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666节

  宋科长江城之行,成果颇丰。

  几日间,便抓捕、击毙日谍与汉奸,近百名。

  委员长知晓后,对咱们特务处的工作赞不绝口。

  特命铨叙厅破例提拔宋科长,以示嘉奖。”

  宋应阁不敢怠慢,当即起身,来到会议桌前方。

  戴笠将晋升命令宣读一遍后,拿来领章,走到宋应阁面前,庄重道:

  “破格提拔,既是委员长的恩宠,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日后,你需谨言慎行,戒骄戒躁,为委员长尽忠,为党国效命。”

  宋应阁立正敬礼,大声道:

  “卑职定将此话铭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

  “上前,换领章!”

  “是!”

  白底红边三星的领章被换成蓝底红边一星的领章。

  这预示着宋应阁脱离了果党低层军官的行列,成为中层军官。

  在抗战全面爆发前,迈过这道坎,对他而言,极为关键。

  换完领章后,宋应阁接过晋升书,转过身,对着众人敬了一礼。

  众人甭管心里是何想法,纷纷鼓掌贺喜。

  早会结束后,宋应阁有了上次的经验,生怕再次被围堵,先行一步,溜出了曹都巷。

  在他离开后不久。

  郑介民的办公室之中,刘剡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看似风轻云淡,实则如坐针毡,内心犹如烈火烹油。

  他好想逃,却逃不掉。

  “刘科长,上次和你说的事,你意下如何?”

  刘剡嘴角泛苦,他算什么科长,早就成了副科长。

  “郑处长,且听我一言如何?

  宋应阁此人颇为邪性。

  徐量、毛人风皆算一时人杰,可皆栽在了他手里。

  就算是徐恩曾处心积虑想着陷害他,可结果呢?一样被弄得灰头土脸。

  如今更是简在帝心。

  委员长对他的恩宠,明眼人都瞧得出来。

  我们又何必与他过不去呢?”

  郑介民面露不虞,道:

  “你与宋应阁早就撕破了脸皮,他扶摇直上,权势日盛,你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从他入职特务处至今,不过短短七个月,晋升速度如坐飞机一般。

  再不加以遏制,这特务处之中,哪里还有我们这些人的容身之处?”

  这个道理,刘剡自然清楚。

  可关键是,他与宋应阁不和,只是一场钓鱼表演。

  私底下,二人狼狈为奸。

  合作的走私生意,从毛人风退出后,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他巴不得宋应阁能步步高升呢。

  ‘真是倒楣催的,谁能想到会钓上郑介民这条大鱼?’

  刘剡抿了一口茶,沉吟少顷,道:

  “此事得从长计议,不可仓促出手。若不能一招制敌,必受其乱。”

  郑介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道:

  “今晚高冠楼,我带你见一人。”

  “何人?”刘剡问。

  “去了便知。”郑介民神秘道。

  刘剡犹豫片刻,答应了下来。

  郑介民又道:“李国谌不久前调任华中特派员,书记长一职便空了出来。若你能助我获取此位,那么书记室主任一职,我必助你一臂之力。”

  刘剡推脱道:“郑处长说笑了,书记长虽是虚职,但毕竟是一处之长,我何德何能,有这份能耐。”

  郑介民冷笑道:“呵呵,是不是虚职,得看谁来做。如今,戴笠在特务处一家独大,前不久又欺瞒委员长,你真以为他挨了几鞭,这事便过去了?”

  ……

  宋应阁离开曹都巷后,直奔福昌饭店,在客房见到了杨初夏。

  “宋科长,情况调查得如何?”

  宋应阁面色严肃道:

  “你可听过梁相辅?”

  杨初夏眼中精光一闪,道:

  “当然,他本是党调处情报科的副科长,后叛出党调处,加入了特务处。我父亲被暗杀之事,与他有关?”

  宋应阁肯定道:

  “不错。他确实参与了策划暗杀杨公之事。”

  “有证据吗?”

  “徐恩曾亲手所写信件,算不算?”

  “在哪儿?”

  宋应阁掏出信封,放在桌上,道:

  “去年年初之时,徐恩曾密派梁相辅去往沪市,寻找合适的杀手。

  后因王亚樵接连刺杀蒋委员长,徐心生一计,想将刺杀杨公之罪名,嫁祸到前者身上。

  又怕电报泄露,留下证据,便遣亲信徐朗,将此信交给梁相辅,并嘱咐阅后即焚。

  后者怕被卸磨杀驴,便留下此信件自保。”

  杨初夏拆开信封,取出信纸,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

  信中内容与宋应阁所言并无出入。

  宋应阁道:“你若怀疑此信是否为徐恩曾亲笔所写,尽可找人去鉴别。”

  这封信虽是伪造,但他有自信,无人能瞧出来。

  即便是谭宇华,亦不敢给出一个“否”的鉴定结果。

  “这是自然。”

  杨初夏回了一句后,又道:

  “即便此信为真,也只能证明CC系有行刺之心,并无法直接证明我父亲就是被他们所杀。”

  宋应阁笑道:

  “刺杀杨公杀手之一陈燮超,原名谭文信,乃是斧头帮的成员。此人便是由梁相辅买通。如此,还证明不了吗?”

  谭文信确实是沪市之人,但却非斧头帮的帮众。

  王亚樵死后,斧头帮已不复存在,其成员被大肆搜捕,死的死,藏的藏,纵使杨初夏想去查证,亦难如登天。

  杨初夏面露迟疑,思忖良久后,这才道:

  “我需要更多的证据。”

  宋应阁耸耸肩道:

  “再查下去,我恐会牵涉其中。

  证据,我只能查到这。

  你若想合作,就继续。

  若是不想,便算了。”

  “我的命只有一条,我得确保没杀错人。所以,我需要时间去核实。”

  这是生死大事,杨初夏又岂会听信一面之词。

  宋应阁早有预料,道:

  “那就请便吧。”

  主动权在他手里,他一点都不着急。

  短则十天,长则半个月,等杨初夏查不出头绪后,定会来找他。

  “对了,后日我便要启程赶往北平,短期内,应当不会回京。若是查清了,还想合作,便去北平找我吧。”

  宋应阁丢下这句话后,没去看杨初夏的脸色,便急匆匆地赶往江北郊区,与刘传书汇合。

  一个多小时后,二人来到郊区,一处颇为简陋的农家大院。

  精心挑选的五十名好手,便在此处训练。

  刘传书很快将这些人召集起来,列好队,等到宋应阁训话。

  这些人身高皆在一米六五到一米七之间,少数几人,有一米七五。

  个个身材结实,目光凶悍。

  宋应阁颇为满意,没有寒暄,当即道:

首节 上一节 666/7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