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387节

  更险恶的是,山谷四周全是陡峭的山岭和茂密的热带原始丛林,极便于隐藏大量伏兵,并能从高处向下发起攻击。

  这种“入口窄、中间宽、出口险、四周高”的地形,是设置“口袋阵”的理想场所,一旦敌军主力进入谷地,伏兵四起,封堵两头,便可瓮中捉鳖。

  还有更关键的。

  那片原始森林覆盖着方圆一百五十里之地,对于非当地人来说,简直是完全的禁区。

  即便占领了附近地区,对这片原始森林也无可奈何。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元朝大将唆都,率领三万大军,兵败于此。明朝大将柳升,率领大军进入安南,镇压叛乱。越军主力埋伏于此,柳升不仅战败,而且当场被越军击杀。

  完全可以说,面对华夏的大军,这个名叫“支棱隘”的地方,是最适合伏击的地形。

  “两个万户?很好!赵朔攻我大越的正规军,总共才十万,我看吃了他这两万军后,他怎么进攻我大越!”

  支棱隘安南军的主帅陈日皎得了禀报之后,脸上露出了胜券在握的笑容。

  他是安南皇帝的兄弟,今年才十六岁,率领安南两万正规军以及十万辅兵,早已埋伏在了支棱隘附近的原始丛林中。

  指挥这么多大军,按照安南传统,当然要王室成员领军。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安南皇帝陈煚的哥哥陈柳领军。

  不过,这不是李福金逃了出去,嫁给了赵朔吗?

  为了加强陈煚的正统性,陈守度做主,将陈柳的老婆,也就是李福金的亲姐姐李莹嫁给了陈煚。

  陈柳是大哥却没坐上皇位,还把老婆都丢了,哪有这么欺负人的?

  陈柳当即起兵造反,却被陈守度镇压了。

  虽然陈煚最终还是原谅了陈柳,没有杀死他,但绝不敢让陈柳统领这么多兵马。

  陈柳不行,陈守度本人要坐镇中枢,那就只剩下了刚刚十六岁的陈日皎了。

  陈日皎,现在受封为钦天王。

  “钦天王英明!”

  陈日皎的副将,正是安南大将黎秦。

  他不仅杀伐骁勇,而且是安南的大贵族和北部山区的那些蛮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非常合适的副帅人选。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他会在和元朝的大军中大放异彩,并且被安南朝廷赐名“黎辅陈”。因为战功,这黎辅陈还娶了李佛金,这位安南的退位女皇。

  黎秦道:“赵朔摆明了也出动他三个万户的海军,肯定以为我大越的主力,要死守升龙府,防备他的海军偷袭呢。”

  “他做梦都不会想到,我们敢拿出两万主力大军,在界守关仅仅百里之外设伏。这就叫灯下黑!赵赫的两万前锋军,我们是吃定了!”

第298章 战象逞威,但不好意思,迎接火器时代吧!

  赵朔汗国征安南的先锋军,从界首关到支棱隘这段路,走得并不快。

  其一,是因为这一路上大部分在安南谅山路进军,山峦密布,只有几条高低不平的小路通行。

  即便仅有两万大军,还是不得不分作数股,拉出了长长的队列。

  其二,是因为军队中存在着大车,运输着军械和粮食,拖慢了行军速度。

  他们日行六十里,两日后才到支棱隘前。

  当夜晚间,汉军中军帐内,一场例行军议正在进行。

  参加这场军议的,有赵朔汗国驻广西那个万户的万户长国用安,宋军第一万户万户长毗富道,赵赫派驻宋军的汉军千户长刘全,以及赵朔的第十三子赵卓。

  毫无疑问,这两万先锋军的主将就是国用安。

  赵卓虽然仅仅是个副千户长,但王子的身份已经足够参加这场军议了。

  “国万户长,十三王子,谨防支棱隘有伏兵!”

  宋军第一万户万户长毗富道,首先发言。

  他原本是宋国的“摧锋军”的统制官,麾下有四千“摧锋军”。

  “摧锋军”有“粤中柱石”之称,是南宋时期广东地区最具战斗力的军队。此军名义上隶属南宋殿前司,实际受广东经略司节制,兵力规模长期维持在三千至八千人之间,通过严格选拔北方精壮与吸纳本地土人而补充兵源。

  摧锋军在南宋前中期先后参与七十余场平叛战争,屡立战功。

  在历史记载中,即便到了南宋灭亡之时,摧锋军都在奋勇作战。

  最后,摧锋军残部守潮州,势穷力殚,全部战死,主将也全家自尽。

  赵朔改变了历史,进入安南的宋军中,就有摧锋军六千人。经过富良江惨败,现在就只剩下四千余人了。

  赵赫整编宋军,任命摧锋军统制毗富道,为宋军第一万户的万户长。

  此人中等身材,沉默寡言,治军严整,是一员相当不错的将才了。

  他指着军帐中的地图,道:“这支棱隘的入口,长达六里有余,两面是高山密林,中间只容一辆大车通过。进入山谷之后,地势开阔了一些,道路能容两辆大车通过,但是两侧仍然是密林,长达十四里。然后,有两条小路出谷,依旧只容一辆大车通过。如此险恶的地形,我们不能不考虑安南人的伏兵。”

  如果是在华夏,为了确定密林中到底有没有伏兵,还可以派出斥候搜索,甚至占据了两侧的高山后再全军通过。

  但是,这安南的热带原始森林中,树木遮天蔽日,绿藤环绕其间,闷热异常,湿度常年超过百分之九十。毒蛇、蚂蟥、毒蚊、巨蚁层出不穷,还有表面看起来完好实际吞噬生命的沼泽之地……实在是太恐怖了。别说在安南待了几年的宋军了,就是本地的蛮人都不愿意深入。

