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59节

  只有崔郎君骑在马背上,往王维走去的方向看了一眼。

  王摩诘的朋友?

  之前未曾听闻。

  江涉正看着傀儡戏,手艺人指上悬丝,手指动了动,下面木傀儡就跟着做出各种动作,讲的是年轻士子读书时候,遇上妖鬼的故事。

  妖鬼在窗外笑,士子在屋里躲。

  手艺人还分作成两道声音,一问一答,让人哄然大笑。

  看的正专注。

  听到耳边有说话声。

  “足下,又见面了。”

  江涉回过身,见到是一个穿着白衣的人,腰佩群玉,方从远处酒坊走来,与他叉手作礼。

  面目熟悉,江涉的记性一向好,认了出来。

  “原来是王郎君。”

  王维道:“未想会在洛阳相逢,与几位倒是有缘。”

  李白也认出来了,这就是他们在路上遇到的那个太原王氏的子弟,是为了寻仙,也就是来找先生的。

  这回怎么又遇上了。

  元丹丘促狭问。

  “王郎君之前问我等神仙事,可寻到了?”

  王维摇头。

  脸上有些遗憾:“未曾。”

  他道:“这里说话总是不便,某请诸位往楼上去,如何?”

  王维的神情,与他们前几日相见的时候,已经有些不同,或许是这段时间一直没寻找神仙踪影,脾气磨平了几分。忽然想与萍水相逢之人,说说闲话。

  茶酒博士见人又回身进来。

  下意识问:“王郎君可是遗漏了什么东西?”

  “挑个好位置,上些好茶。”

  几人坐在临窗的好座上。江涉看着眉眼有些郁气的年轻人,还是安慰了一句:“天底下不遂人意事十有八九,莫多挂怀。”

  王维也笑了一下,端起酒盏。

  他望着天上飘着的浮云,想着自从四年前被贬沧州,又想起辞官之后在洛阳的种种无味之事。

  摇头:“足下说的是,不想这些。”

  他道:“我在洛阳住了几年,这家所用茶水是蒙顶山的好茶,滋味颇佳,几位可以尝尝。”

  “再好不过。”

  酒家上茶来,王维又说起他读道经时,很少见道经上写一些神通和术法,问元丹丘,这种莫非是旁门左道?

  元丹丘哪里知道这个,他看向江先生。

  江涉想了想。

  靠坐在凭几上,一手端着茶盏,语气轻松:“因为法术和神通并不紧要,只是修行中的一个衍生。”

  “行大道者,注重天地间的契机。行小道者,重法术神通,便是所谓的小术。”

  “修行到一定程度时,便慧照自生。”

  “非是刻意寻求。”

  王维听的认真,他隐隐中,觉得这位不穿道袍的先生,对道法的理解,要比穿道袍的道士还要高深。

  “君也懂道?”

  很少有人问他这样的问题,江涉笑了一下,想了想。

  只说:“略懂一点。”

  感谢“明末赵委座”“吃葡萄吐葡萄皮”的打赏~

第60章 愿随君一同修道

  这岂是略懂一点?

  王维不由仔细打量这位郎君,一身泛旧的青衣,靠坐在凭几上,神情悠游。面对他的视线,也坦然自若,并不躲避。

  隐逸的高人,便应当就是这样了。

  早知如此,在村中遇见的时候也该多说几句话,相互之间谈论道法,何必匆匆而别。

  如今神仙未找到,却结识了眼前这位高士。

  也是一件快事。

  不虚此行。

  江涉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被王维特地一提的蒙顶山茶,汤色碧清微黄,鲜爽回甘。

  确实是好茶。

  风掠过树梢,从外面吹来。他坐在窗边,和古人一样吹着同一缕风。江涉悠然瞧着下面洛阳的街头。

  那种瓜的戏法人身边,换了一批新的观众。

  依旧是众目睽睽之下,从袖中取出瓜籽,开始生长,枝蔓蜿蜒,开花,结成果实。

  惹得惊呼连连。

  忽而生出兴致,江涉随手一指。

  他继续说:

  “譬如下面种瓜。”

  “瓜籽为人存身之所。”

  “道法生,而开蔓生花,顷刻结为果实。这便是许多人所说的神通、术法。”

  江涉笑看对面人。

  “实际上真是如此?”

  王维向窗外看,也看到这种瓜的神奇术士。这是洛阳街头常有的戏法,他年少的时候看过两次,后面也不觉得稀奇。

  原来此中也蕴含道理?

  元丹丘和李白也去看,街头行人攒动,见到种瓜的“神通术数”,观者皆惊。

  王维认真想了想。

  “足下这样说,恐怕并非如此。”

  “然也。”

  江涉玩笑地看着他。

  “能领悟到这一层,已经比得过天下半数修行人了。”

  他屈指叩桌,笑道:

  “所谓术法和神通,不过是修行到一定境界,所成的果实罢了!”

  “真正重要的是埋藏在土下的根茎。”

  “便是道基!”

  李白、王维、元丹丘,都听的屏息凝神。

  李白更想到那金元上人周陵所写的修行笔记,一开始便是求仙问路,学飞举之术,点石成金种种道法。

  难道是错在这里?

  日光耀眼,道旁的柳树和榆树被日光照过,蝉在里面不住鸣叫,风慢悠悠地吹,纱帘不住晃动,在日光所照下飘飘浮浮。

  外面的行人凑在一起看种瓜戏法和傀儡戏,看吞刀吐火和小儿顶杆,都是热闹。

  而在酒肆中,觥筹交错,食客一边用饭,一边谈笑,饮着美酒或好茶,琵琶声乐声不断,空气中浮动着酒菜的香气,茶酒博士和行菜伙计跑来跑去,忙的不可开交。

  这一番话只有几人听到。

  江涉端起茶盏,喝了半盏润喉。

  又继续说:

  “非破除执念,常清常静。”

  “潜心钻研,苦心打磨,不可取得。”

  “所以修行人,大多有隐居山林,磨砺本心的经历。”

  “也是许多传奇逸闻里,得道之士看重某人良材美玉,问他是否要放弃家业,放弃官途,甚至放弃所治之国。”

  “遁入荒野,潜心修道的缘故。”

  王维听得出神。

  日光洒入,对面人神情闲散悠然,趺坐在光中。靠着凭几,方才说了许多话,正低头饮茶。

  一身青衣,不似尘世中人。

  恨不能追随一同修行。

  王维起身,带着宽大袍袖,被窗外的风吹动,他叉手,肃容道:“在下王维,字摩诘,不知足下是……”

  江涉一怔。

  一笑道:

  “江涉,蜀中一山人。”

  “足下无字?”

  “是。”

首节 上一节 59/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