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355节

  西域都护府在大同社征战中原的时候,停歇了近十年时间。但等中原一统之后,西域都护府几乎每年都有战事。

  王耀文前三年打乌司藏,一方面向高原进军,收复拉萨,配合西南都护府的田见秀,清洗了高原上所有的土司家族,又派遣宗教司的天师与佛爷教育了一番高原上的喇叭们,让他们知道生命的可贵。

  这些喇嘛们也是优秀的学生,他们让出了高原当中三分之二的寺庙,改成了佛寺和道观。

  现在天师教联络中原各地的教派,打算在昆仑山,修建一座宏大的西王母庙,把昆仑山打造成为道教的福地之一。

  中原的佛教各派,也打算在这片佛祖曾经待过的地方,建立一座堪比灵山一样的寺庙。

  高原平定之后,都护府向西扩张地盘收复了叶尔羌汗国,哈萨克汗国。向西北地区进攻准格尔人,想让他们臣服。

  王耀文更是派出了使者,想要劝降他,保证他投降,可以给他家族西域商社的股份,子女在京城读书,可以参军,也可以从政,给他们一定议员的名额。

  这套政治攻势在西域可谓是无往不利,你不愿意做民朝狗,有的是愿意做民朝狗的人。

  叶尔羌汗王稍微迟疑了几日,就直接被自己手下剁下了脑袋,作为进步的阶梯献给了王耀文。

  哈萨克汗王看到自己老朋友的下场,吓得冷汗直流,当即跑到哈密,向王耀文表达了归顺民朝的想法。

  而大同社也没有亏待他们,给这两个汗国的贵族首领得到了10%的西域商社,给他们分了三个议员名额。给哈萨克汗他们在京城,置办宅院,建立了产业,权利虽然没有了,但富贵的生活还是可以保得住的。

  但准格尔汗巴托尔晖台吉是一代枭雄,他有独霸西域的野心,让他做狗,哪怕是富贵人家的狗,他不愿意也极其鄙视这些人。

  他对汗国内部的控制也不是叶尔羌汗国可以比的,内部没办法分裂他们。

  王耀文只能动用军事手段,在天山三次击败了巴托尔晖台吉,但他开始打起了游击战,坚决不和西域都护府团以上的军事单位会战,打不过就向天山以北跑。

  而罗刹人为了保证自己地盘的安全,也支持粮草和军火给准格尔,还允许他的部落去北方休整。

  这就让王耀文感到极其恶心,准格尔人成为了脚背上的癞蛤蟆一样,给不了多大的伤害,但就是能恶心死你。

  西域状况传到京城之后,徐晨没有时间在西域这种穷地给巴托尔晖台吉玩什么争霸游戏,西域打仗的消耗是中原的十几倍,有这个钱他派几艘船,迁一批移民,就能占据比西域还大10倍的大陆,他没有时间和精力与整个继续消耗。

  于是徐晨派遣使者和巴托尔晖台吉谈判,表示只要他愿意退出伊利河流域,退到天山以北,大同社可以保证不但不进攻他,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军事资源。

  有本事你和罗刹人去打,打下多大的地盘,他们大同社都予以承认,我大同社可以成为你整个征讨西方的最强后勤。

  但如果你还要继续恶心我们大同社,我大同社就调转进攻的方向,把主要的精力对付准格尔。抓到的牧民我也不杀,直接把他们迁移到南洋去,我大同社在南洋有上万岛屿,你准格尔所有的部落都不够填进去的。

  巴托尔晖台吉看到了徐晨的书信,真被吓到了,因为大同社这几年遵从大漠移民几十万蒙古人去南洋。

  他就是仗着民朝不杀自己的牧民,才敢和大同社继续打游击,但如果大同社来,这样斩草除根式的大战,那要不了两年时间,准格尔就可能消失。

  巴托尔晖台吉和自己的部下上映一天之后,认为大同社还是太强大了,他们根本没有战胜的希望。

  反而是北面的罗刹人,人少地盘大,还好打,他们以前也是蒙古人治下的奴隶,现在我们学习成吉思汗,再次征服了罗刹人,也算是恢复了了成吉思汗的荣光,和那些给汉人做狗的同胞那可是完全不同,他们依旧是草原上的独狼。

