军开始加速向沪上市区靠拢。
方默也带着警卫班,乘坐卡车返回闸北分局。
沪上警察特别独立大队的番号、上校军衔,意味着他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分局局长,而是真正手握一支两千人部队的指挥官。
这支队伍的生死存亡、闸北防线的稳固与否,都系于他一身。
回到分局大院,工事加固还在连夜进行,沙袋堆砌得更高,铁丝网拉得更密,挖掘地道的声音从地下隐隐传来。
方默没有片刻停歇,直接下令:“来人,跟我去地下仓库。”
闸北分局的地下室,经过紧急扩建和加固,已经成为一处重要的军火库。
方默屏退左右,心念一动,连接着系统空间。
无声无息间,庞大的空间如同被打开闸门。
这一次,具现的不再是单一的武器或班组,而是堆积如山的弹药!
每一次在定向池抽取重机枪组(MG34/MG42)或标准步兵班(包含MG34)时,系统都会慷慨地附赠20个弹药基数。
一挺MG34的弹药基数通常是250发弹链(5条50发弹链或1条250发长弹链)。20个基数,就是整整5千发子弹。
而方默前后抽到了多挺重机枪,这些附赠的弹药累加起来,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数十万发7.92mm毛瑟弹。
这些子弹,早已由系统贴心地完成了装链,整齐地码放在坚固的铁皮弹药箱里。
此外,还有定向池抽取时获得的零散弹药补给,包括大量7.92mm步枪弹,都按照5发一组,装在桥夹里,存放在木箱里。
此刻,这些堆积如山的弹药箱如同变魔术般,瞬间填满了原本空旷的地下仓库。
铁皮箱子摞得几乎顶到天花板,视觉冲击力无比震撼。
几十万发子弹,这都快赶上师级部队的战备储备。
要知道,隔壁的第36师,作为精锐的调整师,也不过8,500多人枪,战前也就储备了约一百多万发弹药。至于杂牌的川军,那更是一个师只有2000人枪,弹药储备十几万发。
“清点一下。”方默的声音在地下室回荡,“将其中三分之一,按照之前标记好的各预设机枪巢、坚固火力点位置,连夜秘密运送过去,预先储备。每个点位至少储备3个基数。剩下的三分之二,留在库内机动。”
这样,开战后负责防御的重机枪班组,任务就是带着机枪灵活转移阵地,进行火力压制。不会被沉重的弹药拖累转移速度。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一名班长肃然立正。
有了这些预置弹药,他们的重火力在防御战中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持续性和灵活性。
方默点点头,又指向那些用桥夹装好的弹药:“这些,搬到地面大院去。”
回到地面,方默立刻下令在分局大院靠西侧墙的空地上,用沙袋垒起简易的胸墙,布置出两个临时的靶场。
距离很近,一个50米,一个100米。
“汉阳造、中正式有效射程都超过600米。但巷战,更关键的是能在几十米内快速反应。”方默对着闻讯赶来的钱明、赵雷以及被叫来的六大队大队长沈国柱说道。
此刻的沈国柱,早已没了当初的倨傲和油滑。
方默被张将军亲自接见、升任上校大队长的消息早已传开。
他此刻站在方默面前,腰杆挺得笔直,大气都不敢喘,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一丝……庆幸?
庆幸自己当初没硬抗到底。
“沈大队长。”方默看向他。
“卑职在!”沈国柱一个激灵,连忙应道。
“从现在起,你六大队编入‘沪上警察特别独立大队’第二营,你任营长。首要任务,就是给我把兵练出来。”方默指着刚搬出来的弹药,“子弹,管够。每人每天,实弹射击20发,连续打4天。
开战前,每人必须打够80发。这里准备了2万发子弹,富裕量足够了。”
(一天20发,800人一次打1万6,这里是我写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