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58节

  邱内恨不得自己死了一回。

  边上站着一个运脚人,身上一股水腥味,应该是在坊船上卖力气,背运货物讨活。也跟凑在那瞧。

  “东边这只威风,下一把保准赢!”

  邱内眼睛通红,死死盯着那遭瘟的斗鸡,上下摸索,从口袋里摸钱。

  两刻钟后,邱内输空了口袋,外面的衫子也脱下去当了,只留下一个半臂汗衫。他身子抽软,嘴唇直发抖,腿也软的站不住,扶着墙才撑着没滑下去。

  用巾子抹了一把脸上的冷汗,面色灰颓,飘一样的走出门口。

  他咬牙切齿道:

  “这遭瘟的死鸡,把老子的运头瘟没了!”

  回家后,邱内也不没对家里提起这事,看着儿女在门口用晾衣竹杖装着骑马玩,心里不痛快。

  妻子问起衣裳,只说被人借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邱内又从租客的房钱抽出两百文,等赚回来再搁回去就是,依然能给东家供上。

  他要翻身!

  那遭瘟的运脚人也在,要不是他,邱内昨天也不会把最后那五十来文扔进去。

  邱内不痛快地看了一眼,却听到一阵喝彩。

  这厮居然赚了?

  盯了半天,邱内脸色越看越古怪,好么,这死运脚不知发了什么运,今天是赌一场赚一场,几乎没有输的。

  不一会的功夫,这都赚了快两贯钱了!

  等运脚人下了赌桌,邱内忙着跟上去,说着想要请人用饭。

  点了一桌好菜好酒,又躬身请教:

  “昨天就瞧见了大哥,怎的今日没在外头看斗鸡,而是进了内门赌桌。一下子好似鸿运上身,回回都赚?”

  运脚是个健壮汉子,微微有些驼背,肩膀一边略高,穿着短褐,脚踩芒鞋。

  这样的市井儿,邱内之前见到了都要避开,免得被碰脏衣裳。

  运脚胃口大,吃了两壶酒,用了足足四碗饭,店家端上来一盘菜,就呼哧呼哧两边口下肚,几筷下去就一干二净。吃的邱内眼皮直蹦,心肝肉疼。

  吃了八分饱后,运脚掂量着邱内,看着对方一阵。

  端起酒碗。

  “你算实心,那我也实心跟你说。”

  运脚大口饮酒,酒水顺着胸口淌下,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木制的人偶模样的东西。

  问邱内:

  “可听说过耳报神?”

第59章 与王维论道

  这是什么东西?

  邱内盯着那木偶去瞧,上面还画着五官,栩栩如生,像是下一秒就要睁开眼睛。木偶的四肢便是四个小些的木头棍子,雕刻出简单的手脚模样,外边还套着小衣裳。

  有些邪门,又神异。

  “耳报神?”

  运脚点头,指了指自己身侧的袋子,里面装满了钱,说:“我之前帮人走船,有一天遇到了一个老丈,船上多关照了几天。等下船前,他见我搬运辛苦,就送了我这个东西。”

  “说是叫耳报神,要精心供养。”

  “这耳报神会说话,可别不当回事,这才紧要着!”

  就是这个东西叫人发运的?

  邱内身子往前探了探,目光紧紧盯着。

  “这样的好事,大哥不自己用着,怎么会与我说?”

  运脚咧嘴大笑,他饮着浊酒,“你当是这东西好养的?我早就合计找个人一起供他,正好,你就撞上门来了!”

  邱内只觉得一颗心起伏不定,他吞了吞口水。

  半晌。

  “要怎么养?”