  在徐晨的威胁下,巴托尔晖台吉妥协了,让出了伊犁河谷天山以南的所有领地。大同社也遵守诺言,给了他们1万条燧发枪,10门火炮,1万斤火药,还有一些牛羊和粮食。

  巴托尔晖台吉得到大同社的军火之后,立刻调转刀口,直接杀向了罗刹国,占据了中亚地区大部分草原和森林。

  西域的完整版图,自此被大同社控制,而西域一大批金发碧眼的当地人,转换了身份,成为了汉人,帮助民朝守住这片疆域。

  而另一批金发碧眼的汉人则处于北海以北的广大地区,金国被剿灭之后,多尔衮带着金国的残部,一路逃到北方,攻占罗刹国建立的殖民点,他们杀戮当地人,掠夺当地人的物资和粮草,获得短暂的补给。

  孙可望则在后面追击,多尔滚为了活命,只能一路向西,几乎把罗刹国在东方建立的殖民地全部摧毁了。

  孙可望一路追击了上万里,都快到西域了,这才无奈的放弃了继续追杀金国残部的想法。

  但这一路接收的土地却成了一个难题,这里虽然大,但条件太恶劣了,大漠都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更不要说北海以北的地区了,那片地区连蒙古人都不愿意去放牧。

  当地有一些蒙古和西方的混血种,大同社收服了他们,给他们部落武器和粮食,还给这些部落一些钱财,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们守住这片广大的土地,于是这些部落就成为了民朝第二批金发碧眼的汉人。

  所以李文兵才说金发白肤也可以称之为汉人,更不要说是同发同种。

  刘永接话道:“文化教化本就是我天朝所长。认同我天朝文明者,皆可为自己人。”

  对于李文兵的话,刘永生坚决赞同的,因为占据土地容易,但你想要移民就非常艰难,每年因为移民问题,地方上可谓是鸡飞狗跳,一大堆乱糟糟的事。

  关键是花了这么大代价,移民的花费还极其,现在民朝像南洋移民,平均的花费是每人30两银子左右,而现在新大陆距离中原有2万里之遥,哪怕保守估计移民的花费,要超过150两到200之间,哪怕是移民10万,差不多要花费1500万到2000万两之间,这几乎和现在的移民费用相当,若不教化土著以为己用,新大陆想要成为民朝的优质资产,那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

  徐晨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教化新大陆土著,是为天朝文明立千年根基。若今日决策失误,我等都将背负历史责任。”

  他内心清楚,这个时代西方尚未完全控制新大陆,那里的印第安人估计仍有数千万之众。若能将这些人口组织起来,完全有能力将西班牙、英格兰、荷兰、法兰西等欧罗巴势力逐出新大陆。

  掌握两块新大陆,再加上正在开发的南洲,全球绝大部分宜居土地都将归于天朝文明旗下。这将使中华文明在接下来的数百年全球竞争中占据绝对地理优势。

  除非西方拼命攀科技树,达到星际航行的程度,否则难有翻身之日。

  作为穿越者,徐晨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重要性。

  后世澳大利亚仅靠卖铁矿就能成为发达国家,而天朝却因人均资源匮乏而受制于人。

  更因为欧洲文明掌握了全球大部分资源,他们可以通过产业链控制定价权——他们卖什么,什么就贵;你卖什么,什么就便宜。做最辛苦的工作,却连一成的利润都分不到,连奴隶工都不如。

  那些白皮卖铁矿的收入居然比炼钢的收入高10倍都不止,凭的什么?不就是因为他们控制了产业链。

  徐晨受过那么多年的窝囊气,如今有能力改变这一切,自然不会重蹈覆辙。只要占据新大陆,天朝文明就可以像后世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了,后世的子孙即便是败家,那也能败个几百年。

  要是能逼到西方各国即便是挺为了天下的工业中心,但你买什么,什么贵,你卖什么,什么便宜,我占据的地盘多,就可以用一个农工业剪刀差,让你成为牛马,也算是出了后世一口恶气了。

  刘永眉头紧锁:“元首,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让百姓愿意去新大陆?

