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328节
很快欧洲各国都知道了,东方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改朝换代,新的塞里斯皇帝是一个重视海外贸易的开明皇帝,他开放了整个东方世界,邀请所有的海商在自己的国度进行贸易。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法国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后悔不已,他们气得真想狠狠甩自己几巴掌。如果公司能再坚持两年,就能赶上这个东方开明皇帝当政的好时机了。
先机虽然失去了,但接下来的贸易不能放,法国的贵族大商人联合国王路易十三,再次组建了法国东印度公司。他们精心挑选了一批使者和商人,派遣他们乘坐商船来到东方世界,想要打开双方的贸易往来。
而亨利他们就是法国国王的使者。他们一路航行了2万多里,历经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要抵达广东。
他们本以为广东是赛里斯的首都,毕竟这里人口众多,极其繁华。
结果当时的广东总督赵云飞告诉他们,想要去民朝的都城还要继续向北航行4000里才能抵达北方的天津港,再由天津港登陆行进100里才能抵民朝的都城。
接下来这一路他们又途经了泉州,福州,宁波,杭州,松江,扬州发现这些城市都极其富饶繁华,每一座都人口众多,超过了法国的都城巴黎。
这一路的海上航行让他们对赛里斯的富裕终于有了一个很直观的认识了,马可波罗游记记录的是真的,赛里斯果然是遍地黄金,拥有无尽的财富。
在希望座灯塔的指引,法国人船缓缓地靠近天津港。
港口内一片繁忙的景象,码头上,工人们正忙碌地装卸货物,一艘艘船只进进出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亨利和皮尔逊船长等人下了船,他们拿出在广东办理的文书,向港口的工作人员证明自己是法国使团。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陪同他们前往京城。
在天津卫的见闻让亨利一行人惊叹不已。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天津卫高大的商业建筑。这些建筑都是三四层的,有的建筑采用了独特的飞檐斗拱结构,有的则装饰着精美的雕刻和彩绘。
亨利原本以为这些建筑是赛里斯皇帝的行宫,当当地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是商业建筑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中充满了震撼。
接着,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天津卫街道的卫生状况。街道的地面用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材料铺满,这种材料平整光滑,看不到一丝泥土和肮脏的污秽。
街道两旁种满了树木,有高大的松树、婀娜的柳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卉。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亨利仿佛置身于法国大贵族的花园当中,只不过这座花园是一座繁华的城市。
在招待所里,亨利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在天津卫的所见所闻。他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鹅毛笔,蘸了蘸墨水,开始写下自己一路的见闻。
“赛里斯文明不愧是比传说中所罗门王朝还要富裕的王朝。在这个国家当中,能做都城的城市只有几十座。
他们的港口有一种巨型机械,叫做龙门吊,据说连恶龙都能吊起来。本来我是不相信的,直到看到了他们一次吊起几千斤的货物,果然是能把龙吊起来的机械。
我处在的这座天津卫的海港城市,极其繁忙热闹,这里既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各国的商人,有波斯中东的商人,也有东方各国的商人。
城市干净整洁,如同花园一般,我在这里没有看到一个乞丐,这里普通的居民身上穿的是干净整洁的羊绒衣,吃的是连贵族都难以享受的食物。如果这世间真有天堂的话,上帝把天堂降临在东方。”
亨利就这样一路记载着他在东方世界的所见所闻。他的游记完成后,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引起了轰动。
欧洲人被他笔下那个富裕、文明、繁华的东方世界所吸引,形成了一股欧洲前往东方世界的热潮。许多人纷纷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希望能寻找属于自己的财富和机会。
后话暂且按下不表,话说亨利一行手持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书信,一路舟车劳顿,终于抵达民朝京城。
他们被妥善安排住进了鸿胪寺的驿站。鸿胪寺庭院清幽,房间整洁,亨利等人在这里稍作休整,适应着这个东方国度的氛围。
五日后,徐晨在元首府召见亨利。亨利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他见到徐晨后,身姿微微前倾,右手优雅地放在胸前,恭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法国礼,说了一段法文。
鸿胪寺的翻译道:“元首这位亨利子爵,代表法国国王向您致以崇高的问候。
徐晨微笑着道:“我也代表民朝向法国国王问好。”
徐晨温和的态度让亨利原本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
随后,亨利命令随从拿出法国国王送给徐晨的礼物。他先捧出一卷卷精美的天鹅绒布匹,几瓶法国特产波尔多的葡萄酒,最后,他拿出一些用玻璃瓶装的香水和一些散发着火彩光芒的宝石。
徐晨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些礼物,当目光落在葡萄酒上时,眉头微微一皱。他想起西方人有往葡萄酒中添加铅来提升甜度的习惯。他心中暗自思量,以后若真与法国人开展大规模贸易,香水和天鹅绒这类商品可以引进,但葡萄酒必须谨慎对待。
看来得尽快想办法制定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保障民朝百姓的健康。想到这里,他示意黄宗羲把礼物收好。
徐晨看向亨利问道:“贵国的国王派遣你们来民朝,有什么需求吗?”