  ……

  ……

  正是天气好的时候,江涉在街头走走。

  找了一片繁华街头,道边两旁是酒家正店,旁边还有不少小摊贩,行人如织。

  这时候娱乐百戏极多。被人群包围着的地方,汉子脑袋顶着一根长杆,杆子上还有少年人悬在空中,周身只靠一根杆子支撑,在上面倒立戏耍,身形轻盈,做翻滚,种种惊险的模样。

  让人心一阵发紧,跟着惊呼。

  纷纷掏出几个钱,打赏进竹筐里。

  还有人表演植瓜种树的戏法。

  江湖技人在空地上种下瓜籽,接着开始念咒,双臂开合进行舞蹈和动作,很快,瓜籽便发芽生长,在众人面前。

  开花、结果。

  搏来一片喝彩,赏钱纷纷落在地上。

  江涉瞧的饶有兴趣。

  元丹丘问:“这是幻术?”

  他还记得,之前在卢家行骗的那几人,说是会“嘘气成焰”,实际上用的就是幻术。

  李白仔细瞧着,他眼睛如今不同,按照山神说,可以看穿妄相。

  “不是幻术。”

  江涉摇头。

  他说,“眼快手快,在此中行当也算大家了。”

  猫跟着人走,远远看着往上爬的藤蔓,爪子一张一张,也想去捞。

  再往前走,又看到街头傀儡戏。

  元丹丘眼尖,正看到那天带他们看宅子的牙人跟人说话,从傀儡戏手艺人手中,接过几件木偶傀儡穿的小衣裳。

  “那是不是牙郎——”

  江涉抬头看过。

  见到邱内换了一身簇新衣裳,侧着身子,正跟傀儡人比划,手探入怀里,过了一会,又数出一把钱递过去。

  拿到东西后,就匆匆离去。

  李白站在另一侧,对着牙郎的正脸。瞧了一眼,微微挑起眉。

  是这牙人今晨没洗漱?怎么觉着额上有点黑。

  几人正看傀儡戏的时候,就听到酒楼上一阵宴饮声,好几个人说着话走下来,远远就能闻到酒气。衣着锦绣,腰佩玉带,脚蹬锦靴。

  皆是衣冠风流。

  彼此谈笑从容,当为此间世家子弟,或官僚家的小郎君。

  其中,有个白衣人一直被这些富贵子弟隐隐拱卫着,风姿郁美,少说话。旁人与他说笑,也只点点头,偶尔回应两句。

  “摩诘,后日休沐,我们一起去观马球?”

  那被簇拥的人,声音淡淡:

  “还有些文章未曾整理,这些日恐怕不大得闲,改日再约。我送君一坛剑南烧春,蜀酒飘香,也可助兴。”

  有人笑道:“五郎还不晓得摩诘?”

  “好多女眷喜马球,常结伴去一观,摩诘喜清净,恐怕避还来不及。”

  众人轰作一团,年轻郎君们想到洛阳那些年轻娘子们,堵在王家门前的马车,也都在笑。

  裴迪也在人群中,看着王维面色渐渐淡下来。

  王维觉得颇为无趣,他还在想卢象说的那些事,这些日他在洛阳也多走动,却也没见到卢象口中的神仙中人。

  难道真遇不上?

  真是错过了?

  他乏味地看向楼台下街头,好多人正在看道旁的戏耍技人,跟着喝彩。

  王维停顿了下,觉着其中一道身影颇为眼熟。

  好似是……

  见过。

  正是快到洛阳时,在村路旁边遇到的几人。

  王维仔细辨认了一下,心头微微一动。旁边杨家和崔家的郎君还在说笑,讲着马球队的事,他叉手行了一礼。

  “那边瞧见了些朋友,我去瞧瞧,诸位先去下家吃酒。”

  说着,便下了楼台。

  往那人群中去。

  崔郎君不解。

  “摩诘?”

  裴迪在旁边闲道:“随他去,走吧,王摩诘不愿去看马球,我们自己去。”

  “今晚便在董家酒坊用饭,他家美酒和歌舞最好!”

  一群年轻郎君也没在乎,王摩诘一向性格冷僻,也没多想,就呼朋唤友,各自骑马或是登上马车,浩浩荡荡往南市热闹地方去了。

首节 上一节 58/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