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601节
而他,只能像赌徒一样,押上所有的筹码,祈求自己能赢。
另外一边。
平壤府衙大堂内。
毛文龙端坐在主位的楠木椅上,目光落在堂下躬身的老者身上,带着几分审视。
这老者身着朝鲜官袍,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虽已满头银发、身形佝偻,却仍挺直着脊背,正是朝鲜议政府领议政郑仁弘。
朝鲜文官集团的第一人,素有“领相”之称。
郑仁弘八十六岁的高龄,本应在家中安享晚年,却被李珲派来做使者,足见李珲对大明的忌惮,对李倧的敌视。
“外臣郑仁弘,见过大明毛将军。”
郑仁弘双手交叠,躬身行了一礼,动作虽慢,却一丝不苟。
“奉我朝鲜国王之命,特来与将军商议朝鲜国事。”
毛文龙微微颔首,目光在郑仁弘布满皱纹的脸上停留片刻,心中竟生出几分佩服。
这般年纪,还能千里迢迢赶来平壤,单是这份毅力,便远超朝鲜朝堂上那些只会空谈的官员。
他抬手示意:“郑领相不必多礼,坐吧。”
待郑仁弘在侧席坐下,毛文龙这才缓缓开口问道:
“领相此来,是为李倧之事?”
郑仁弘闻言,原本平和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他坐直身子,目光直视毛文龙,语气恳切,却也带着质问:
“将军明鉴!
朝鲜自洪武年间起,便是大明的藩属,世代尊大明为宗主国,从未有过半分二心。
如今我国王陛下李珲尚在,将军却扶持李倧这等‘内贼’兴兵作乱,岂不是违背了宗主国‘抚绥藩属’的本意?”
他刻意加重“内贼”二字,试图以“君臣名分”“宗藩礼仪”说服毛文龙。
在儒者的认知里,名分大于一切,李倧起兵反君,本就是不义之举,大明若扶持他,便是失了“宗主”的公允。
毛文龙却像是没听出他的弦外之音,端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很是平静的说道:
“郑领相这话,可就错了。”
他放下茶盏,声音陡然转厉。
“本帅自率军入朝鲜,从未‘扶持’过任何人,不过是应朝鲜之请,帮你们清除朴熙这等劫掠百姓的反民罢了。
李倧要平乱,本帅乐见其成;若是他敢犯上作乱,本帅第一个饶不了他。”
这番话,既不承认扶持李倧,又暗指李倧的行动需看大明脸色,堵得郑仁弘一时语塞。
郑仁弘心中清楚,跟毛文龙这种武将讲“儒理名分”是行不通的,对方只认利益与实力。
既然硬的不行,便只能来软的。
用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毛文龙放弃对李倧的支持。
郑仁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适,开门见山说道:
“将军若肯停止对李倧的支持,让他罢兵归降,我朝鲜国王愿意承诺。
李倧此前答应将军的所有条件,朝鲜王室一概认下!
无论是战船归大明节制,还是港口交由大明驻军,或是每年上缴战马,我朝鲜国王都愿照办!”
郑仁弘觉得,李倧许诺的条件已是极限,只要自家王上愿意全盘接受,毛文龙没有理由不选择“朝鲜正统”。
可毛文龙听完,却缓缓摇了摇头。
心中同时暗骂李倧无能。
娘希匹的!
连谈判的核心条件都守不住,被李珲轻易探知,果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不过,他很快就收拾好情绪,话语重新变得冷静下来。
“郑领相,李倧答应的条件,本帅自然知晓。
不过,要让本帅放弃支持他,只凭这些,还不够。”
郑仁弘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攥紧袖中的手,强压下心中的不安,问道:
“请将军明言,还需我家王上答应什么条件?”
“也不多。”
毛文龙轻笑一声,语气随意,却字字诛心。
“待朝鲜局势安定后,改换朝鲜的官方语言,以汉语为尊。
朝鲜贵族子弟,凡年满十五者,需赴北京国子监进修三年,经大明考核合格后方能归国。
另外,朝鲜官员的任免,需先送辽东都司衙门考试,得到大明承认,方可上任。”
“你!”
郑仁弘猛地站起身,气得浑身发抖,满脸通红,花白的胡须都在颤动。
“将军这是要断我朝鲜的根!若答应这些条件,朝鲜还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吗?不过是大明的一个郡县罢了!”
改换语言,是要抹去朝鲜的文化标识。
贵族赴京进修,是要将朝鲜的未来掌控在大明手中。
官员需大明考核,是要彻底架空朝鲜的行政权。
这哪里是“条件”,分明是要将朝鲜彻底沦为大明的附庸,连最后一点“藩属国”的体面都不给!
毛文龙见他暴怒,脸上反而露出笑容,他靠回椅背上,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却透着绝对的强势:
“郑领相不必动怒。答应或不答应,全在你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郑仁弘,一字一句道:
“反正,就算你们不答应,也有人愿意答应。
李倧那边,本帅若是把这些条件告诉他,你猜他会不会立刻点头?”
这句话,如同冰水浇在郑仁弘的头上,让他瞬间冷静下来。
李倧为了夺取王位,连之前的苛刻条件都能答应,若是毛文龙抛出这些“进阶条件”,李倧怕是会毫不犹豫地应下。
到那时,李珲的王室正统,便再也没有任何意义。
郑仁弘僵在原地,脸色从通红转为苍白,嘴唇动了动,却再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他看着毛文龙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满是绝望。
朝鲜在大明的绝对实力面前,居然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
良久。
他才缓缓坐下,声音带着无力的妥协:
“将军的条件,外臣不敢擅自应允。
待外臣回去后,即刻书信我朝鲜国王,待王上决断后,再给将军回话。”
“可以。”
毛文龙缓缓点头,语气很是平静。
“本帅给你们十日。十日之后,若还没有答复,那在本帅眼里,便是你们不答应了。”
至于不答应的后果,郑仁弘亦是心知肚明。
这意味着大明的天平将彻底倾向李倧,他们这边,便再无半分转圜余地。
郑仁弘揣着满肚子的心事,脚步沉沉地离去,连背影都透着几分惶惶。
而毛文龙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嘴角却悄然勾起一抹淡笑。
有些“菜”,从来都是抢着吃才更有滋味。
李倧与郑仁弘这两方,如今都想争取大明的支持,只要大明的态度一日不明,他们便只能互相攀比着讨好大明。
先前再怎么咬着牙不肯松口的条件,到了“生存”二字面前,终究得捏着鼻子应下来。
至于这般挑动两方对立的手段,会不会太过狠厉,惹得朝鲜人暗中记恨?
毛文龙只在心底冷笑一声,眼底连半分犹豫都没有。
弱国,从来就没资格谈什么外交,更没资格计较手段酷不酷烈。
更何况。
如今建奴主力已溃,不足为惧。
倭国又龟缩在岛上闭关锁国,连海疆都懒得踏出来。
朝鲜这光景,左看右看都找不到半个能倚仗的外援,除了顺着大明的心意走,还能有别的选?
没有实力的国家,终究不过是任人摆弄的玩物。
郑仁弘当然可以硬气,大可以梗着脖子不答应大明的条件。
可他不答应又如何?
这世上,想抢着攀附大明、愿意答应这些条件的人,从来都不缺。
李倧那边,怕是早就等着他松口,好趁机得到大明的全力支持。
真到了那一步,谁会落得性命难保的下场,谁的家族要被株连九族?
政治斗争,可不是请客吃饭
ps:
7800字大章!
求订阅!!!!
第407章 朝鲜事定,海贸巨利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