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114节

  “头发还乱蓬蓬的……”

  那闲汉一边走着,一边与身边人嘀咕,天太冷,他穿的却薄,一身短褐,手上小心提着食盒,帮人去送宅子里。

  模样熟悉,就是昨晚在巷口议论的那汉子,脚步匆匆。

  声音远去了。

  张果收回目光。

  品味起来,有让人厌烦之处,也有可怜和无奈的地方。

  “东家长,西家短,成日议论起这些,也是有意思,难怪先生要住在这里。”

  猫儿在前面蹿了两步,歪着脑袋回头等这些人,想要催促。但街上人多,它就没有说话。

  江涉问起:

  “不知老丈要带我们去何处?”

  老者整理皱巴巴的衣裳,昨日洒了茶水,虽然未曾湿了布料,但总有一股清香沾在上面。

  他觉得难得,未曾去掉。

  这茶倒不错……

  日后若是有缘,可向这位多讨些来喝。

  张果道:

  “去兖州如今最热闹的地方。”

  “先生猜猜是何处?”

  几人目光望向街道,他们已经穿过两道坊墙,如今兖州有皇帝和百官在,看管很严。这是兖州上到刺史,下到小吏,当差最勤勉的一段时间。

  路上连个贼也不见,乞索儿都少了不少。

  顺着街道看去……

  这个方向,若是再往远处走。

  李白隐隐生出一个念头。

  江涉问:“行宫?”

  老者张果抚掌:

  “先生瞧出来了!”

  李元两人目测了一下他们如今行路的速度,又望向天上飘着的雪:“行宫离此处有十几里,这样的脚程……”

  风雪中,老者大笑。

  “区区十几里,怕他作何?不过方寸之间,转眼即到罢了。”

  他有意显耀一番。

  袖子一挥,就见到这驴变得极大。街上的百姓也不见惊诧,依旧各走各的路,视若无睹。

  张果笑道:

  “诸位,请上驴来……”

  ……

  ……

  行宫里,殿外声音嘈杂。

  天上下雪了,他们在行宫当差需及时扫雪,岐王身子如今不能沾染寒气。

  昨日见过那老者的宦官,正拿着扫帚,手冻得通红,跟着一起扫雪。一面扫着,一面听着殿里的动静。

  圣人下了诏令。

  今日又来了许多医士和异人,有宫廷的,也有民间的,有二三十人。有的是来为民祈福,保佑封禅顺利。

  还有一部分,是专程来为岐王治病。

  有圣人旨意,公主照看,如今岐王这里,人语嚣杂,步声聒耳,比赶集还热闹。

  宦者却一直想到昨日听到那句。

  “有缘无分。”

  “死之将至。”

  宦者心里有些奇怪,难道这么多上师高功,太医大夫,一个个个都是厉害人物,难道都救不活岐王么?

  不说让大王活上几百年,得道成仙。起码也能延年益寿,百病全消吧。

  定然那老真人算错了,哪有什么有缘无份?

  大王长命百岁,消去沉疴,他们岐王府的内侍也有前程。

  这么一想,宦者的心绪就舒缓多了,眉头也松了松,继续扫雪。

  冷风呼啸,递过来几句偏殿的话声。

  偏殿。

  七八个人正在议论。

  有道士,有和尚,有广袖飘飘冬日不畏冷的高人,还有做晋时打扮仙风道骨的女子。

  “大王所染的,名为气疾,实为天地间的尘秽病气。如今一直不见好,便是有邪祟作怪,害人不轻……”

  “我看不然。”

  “大王服丹,实则若是不对症,也有丹毒,让我开一炉丹药……”

  “不如设立坛场,贫道可画一符箓,治病驱邪。”

  ……

  江涉一行人走入殿中。

  正赶上这些“有道之士”争辩的这一幕,谁也不让谁。李白和元丹丘听的津津有味,不知是真是假。

  老者摸了摸驴儿的头,有些自得,看向江涉:

  “如何,可是热闹?”

  江涉也听到了殿内这些话,看了几眼,有的是滥竽充数,但也有人有些本领,不算作假。

  “确实热闹。”

  江涉倒有些好奇起来。

  问张果:“老丈要展露的本事,与这有关?”

  张果老大笑:

  “当然有关。”

  他卖了个关子:“我能救他们的命。”

  几人瞧的功夫,那七八人也终于争执出结果。画符要择良辰吉日,炼丹需要筹集丹材,提前斋戒数日,潜心等待丹性养成。

  王府属官对这些高人很客气,叉手一礼,道:

  “请法师驱了那些邪祟淫祀!”

  那和尚请人取来兖州的舆图,上面越详细越好。

  等舆图过来,和尚念了一会咒法,便在舆图上做出十来处记号,有远有近,他指着其中最近的一处。

  “便从这石精庙驱起!”

  【求月票】

第113章 一纸道法

  岐王府的车马仪仗浩荡,一路向县外驶去。

  偏殿里。

  山神、李白、元丹丘互相瞧了瞧,都想起几天前刚去拜访过那石神娘娘庙,先生还似乎写了什么。

  老鹿山神抚着须子,笑呵呵道:

  “倒是有些缘法了……”

  张果老听见了,狐疑地瞧了瞧他们,伸手掐算一二,却又觉得迷雾一团,其中缘由看也看不清。

  他好奇起来,问江涉:

  “这里面可是有说道?”

  江涉也狭趣,没有直接回答他,含笑说:“老丈亲自去看看,便就知道了。”

  张果听的云里雾里。

  莫非这位也会掐算,还算出来这些“有道之士”的因果?

  总不能是这附近的淫祀还有靠山吧?

  越想越妙,左右也推算不出什么,张果干脆骑在驴背上:

  “原想给先生卖个关子,未想到还被反将一军,哈哈……世上真是能人辈出,这趟兖州真是来的妙!”

  “那好,老头子便一起走一趟!”

  ……

  ……

  出城不远,就是石神娘娘庙。

  一路上,王府属官与几位高人已向兖州本地官员打听过。那官员一听此事关乎岐王病情,顿时眼皮一跳。

  ——县外乡野之事,他们哪能知道得那么详细?

  正绞尽脑汁想着话的时候,那庙子就近了。

  和尚走下马车,远远打量这座残破的小庙。不过土屋一间,庙外有棵老榆树,系满红布条,虽地处偏僻,香火却颇旺盛。

首节 上一节 114/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