翻译马上用法语说了徐晨的。
亨利挺直了身子,神情庄重地说道:“伟大的元首,法国希望能与塞通商,想请您在赛里斯赐予一块土地,让我们建立贸易站,如此便能让两国的货物互通有无。”
徐晨听了翻译的话道:“我国的法令允许天下万邦商人来我国定居建厂房、做买卖。你们如果想要一块土地,可以找当地的官府去租赁。同时,也可以在京城附近建立大使馆,以此保证两国的交流往来。”
亨利听了,脸上露出大喜过望的神情。他早就听闻这位赛里斯的元首崇尚自由贸易,如今亲身体会,果然名不虚传。
民朝的关税只有5%,还允许外商建厂、通商,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想象的。法国人花了几十年都没搞定的事情,竟被元首的一句话轻松解决了。
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元首,您的慷慨比从古到今贤明的君主加起来都要慷慨。”
但徐晨接着严肃地说道:“我虽然允许你们来民朝经商,但你们也要遵守我国的法律。如果你们犯法了,依旧会严惩不贷。”
亨利连忙点头,诚恳地说道:“我们一定会遵守贵国的法律。”
徐晨又说道:“我国也想派使者去法国建立联系。”
如今民朝差不多一统,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盲目自大,必须睁眼看世界。前年马尼拉大战,西班牙人战败后毫无动作,这让他十分奇怪。他多方打听后得知,现在的西班牙国王是菲利普四世,欧洲正处于30年战争时期。
西班牙几乎单挑了欧洲所有强国,葡萄牙不断摆脱西班牙的控制谋求独立,陆地上法国人与西班牙人打得不可开交,海上荷兰人截断西班牙的海上贸易通道,英格兰人则以海盗的方式掠夺西班牙人的白银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根本无力顾及吕宋的事情,加上民朝强大的国力,西班牙国王菲利普4世,还没有彻底发疯,想要和整个天下交战,所以对马尼拉战士只能装作不知道。
但徐晨知道这样幸运的事情不可能屡次发生,只有深入了解欧洲各国的情况,下次对付他们才能有的放矢,而不是靠运气取胜。
亨利兴奋地说道:“我可以带领贵国的使者去法国,我国的国王也像元首您一样慷慨大方,会拿出最好的地方给贵国当大使馆。”
如果国王能和赛里斯建立大使馆,取得政治上的联系,那国王不就和赛里斯元首地位相当,那在欧洲的地位自然会高出其他国王一个等级。
法国使者离开后,徐晨把洪承畴召来,神情严肃地说道:“今天法国大使前来想要与我民朝建立商贸往来,这已经是西方国度第5家来到东方。
而我东方文明却还没有一艘船去西方,如此做睁眼瞎,闭关锁国,自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迟早会被人锤打。
想要不落后就要睁眼看世界,我打算派使者去西方各国建立大使馆,你安排一批官员和武官,让他们去西方各国建立大使馆,观察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既可以为我大同社商贸铺平道路,哪怕以后双方哪怕为敌人,也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洪承畴听了,眉头紧皱。前年大同社就派了一批大使去安南、苏禄等南洋小国,那些人回来后抱怨不已。很多小国简直就是原始文明,连大同社的乡村都比不上,哪怕是稍微富裕一点的安南等国,也只是相当于乡村的水平。这个职位在官员们看来差不多相当于被贬,而且是被贬到几千里外的海外,和西方的国家距离民朝差不多有2万里,这个距离只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大使。
徐晨看到洪承畴难看的脸色,问道:“怎么,有问题?”