  汉军派出斥候搜林浅了,人家安南人就算真有伏兵还可以往后面躲。搜林深了,即便没有敌人都活着出来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现在就是需要国用安做出判断的时候了。

  这国用安相当不简单,他原本是李全的手下。

  其人本名咬儿,身材矮小,面白无须,却骁勇善战,颇有谋略,算是文武双全的大将了。

  在历史记载中,国用安在李全战死后,奉杨妙真为主,同降蒙古,称都元帅,行山东路尚书省事。

  后来,又杀蒙古帅阿术鲁部将张进及杨妙真部海州元帅田福,降于金国,任金平章政事兼都元帅,京东、山东等路行尚书省事,特封兖王。赐姓完颜,改名用安。

  其后,又因劫杀宿州帅刘安国,与徐州王德全相攻,退归涟水,降蒙古东平万户石抹查剌军。

  然后又叛归宋朝,任浙东总管、忠州团练使。

  最后,败于蒙古军之手,投水而死。

  此人一生屡降屡叛,在金、宋、元都任过高官,乃是不折不扣的乱世枭雄。

  赵朔改变了历史。

  国用安初为李全麾下一名百户长,后来在西征的过程中,因功受封千户长,被赵朔赐名用安,没有和李全一起留在西方。

  后来,赵朔整编广西宋军,就让国用安做了这个万户的万户长。

  国用安听了毗富道的话后,微微点头,道:“其实,我早就研究过安南的地理了。的确,除非安南军主帅是个傻子,要不然,不可能不在此安排伏兵。对了,你们宋国当初进攻支棱隘时,遇到安南的伏兵没有?”

  毗富道毫不犹豫地点头,道:“有!安南军曾经发动了五千蛮人,在出口处设伏。当时就是末将率摧锋军探路,在那里击破了他们。这次,难保安南人不会故技重施。”

  “上次是五千蛮人,这次可未必。”

  国用安想了一下,道:“料敌从宽,我们按照一场大仗准备。首先,留下两个千户,看管我们的马匹,等待和中军汇合。然后,剩下的十八个千户,统一下马作步卒用,和车队一起,全军披甲通过支棱隘,严加戒备。”

  “反正现在已经是十月了,山地的气候更凉,披甲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种狭窄的容易遭受敌军伏击的地形,骑兵就远不如步兵好用了。

  所以,国用安决定化骑为步。

  顿了顿,国用安轻笑一声,道:“安南人如果真在支棱隘设了伏兵,那就是吾等的时运到了。要不然,吾等如何建功立业?”

  公允来讲,国用安在赵朔麾下,升官绝不算慢,但也不算特别快的。

  此人功名之心极为热切,这场征安南之战,就是他最好的立功机会了。

  彭义斌因为在扶桑之战中立功而升旗主,他国用安未必就不能!

  顿了顿,国用安又向赵卓看来,道:“十三王子,你以为如何?”

  “国万户乃是军中宿将,安排的自然极为妥当。不过,我有话说到前头,我既然是第八千户的副千户长,自然得随第八千户一起行动。而且,第八千户,不是您的中军。”赵卓淡淡地道。

  “呃……”

  其实,国用安还真准备把赵卓安排在中军的。毕竟,赵卓是王子,如果真有了个闪失,就算赵朔不治罪,他在八旗军中也就永远抬不起头来了。

  不过,国用安转念又一想。

  赵卓武艺的确高强,整个万户中没有一人是对手。而且,为了保证赵卓的安全,赵朔拨了二十名夜枭卫为赵卓的亲卫。

  安全的问题,着实不大。

  再说了,人家赵卓都提出来了,他还能当众驳赵卓的面子不成?

  国用安道:“那十三王子,明日请务必小心。”

  “明白。”

  然后,国用安又看向毗富道和刘全,道:“宋军最熟悉地形,明日毗富道你率五个千户在前面探路。我率本万户为居中。然后,刘全率三个千户断后,怎么样?”

  毗富道和刘全齐齐点头,道:“理应如此。”

  翌日清晨,先锋军饱餐战饭,毗富道率领五个千户,进入了支棱隘那六里多的入口通道。

  果然有埋伏!

  五个宋军千户刚刚完全进入那个通道,安南军就伏兵四出,大概三四千人,向着这五个千户发动进攻。

  这三四千人似乎都是安南的蛮人。

  这些人身材精瘦矮小,披散着头发,脸上有着花花绿绿的纹身,有的赤着上身,有的穿着藤甲。

  他们先是从丛林中向宋军发射毒箭和标枪,然后舞刀向着宋军发动了进攻。

  战斗了大约两刻钟后,蛮人留下几百具尸体,向着山上的密林中逃去。

  “我军已击破安南伏军,斩首三百四十七级,缴获兵刃无算!”

  毗富道催马来到中军,向国用安报喜,道:“安南主力,想必都集中在升龙府,防备我们的海军了。这次进攻我们的全是蛮兵。国万户,可以让部分将士卸甲了。”

  一般行军之时,只有少数警戒部队才会全副武装,大部分部队却是要把甲胄放在大车上或者战马上的。

  要不然,长期披甲,对将士们的体力消耗太大。

  国用安却一边咀嚼着一块肉干,一边摇头,道:“不,继续下令,全军披甲前进。”

  “为什么?”

  “小心无大错,我宁可将士们疲累一些,也不能让将士们白白流血。”

  国用安看着眼前的支棱隘,道:“如果易地而处,我用兵在这里伏击,就是要先派小股部队伏击,先让敌军胜一仗,松懈敌军的防备。然后,在敌军全部入谷后,再突然发动袭击。要不然,如此险恶的地形,敌军凭什么不做防备?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

  “国万户此言有理!”

首节 上一节 387/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