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386节

  赵昀跪倒在地,向赵赫连磕三个响头。

  然后,伸手将头上的王冠摘下,请赵赫治罪。

  他真是知道自己错了。

  原本在宋国时,他只是在深宫之中,指挥全局,将士们的伤亡在他心中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但是,自从兵入安南以来,愿意随他走的不过是二十万军民百姓。去除那三万波斯人,就只有十七万了。

  十七万人,不过是宋国繁华的一个县的人口。

  赵昀说穿了,只是华夏一个上县的县令而已。

  赵昀再也摆不了宋皇的架子了,也学着书上所写的“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以收拢军心。

  这就让他更深切的了解了这些将士的疾苦,以及这些将士携妻子随他来安南丛林中作战,是多么地难能可贵。

  然而,由于他不听曹友闻之言,造成了这场大败。

  不知多少将士战死沙场,不知多少将士的妻子沦为安南人的奴隶。他麾下最能打的大将曹友闻,宁愿被安南人千刀万剐,都不肯投降。曹友闻的亲兵们,明知必死,也要奋起反抗,被安南人当场乱刃分尸。

  每每想到这些,赵昀都夜不能寐,痛彻心扉。

  他知道自己错得厉害。

  他对不起那么多忠勇的将士们!

  也许,他本来就应该在乡间做一个普通农民,或者一个基层小吏,这宋王的位置实在不是他该做的。

  现在,赵赫如果要将他削职为民,他不会有任何遗憾。哪怕是当场处斩,他也会毫无怨言。

  “此次战败,非宋王一人之过,还有吾等之过,请世子治罪!”

  咚咚咚!

  点将台下,三百六十三名宋国官员紧随其后,一起叩首。

  他们倒是没有和赵昀一样,把官帽脱下。

  很简单的道理,大家如果都脱帽,那不成了宋国君臣一起撂挑子不干了吗?

  这是请辞,还是威胁?

  而且,他们也真是认为他们有罪。

  重用波斯人不加防备,就不用说了。不但是赵昀的意见,而且是宋国朝堂上众多官员的意见。

  而且,他们扪心自问,对得起那么高的俸禄?

  赵朔汗国麾下同品级官员的俸禄,远没有他们高。而宋军将士的待遇,却远没有赵朔的八旗兵待遇高。

  经此一败,不知多少人心中暗想,把这些俸禄省下来会如何?用这些省下来的俸禄,增强将士们的装备,又会如何?

  如果,有机会再入安南,他们又该如何?

  这些人都对大宋忠心耿耿,已经意识到,要抄赵朔汗国的作业,就要照单全抄。

  怀着私心,只抄一部分,害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其实,对于如何处置赵昀和宋国大臣们,赵朔和赵赫已经商议过了。

  杀了赵昀,让这些官员都辞职,似乎也不是不行。

  但话说回来,剩余的十一万宋人,堪称宋国的死忠了。这么一干,这十一万人也就没法用。

  赵朔虽然不缺十一万人,但还真缺十一万愿意在艰苦的环境中打白工,每年贡献两万异族奴隶的人!

  说到底,宋国君臣不就是外战战败嘛。

  世界这么大,帝国应该鼓励开疆拓土。如果严厉处置外战战败的人,效果并不好。

  赵朔父子想对外传递一个信号,只要愿意为华夏开疆拓土。哪怕过程中有什么罪过,朝廷也可以优容。

  “起来吧。”

  赵赫道:“赵昀你的罪过,刚才你自己已经说了。的确,百死莫赎。但你既有开疆拓土之心,父王也愿意网开一面。不过,父王需要你做到三件事。”

  咚咚咚!

  赵昀再磕三个响头,道:“昀谨听王上旨意。”

  “其一,曹友闻将军和众多战士战死,你难辞其咎。待我军取了安南,收敛了他们的遗骨之后,你要披麻戴孝,为他们送行。”

  “此事理所应当。即便王上没有此旨,昀也会如此。”

  赵赫继续道:“把王冠带上吧,你依旧为宋王。只是我军既然兵入安南,这安南已经不适合做你的封国了。以后会另择一地,让你继续为王,延续大宋国祚。”

  赵昀再次叩首,道:“王上待昀实在是有天高地厚之恩!”

  赵赫道:“其三,从现在开始,所有宋军归我指挥调动。待安南覆灭后,让他们自择去处。愿意归于朝廷的你不得阻拦。愿意跟你走,延续宋国国祚的,朝廷也不会干涉。”

  “谢王上!谢王上带他们复仇!”

