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329节

  傅山听了,连忙问道:“如何诱之以利,还得麻烦兄长详细说说。”

  陈子昂笑着解释道:“我们给农户提供低息贷款,让他们能购买到先进的农具,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我们还为他们缴纳厚生金,让他们在年老、生病的时候有保障。这些措施让农户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就愿意加入农场了。”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赞。

  黄松年又问道:“那又如何严明制度呢?”

  陈子昂严肃地说:“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农场规章制度,对农户的行为进行规范。一旦发现有人违反规定,比如偷拿农场的物资、不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等,就会按照制度进行处罚。我们还设立了监督小组,定期对农场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

  周天听了,气愤地说:“陈大哥说得太对了!山东的抗旱会就是因为总出现这样的害群之马,才搞得一些人退出。我们一定要学习河南的经验,严明制度。”

  辽东总督府教喻李骥才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即便农场建得好了,增加的这点亩产应该不足以支撑河南行省拿出200万两银子来建设钢铁厂和机械厂吧?”

  辽东地广人稀,发展农业得天独厚,为了不浪费这些土地,辽东现在是半耕半牧,当地的百姓既种地,也放牧养牲口。

  所以即便辽东的土地亩产只有6~7斗,但因为分的土地多,广种薄收,加上卖牲口的收入,去辽东的移民收入普遍比中原农户要高一些。

  李骥才也想在辽东建个钢铁厂,一方面是现在辽东各种农具还需要关内供,他觉得太麻烦了。

  另一方面他想修建辽东通向关内的铁路,修钢铁厂能把更多的收益留在辽东本土。

  只可惜到现在辽东也只有几个小的铁匠铺子,想要建大型钢铁厂,辽东总督府还没这个资源。

  李骥才算是问到了在场的巡抚们最想知道的问题了。

  陈子昂笑着解释道:“我们的农场,官营占五成的股份。今年河南府收的粮食超过了1300万石,交税交了360万石,剩下940万石属于农场。其中一半,也就是470万石粮食归我们巡抚衙门。

  当然,这些粮食不可能全留下,还要留一些来购买农具、化肥,保留种子粮等等。但一年下来,河南巡抚衙门差不多能得到价值200多万两银子的粮食,这就是置办钢铁厂和机械厂资金的来源。”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河南行省是用这种方法筹集办产业的钱财。

  他们想了想,发现这种方法几乎可以在自己的行省无缝使用。毕竟,他们行省的抗旱会规模本就庞大,只要有一些专业的人才,就能把农场建立起来,然后利用农场的收益来发展产业,这样就不用苦苦求总理大同府给他们多置办几个产业了。

  原本,江南各地行省更看重开海置办产业,对农业的重视度不够,所以抗旱会的普及度不到五成,他们也不在意,而是想吸纳更多的农户成为产业工匠。

  但现在看来,抗旱会还是要重视起来。

  正当众人沉思之际,会议室大门打开,徐晨、刘勇、李文兵、郭铭、蒋乡泉、常五等大同社高层走了进来。

  徐晨看着安静的人群,笑道:“想什么呢?怎么这么安静?”

  众人起身行礼,周天代表回答:“我等在学习陈兄的先进经验。”

  徐晨点头道:“河南府确实是用了心的,在这样的旱灾之年还能实现粮食丰收,可见农场和抗旱会这种形式,是北方百姓抗击天灾最好的帮手。”

  寒暄过后,会议进入正题。从北直隶开始,各巡抚依次上交钱粮账册。徐晨等人查看总体数据,而详细核算则由三司使的文吏完成。

  只要不是有太离谱的项目,钱粮的出入过于巨大,一般不会有什么问。

  没办法,这也是为了和现实妥协,这个时代没有计算机,也没有便利的互联网,而民朝各个行省以及府、州、县,每年都要派计吏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数量巨大。

  如果发现任何一项不符之处,就驳回重新造册,一来一回大半年时间就过去了。

  做不到的事情,硬要强行去做,下面为了避免来回折腾,只会敷衍了事。抓的严一点,那又会形成明初的空印案了。

  徐晨看着各行省,田赋,税金,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以及人口增长的数据,不断点头。

  而后他询问道:“该减免的田赋减免了吗?没有增加百姓的负担?”

