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741节

  过残虎堡、杀虎口时,风渐渐大了起来。

  杀虎口的风最烈,卷着黄沙,打在士兵的甲胄上“哗哗”作响,眯得人睁不开眼。

  朱崇威用披风裹紧身子,目光扫向路边。

  偶尔能看到几具流民的尸体,衣衫褴褛,肚子瘪得像纸,显然是饿死的。

  他皱了皱眉,心里的怒火稍稍压下去几分,多了一丝沉重。

  再往南走,离左云县越近,流民就越多。

  他们大多是衣衫破烂的百姓,拄着木棍,一步一挪地朝着左云县方向去,眼神里满是麻木与绝望。

  看到右卫的兵马过来,流民们慌忙往路边躲,有的甚至直接跪在地上,哀求着“给口饭吃”。

  “将军,这些流民……”

  赵武策马靠近,低声请示。

  朱崇威勒住马,看着那些跪地的流民,脸色复杂。

  “别管他们!加快速度,尽早到左云县!”

  大军持续前进。

  数个时辰之后。

  “将军,再往南走十里,就是十里河,过了河便是三屯堡,正好能扎营休整。”

  赵武策马上前,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河道轮廓说道。

  十里河是左云县北的天然屏障,此刻虽然不是枯水期,但因为干旱的原因,河床上的鹅卵石裸露在外,只有中间一条细流蜿蜒,轻易便能涉水而过。

  而三屯堡虽只是个边地小堡,却扼守着通往左云县城的要道,堡内还有废弃的军房,正好能让士兵们歇脚。

  朱崇威点头,挥了挥手:“加速行军!务必在天黑前赶到三屯堡!”

  队伍再次动了起来,朝着十里河的方向进发。

  抵达三屯堡时,天已经擦黑了。

  这座小堡比右卫城简陋得多,堡墙只有两丈高,部分墙面还塌了个缺口,荒草从缺口里钻出来,在晚风里轻轻晃动。

  堡内的废弃军房大多漏着顶,却好歹能遮风,朱崇威让人清理了一下,正好能让三千兵马分驻下来。

  “赵武,你带两百人守住堡门,再派十个斥候,分成五组,潜入左云县城周遭,查探乱民的布防、人数、武器,半个时辰内必须回来禀报!”

  朱崇威刚安顿好队伍,便立刻下达命令。

  他心里清楚,流民虽说是乌合之众,可人数毕竟是自己的十余倍,若不摸清底细就贸然进攻,很可能吃大亏。

  “末将领命!”

  赵武抱拳应下,转身快步去安排。

  朱崇威则走到堡墙上,望着左云县城的方向。

  夜色渐浓,远处的县城里隐约透出几点火光,像是流民在城外扎营的篝火。

  他摸了摸腰间的镔铁刀,心里的憋屈又涌了上来:

  王威躲在大同府享清福,刘振邦守着破虏堡看戏,偏偏让他来啃这块硬骨头。

  若不能打一场漂亮的胜仗,不仅在王威面前抬不起头,连手下的弟兄们也会寒心。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

  五个斥候小组陆续返回,带来了探查到的消息。

  “将军!左云县城外的乱民至少有两万,大多驻扎在东、北两门之外,营地里乱糟糟的,没有像样的帐篷,不少人就直接睡在地上!”

  第一个斥候喘着气说道,脸上还沾着泥土,显然是刚从乱民营地附近爬回来。

  “他们的武器也不行!

  十个人里,有八个拿的是锄头、木棍,只有少数人有生锈的菜刀或短刀,连像样的长矛都没几根,更别说甲胄了。

  咱们远远看着,他们连站岗的都没有,要么在抢粮,要么在吵架,根本没防备!”

  另一个斥候补充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轻视。

  “还有!城里的粮仓好像被他们打开了,不少乱民正往营地里运粮食,马车来来往往,路上连个哨卡都没设!”

  五个斥候你一言我一语,将乱民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

  朱崇威越听,眼睛越亮。

  果然是乌合之众!

  人数虽多,却无组织、无纪律、无武器,连最基本的防备都没有,这样的队伍,根本经不起正规军的冲击。

  “好!”