洪承畴马上回过神来,恭敬地说道:“没有问题!”
他自然不敢把属下的抱怨说出来。鸿胪寺原本是个清水衙门,但因为元首的这些动作,下属的部门越来越多,在朝廷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有了“第七部”的声望。他可不能因为这点事影响部门地位的提升。
很快,他就想到了办法,打算去找一些军事学院的年轻人做武官,再到鸿胪寺找一些年轻人去做大使。
10月25日,京城。
元首府热闹非凡,明朝各地的巡抚开始回京述职。这些封疆大吏汇聚在一起,场面十分壮观。
江淮巡抚罗伟和南直隶巡抚李岩坐在一旁。
罗伟笑着打趣道:“长白,你在松江府大兴港口,据说还要建比我扬州港还要高的灯塔,你这是想压为兄一头吗?”
李岩笑着回应道:“小弟这是萧归曹随。”
两个行省本就是从一省分裂出来,地理位置相近,特产也大致相同。
这些年,李岩担任南直隶巡抚,基本上是有样学样地抄江淮行省的政策。
江淮行省有渔业产业,罗伟把当地的渔民集合起来,建立了捕鱼队,专门生产各种鱼肉罐头,扬州牌的鱼肉罐头在民朝市场上很受欢迎。
李岩也把江南的渔民组织起来,建立了自己的捕鱼队,生产江南牌的鱼肉罐头。如今,这两种品牌的鱼肉罐头在整个民朝竞争激烈,各有特色。
不仅如此,扬州建立茶园,制定茶叶的标准,将茶叶分为甲乙丙丁不同等级,既提升了品牌,又提升了茶叶产业的利润。江淮行省的茶叶不仅在北方江岸区的大漠市场畅销,还占据了海外市场。李岩在金陵城也依样画葫芦,利用山丘地形建立茶园,制定江南茶叶的各种标准,积极抢占海外市场。
在丝绸产业上,南直隶也学习扬州,建立大规模的桑蚕园,打通丝绸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联系,降低生产丝绸的成本,提高丝绸的产量,提升丝绸的质量。
南直隶毕竟处于长江以南,加上地域广袤,又是明朝时丝绸纺织业的中心,不管是纺织女工的技术,还是江南对丝绸行业的管理人才都远非江淮行省可以比的。
只三年时间,南直隶的丝绸的品质不但追上来了,产量更是成倍扩张,超过了江淮行省,双方竞争激烈。
最近,海上贸易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李岩投入大量的资源,在松江府建立大型港口,想要在海上贸易中分得一杯羹。毕竟江南海贸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这是江淮行省无法比拟的优势。
双方在产业上相互重叠,竞争的又极其激烈,说罗伟没有压力是假的。
李岩想了想道:“兄长,扬州的产业虽然发展的兴旺,但工匠的待遇也要提升,产业兴旺了,利润高了,但工匠的工钱却纹丝不动,这岂能算是在建设大同世界?”
