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21节

  “局长,我回来了。”赵雷顾不上喝水,语速飞快地报告,“东西安全送到,张将军亲自接见的卑职。他仔细翻阅了您写的那些册子,特别是关于燃烧瓶的使用和打鬼子坦克的窍门,看了很久。

  最后,张将军拍着桌子连说了三声‘好’。还说……”赵雷顿了顿,模仿着张冶中那带着湘省口音的语气,“‘方默此子,心思缜密,胆大心细,实乃我大夏军人之楷模,国家之栋梁。’”

  方默闻言,紧绷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张将军能重视这些“土办法”,就意味着前线的将士们能多一分活命的机会,少流一分血。这比缴获几万大洋更让他欣慰。

  就在这时,钱明拿着一封电报来找方默:

  “局长,司令部紧急命令,所有分局局长即刻前往司令部参加作战会议。”

  方默心下了然,鬼子露怯了,那张将军自然该有行动了,八一三!就要来了!

  “知道了。”方默站起身,迅速下令:“赵雷,你刚回来,留下休息,协助钱副局长维持局里秩序,继续督促工事加固和燃烧瓶制作。”

  接着方默短暂安排,点了装甲突击排的一个标准班,一个步兵班。

  很快,三辆卡车轰鸣着驶出闸北分局,向着沪上郊外疾驰而去。

  张冶中的司令部已经前移到了靠近沪上郊外的一处隐蔽庄园内,方默的车队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抵达了庄园外围。

  庄园门口戒备森严,沙袋工事林立,荷枪实弹的中央军士兵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接近的人。

  方默让警卫班们留在车上警戒,自己整理了一下警服,大步走向庄园大门。

  刚走到门口,就被两名持枪卫兵拦住了去路。

  领头的是一名年轻的下士,带着中央军嫡系特有的那股傲气。

  “站住,军事重地,闲人免进。”

  方默停下脚步,平静地出示了自己的证件:“我是闸北警察分局局长方默,奉张冶中司令命令,前来参加紧急作战会议。”

  那中士接过证件,仔细看了看,又上下打量了方默几眼,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轻蔑。

  “闸北分局?局长?”下士的语气很差,他指了指庄园里面,“今天来开会的,都是三十六师、八十八师的少将师长,上校团长。再不济也是保安总团的上校总团长。你一个警察分局的局长?也配进去开会?搞错了吧你?”

  方默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几声略带尴尬的咳嗽。

  方默转头看去,只见三四个同样穿着黑色警察制服、肩章上挂着警监或警正警衔的中年男人正站在不远处,显然也是到了不久,被这边的动静吸引了。

  他们看着方默年轻的面容和肩章,脸上都露出了然和一丝同病相怜的无奈。

  其中一个身材微胖、面相和善的警监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堆着世故的笑容,轻轻拉了拉方默的胳膊,压低声音道:

  “方老弟是吧?消消气,消消气。别跟这些丘八一般见识。”

  那老哥拉着方默离开,几人七嘴八舌道:“这帮中央军眼高于顶,向来瞧不起我们这些穿黑皮的。”

  “习惯就好,习惯就好!咱们啊,就在这儿等着吧,等其他长官们都到齐了,里面自然会放我们这些‘添头’进去的。犯不着跟他们置气,气坏了自己不值当。”

  显然这些圆滑的家伙们已经麻木的认命了。

  方默的怒火“腾”地一下燃了起来。

  鬼子都他妈要打到家门口了,这些所谓的“精锐”,还在搞这种门户之见、身份歧视?

  早知这样,有这闲工夫,他不如回闸北多挖两锹战壕。

  他猛地甩开那警监的手,眼神冰冷,扫过那拦路的下士和旁边几个看热闹的卫兵。

  前世大夏军人的精气神,和穿越后多次击杀鬼子的煞气,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那几个刚才还面带轻蔑的卫兵,被这眼神一刺,竟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握枪的手都紧了几分。

  懒得放什么狠话,方默转身就要离开。

  他方默行事,何须看这些人的脸色?闸北的防务,比在这里受气重要百倍。

  那胖警监和其他几个分局长都愣住了,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脾气这么冲,敢在司令部大门口直接撂挑子。

  就在这刹那——

  “方局长,请留步……”

  一个略带焦急的声音从庄园大门内传来。

  只见一位身穿笔挺黄呢军服、佩戴上校领章、约莫四十岁年纪的军官,正快步从里面走出来。

  正是张冶中将军的亲信副官,李上校。

  李副官目光如电般扫过现场,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

  他直接无视了那几个警察局长,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方默面前,脸上带着真诚的歉意:

  “方局长,实在抱歉。张将军正在里面等候您多时了,会议马上就要开始,特意让我出来迎您进去。这些卫兵有眼不识泰山,怠慢了您,回头我定当严惩。”

第033章 大夏军人精锐尽出,准备围攻

  此言一出,全场皆寂。

  那几个刚才还劝方默“习惯就好”的警察局长,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张将军的贴身副官,一位货真价实的上校,亲自出来迎接?还说是张将军特意吩咐的?等候多时?!