  民朝虽然收三成税,但不可能知道,每年粮食收入的具体数据,只能给每亩土地定个大概的田赋,这些年北方旱灾严重,大同社都是以亩产五斗为标准征收田赋,所以一亩地征收的税负是1斗五升。

  傅山道:“干旱严重的县乡田赋已经全部被减免,同时把百姓迁移出干旱严重的地区,在当地退耕造林,以改善环境。”

  徐晨点头道:“对实在交不出粮食的农户该减免要减免,同时要查清情况,予以帮助,万万不可造成官逼民反的局面。”

  “遵命!”

  而后他看了关中山西,山东等地的的账册,上面的税金,还有各项水利设施建设基础的道路桥梁。数据都很好看。

  唯独粮食数据极其难看,有的基本上没有增产,有的正常的也只百分之二三,一亩地就增加几斤粮食。

  而即便是修完了黄河工程,大同社每年修水利设施的钱粮超过了上千万两,可以说用了十分的力气,才获得了1分的收获。

  但徐晨已经感到万幸了,好歹北方的粮食没有继续再减产。

  相对而言,南方的粮食数据就好看多了,建堤坝,修好水利设施,用鸟粪石,粮食就开始暴涨,各行省普遍增加了一成多以上的粮食收入。

  同时南方的橡胶种植园也开始逐步建设,甘蔗园,茶园,烟草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儋州被大同社攻占之后,橡胶种植园开始大范围的扩张,徐晨原本就安排人在那里弄了一个几百亩的小型橡胶种植园。

  现在依靠这批橡胶的种子,已经扩大到几万亩了,同时在吕宋也大范围的种植橡胶树,不过按照橡胶的生长规律,这批橡胶树想要产胶,还需要等个七八年。

  而最让徐晨惊愕的是辽东都护府,今年粮食居然增产了三成。

  李骥才看出了徐晨的疑惑道:“去年前往辽东的移民有一万户,今年大概有15000户,他们让辽东增加了上百万亩的土地,所以亩产就高了这么多。今年我们辽东可以向关中运输300万石粮食。”

  徐晨不由的鼓掌了,没想到辽东这么快就能成为大同社的粮仓。

  刘永笑道:“辽东虽然气候寒冷,但土地广大,耕作的潜能极大,看来明年要,要增加移民的数,早日让辽东成为我大同社的粮仓。”

  今年辽东向北方输入了300万石粮食,这对稳定北方的粮食价格太重要了,而且就这趋势来看,辽东粮食的潜能巨大,他现在已经在想要加大对辽东基础设施的建设,不然的话土地开垦出来了,粮食也种出来了,但运不出来那就麻烦大了。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夜幕降临时,各位巡抚才陆续离开。

第440章 ,钱不够花与迷你宗教战争

  总理大臣府的议事厅内,烛火通明,数百文吏各司其职,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账册之中,同时他们还从数学院临时招募了上千学子,这些人坐在一张临时的课桌上,噼里啪啦的用算盘打成一组组数据。

  徐晨看到这壮观的场景小声自语道:“应该弄出更加高效的计算工具了。”

  他想到了后世大名鼎鼎的机械计算器和差分机,但徐晨回想自己后世看到的up主视频,虽然有很多介绍机械计算器的。但如何制作机械计算器却没有,或者说徐晨没有看到过,而徐晨本人也不是个机械狂人,他甚至不懂机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其他哪怕是蒸汽机,火药,纺织机他也大概知道一些原理,能提供一些指导。

  只有机械计算机他是真的一点都不懂,只能把这个任务下达给这个时代的学者了,希望他们可以弄出更加高效的械计算器。

  徐晨受后世的影响,喜欢统计数据,对数据也极其重视,所以每年统计税收和田赋都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任务。

  更不要说徐晨还在不断扩充这个数据库,除了税收,还时刻关注田地的增减,人口的增加,这些数据封建王朝也极其重视,不过他们也就是几十年统计一次,有的甚至上百年,因为这也极其耗费人力物力,不是一般的封建王朝能扛得住。