罗伟淡然道:“让更多人加入到产业的潮流当中,让他们有工钱可以赚,这本身就是在建设大同世界。”
江淮和南直隶虽然产业相同,但双方的发展模式却不一样,罗伟重视扩张产业的规模,不管是官营的还是私营的作坊,只要能赚钱他都支持,所以这些年扬州城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庞大,几乎每五六年能翻一倍的规模,这自然带动大量的农户变成产业的工匠。
而李岩有当年金陵城的遭遇,他更加重视工匠的待遇,南直隶更多的是发展官营作坊,即便投资私人作坊,但也是以入股的形式,并且还要求这些作坊提升工匠的工钱和待遇。
所以这些年有不少金陵商贾跑到扬州去开作坊,当然与此同时,扬州也有不少人跑到金陵去打工。
第439章 ,发展农场模式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北方各地巡抚齐聚一堂,将目光聚焦在陈子昂身上,要说今年民朝最出彩的行省必然是河南行省,在整个北方都干旱的情况下河南府实现了大丰收。
大同报更是累片报道,北方其他的报社,也派出了记者,去河南府采风。
而只要这些记者回来,就会大篇幅的报道河南农场的情况,都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认为这种模式可能是以后实现大同之治的方法。
一时间,河南行省大有成为整个北方热点中心的样子。
山东巡抚周天一脸钦佩地靠近陈子昂,拱手说道:“兄长,您可真是神了!洛阳府竟能把百姓都吸纳进农场,您究竟用了什么法子?
我在山东也推行了抗旱会,大力建设农场。刚开始,大家热情高涨,农场初见成效,可这情况总是反复无常。有些地方农场搞得红红火火,吸引了不少农户加入;但有些地方却一塌糊涂,最后只能解散。您给我好好讲讲,这其中到底有啥诀窍?”
河南府今年田地亩产超过了200斤,这些高产并非依靠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而是以小麦、高粱、小米等主粮为主。
相比之下,北方其他行省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今年又是旱灾之年,北方普遍干旱少雨,农田里的庄稼像是被抽干了水分,奄奄一息,大部分行省的亩产只有120斤左右。
好在大同社让黄河改道,大范围修建水利设施,这些水利设施像一条条巨龙蜿蜒在大地上,极大地减缓了旱灾的蔓延。
同时,迁移严重干旱地区的百姓,让他们能在更适宜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百姓加入抗旱会的积极性极高,达到了九成以上。毕竟,在恶劣的天灾面前,所有人都知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
而在南方,情况则大不相同。南方收复不久,气候相对温和,百姓分了田地后,自耕自种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南方的土地肥沃,一年能种两季,只要水利设施跟上,普遍亩产超过300斤。
曾经,江南的农户为了节省粮食,一日只吃两顿,忙时吃干饭,闲时只能喝稀粥。
但自从大同社推行均田制后,农户们手中有了充足的粮食,饿了上百年的他们终于可以敞开肚皮吃饭。现在,江南民间流传着一首顺口溜:“早上金皇后,中午白书生,晚上玻璃秀。”
意思是早上能喝上香甜的玉米粥,中午吃上雪白的米饭,晚上喝上营养丰富的小米粥。
山西巡抚魏青和陕西巡抚黄松年好奇地看着陈子昂,眼中满是疑惑。
大家都在闹旱灾,粮食收成普遍不好,为何河南行省能独善其身,比他们要好这么多?
而且,大家都靠着总理大臣府拨款建作坊、修大型基建工程,可今年河南行省却能用自己的税收结余,建起一个大型钢铁厂和一个大型机械厂,投资都超过了百万两。这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对于钢铁厂,黄松年倒是不怎么羡慕,毕竟关中的钢铁产量超过了50万吨,像这样年产上万吨钢铁的钢铁厂,在关中虽然不是到处都是,但也超过了双手之数。
大同社前期把大量资源都投入到关中,工业发展的先发优势明显,规模效应越来越大,轻松碾压了北方其他地区的钢铁行业。
但其他巡抚就不一样了,他们很难一次性拿出200万两银子来发展重工业,所以对陈子昂的生财之道充满了渴望。
陈子昂淡然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要想把事情办好,首先要委任人才,而后诱之以利,最后严明制度。
河南府的农场能有今天的成绩,高俊功不可没。他可是种地的专家,管理农户也有一套,同时农户也欺骗不了他,更重要的是他是有真本事的农户都服他,这一点尤为重要,万众一心才能改天换地。”
上一篇:最强合成旅
下一篇: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