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113节

  外面雪地银亮,猫不知道什么时候爬到驴子的背上去了,蜷成一个小小的黑毛团,已经睡着了。

  江涉望向外面的寒风。

  他语气悠闲,道:“便如老丈所言。”

  “天地间,有清浊二气,清者为万物生机,浊者沉降。清中有浊,浊中有清,相生相长,循环无端。”

  “所以也有阴阳、生死的分别。”

  说到这里。

  江涉微微笑了下。

  “某不过是取来二气,藏于袖中罢了!”

  “时日渐久,袖中便成一世界,相生相长,循环无端。”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便是这样道理了!”

  张果险些要把须子揪掉。

  心中惊骇,一时竟没有顾及到桌上还有茶水,碰倒了茶盏。

  说的这样简单!

  这竟是在袖中成一天地,独立于世。

  清浊二气就在天地的风息中。是别人不想取来,不愿去实现这样的妙法么?

  他也捕捉天地清灵之气,他也是道法高妙,怎么从来没听说可以这样?

  过了一会。

  老者才扶起杯盏,扫过桌上的水痕,就消失一空。

  他的袖子被茶水泼到,却没有濡湿。

  张果把杯中最后一点茶水倒进嘴里,摇摇头。

  “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张果把茶盏放下:

  “我先前说差了,这岂是神通?”

  李白和元丹丘看过来,低声问老鹿山神,这不是神通,那是什么。

  张果也听见他们的问话。

  笑而摇头,叹息,与众人说:

  “非是神通。”

  “今日所闻,道也。”

  他大笑:“今日是不虚此行,活了这般年岁,头一次见这样的人物。我道是缘何掐算不出结果。”

  “原来世上有高人!”

  张果须发尽白,随性不羁,言语之间十分快意。

  “不知岐王所错过的缘法,可是与先生有关?”

  岐王么……

  江涉道:“倒是不曾与我有缘。”

  张果又问了几句,经由旁边人补充,才得知,岐王曾经得到弘道观观主的丹药,丹成一颗,隐隐有一丝青痕。

  但献了上去。

  他们提过之后,张果再去掐算来龙去脉,便分明了许多。

  一旁,驴子叫了起来。

  老者笑看去,抚了抚白驴儿的头:“你倒是叫起来了,如何,可是想要走动了?”

  他看向江涉,自得道:

  “今日闻君妙法,小老儿也有些能耐,想来也可以一观。”

  “今日天色已晚。”

  “明日,不知先生可愿与我一同前往?”

  这老者须发尽白,一举一动却有些孩子气。可骑驴日行万里,对天地也有感悟,人更是妙趣。

  江涉也想见识一番对方的道法。

  “自当奉陪!”

  老者又看向一旁的三人,眯着眼睛瞧了瞧那看着比他还老的家伙,果真是老。

  他邀道:

  “三位可愿去瞧瞧?”

  片刻后。

  江涉把睡在驴背的猫儿叫起来。

  老者重新坐在白驴上,未曾快步,而是慢悠悠走着。人已经走到院门前,张果才想起来。

  “倒是忘了一事。”

  李白和元丹丘瞧着,都不知道这老丈是漏了什么。

  就见到这老人家骑在驴子上,广袖飘飘,张果老伸出手来,笑着招道。

  “回来……回来了!”

  从堂屋里飘过来两三根白须,被风吹着,落到张果老手中。

  而他伸出皱巴巴的苍老的手。

  重新往自己身上一拍。

  方才不小心揪掉的须子就重新长了回去。和未掉落之前一模一样,混在其他白须里,再也寻不见了。

  略过了吃惊对几人。

  张果老笑看着江涉。

  抚着长须,慢悠悠道:“先生,明日再会。”

  【求月票】

第112章 张果老的神通

  次日,天上飘雪。

  张果从箱笼中取出驴纸,伸手一挥,恢复灵性。

  驴子踩着雪地。

  张果在前面骑着驴子,慢悠悠地走。

  这白驴是倒着走的,路过的行人见了,都很惊奇,不知这老人家是怎么一回事,不由多看两眼。一时街上,许多人都在回头看顾。

  张果瞧着旁边人。

  抚着须子,等江涉问话。

  他昨日存心卖了个关子。一会等对方吃惊一番,自己再作答。便如方才对方说起袖里乾坤那样。

  等了一会,也不见江涉问他。

  他打量着这位青衣的奇人,面上没有很惊讶的神色。

  张果笑笑,从怀中寻出那粗糙的渔鼓,一下下拍起来,悠悠哼着荒腔走板的野调。

  “莫问人间兴废事,白云堪果腹中饥——”

  元丹丘在旁边瞧了一会。

  目光落在对方苍白的胡须上,瞧不出重新接上的胡须是哪根。

  他不由问起:

  “老丈,您昨日所用的是何法?”

  张果老偏过头来瞧他。

  笑道:

  “不过是一点小把戏罢了,把须发的生机重新接上,算不得什么本事,哈哈……”

  “莫说是须发,牙齿,甚至人身四肢。”

  “若是敲碎,也可接上!”

  江涉道:“老丈厉害。”

  终于等到这句,张果抚须而笑,心中畅快。

  一时之间,心有所感,手上拍打渔鼓的调子也跟着快意潇洒起来。

  江涉瞧那渔鼓。

  有些别致,能瞧出是用过心思做的。相比起来,店里买的那些,就显得过于公正,不够灵动了。

  “老丈这是自己做的?”

  张果点头。

  “自己寻摸出来的玩意,取了一节竹子,旁边两侧裹上鱼皮就成了。先生也喜欢?”

  江涉道:“颇有野趣。”

  “那倒是志趣相投了。”

  路上,他们还碰见了坊里的街坊,张果耳聪目明,听见对方与身边这位打过招呼,走远了之后,又在嘀咕。

  “江郎君身边怎么总跟着怪人……”

  “谁家倒着骑驴。”

首节 上一节 113/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