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544节

  不过

  这野心很快便被他隐藏下去了。

  代善战死、莽古尔泰被俘,宗室中能与皇太极抗衡的人早已没了。

  自己虽有镶白旗部分兵力,却远不及皇太极掌控的三旗精锐。

  更何况,若此刻反对,不仅会被其他台吉孤立,恐怕连母亲阿巴亥的处境都会更加艰难。

  念及此,阿济格猛地跪倒在地,身后的多尔衮虽年幼,却也明白兄长的用意,连忙一同跪下。

  两人齐声高喊道:“大汗驾崩,大金晦暗!国不可一日无主,请四贝勒继汗位,称大金皇帝!”

  有了阿敏与阿济格带头,殿内众人再也没有犹豫。

  努尔哈赤异母弟巴雅喇、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礼,以及几位固山额真,纷纷跪倒在地,声音整齐而响亮:

  “请四贝勒继汗位,称大金皇帝!”

  一时间,“请四贝勒继汗位”的呼声在大殿中回荡,与灵前的香烛气息交织在一起,竟冲淡了几分悲戚,多了几分权力交替的肃穆。

  皇太极站在灵位旁,看着眼前跪倒的众人,心中没有丝毫意外,

  这汗位,本就是他囊中之物。

  论威望,他是努尔哈赤现存子嗣中,唯一经历过大战、且有战功在身的贝勒。

  论实力,他手中掌控着正白旗、镶白旗、镶黄旗三旗精锐,经过抚顺、红河谷两战的损耗,这三旗兵力已占大金现存兵力的七八成,无论是甲胄、兵器还是战马,都远胜其他旗营。

  更何况,竞争对手早已不复存在。

  阿敏虽是宗室,却非天命汗亲子,名不正言不顺,根本没有继承汗位的资格。

  阿济格、多尔衮年纪尚幼,根基浅薄,更别提统领大金。

  至于其他将领,要么是他的旧部,要么是见风使舵之辈,此刻只会争相表忠心,绝不会与他为敌。

  殿内的劝进声还在继续,皇太极却没有立刻应允。

  虽然现在不至于学汉人的三辞三让,但样子还是要做出来的。

  他是受到众人拥戴才坐上汗位的,而不是抢着去坐这个汗位的。

  正统名义,对皇太极来说,也十分重要!

  他缓缓走到众人面前,先扶起阿敏,再依次扶起阿济格、多尔衮等人,语气带着几分沉痛,却又不失威严:

  “诸位台吉、大臣的心意,皇太极心领了。只是父汗新丧,灵柩未安,我若此刻继位,恐难安父汗在天之灵。”

  阿敏立刻明白这是以退为进,连忙说道:

  “四贝勒此言差矣!正是因为大汗新丧,大金危殆,才更需要四贝勒继位掌权,带领我等为大汗报仇!

  这不仅是我等的心愿,更是大汗在天之灵的期盼!”

  何和礼也上前一步,躬身道:“四贝勒,眼下明军虎视眈眈,逃兵乱象未绝,若您再不继位,大金恐有分崩离析之危!

  请四贝勒以大局为重,不要再推辞了!”

  皇太极还是摇头。

  “我怕我德行不够,能力不足!”

  济尔哈朗当即上前,说道:“四贝勒的能力,我等皆知,四贝勒的德行,更是堪比日月,现在,除了四贝勒,谁还能做我大金的大汗?”

  “不错!”

  “请四贝勒继汗位,称大金皇帝!”

  皇太极看着众人恳切的神色,心中清楚“火候已到”。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努尔哈赤的灵位前,双膝跪地,郑重磕了三个头,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却字字清晰:

  “父汗在上,儿臣皇太极,今日承诸位贝勒、大臣之请,继大金汗位。

  儿臣在此立誓:必以复兴大金为己任,必为父汗报仇雪恨,必保大金宗室与子民安危!若违此誓,天地不容!”

  说罢,他站起身,转身面对众人,眼神中的沉痛已被威严取代:

  “既然诸位信任,皇太极便不再推辞。即日起,本汗继大金汗位,称‘天聪汗’,待日后击败明军,再行称帝之礼!”

  阿济格翻了翻白眼。

  连汗号都自己定好了,还隔着推辞呢!