  “很好,那你下去吧。”

  “是。”

  赵昀走下了高台,高台下那些请罪的宋国文武官员也一齐起身。

  然后,赵赫向着高台下的将士们看来。

  “我华夏忠勇的将士们!”

  赵赫高声道:“富良江之败,赵昀有罪,宋国文武官员,都可以说有罪!但是,尔等无罪!不但无罪,还是我华夏的英雄!”

  “你们曾经,每年向我华夏贡献两万安南奴隶。这些奴隶为我华夏修桥补路,兴修水利,改善了华夏百姓的生活,增强了华夏的国力。你们和安南的大军奋勇作战,摸清了安南的地理,积攒了战争经验,消耗了安南的有生力量!你们,都是有功之人!”

  “谢世子!”

  宋军将士齐齐拜倒。

  富良江之败,虽然有曹友闻死守独龙关,但是宋军还是伤亡惨重。甚至不少将士的家眷,沦落安南人之手。将士们都不敢想像,他们会遭到何等待遇。

  不知多少将士暗暗自责,如果自己作战再英勇一些,再拼命一些,会减少多少伤亡。

  赵赫去告诉他们,他们无罪!

  无需任何自责,他们都对华夏有功,是华夏的英雄!

  不知多少将士此时心怀激荡,眼圈有些泛红。

  赵赫继续道:“如果再来一次,你们还不会信任异族,丝毫不加防备?”

  “不会!”

  “绝对不会!”

  “杀光波斯人,一个不留啊!”

  “将蒲开宗一家,全部千刀万剐!”

  ……

  宋军将士们齐齐应声。

  甚至有人喊道:“天花!用天花武器!安南人不是要用瘴疫对付我们吗?我们就用天花对付他们!凡是不肯归于华夏的,全部让他们去死啊!”

  现在华夏的种痘之术,已经推广全国。

  就连宋军,赵朔都看在同属华夏一脉的份上,支援了种痘之术。

  宋国当初就有人提议,在安南大军中散布天花,减弱安南人的抵抗力量。

  但是,宋国朝廷以有伤天和为由,拒绝了这个提议。

  现在,将士们对安南已经没有半分仁慈!

  赵赫继续道:“如果,再入安南,尔等可愿意奋勇作战,将安南纳入我华夏掌握之中?”

  “我们愿意!”

  “很好,我会给你们补充你们的战马,更换你们的铠甲、兵器,并且所有军队,按照八旗军进行整编。发挥你们的力量吧,我带你们去安南复仇!”

  “复仇!”

  “复仇!”

  “复仇!”

  宋军将士们刀枪齐举,呐喊声震耳欲聋。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赵赫从八旗军中抽调三个汉军千户,加入原来的宋军中,将他们整编为三个万户。并且将他们的装备,全部换成了八旗军的制式装备

  其实,原本宋军的装备也算不错。不过,经过这几年安南的战争,战马只剩下三千多匹了。

  铁甲也损坏了很多,只有一万多具。刀枪也大半不再犀利。

  赵朔汗国虽然战事颇多,但是相对庞大的国家来说,每次动员的士兵并不多,战争规模也不算大,库存着大量的军需物资,战马更是在所多有。

  赵赫干脆将宋军的装备全部更换,让他们统一向八旗汉军看齐。

  直到一个月后,整编完毕,赵赫才一声令下,向安南进军。

  这支大军的前锋,就是原来赵朔汗国驻广西那个万户,以及宋军的一个万户。

  宋军这个万户,既熟悉安南地理,又积攒了大量在安南的战争经验。

  广西这个万户,称得上是对安南的气候环境最适应的了。

  他们虽然战力弱一些,但只是先锋而已。如果前面的敌军太过强大,完全可以等待后方支援。

  ……

  ……

  与此同时,距离界首关仅仅一百二十里的支棱隘中,安南大军已经做足了准备。

  “支棱隘”是个音译,翻译成汉语就是“险隘”。这个名字虽然没有辨识度,但对安南来说,确实是块关系国运的风水宝地。

  此地并没有人工筑造的堡垒,却有极其险恶的地形。

  这是一片被群山环抱的狭长山谷地带。

  通道最初非常狭窄,军队只能排成长列缓慢通过。

  进入隘口后,内部有一片相对开阔的盆地,容易让军队产生松懈情绪。

  出口处又异常崎岖复杂,并被周围高山上的密林所覆盖。

首节 上一节 386/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推荐阅读