  近年我们已向海外移民三百余万人,民间怨声载道。南洋不过数千里,已有如此大的反对声浪,如今要去两万里外的蛮荒大陆,恐难有百姓自愿前往。若强制实行,只怕民怨沸腾。”

  会场顿时寂静无声。众人都明白移民新大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但也清楚刘永所言非虚。普通百姓安土重迁,连南洋都不愿去,何况是遥远未知的新大陆。

  徐晨踱步至窗前,望着庭院中盛开的梅花,良久方道:“移民不愿去,是因为我们对新大陆的宣传不足。李过带回的那些土著王子,就是最好的活广告。”

  徐晨笑道:“新大陆的金山就是我们最好的宣传广告。”

  旧金山的位置可在他的脑海里。

  徐晨看向蒋乡泉道“在大同报的头版头条登上,我大同社将在新大陆实行田地法令,愿意去新大陆开荒的人,可以获得500亩土地。”

  “五百亩?”李文兵皱眉头道:“如此大块的土地,只怕不符合我们大同社均田令。”

  徐晨道:“如果是他们自己开拓出来的,那就符合,不同的地区要有不同的政策,现在新大陆还不属于我民朝,百姓开荒就是为天朝的文明立功,他们有资格获得这些土地。”

第470章 ,朱由检家的牛皮膏药

  大同历十八年(公元1642年)5月15日,京城。

  清晨的阳光尚未升起,外界看起来还有点昏暗,周氏,袁氏,田氏就开始穿衣洗漱,这动静把朱由检也给吵醒了。

  他不满道:“现在你们起的越来越早,回来的也越来越晚,连孩子都不带了。”

  周氏忙碌道:“我叫了油崧过来,等会儿他会过来带幼薇他们,我们没有时间了,夫君你买点油条,豆浆给幼薇他们当早饭。”

  说完三人就背上挎包,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朱由检气愤道:“简直是礼崩乐坏,妇道人家抛头露脸,学人经商,算怎么回事?”

  但他也只敢这样背后发泄,因为现在管着这个家的财政大权的是周氏。

  自从徐晨弄做缝纫机之后,缝制衣服的效率一下提升了几十倍,再加上标准化的工序,缝制衣服的成本,降低了一大半。

  京城第一纺织厂,干脆从纺织布匹转型到生产衣服,每个月都能缝制出十几万件衣服,而且价格极其低廉,比市场上裁缝店便宜了近一半,夏天穿的短衫,甚至快接近了布料的价格,各种物美价廉的衣服横扫了整个京城的成衣市场。

  一时间打的京城各家裁缝店哀嚎不已,除非技术特别好的高级裁缝,又或者是有财力购买缝纫机,跟上这一波产业升级的裁缝,那种手艺一般的裁缝基本上是失业,被工业化的模式的成衣取代。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缝纫机又创造出一个成衣市场,随着成衣的价格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与其让自家的婆娘花好几天时间缝制一件衣服,还不如购买廉价的成衣,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去赚钱。

  技术的提升,衣服成本的降低,导致成衣市场不断扩大,周氏算是跟上这波潮流的了。

  她与朱由检团聚之后,虽然手上还有一笔钱财,但担心坐吃山空,三人做起了高档裁缝,补贴家用,她们原本在紫禁城就见惯了各种高档的衣物,缝制起来也自然得心应手,而在京城最不缺少的就是有钱人,他们也需要高档的衣服来显摆自己的身份。

  周氏她们独特的身份,也给她们缝制的衣服带来高溢价权,所以周氏的裁缝店开起来之后,生意一直很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于是朱由检的三个媳妇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当缝纫机出来之后,周氏也马上跟进,市场扩大导致周氏需要扩充人手,现在她们的成衣作坊已经扩张到十几人的规模,生产的衣服也一直供不应求,尤其是现在春夏换季季节,更是她们那个小作坊最忙碌的时候。

  一时间朱由检的三个老婆都忙碌于创业当中,家里的小孩只能交给朱由检来带,这自然引发了他的不满。

  朱由检起来洗漱,而后对西厢房道:“幼薇,快把你弟弟叫醒,穿衣起来洗漱,爹去给你们买早餐。”

  朱慈烺马上探出头道:“爹,我要吃蛋糕。”

  朱由检没好气道:“我看你是想吃巴掌。”