  然而,此刻,大殿之中,却已经响起了万岁之声。

  “天聪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再次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这一次,呼声中多了几分真切的敬畏。

  从此刻起,皇太极便是大金的新主人,他们的荣辱兴衰,都将系于这位新汗王身上。

  皇太极站在殿中,接受着众人的朝拜,心中却并不轻松。

  继汗位只是第一步,眼前的大金,早已不是努尔哈赤时期那个蒸蒸日上的大金了。

  如今的大金兵力锐减、粮草匮乏、人心浮动,更有明军在抚顺虎视眈眈。

  他必须尽快整合权力,整顿军备,否则,今日的“劝进”与“万岁”,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皇太极称汗之后。

  努尔哈赤的丧事,在赫图阿拉的寒风中徐徐展开。

  而借着努尔哈赤的丧事,皇太极当即开始一轮权力清洗!

  翌日清晨。

  皇太极身着孝服,独自走入停放努尔哈赤灵柩的正殿。

  大妃阿巴亥正跪在灵前烧纸,乌黑的长发垂落在素白孝服上,背影透着几分孤绝。

  皇太极站在她身后,沉默片刻,突然开口,声音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大妃,父汗临终前留有遗命,让你与德因泽殉葬,陪他一同上路。”

  “什么?”

  阿巴亥猛地回头,脸色瞬间惨白如纸,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你说什么?大汗怎么会让我殉葬?我还有阿济格、多尔衮两个孩子,多尔衮还年幼,我不能死!”

  “父汗遗命,岂容置疑?”

  皇太极语气坚定,没有丝毫缓和的余地。

  “父汗说,他一生征战,唯有你与德因泽最懂他心意,若你们能陪他在地府,他便不会孤单。

  至于多尔衮,有本汗这个兄长在,定会护他们周全。”

  这番话看似温情,实则没有半点回转的余地。

  皇太极心中清楚,阿巴亥绝非甘愿殉葬之人。

  她更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自努尔哈赤战死红河谷后,她便暗中联系正黄旗的旧部,试图拥立阿济格、多尔衮兄弟继承汗位。

  这早已触及皇太极的逆鳞!

  如今他刚继汗位,若不除掉这个隐患,日后阿巴亥必会借着“太后”的身份,在朝堂上兴风作浪,大金本就脆弱的局势,经不起这样的内斗。

  很快,庶妃德因泽也被带到偏殿。

  她听闻要殉葬,当场吓得瘫倒在地,哭喊道:“我不要殉葬!我当年揭发阿巴亥与代善的私情,是为了大汗!

  大汗怎么会让我殉葬?大汗,求您饶了我吧!”

  德因泽口中的“私情”,是去年努尔哈赤在位时的一桩旧案,德因泽为邀功,揭发阿巴亥与代善有染,虽事后努尔哈赤未深究,却也让阿巴亥失了不少颜面。

  如今皇太极让她一同殉葬,既是为了斩草除根,避免她日后借此案挑拨离间,也是为了给阿巴亥“陪衬”,让“遗命殉葬”显得更合情理。

  “父汗遗命,谁敢违抗?”

  皇太极眼神一厉,厉声喝道:“你们若乖乖殉葬,我便保你们的家人平安;若敢反抗,休怪我不念旧情!”

  “何和礼、阿敏他们呢?他们在哪里?”

  阿巴亥还是不愿意殉葬。

  皇太极冷冷说道:“若是他们不同意,本汗为何会来此处?”

  没错。

  让阿巴亥殉葬,何和礼、阿敏他们也是同意的。

  一是阿巴亥与代善通奸,让努尔哈赤颜面尽失。

  何和礼、阿敏他们对阿巴亥也是深恶痛绝。

  二是现在大金需要稳定,阿巴亥这个不稳定的因素,可能会让如今摇摇欲坠的大金彻底走向灭亡!

  不管出于本心还是公心,阿巴亥最好和天命汗一道去阴曹地府!

  “呵呵呵~”

  阿巴亥脸上露出绝望之色。

  到了此刻,她已经知道,自己非死不可了。

  当日午后。

  阿巴亥与德因泽便在灵前自缢殉葬。

  消息传出,赫图阿拉城内一片哗然,却无人敢公开质疑。

  毕竟“大汗遗命”的名头,足以压下所有非议。

  努尔哈赤下葬后,皇太极又在太庙举行了一场歃血起誓的仪式。

  他与阿敏、阿济格、杜度(褚英之子)、巴雅喇一同走到太庙的神位前,手中各持一把匕首,划破指尖,将鲜血滴入酒碗中,共同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我皇太极(阿敏、阿济格、杜度、巴雅喇)在此立誓:

  此生必率军击败明军,不杀朱万良、熊廷弼,誓不为人!

首节 上一节 544/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