  也就是大同社刚开国,一张白纸才好作画,但这几年徐晨又增加了,每年开采煤炭,生产钢铁,水泥,布匹,以及统计规模以上作坊的数据,所以大同社要统计数据的规模,远超过封建王朝,要不是大同社重视人才的发展,还成立了数学学院,光找这些能计算的学子都是一般的封建王朝很难做到的。

  等所有数据汇总之后,刘永喜道:“今年税收已突破了上亿两银子,达到了1亿400万两,比去年又增加了700万两。”

  这个数字让现场的所有人都高兴,且不说庞大的税银,光增长的量,都是接近大明王朝的两倍,这个增长的数字,表示大同社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徐晨道:“税收的增长点主要在哪里?”

  刘永翻一翻汇总的账册道:“主要是关税和商税,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去年我们卖出了200万匹丝绸,各种羊毛布500万匹,贩卖的瓷器价值超过了300万两,茶叶超过了500万两,还卖出了各种价值200万两银子的铁器,其他零零散散的货物出口也超过了600万两银子。

  同时今年我们从海外进口了300石粮食,进口的鸟粪石超过了1万吨,南洋进口的香料超过了上千万斤,还有各种珍贵的黑檀木,红檀木,金丝楠木,还有用于造船的柚木,铁力木,柳安木等这些货物带来的关税和商税加起来就超过了983万两。”

  这个数字让李文斌极其感叹道:“我听说西方各国,南洋诸国,关税都是几成起步,只有我大同社定下了5%的超低关税,但即便是这样,一年的关税也有近千万,当年大明如果能收得到这笔钱,又何至于三空四秋,以至于天下大乱。”

  14年前大同社尚未建立的时候,他就想到了用关税来解决,朝廷亏空的问题。那时候天真的认为只要大明收关税,就可以重新强盛起来。

  但现在他没有那么天真,大明最腐朽的地方就是朝廷,有再多的钱也不够这些贪官污吏浪费的。

  徐晨道:“留三成给地方,我们能动用的粮食有1亿4000万石,银钱七千万两。”

  但刘永皱眉头道:“但我们花钱更多,贵州,广西还有3万大军在作战,每个月花费30余万两,去年接近400万两,今年要准备差不多400万两。”

  “每年购买粮食用于储备也要花上千万两银,这是固定的开支不能少。”

  这些年南北天灾不断,大同社从上到下都形成了共识,要在整个天下建立储备丰富的常平仓,用于做地方上的粮食储备,以此来抗击天灾。

  按照大同社的设想,常平仓内要储存足够天下百姓吃一年的口粮,按照一个人一年七石的口粮计算,常平仓要储存七亿石的粮食。

  只可惜这些年北方天灾不断。极大的阻碍了大同社设立常平仓的进度,即便是到现在,大同社各地粮仓储存粮食的总量也不过是刚刚突破上亿石,按照现在每年粮食的结余和收购的粮食,大概还需要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目标。

  “朝廷官吏的开支大致在2500万两上下,蒙学建设费用,医馆建设费用,还有夫子和大夫的俸禄,这些都在快速增加,尤其是这几年关中,每年要上农学的孩童数量逐步提升,已经成为消耗税金支出最多的地方。”

  徐晨想了想,却也明白这是为什么,关中第一批婴儿潮到了上学的年纪了,随着粮食限制的开放,要不了多久,中原第一批婴儿潮就会出现。

  其实这波婴儿潮早该出现了,只是前几年中原不断爆发旱灾,大同社用强硬的粮食配给制度,才勉强让中原没有出现大范围饿死人的情况。但生育肯定也受到了限制。

  现在放开了粮食的限制,这股压抑的婴儿潮,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来,的确是要开始准备。

  官吏俸禄开支很大,实际上俸禄只占据这笔钱的一半,关键是功臣各种赏金又占了另一半,但徐晨还是忍了,这笔钱是用来购买功臣们的封建权利的,不能少。

  刘永继续道:“今年轨道部打算修2000里的铁路,打通京城与辽阳之间的联系,这大概又要花上千万的银子。”