  蛋糕自然是徐晨弄出来的,投靠大同社的蒙古部落越来越多,为了减少那些部落首领对他们原本部落的影响力,

  大同社基本上是把这些部落首领全家迁移到京城,给他们一定的富裕生活,算是大同社版本的杯酒释兵权,但直接把他们当猪养又不符合大同社的宗旨。

  所以徐晨一般帮助他们弄个产业来自己养活自己,林丹汗遗孀弄的是羊毛纺织厂,科尔沁等部落弄的是奶粉,奶茶行业,西域来的部落,徐晨干脆就帮他们弄了一些连锁蛋糕产业。

  草原并不缺奶制品,正好这几年,大同社几个甘蔗种植园都进入了丰收季节,大量蔗糖涌入民朝,提供了价格低廉的优质原材料。

  而蛋糕本就是奶油与蔗糖制造的,在这个尚未摆脱饥饿的时代,对普通人来说就是无上的美味,于是蛋糕连锁店,如雨后的蘑菇一般快速冒出来。

  以至于现在民朝的百姓把蛋糕看成了西域的特产,蛋糕店不是西域式的建筑,里面没有一口西域口腔的伙计都不算是正宗,倒也算是解决了不少西域人就业的问题。

  朱由检去街面上的早餐店,包了十几根油条,打了一桶皮蛋瘦肉粥,又装了一小桶的豆浆,而后回家。

  “大伯来抓你们了!”

  “抓不着,抓不着!”

  刚一进家门,就听到院子里面吵吵闹闹的声音。

  朱由检板着脸道:“不要玩了,过来吃饭。”

  “哦!”朱幼薇等人听话的来到餐桌,他们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自己的父亲和大伯的关系不好。

  “这么丰盛!”朱由崧不客气的坐在桌子上,他还非常有礼貌,先给那些小的打,然后自己再打一大碗,毫不客气的开吃起来。

  朱由检看到这没脸没皮的朱由崧眉头紧皱,他很不喜欢自己这个堂兄,去紫禁城当戏子供人游乐,把老朱家最后一点脸都给丢干净了。

  天天正事不干,跟着他那个小舅子,整天游荡在戏院,茶馆,勾栏瓦舍,最近还兴致勃勃的弄什么足球队,结果当戏子的那点钱又全贴进去了,整天来他家打秋风,甩都甩不掉。

  这家伙嘴甜,又善于见风使舵,知道这个家哪个人掌握财政大权,对周氏三人极尽讨好,所以周氏三人对朱由崧感官不差,也经常给他一定的帮扶。

  “由检,你要不要投资我们足球队?现在京城的足球市场多火爆,我的球队只要打进了足球联赛,不但有门票的分红,球员的身价也会暴涨,到时候随便卖一个球员,都比你办报社一年赚的钱还多。”朱由崧吃饱了之后,开始想办法给自己拉赞助。

  他在紫禁城当差,虽然俸禄高,但花销也大,而且他真正赚钱的时间,也就10月,11月公民议会那段时间,那段时间来到紫禁城的富人多,他们出手也阔绰。

  平常也没多少人看他耍宝,他最多也就领个固定的工钱,加上打赏一年大概有300两的收入,这已经是民朝一个比较富裕农户十年的收入。

  但对朱由崧来说,依旧不够花,看几场戏,去勾栏瓦舍看看舞蹈,打赏花魁,基本上刚过完年他赚的钱就会全部花光,剩下的时间他只能到朱由检这里打秋风。

  去年他和周文耀两人看到足球市场火爆,把家底拿出来弄了一支小型的足球队,结果没想到,足球队的开销这么大,他们没打进正规联赛根本赚不到几个钱,十几个队员的工钱却不少,现在他迫切需要一个有钱的大户来资助自己的足球队。

  朱由检面无表情道:“不投。”

  朱由崧不甘心道:“要不我给你打点广告,把你的民生报几个字印在我们队员的球衣上,现在我们一场比赛可是有几百上千人看,一年能打几十场,也有几万人观看,这就有几万人知道你的报社了。”

  朱由检冷笑道:“你让我们报社来打广告?”

首节 上一节 355/4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最强合成旅

下一篇: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