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684节

  “华北的某位日本高层看中了我。义父想护送我离开北平,不料遇到日寇伏击,惨遭毒手。我被日寇劫走,幸得义士相救,才逃过一劫。”

  “你口中的日本高层是谁?”

  “我不能说。说出来于事无补,反而会激怒日本人。”

  “你不说出真相,我怎么向宋军长交代?”

  “我已修书一封,投递进了邮筒,估计明日就会送至司令部。我把详细情况都写在信里了,你把信交给宋叔叔,他不会为难你。”

  “嘟嘟嘟……”

  挂断电话后,李香兰担忧道:

  “他们真会相信这套说辞吗?”

  宋应阁笑道:

  “不信又如何?潘毓桂虽是日本人的狗,但毕竟是中国人。他死了,小鬼子找不到发难的借口。

  而有了你的信,只要宋哲远不傻,就不会去找日本人对峙。

  就算冀察当局怀疑特务处,但苦于没有证据,也不会咬着不放。

  这是一笔糊涂账,算不明白的。”

  李香兰犹豫一番后,道:

  “我想多留几日,送我义父最后一程,可以吗?”

  宋应阁缓缓摇头:“风险太大,不可。下午会有人护送你出城,前往金陵。到了那儿,你才算真正的安全。”

  李香兰低头垂泪,只能答应。

  下午,孔瑞等两名队员陪着李香兰踏上火车。

  宋应阁已经向A科三组的梁芬吩咐过了。

  秘密培训李香兰,不得让前者与外人接触。

  至于李香兰愿不愿意接受特务培训……

  呵呵,入了特务处的门,还能由得了她?

  ……

  鲁省乐陵赵洪都村,宋宅。

  宋哲远放下电报后,眼睛血红,额头青筋暴起。

  “燕生死了……”

  二人两小无猜,感情甚笃。

  不论潘毓桂立场如何,对他却相助甚多。

  他能有块自己的地盘,离不开潘毓桂从中穿针引线。

  副官王佩忱道:

  “您说这会是日本人逼您回北平的手段吗?”

  宋哲远沉思片刻,道:

  “回电冯治安,让他速派人将燕生遗体,送回其老家冀省盐山。我便不回北平了,直接去盐山。”

  盐山与乐陵相邻。

  王佩忱道:“军长英明,这么安排,定能少生波折。”

  “唉……”

  宋哲远叹了口气,又道:

  “现在招多少娃娃了?”

  说是娃娃,实则招收年龄都在13-16岁穷苦人家孩子。

  这批‘娃娃军’,他打算当成二十九军的基层骨干来培养。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很踊跃,目前报名者已超四百人。”

  “何德何能,能得乡亲们如此厚爱。”

  宋哲远感慨了一句,继续道:

  “人数够了,暂停招收吧。分批将他们送至训练团,十五六岁的编入一二连,十三四岁的编入三四连。让训练团务必全心全意,好好训练。

  中日之间必有一战。

  这一战不知何时开始,亦不知要打多少年。

  咱们二十九军的以后,还得靠这些娃娃们啊。”

  “是。”

  王佩忱离开后。

  宋哲远来到窗边,看向南边,目光悠远。

  “燕生之死,真是日本人下的手吗?”

  ……

  金陵。

  戴笠看着北平发来的电报,面色莫名。

  宋应阁此去北平,他特意限制了前者的权力。

  可在人生地不熟、北平区不能支援的情况下。

  后者竟能这么快,干脆利落地杀了潘毓桂这个大汉奸。

  没留下任何把柄就算了,还离间了宋哲远与日本人的关系,可谓是一举两得。

  ‘应阁啊,再这样下去,我怕是不敢用你了……’

  两年前,特务处曾处心积虑地刺杀过潘毓桂,但未曾得手。

  后来华北局势危急,蒋光头怕杀了潘毓桂会将宋哲远推向日本人,便叫停了行动。

  潘毓桂、殷汝耕之流,作为华北地区的汉奸代表。

  蒋光头早就对二人恨之入骨了。

  可以预见,当他看到这份情报后,必会龙颜大悦。

  戴笠拿起电报,朝着憩庐赶去,准备当面呈报。

  半个多小时后。

  憩庐书房中,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这个小老乡,还真是从不让我失望。

  戴科长,你发报告诉应阁,只要他能杀了殷汝耕,我升他做中校。”

  戴笠笑道:

  “这小子可是个官迷,要是听到这个消息,指定绞尽脑汁,也得杀了殷汝耕。”

  离开书房后,他脸上的笑意骤然消失。

  要知道,他辛辛苦苦干了这么久,叙任军衔也才是中校罢了。

  这虽有老蒋刻意打压、戴笠藏拙的原因。

  但宋应阁才入职几个月?

  再这样下去,岂不是要爬到他头上了?

  ‘委员长啊,我对您可谓是忠心耿耿,特务处有个郑介民还不够,您还要再提拔一个宋应阁吗?’

  原本历史上这个时期,蒋光头并未猜忌戴笠。

  但宋应阁一手炮制的毛人风之案,让戴笠担上了“欺君之罪”。

  蒋光头自然生出了危机感。

  戴笠在特务处一家独大,郑介民被排斥,前者想瞒他就能瞒。

  但若是三足鼎立,还有人敢糊弄他吗?

  北平,弓弦胡同。

  王天木拿着电报,找到宋应阁,笑道:

  “恭喜宋股长再立新功。”

  他脸上在笑,但心里却在滴血。

  刺杀潘毓桂这么大的功劳,他连根毛都没捞着,属实亏大了。

  宋应阁接过电报,谦虚几句后,将报文译了出来。

  他看了眼后,递给王天木道:

  “委员长亲自下令,让咱们刺杀殷汝耕。”

  王天木看过译文内容后,目露疑惑,道:

  “刺杀潘毓桂,不可声张的主要原因在于宋哲远。

  殷汝耕又没这层关系,为何处长却在电报之中,让我们刺杀之时,不得暴露是特务处下的手?

  这倒是奇怪。

  纵使日本人知道了,又能如何?

  殷汝耕虽投靠了日本人,毕竟是中国人。

  咱们自己人打自己人,小鬼子又能说什么?”

  王天木想不通,但宋应阁却瞬间猜透了戴笠的心思。

  ‘自己加入特务处以来,失手次数寥寥无几。想必是戴笠故意提高任务难度,想借此敲打我一番。’

  他本不想这么早和戴笠撕破脸。

首节 上一节 684/7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