  那个拦路的下士更是如遭雷击,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

  他看向方默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做梦也想不到,这个穿着普通警察制服、年轻得过分的局长,竟然有如此大的面子,能让张将军的副官亲自出迎。

  几个警察分局长,都感觉此刻脸上火辣辣的,刚才那番“习惯就好”的劝解,此刻显得无比讽刺和可笑。

  方默看着眼前一脸诚恳的李副官,胸中的怒火稍稍平息。

  看来,燃烧瓶和那份“打坦克指南”,确实让张将军对自己另眼相看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情绪。

  跟一个小兵置气,毫无意义。

  军人,终究是要靠战功和实力说话的。

  他方默不需要靠别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闸北即将爆发的血战,就是最好的答卷。

  “李副官言重了。”

  李副官何等人物,立刻心领神会。

  他锐利的目光扫向那面如土色的下士,厉声道:“混账东西,还不向方局长道歉?!”

  “对…对不起!方局长!卑职有眼无珠!冲撞了长官!请长官责罚。”下士吓得一个激灵,连忙立正、鞠躬。

  李副官冷哼一声:“道歉就完了?冲撞长官,贻误军机,该当何罪?罚你洗全警卫连一周的臭袜子,滚下去吧。”

  “是!是!谢长官,谢方局长。”下士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退了下去。

  李副官这才转向方默,语气缓和:“方局长,您看这样处理可还满意?张将军还在等您。”

  方默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有劳李副官带路。”

  李副官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态度恭敬。

  方默整了整衣领,不再看旁边那几个目瞪口呆、神色复杂的警察局长,昂首阔步,跟着李副官走进了戒备森严的司令部大门。

  只留下门口一群人在风中凌乱。

  李副官引着方默,穿过司令部回廊,进入一间大房间。

  会议室里,那些肩扛将星、校星的高级军官们,看着张将军的副官亲自陪同一位穿着警察制服、年轻得过分的分局局长走进核心会场,无不侧目,交头接耳。

  “那是谁?”

  “闸北分局的方默?这么年轻?”

  “李副官亲自陪着?什么来头?”

  “哼,一个‘黑皮狗’头子,也配进这种会议?张长官也太抬举他们了……”

  窃窃私语声如同蚊蚋,钻进方默的耳朵。

  他面色平静,目不斜视,这些目光和议论,比起闸北即将倾泻的炮火,轻如鸿毛。

  不久后,人员来齐,几位穿着黑色警察制服的中年人果然是最后才进来的。

  巨大的淞沪态势图占据了整面墙壁,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身穿黄呢将校服的高级军官。

  肩扛金星的是三位主力师长——36师宋师长、87师王师长、88师孙师长。

  其余则是各师麾下的少将旅长,上校团长,以及保安总团、警察总队的几位主官。

  方默的位置被安排在会议桌靠后的位置,夹在几位警察总局的高层和保安团团长之间。

  他刚一落座,立刻感受到几道带着审视和探究的目光投射过来,其中不乏刚才在门口见过的那几位警察局长复杂的眼神。

  方默恍若未觉,目光直接投向主位上的京沪警备司令,张冶中将军。

  张冶中将军没有多余的寒暄,会议直接进入主题。

  一番常规战前动员后,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手中的指挥棒重重地点在虹口鬼子陆战队司令部和几个主要据点上:“我命令。”

  唰!所有军官齐刷刷起立,屏息凝神。

  “第36师,务必于12日午夜前,运动至江湾、吴淞一线,切断鬼子向北溃逃之路!并阻击可能从海上增援之敌。”

  “第87师,为中央主攻,12日午夜前,必须隐蔽完成对虹口公园、公大纱厂等核心区域的包围。13日拂晓4时整,发起总攻,目标,鬼子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务必将其连根拔起。”

  “第88师,为右翼主攻。同时负责扫清北四川路、靶子场方向之敌,与87师形成钳形攻势,攻击时间,同步!”

  “沪上保安总团、警察总队各部。” 张冶中的目光扫过方默等非正规军序列的指挥官,“负责肃清各自防区内残余抵抗,维持后方秩序,保障交通线畅通,并作为预备队。任何部队,贻误战机,作战不力者——军法从事!”

  命令斩钉截铁,部署清晰明确,为了打好沪上这一仗,张冶中这次是来真的了。

  “是!保证完成任务!” 三位师长和主要军官齐声应诺,声音洪亮,充满了信心。

  在他们看来,以三个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汉斯械调整师,围攻区区三千鬼子陆战队(他们判断的数字),优势在我,推平虹口,将鬼子赶下黄浦江喂鱼,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坐在后排的方默,眉头却微微蹙起。

  他太清楚历史的走向了,鬼子的海军陆战队虽然单兵素质比不上其甲种师团,但依托经营多年的坚固工事如钢筋水泥碉堡、街垒、预设火力点等,加上舰炮和航空兵的支援,其防御韧性远超会议室里这些人的想象。

  那和之前大夏军阀混战的烈度将完全不同。

  尤其87、88、36师,虽然装备相对精良,但长期训练的是开阔地带的阵地攻防战,对于残酷的、逐屋争夺的巷战,极度缺乏经验和针对性训练。

  实战一旦打响,部队冲进复杂街巷,指挥联络不畅,面对鬼子依托坚固工事的冷枪冷炮和自杀式反击,必然损失惨重,进展缓慢。

首节 上一节 2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唐朝当神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