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448节

  我与郑兄并非不知好歹之人。

  这明明就是你在给我俩赚钱的机会啊。”

  郑西林不甘落后,干了杯中酒,豪气道:

  “我与张兄出钱出人,各占二成半,你占五成,如何?”

  这个占股,足以说明郑西林的诚意。

  张炎原闻言,没有丝毫不快,反而一脸赞同。

  他占二成五的股,看似很少。

  但有了宋应阁这块招牌。

  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扩大规模。

  如此一来,赚到手的钱,反而比与徐量合作多得多。

  宋应阁面露为难之色,道:

  “实不相瞒。

  我虽有心,但却无力。

  别的不说,就连走私渠道,我都没有头绪。”

  张炎原哈哈一笑,道:

  “这有何难?”

  “哦?张兄有办法?”宋应阁明知故问。

  张炎原解释道:

  “既然宋老弟如此大气,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

  先前,徐量一直负责处长的走私生意。

  明面上的走私路线,处长都清楚。

  但徐量也不是什么善茬。

  我没调回金陵之前。

  他便秘密打通了三条路线。

  这些路线,现在只有我与郑兄知晓。

  若是咱们三人合作。

  这三条走私渠道,随时可以启动。”

  毛人风手里的走私渠道,只是明面上的。

  这些渠道,相信刘传书能收入囊中。

  暗地里的渠道,宋应阁也想要。

  有着自筹经费这块金字招牌。

  别说一鱼二吃了。

  只要做的干净些,三吃、四吃都没问题。

  宋应阁笑眯眯的道:

  “我独占五成,太多了些。

  这样,我占四成。

  你二人,各占三成。

  如何?”

  不用出钱,又不用出力。

  躺着就把钱赚了。

  为了让郑西林、张炎原这两匹牛马,多上些心,多使些力,让出一成的利,并无不可。

  敲定下利益分配方案后,郑西林着急道:

  “宋老弟,你看咱们这生意,什么时候能做?”

  宋应阁笑道:

  “这段时日有些忙,再等几日。”

  他手头无人可用。

  得等刘传书回京。

  “那我俩静候佳音。”

  三人喝到半夜,这才散去。

  次日清晨,憩庐,餐厅。

  蒋光头正在用餐,戴笠站在一侧汇报:

  “宋应阁一案,已经查清。

  是有人在栽赃陷害。

  这是卷宗,请校长一观。”

  蒋光头放下筷子,快速浏览了一遍,而后怒道:

  “这个胡飞真该碎尸万段。

  那本小册子泄密范围有多大?”

  戴笠低着头,惭愧道:

  “日本外务省早已获取。”

  蒋光头一拍桌子,对着戴笠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

  戴笠虽然觉得自己很无辜,但根本不敢反驳。

  过了几分钟,蒋光头骂累了。

  戴笠这才递上一份文件,道:

  “校长,这是特务处所获取,有关日驻沪市海军特别陆战队的布防图、指挥架构等详细情报,请您过目。”

  “哦?”

  蒋光头诧异地拿起文件,翻看一遍后,大喜过望,夸赞道:

  “戴处长,你这次可是立了一件奇功啊。”

  这份情报的价值,堪比千金。

  孙子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有了它,小鬼子海军陆战队的部署,一览无遗。

  一旦开战,便能有针对进行排兵布阵。

  蒋光头顿时感觉这波优势在他。

  “为校长分忧,是学生的分内之事,不敢言功。”

  戴笠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一般。

  早知如此,就该先把情报拿出来,这样也能免了一顿骂。

  “这份情报是何人所获?”蒋光头问。

  戴笠如实回道:

  “乃是应阁策反的线人叶铎所获。

  此人是海军陆战队情报处处长大田佐胜的顾问兼翻译。”

  “有功就该赏。

  赏叶铎一千法币。

  至于应阁嘛……”

  蒋光头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赏什么。

  宋应阁入职特务处才五六个月的时间,从一介白身连升三级,领上尉衔。

  若是再给他升衔,即便是蒋光头亦觉得有些不妥。

  沉思片刻后,蒋光头道:

  “梁明东落网。

  督察股副股长一职空缺。

  既然如此,便让应阁兼任吧。”

  戴笠心中一惊,特务处的督察股可不是别的科室。

  这是特权机构中的特权部门。

  如今,宋应阁全面负责A科,又兼任情报四组的组长,权柄已然很大。

  若是再兼任督察股副股长,就是名副其实的特务处二号人物了。

  到时,就算是郑介民,也得靠边站。

  一念至此,戴笠有了危机感,道:

  “校长,应阁身兼两职,忙的是焦头烂额,分身乏术,只怕……”

  “那个什么组长,让他卸任便是,这有何难?”

  蒋光头何尝不知戴笠心中顾忌?

  但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这些年,在对日情报战这一块,戴笠干的怎么样,蒋光头心知肚明。

首节 上一节 448/7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