  刘永一笔笔给徐晨算,行政开支,军事开支,教育开支,医疗开支,移民开支,厚生金开支,最终算出大同社去年开支1亿1500万两。

  徐晨笑道:“今年只亏空1100万两,景逸做的不差。”

  刘永苦着脸道:“明年的财政预算也做出来了,扣除各项已经固定好的开支,能动的大概只有1600万两。”

  李文兵笑道:“这笔钱也不少,应该能做不少事。”

  而后刘永搬了一堆文件道:“西域都护府想要修通一条长安联通西域的铁路,一期工程就打算联通到哈密。工程造价2000万。”

  李文兵愕然,你这一下就要想把所有的财政结余,消耗殆尽,但他想了想道:“联通西域的铁路的确非常重要,工程造价虽然高,但如果分成10年应该可以。”

  刘永道:“这是南直隶修铁路的计划书,这是湖广,四川,江西,江浙,福建,广东,广西,甚至连刚刚收复的贵州都想修一条连通贵州的铁路。”

  李文兵这下不说话了,哪怕不看这些文书,他也肯定知道这修建的每一条铁路都非常重,只可惜民朝只有这么点活钱。

  徐晨道:“铁路规划还是交给轨道部为主,当然如果有民间想要修铁路,可以给他们30年的经营权。”

  刘永苦笑拿出的另一半文书。道:“这是各个行省想要修钢铁厂的申请,哪怕是辽东都护府,他们也想申请建设一个万吨级的钢铁厂。”

  徐晨严肃道:“这种大项目还是要以总理大臣府规划为主,你们总理大臣府不要受地方的影响。”

  徐晨知道陈子昂这些人,有公心也有私心,私心自然是他们也想建立一番功业,能让他们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公心则是他们也的确是朝着建设大同世界这个目标前进的。

  但徐晨知道过之犹不及,这样一窝蜂的上马项目很快就会产能过剩造成大量的浪费。

  现在大同社的外部环境非常好,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就能成为天下的霸主,完全不需要这么着急。

  刘永苦笑道:“其实我更想用这笔钱来移民,辽东移民了30万,但现在已经能向关内输入300万石粮食,东宁岛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大同社最重要的白糖生产基地,税收已经扭亏为盈,移民只要不超过3万,当地的税收就能覆盖。”

  吕宋现在成为了我大同市最重要的香料生产基地,最重要的铜料生产基地,今年他们就生产了三千吨铜,开发的潜能巨大。”

  徐晨和李文兵相视一眼,心照不宣。移民从长远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但花费巨大。

  移民到辽东与东宁岛每个人的花费是20两,而移民到吕宋大概要花费35两左右。三地各移民10万,就要花七八百万两。

  “移民之事需循序渐进。”徐晨最终拍板,“先将结余的1600万两用于最紧迫的项目。铁路建设以京辽线为先,西域铁路分十年建设。各地钢铁厂申请,同意在南直隶,湖广,广东各兴建一个,余下的待轨道部统筹规划后再议。”

  “财政之道,在于平衡。既要放眼长远,也要顾及当下;既要发展经济,也要体恤民力,不偏不倚才是王道。”

  大同历十四年(公元1638年)10月29日,燕京。

  亨利从温暖的大床上清醒过来,然后他找了牙膏牙刷来洗漱。而后去招待所的食堂。点了一份油条豆浆,又要了几个茶叶蛋,然后用叉子,细嚼慢咽起来。

  他可是代表法兰西王国,可不能让赛里斯人觉得自己粗鲁,虽然才来燕京不久,但他却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这段时间他心情非常好,国王和东印度公司交代的任务圆满完成,赛里斯的元首给了他们一百匹紫色丝绸,二十件精美的瓷器,还有茶叶,冰糖作为回礼,他已经能想象,这些来自东方的奢侈品,被他带回巴黎会引起怎样的风潮!

首节 上一节 329/4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最强合成旅

下一篇: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