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721节

  王忠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喊疼,连忙爬起来重新跪倒,声音带着恐惧:

  “属下……属下这就去安排,把她们转移到别的地方,比如……比如破虏堡的军寨里,那里都是刘参将的人,安全!”

  王威却摇了摇头。

  片刻后,他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

  “不必转移了。你现在就去镇守太监府,把黑莲儿母子藏在柳溪庄园的消息,告诉张炜。”

  “什么?”

  王忠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满脸的不敢置信。

  “总镇!您疯了?这要是告诉张公公,咱们不就等于自投罗网吗?包藏谋逆家眷,那可是死罪啊!”

  王威冷笑一声,拿起案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早已凉透的茶,语气里满是算计:

  “自投罗网?

  你懂什么。

  王国樑已经死了,黑莲儿母女对咱们来说,早就没了利用价值,反而成了烫手山芋。

  锦衣卫无孔不入,柳溪庄园藏得了一时,藏不了一世,迟早会被他们查到。”

  他顿了顿,眼神更冷:

  “与其等他们查出来,定咱们一个‘包藏逆党’的罪名,不如咱们主动说出来。

  就说‘早已察觉黑莲儿母女踪迹,因担心打草惊蛇,故暗中监视。如今王国樑伏诛,特来禀报公公,请公公处置’。

  这样一来,咱们不仅没罪,反而成了‘大义灭亲’的忠臣,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王忠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反应过来,心里暗自佩服王威的狠辣。

  连自己的干女儿和外孙都能用来做筹码,这等心机,难怪能在大同站稳脚跟。

  可他还是有些犹豫,嗫嚅着说道:

  “可……可黑莲儿她知道不少事啊!

  她知道咱们当初给王国樑递过消息,知道咱们克扣军粮资助流民……

  若是她在张公公面前乱说话,咱们还是会暴露!”

  王威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杀意,声音压得极低。

  “所以,她得死。”

  “您的意思是……”

  王忠的后背瞬间冒出冷汗,他终于明白王威的全盘计划。

  先主动禀报黑莲儿的踪迹,再在张炜派人去“捉拿”的途中,制造一场“意外”,让黑莲儿母女“畏罪自戕”,这样一来,人证没了,所有的秘密都能烂在肚子里。

  “你知道该怎么做。”

  王威放下茶杯,目光落在王忠身上,语气里带着威胁。

  “做得干净点,别留下任何痕迹。

  若是出了差错,你和你全家,都得跟着陪葬。”

  王忠浑身一颤,连忙磕头:

  “属下……属下明白!

  属下这就去办,保证做得天衣无缝!”

  他不敢再耽搁,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跑出大堂。

  很快。

  大堂里只剩下王威一人。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王国樑死了,黑莲儿也得死,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权势和性命,牺牲几个“亲人”,又算得了什么?

  大同总兵的位置,他觊觎了这么多年,绝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栽了跟头。

  王忠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总镇府的长廊尽头,大堂又重新安静下来了。

  王威重新坐回主位,可心头的不安却没消减半分。

  解决了黑莲儿,不过是拆了一颗小炸弹,真正的惊雷,还在宣府方向。

  熊廷弼整顿宣府的消息,这几日像雪片似的传到大同:

  斩了一千两百叛兵,抄家得银两百万两,连马世龙都被提拔成了总兵……

  那等雷厉风行的手段,让他夜里都能惊醒。

  宣府安定了,下一个会是谁?

  九边重镇里,大同的乱象不比宣府少,熊廷弼那双眼睛,迟早会盯过来。

  “熊廷弼……”

  王威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牙根咬得发紧。

  他在大同经营十余年,手底下不干净的事太多了:

  克扣军粮填补私囊,纵容女婿刘振邦资助流民,甚至当年为了争夺兵权,暗中设计扳倒过前任参将……

  这些事,若是被熊廷弼查出来,别说副总兵的位置,连项上人头都保不住。

  他必须找个靠山,一个熊廷弼不敢轻易动的靠山。

  王威的目光扫过大同府舆图中央的“代王府”三个字,眼神渐渐亮了。

  大同城里,最硬的靠山,莫过于那位姓朱的亲王。

  代王朱鼐钧。

  虽说如今的宗室藩王没了十足的兵权,可“皇亲国戚”这四个字,仍然是最硬的护身符。

  熊廷弼再横,也不敢公然与亲王为敌,更何况这代王还是太祖皇帝的后裔,陛下都得敬三分。

  打定主意,王威起身走到内室,打开樟木柜的暗格。

  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叠纸契,用暗红的锦缎包着。

  有城南那片最繁华的商铺地契,有城外两万亩水浇田的田契,还有城西两座煤窑的契约。

  这些都是他多年搜刮来的家底,此刻却要当成敲门砖,送进代王府。

  他摩挲着契纸上鲜红的印章,心里虽有不舍,却更清楚:

  没了性命,这些家产不过是别人的囊中之物。

  半个时辰后。

  王威的马车停在了代王府门前。

  朱红的王府大门高大,门楣上“代王府”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

  门前两座汉白玉石狮龇牙咧嘴,守门的侍卫穿着绣着“代”字的甲胄,比府衙的兵卒多了几分傲气。

  马车刚停稳,早有人进去通报。

  这些年,王威没少给代王府送孝敬,府里的人早就认得他的马车。

  没过多久。

  一个穿着青色锦袍的管家快步出来,脸上堆着笑:

  “王总镇,王爷在后面的‘鸣鹤院’等着您呢,快请。”

  王威跟着管家往里走,代王府的奢华远超总镇府。

  穿过三进庭院,王威发现,廊下挂着的宫灯,灯罩都是绣着金线的丝绸,连引路的丫鬟,都穿着绫罗绸缎,发间插着珠钗。

  他暗自咋舌。

  这代王府的一日用度,怕是抵得上大同县一个月的赋税。

  说他贪?

  他哪里贪得过这些宗王?

  到了鸣鹤院,王威远远就听见清脆的鸟鸣。

  院里的石桌上,放着一个金丝鸟笼,里面养着一只通体雪白的画眉,正蹦跳着唱着。

  一个白发老者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个银质的鸟食罐,正往笼里撒食。

  他皮肤松弛,脸上满是皱纹,可手上戴着的羊脂玉扳指,腰间系着的翡翠带钩,都透着贵气。

  正是第八代代王,朱鼐钧。

  老者身边围着三个妙龄女子,有的替他扇风,有的给他剥葡萄,还有的用锦帕擦着他嘴角的汁水。

  王威看在眼里,心里暗自吐槽:

  都七十岁的人了,还如此沉溺享乐,真是老不正经。

  可脸上却堆起恭敬的笑,快步上前,撩袍行礼:

  “大同副总兵王威,拜见大王!”

  朱鼐钧这才缓缓回头,眯着眼睛打量他。

  “是王总镇啊,起来吧,坐。”

  他指了指旁边的石凳,语气里带着几分敷衍的随意。

  这些年,求他办事的官员多了,王威不过是其中一个。

  “不敢称‘总镇’,在下只是暂代协镇之职,不敢僭越。”

  王威小心翼翼地坐下,双手放在膝上,姿态放得极低。

  在这位亲王面前,越谦卑,越容易成事。

  朱鼐钧又喂了画眉一勺食,才慢悠悠地开口:

  “今日来找本王,怕是有事吧?”

首节 上一节 721/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