  朱崇威猛地一拍堡墙,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乱民无状,劫掠县城,已成叛逆,本就有取死之道!

  今夜,咱们就破了左云县,平了这乱局!”

  他转身走下堡墙,召集了麾下的千总、把总们,将斥候的消息一一告知,然后沉声道:

  “今夜三更,全军出发,从左云县北门突袭!

  我带五百骑兵为先锋,直接冲散他们的营地。

  你们各带步兵,随后跟进,堵住他们的退路!

  记住,此战缴获的粮草、财物,除了上缴三成充作军饷,其余的,全归个人所有。

  谁杀的乱寇多,谁抢的东西就多!”

  “将军英明!”

  千总、把总们顿时眼睛亮了,纷纷抱拳应和。

  他们都是常年在边地打仗的人,早就习惯了“以战养战”,如今有机会光明正大地劫掠,哪里还会犹豫?

  命令很快传遍了全军。

  原本疲惫的士兵们,一听到“缴获归个人”,瞬间来了精神。

  朱崇威站在堡墙下,看着士兵们兴奋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知道,这样的“放纵”或许不合规矩,可在边地,只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让士兵们卖命。

  更何况,他要的不只是平叛。

  他要让王威看看,他朱崇威的兵马有多能打。

  要让刘振邦知道,他错过了多少“好处”。

  更要让整个大同镇明白,右卫的兵马,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赵武,让弟兄们先吃点干粮,养足精神,三更准时出发!”

  朱崇威吩咐道。

  “末将明白!”

  赵武应下,转身去安排伙食。

  月光渐渐爬上天空,洒在三屯堡的土墙上,也洒在士兵们兴奋的脸上。

  朱崇威望着左云县城的方向,眼睛微眯,冷哼一声:

  “王威,刘振邦,你们等着。

  今夜之后,左云县的好处,你们连屁都捞不到!”

  三更时分。

  三屯堡的大门悄悄打开。

  三千兵马列成整齐的队伍,骑兵在前,步兵在后,马蹄裹着布条,脚步放得极轻,朝着左云县的方向进发。

第456章 伏歼劲旅,其心可诛

  左云县的夜,黑得像泼了浓墨。

  乌云把月亮裹得严严实实,连星子都透不出半分光,只有左云县外的山林里,偶尔闪过一点寒芒。

  风卷着枯草碎屑,在林间呼啸,像鬼哭,又像无数人的低语,连虫鸣都歇了。

  五千流民军伏在林子里,身子贴着冰冷的土地,大气不敢喘。

  他们大多是年轻力壮的汉子,有的刚从陕西逃荒来,有的是左云本地的佃户,还有几个是逃出来的卫所小兵。

  每个人手里都攥着家伙。

  精壮些的握着长枪、腰刀,那是张天琳从县衙库房里翻出来的旧兵器。

  弱一点的就举着削尖的木棍、磨亮的菜刀,甚至还有人把锄头柄锯短了,当作武器。

  只有前排的一千精锐,手里握着制式腰刀和长矛,刀鞘上还刻着“大同卫”的字样。

  那是王威“借”给他们的装备,虽然没有甲胄,却比普通流民的家伙什好得多。

  张天琳蹲在一棵老槐树下,身上穿着件缴获的锦服,腰间系着根粗麻绳,把刀别在身后。

  他眯着眼,望着远处三屯堡的方向,耳朵贴在地上,能隐约听到马蹄声。

  越来越近了,朱崇威的官军。

  半个月前,自己还在左云县城外的破庙里啃树皮,现在却成了“左云大将军”,手里握着五千人。

  这命运当真是神奇啊!

  这仗要是输了,要么被官军砍头,要么再逃回陕西饿死。

  要是赢了,不仅能抢下官军的装备,还能让周围观望的百姓都来投他,到时候,他张天琳,也能有自己的班底了。

  “将军,风越来越大了,柴火不会被吹乱吧?”

  旁边的亲信李二虎凑过来,压低声音问。

  李二虎是陕西同乡,跟着张天琳逃荒来的,手底下有把子力气,现在管着埋伏在城门边的两百人,专司点火。

首节 上一节 741/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